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的表达定位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仲南 杜永均 诸葛启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616,共7页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鳞翅目,夜蛾科)的交配和产卵行为,而嗅觉气味结合蛋白(OBP)是昆虫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中的一种重要蛋白。本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5...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鳞翅目,夜蛾科)的交配和产卵行为,而嗅觉气味结合蛋白(OBP)是昆虫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中的一种重要蛋白。本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59978)设计引物,通过RT-PCR法分析了GOBP1 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并对GOBP1基因条带进行了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此外,再通过RNA原位杂交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GOBP1 mRNA在触角中的表达定位。结果表明:GOBP1只在斜纹夜蛾的触角组织中表达,而且GOBP1转录本较多分布于靠近嗅觉感受器即触角边缘部位。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GOBP1是斜纹夜蛾嗅觉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同时为深入研究GOBP1与其他蛋白的相互空间定位关系、GOBP1的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普通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表达定位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玉 刘小超 +1 位作者 薛晶 郝美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但其在胃癌组织中细胞膜表达缺失,出现细胞质、细胞核或质/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高达81. 67%(98/120),其异位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 <0. 05)。120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细胞核异位表达率为36. 67%(44/120),并且其细胞核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有关(P <0. 05),β-catenin细胞核阳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胞核阴性者(P <0. 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β-catenin起重要作用,其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的进展有关,β-catenin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Β-CATENIN 表达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囊肿组织中的表达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沙勤 梅长林 +1 位作者 孙田美 盛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在蛋白水平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uto-some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囊肿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 目的 :在蛋白水平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uto-some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囊肿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 ADPKD患者囊肿组织中 KGF的表达和进行细胞定位。 结果 :与正常肾组织相比 ,ADPKD患者的囊肿组织 KGF含量明显增高 ,约是前者的 4倍 ,主要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残存的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 结论 :KGF在 ADPKD囊肿组织局部的过度表达可能是 ADPKD囊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 囊肿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SpxB蛋白的细胞表达定位、保守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哲 王建敏 +3 位作者 马峰 张帅 黄远帅 张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86-1491,共6页
目的鉴定肺炎链球菌中spxB基因编码蛋白的丙酮酸氧化酶活性、细胞表达定位和保守性表达,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菌毒力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肺炎链球菌D39菌株的spxB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整合至表达载体pET-28a(+),经测序... 目的鉴定肺炎链球菌中spxB基因编码蛋白的丙酮酸氧化酶活性、细胞表达定位和保守性表达,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菌毒力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肺炎链球菌D39菌株的spxB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整合至表达载体pET-28a(+),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含有His标签的rSpxB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使用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采用一种商品丙酮酸氧化酶活性质控方法鉴定其酶活性。以rSpxB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获得其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蛋白的保守性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spxB的细胞表达定位。构建spxB缺陷菌,通过与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共同培养初步探索其毒力机制。结果实现了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SpxB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该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特异的抗SpxB蛋白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显示SpxB蛋白在1、2、4、6B、14、19F和23F等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均有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pxB蛋白的荧光信号较阴性对照有右移,但较阳性对照的荧光信号弱很多。野生菌株D39产生的过氧化氢显著高于spxB缺陷菌,D39菌株对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spxB缺陷菌。结论肺炎链球菌spxB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在肺炎链球菌中有保守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细胞内。该蛋白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共同生长时的优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丙酮酸氧化酶 细胞表达定位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两个dynamin-1-like基因的克隆、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定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晨星 俞叶微 +1 位作者 许益鹏 俞晓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目的】研究dynamin-1-like的两个基因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褐飞虱dynamin-1-like的两个基因,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了这两个基因在褐飞虱... 【目的】研究dynamin-1-like的两个基因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褐飞虱dynamin-1-like的两个基因,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了这两个基因在褐飞虱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表达菌株Rosetta中诱导重组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Ni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将纯化得到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特异性。利用上述抗体,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目的蛋白在褐飞虱卵巢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克隆并鉴定了两个dynamin-1-like基因,分别命名为NlDNM1L-1和NlDNM1L-2(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Y082900、KY082901)。系统进化树表明,NlDNM1L-1和NlD NM1L-2在半翅目昆虫中较为保守。蛋白结构预测和基因时空表达分析说明,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中可能有着不同的功能。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制备的NlDNM1L-1和NlDNM1L-2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卵巢滤泡细胞中普遍表达,可能与褐飞虱卵巢发育和成熟有关,它们也可能与类酵母共生菌入侵褐飞虱卵巢有关。【结论】获得了NlDNM1L-1和NlDNM1L-2基因序列,了解了其基本的生物信息,并阐明了其时空表达特征;成功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初步了解了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卵巢中的表达和定位。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NlDNM1L-1和NlDNM1L-2在褐飞虱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Dynamin-1-like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受体在雌性水牛生殖器官的表达定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成娇 朱晓玲 +4 位作者 李万宏 刘卓 石德顺 刘庆友 周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9,共4页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广西雌性水牛生殖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处于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成年水牛的卵巢、子宫、输卵管中FSHR、LHR分别进行染色定位。结果表明,FSHR/LHR阳性细胞在卵巢主要见于卵...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广西雌性水牛生殖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处于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成年水牛的卵巢、子宫、输卵管中FSHR、LHR分别进行染色定位。结果表明,FSHR/LHR阳性细胞在卵巢主要见于卵巢内膜细胞及卵泡颗粒细胞;子宫主要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输卵管主要见于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其中,随着发情周期不同,FSHR、LHR的表达量也有所差异,卵巢中卵泡期FSHR、LHR的表达量均高于黄体期;子宫中FSHR的表达量卵泡期高于黄体期,LHR的表达量黄体期高于卵泡期;而输卵管并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R LHR 水牛 生殖器官 定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接因子SQD在家蚕中的表达定位与功能分析
7
作者 蔡敏玲 张康 +2 位作者 张纯 邓惠敏 朱子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BmSQD(Bombyx mori SQUID)是一种具有RRM结构域(RNA recognition motif,RRM)的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RNPs)。为探究SQD在家蚕中的表达定位和功能,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与抗体制备的... BmSQD(Bombyx mori SQUID)是一种具有RRM结构域(RNA recognition motif,RRM)的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RNPs)。为探究SQD在家蚕中的表达定位和功能,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与抗体制备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变态发育和胚胎发育时期部分组织的BmSQD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量进行分析,辅以组织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分析,对SQD蛋白的基本特性和在家蚕Bombyx mori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进行了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昆虫中的SQD同源基因相似性高,尤其是SQD蛋白二级结构的α螺旋和β折叠按照β1-α1-β2-β3-α2-β4的空间顺序组合形成的两个RRM结构域在昆虫中高度保守;BmSQD是一种亲水性且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hnRNPs蛋白,存在潜在的磷酸化位点;BmSQD在家蚕中的大部分组织中都有表达,尤其在卵巢与精巢等重要组织,且主要在家蚕发育的重要时期如胚胎发育与变态发育时期高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对基因转录后调节起到剪接调控作用。本文为研究SQD蛋白在昆虫变态发育和胚胎发育中的剪接调控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SQD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定位 剪接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斑乌贼FMRFamide的表达定位及其Na^(+)通道受体基因的克隆鉴定、表达分析
8
作者 曹慧敏 朱阳 +4 位作者 郭祖霆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郑利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码一个由5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N端无信号肽,具有2个跨膜区;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头足纲、腹足纲和双壳纲相似性较高,聚类为姐妹支。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到SpFaNaC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视叶、脑,其次是心脏和副缠卵腺。SpFaNaC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阳性信号存在于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细胞体、视叶深层视网膜的内颗粒细胞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各亚叶,尤以交界区最为集中。同时,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观察到神经肽FMRFamide主要分布在视叶的中央髓质区、边缘髓质区、内细胞颗粒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阳性信号较少,主要集中为亚叶交界处。实验结果为研究虎斑乌贼FMRFamide及Sp FaNaC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乌贼 FMRFAMIDE FaNaC 表达定位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FMRFamide 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定位研究
9
作者 郭祖霆 朱阳 +4 位作者 曹慧敏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苗增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8-1557,共10页
以FMRFamide为典型代表的FMRFamide相关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神经肽家族。FMRFamide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摄食、心跳、渗透平衡、变态、防御和免疫等。采用同源克隆法与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FMRFamide的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cDNA... 以FMRFamide为典型代表的FMRFamide相关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神经肽家族。FMRFamide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摄食、心跳、渗透平衡、变态、防御和免疫等。采用同源克隆法与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FMRFamide的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pFaGPCR,OL765295),SpFaGPCR cDNA全长1514 bp,包括222 bp的5′-非编码区(5′-UTR)、35 bp的3′-UTR以及125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18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量(MW)为49.8 kDa,等电点(pI)为9.76,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糖基化位点7个、磷酸化位点36个。同源序列比对分析表明,SpFaGPCR与曼氏无针乌贼的FaGPCR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达98%。系统发育分析显示SpFaGPCR与双壳纲的FaGPCR聚为姐妹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SpFaGPCR在视叶、视腺、脑、缠卵腺中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进一步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到虎斑乌贼视叶的髓质区、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和缠卵腺的瓣叶外层具有明显的阳性杂交信号。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FMRFamide通过FaGPCR的介导参与虎斑乌贼生理代谢功能奠定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乌贼 头足类 FMRFAMIDE G蛋白偶联受体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在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生殖器官中的表达与定位
10
作者 成力童 南京宏 +4 位作者 李天安 颜秋 王琪 赵兴绪 张勇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为探究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双峰驼睾丸为材料,克隆HSP60的CDS区序列,利用ProParam及MEGA 7.0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苏木精... 为探究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双峰驼睾丸为材料,克隆HSP60的CDS区序列,利用ProParam及MEGA 7.0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探究其表达规律。克隆结果显示:HSP60的编码区(CDS)长度为1722 bp,编码537个氨基酸,双峰驼HSP60基因与单峰驼及羊驼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近。qPCR结果显示:HSP60在双峰驼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均有表达,且性成熟后(3,5,7岁)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3月龄;排卵前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中均有HSP60的mRNA表达,且排卵后卵巢和子宫中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排卵前,而在输卵管中排卵前后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SP60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趋势与mRNA水平相似,随着年龄的递增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排卵后卵巢、子宫及输卵管中HSP60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排卵前。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HSP60蛋白主要定位于双峰驼的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部分生精细胞,卵巢的颗粒细胞,子宫内膜的腺细胞以及肌细胞等。结果表明,HSP60参与双峰驼睾丸发育及精子生成过程,同时参与诱导排卵及减数分裂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HSP60 睾丸 诱导排卵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2和SPATA6在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爱文 刘海霞 +5 位作者 德庆卓嘎 韩大勇 格桑加措 闫伟 平措班旦 朱戈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7-974,共8页
热休克蛋白A2(HSPA2)是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重要成员,能够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SPATA6)能够调控肌球蛋白合成的微丝运输系统,影响精子细胞骨架形成。在雄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两者均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SPA2和SPATA... 热休克蛋白A2(HSPA2)是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重要成员,能够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SPATA6)能够调控肌球蛋白合成的微丝运输系统,影响精子细胞骨架形成。在雄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两者均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SPA2和SPATA6在雄性彭波半细毛羊生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细胞定位,以不同年龄阶段(3月龄、12月龄和3岁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检测了HSPA2和SPATA6在不同年龄阶段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模式,分析预测HSPA2和SPATA6在彭波半细毛羊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2月龄和3岁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中HSP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月龄(P<0.01);12月龄SPATA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月龄(P<0.01),显著高于3岁龄(P<0.05)。不同年龄阶段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HSPA2和SPATA6蛋白均有分布。初步推断,HSPA2和SPATA6的表达水平变化在调控彭波半细毛羊精子发生过程和促进精子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波半细毛羊 热休克蛋白A2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 睾丸 表达定位 免疫组化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泮结合抑制剂在牦牛不同大小卵泡中的表达与定位
12
作者 王立斌 王强龙 +6 位作者 潘阳阳 黄振华 赵天 丁天翊 刘敏清 崔燕 余四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7,共7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结合抑制剂(diazepam binding inhibitor, DBI)在牦牛不同大小卵泡中的表达水平与定位,探讨DBI蛋白在牦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牦牛卵巢组织,分离不同大小(直径<3 mm,直径3~8 mm,直径>8 mm)... 【目的】研究地西泮结合抑制剂(diazepam binding inhibitor, DBI)在牦牛不同大小卵泡中的表达水平与定位,探讨DBI蛋白在牦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牦牛卵巢组织,分离不同大小(直径<3 mm,直径3~8 mm,直径>8 mm)的卵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qRT-PCR)检测DBI基因mRNA在牦牛不同大小卵泡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ting, WB)检测DBI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 chemistry, IHC)定位DBI蛋白在雌性牦牛完整成熟卵泡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F)检测DBI在牦牛卵母细胞中的定位。【结果】DBI基因mRNA和DBI蛋白在牦牛不同大小卵泡中均表达,但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随着牦牛卵泡直径的增大而显著上升。DBI蛋白在牦牛成熟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卵丘细胞均有分布;在卵母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结论】DBI在类固醇激素合成与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地西泮结合抑制剂 卵泡发育 卵母细胞 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230/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文明 张思仲 +4 位作者 邱为民 何国平 刘运强 马用信 孙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为了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观察人类无精症相关基因ZNF230在Cos7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定位,用PCR方法扩增得到突变的人和小鼠mt ZNF230和mt znf230基因,使其3′端的终止密码TGA突变为TGG,并装入T 载体,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 为了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观察人类无精症相关基因ZNF230在Cos7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定位,用PCR方法扩增得到突变的人和小鼠mt ZNF230和mt znf230基因,使其3′端的终止密码TGA突变为TGG,并装入T 载体,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1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基因融合,构建了ZNF230—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经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导入Cos7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白载体pEGFP N1转染的Cos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而在转染阳性载体pEGFP ZNF230和pEGFP znf230的Cos细胞中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核中。表明转染的Cos细胞系能高效表达人ZNF230和小鼠znf230蛋白,ZNF230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230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定位 CO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FL2b/荧光蛋白融合基因在小鼠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14
作者 赵微 李久纯 +2 位作者 巴彩凤 苏荣健 苏玉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64-15366,共3页
[目的]了解猪CFL2b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猪CFL2b基因,连接到T载体上,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CFL2b-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经真核表... [目的]了解猪CFL2b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猪CFL2b基因,连接到T载体上,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CFL2b-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经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导入C2C12细胞系。[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白载体pEGFP-N1转染的C2C12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而在转染阳性载体pEGFP-N1-CFL2b的C2C12细胞中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质的肌动蛋白丝。表明转染的C2C12细胞系能够高效表达猪CFL2b蛋白,猪CFL2b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结论]该研究为CFL2b基因的功能及该基因与猪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2b基因 基因表达定位 C2C12细胞 pEGFP—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物乳腺定位表达重组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下)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一凡 邓继先 +1 位作者 肖成祖 马清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9-62,共4页
转基因动物乳腺定位表达重组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下)卢一凡邓继先肖成祖马清钧(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四、乳汁中表达产物的特征不论材料的来源如何,如细菌培养物、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液或转基因动物乳汁,对... 转基因动物乳腺定位表达重组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下)卢一凡邓继先肖成祖马清钧(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四、乳汁中表达产物的特征不论材料的来源如何,如细菌培养物、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液或转基因动物乳汁,对重组蛋白都需进行纯化,其所需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重组蛋白质 乳汁 体外重组 定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乳腺定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凯 赖良学 +5 位作者 付殿国 乔贵林 安靓 扈荣良 杨庆章 殷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2-56,共5页
将编码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的1766bp 基因片段插入大鼠β-乳酪蛋白 (β-Casein) 启动子的下游及pSVL质粒的PolyA上游。构建了pβ-Casein-PA1、pβ-Casein-PA2 两个乳... 将编码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的1766bp 基因片段插入大鼠β-乳酪蛋白 (β-Casein) 启动子的下游及pSVL质粒的PolyA上游。构建了pβ-Casein-PA1、pβ-Casein-PA2 两个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将其分别与脂质体混合制备转染液后, 直接注入妊娠29 天的青紫蓝母兔乳腺中。结果表明:两种载体均能在乳腺中表达,且具有溶纤活性,表达量在200—500ng/m l之间。这不仅证明了所构建载体可用于转基因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建立, 而且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型 纤溶酶原激活剂 载体 乳腺定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科技文档中的数学表达式定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伟 孔凡让 +2 位作者 刘维来 龙潜 刘永斌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1,共6页
数学表达式定位是印刷体数学表达式识别的前提。针对中文科技文档,分别对独立表达式和内嵌表达式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法。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行特征进行分类,提取出独立表达式;采用模糊聚类和动态规划方法,从文档... 数学表达式定位是印刷体数学表达式识别的前提。针对中文科技文档,分别对独立表达式和内嵌表达式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法。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行特征进行分类,提取出独立表达式;采用模糊聚类和动态规划方法,从文档中依次提取出汉字、中文标点和英文字符,利用启发式规则合并剩余的数学符号而提取出内嵌表达式。实验表明,提出的表达式定位方法有很高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数学表达定位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聚类 中英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1催化亚基(PP-1c)在成体小白鼠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化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文彬 聂磊 +6 位作者 惠珊珊 胡小慧 马慧 王玲 周磊 肖亚梅 李万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7-443,共7页
为了确定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1)的催化亚基(PP-1c)在小白鼠不同器官组织(肌肉、卵巢、肾、胃、脾、大脑、心、肝、肺及乳腺)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T-PCR、Western印迹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实验手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 为了确定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1)的催化亚基(PP-1c)在小白鼠不同器官组织(肌肉、卵巢、肾、胃、脾、大脑、心、肝、肺及乳腺)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T-PCR、Western印迹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实验手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PP-1c在大脑中表达最高,卵巢及肺中表达次之,在肌肉、肾、心、肝中表达较低,在胃和乳腺中表达最低;在蛋白质水平,肝中表达最高,肾、大脑、肺和乳腺中表达较高,而肌肉、卵巢、心和脾中表达相对较低,胃中表达最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PP-1c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讨PP-1在哺乳动物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 信号传导 差异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MO1编码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鑫泽 顾卉 +1 位作者 刘彤 李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构建hLMO1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人胎脑文库cDNA为模板,PCR扩增hLMO1基因cDNA全长,亚克隆至pEGFP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并转染到人上皮细胞——HEK293细胞中,提取细胞蛋... 目的构建hLMO1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人胎脑文库cDNA为模板,PCR扩增hLMO1基因cDNA全长,亚克隆至pEGFP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并转染到人上皮细胞——HEK293细胞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hLMO1在HEK293细胞内的定位。结果hLMO1基因cDNA全长克隆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中,酶切鉴定片段为471bp。Western blot检测到了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45kDa。pEGFR-LMO1在人HEK293细胞核与细胞质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LMO1基因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LMO1蛋白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MO1基因 质粒构建 基因表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_1intron敲除对pSVL WAP tPA暂时性乳腺定位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银聚 侯玉泽 +6 位作者 康怀彬 王占彬 赵君 赖良学 扈荣良 殷震 杜利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在以cDNA表达外源蛋白时,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intron 会对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tPA 中VP1intron 敲除,构建了表达载体ΔpSVLWAPtPA- 采... 在以cDNA表达外源蛋白时,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intron 会对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tPA 中VP1intron 敲除,构建了表达载体ΔpSVLWAPtPA- 采用基因直接注射方法将两种表达载体分别注入家兔乳腺中,溶圈试验结果显示,VP1intron 去除后,tPA 表达水平有所提高,分娩后第5 d 乳中表达水平分别为400 μg·L-1和650 μg·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表达载体 基因敲除 乳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