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层回应性治理何以有效——基于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
- 1
-
-
作者
王文祥
董江爱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贫困户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0CZZ029)。
-
文摘
基层回应性治理包含群众需求表达和政府回应治理两个基本环节,因此群众表达便利性和政府治理敏捷性成为基层回应性治理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表达便利性和治理敏捷性两个维度,可将基层回应性治理划分为高便利性-高敏捷性、高便利性-低敏捷性、低便利性-高敏捷性、低便利性-低敏捷性四种理想类型,分别对应“接诉即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线治理”和“属地化信访治理”四种典型回应性治理实践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发现:数字化建设弥合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感,解除了群众表达诉求的空间与时间束缚,有利于提高群众需求表达的便利性,为构建回应型政府提供了新的可能;扁平化结构越过组织层级,打破了条块分割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扩大了一线组织的决策自主权,实现了治理权力的下沉,从而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敏捷性;数字化建设与扁平化结构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基层回应性治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回应性治理
表达便利性
治理敏捷性
回应质量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