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以用户的独创性表达为视角 被引量:62
1
作者 蒋舸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67,共32页
AIGC既包含来自机器的选择,也包含来自人类用户的选择。当后者满足独创性表达要求时,AIGC便足以被认定为作品。在判断用户的独创性表达时,裁判者应当关心人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工具贡献了什么;应当关心人贡献了什么,而不是人没有贡献什么... AIGC既包含来自机器的选择,也包含来自人类用户的选择。当后者满足独创性表达要求时,AIGC便足以被认定为作品。在判断用户的独创性表达时,裁判者应当关心人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工具贡献了什么;应当关心人贡献了什么,而不是人没有贡献什么;应当关心人贡献的实质,而非纠结于其形式。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既有的作品构成要件规则足以支持相当一部分AIGC获得作品资格。AIGC的所谓“随机性”,只是发生在用户指定范围内的“随机”,并不妨碍用户控制达到著作权法的要求。作为文本的提示词,具有转化为包括视觉表达在内的其他类型表达的可能性。若以摄影为参照系,AI与传统工具的比较不仅不能导致对作品资格的否定,反而能够凸显“工具贡献大并不意味着人的贡献不足”。著作权法的“宽进宽出”结构提示我们,将用户做出独创性表达的AIGC纳入著作权法图式是在认知层面最为经济的利益平衡分析框架。考虑到独立创作例外和版权救济手段的灵活性,承认AIGC获得作品资格的可能性并不会过度妨碍公众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独创性 思想/表达二分法 固定性 认知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独创性之鉴衡:基于符号学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郑英龙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作品的独创性是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依据国内外重要理论对独创性鉴衡有着重要意义。独创性本无固定之标准,不同法域、不同时空中不同个案对独创性都有不同的诠释,故鉴衡独创性的重点之一在于缩小专有领域边缘上的"模糊区",而... 作品的独创性是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依据国内外重要理论对独创性鉴衡有着重要意义。独创性本无固定之标准,不同法域、不同时空中不同个案对独创性都有不同的诠释,故鉴衡独创性的重点之一在于缩小专有领域边缘上的"模糊区",而在实务中用"复制性"来反证独创性的证明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文章拟在分析国内外对独创性的理论研究、立法规范以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充分考虑法律的时空属性,基于法律符号学的视角诠释我国著作权独创性的应然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创性 思想 表达二分法 实质性相似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游戏规则可版权性问题的比较经验与本土反思
3
作者 徐聪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71,共14页
我国司法实践对电子游戏规则的法律属性判断有误,进而在其可版权性问题的理解与裁决上偏离了版权法的基础原理。为避免“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被架空,应尽快澄清电子游戏规则的版权法地位,谨慎区分电子游戏规则与对电子游戏规则的表达... 我国司法实践对电子游戏规则的法律属性判断有误,进而在其可版权性问题的理解与裁决上偏离了版权法的基础原理。为避免“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被架空,应尽快澄清电子游戏规则的版权法地位,谨慎区分电子游戏规则与对电子游戏规则的表达。借鉴美国、日本与韩国等电子游戏产业发达国家的司法经验,未来我国司法需要对电子游戏规则的基本含义进行界定,避免司法审判向“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这一兜底作品类型“逃逸”,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构成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游戏规则 思想/表达二分法 独创性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用户界面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70,共6页
版权法作为计算机程序的主流保护方式,理论界和司法界在程序用户界面的版权保护范围、独创性判定标准等问题上存有争议。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功能趋同和用户界面的竞争加剧,欧美等国对用户界面的版权保护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 版权法作为计算机程序的主流保护方式,理论界和司法界在程序用户界面的版权保护范围、独创性判定标准等问题上存有争议。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功能趋同和用户界面的竞争加剧,欧美等国对用户界面的版权保护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版权法框架内解决用户界面的版权保护问题需联系我国信息产业的实际,遵循版权法原理,在专有权利与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为用户界面提供适当的版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用户界面 版权保护 思想 表达二分法独创性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以历史剧本类文字作品为视角 被引量:45
5
作者 许波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4,共7页
虽然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纠纷日渐增多,但传统著作权纠纷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仍占较大比例,部分案件的审理难度并未因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有所降低,个案中对相关著作权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呈现出一定差异。以历史剧本类文... 虽然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纠纷日渐增多,但传统著作权纠纷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仍占较大比例,部分案件的审理难度并未因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有所降低,个案中对相关著作权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呈现出一定差异。以历史剧本类文字作品为研究视角,对此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范围及侵权判断中实质性相似的认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传统著作权法领域中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以求为相关案件的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标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本 思想表达二分法 独创性 实质性相似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标题的可版权性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纯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2,共4页
标题的特殊性在于其简短和精练。表达量虽不是作品受版权法保护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作品的可版权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表达量越少,越容易构成公有领域的日用表达,也越可能落入思想的范畴。因此,在判定标题等表达量较小的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 标题的特殊性在于其简短和精练。表达量虽不是作品受版权法保护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作品的可版权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表达量越少,越容易构成公有领域的日用表达,也越可能落入思想的范畴。因此,在判定标题等表达量较小的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时,应持审慎的态度。虽然无法为作品在表达上确定一个最低限度的量,但通过提高判定标题等短句可版权性的判断标准,可在保护权利人的同时,保证公众的再创作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标题 独创性 表达 思想表达二分法 版权性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何以赋权:基于艺术原理的展开
7
作者 万勇 吴悦婷 《交大法学》 2025年第5期74-86,共13页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艺术融合科技的结晶,能够通过作品规范要件的考察。结合艺术原理可理解创作的随机特质,以摄影为参照回顾版权史,创作的概念张力也能适应人工智能的技术更迭。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语境下,思想表达二分法的适用存有争...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艺术融合科技的结晶,能够通过作品规范要件的考察。结合艺术原理可理解创作的随机特质,以摄影为参照回顾版权史,创作的概念张力也能适应人工智能的技术更迭。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语境下,思想表达二分法的适用存有争议,明确真正的评价对象则可化解难题。应当坚持以造型艺术为核心的保护逻辑,区分看待提示词与生成图片。应当从行为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向善发展,强化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信赖度,推动其和谐融入创作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艺术原理 独创性 创作 思想表达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