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位-pH平衡图的习惯表达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1999年第2期90-90,共1页
电位-PH图是著名的比利时腐蚀学家M.布拜(M.Pourbaix)教授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也被人称之为Pourbaix图.该图以元素的电极电位(E)为纵坐标,水溶液的pH值为横坐标,将一给定的元素-H<sub>2</sub>O体系中全部反应物和生... 电位-PH图是著名的比利时腐蚀学家M.布拜(M.Pourbaix)教授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也被人称之为Pourbaix图.该图以元素的电极电位(E)为纵坐标,水溶液的pH值为横坐标,将一给定的元素-H<sub>2</sub>O体系中全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力学平衡条件,即元素、元素离子和元素化合物的稳定化条件,集中地表示在这个图上.在金属腐蚀过程中,电位是控制金属离子化过程的因素,表征溶液酸度的pH值则是控制腐蚀产物的稳定性的因素.应用这两个参数,可以将金属与水溶液之间大量的复杂的均相和非均相化学反应以及电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平衡关系简单明了地图示在一个很小的平面或空间里.这对于推断反应的可能性及生成物的稳定性,特别是对金属腐蚀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几十年来,布拜及其合作者已绘制了周期表中90多个元素在室温下的二元E-pH图,并向多元以及高温方向发展,为腐蚀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PH图 平衡图 习惯表达方法 金属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蕾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70,共2页
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提笔无话可写或一写就错,有审题不清、用词不当、动词时态与形式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用多种策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文表达习惯,注意渗透词汇、句型... 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提笔无话可写或一写就错,有审题不清、用词不当、动词时态与形式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用多种策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文表达习惯,注意渗透词汇、句型及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注意中英文表达异同,自如地对阅读材料中的长短句进行简写和扩写,对课文内容进行口、笔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书面表达 教学策略 中学 基础知识教学 英文表达 用词不当 动词时态 表达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以运城市盐湖区某小学三、四、五年级小学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雅俐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60-62,共3页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当前,我国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教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专门的听说教材和训练课文、口语交际教学途径单一,以及与其他学科交融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是:教...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当前,我国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教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专门的听说教材和训练课文、口语交际教学途径单一,以及与其他学科交融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小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技巧与训练并进行正确评价;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家长在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技巧与训练 口语表达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语转译·正反表达
4
作者 彭玉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69-72,共4页
日语与汉语在语系上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互译过程中,单词和句子是不能用“一对一”的方法逐字逐句地对译的。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汉两种语言的词与句的转译以及句子的正反表达。
关键词 形容动词 变换特性 形容词 日语 反面表达 语转 汉语表达习惯 “一对一” 材料力学 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身体部位相关词语的习惯用法
5
作者 李学书 吕智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将英语中与身体部位相关词语的表达作一归纳,并介绍这些习惯表达法的基本用法。
关键词 习惯用法 词语 位相 身体 习惯表达 基本用法 归纳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科技英语翻译的若干重要环节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瑞梅 李丽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4期62-64,共3页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翻译科技文章应注意以下环节:1)正确选择词义;2)长句短译,方法灵活;3)调整结构,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4)原语与目的语应具有相同的功能与效果;5)注意专有名词立名的规范性;6)加强专业学习,不...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翻译科技文章应注意以下环节:1)正确选择词义;2)长句短译,方法灵活;3)调整结构,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4)原语与目的语应具有相同的功能与效果;5)注意专有名词立名的规范性;6)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提高汉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翻译技巧 汉语表达习惯 专业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略语产生探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93,共4页
缩略语作为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单位,在汉语表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发展呈现出迅猛之势。多种多样的构成方式、能产性强、双音化成为汉语新缩略语的主要特征。事实上,缩略语的快速发展不是无缘无故的,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心... 缩略语作为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单位,在汉语表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发展呈现出迅猛之势。多种多样的构成方式、能产性强、双音化成为汉语新缩略语的主要特征。事实上,缩略语的快速发展不是无缘无故的,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心理原因,也和汉民族的思维习惯、汉语的表达习惯息息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略语 社会需要 心理文化 联想 汉语表达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家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文学创作 表现领域 文学风格 表达习惯 文学观念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基于兰州四中高二年级学生英语议论文及英美本土作者英语议论文的对比语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登明 陆春梅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6,共5页
一、引言 语言和思维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Sapir—whorf(本杰明·李·沃尔夫,2001)提出:语言决定思想的结构,反之思想又决定语言的结构∥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受其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制约。写作既属于语言活动,也属于思... 一、引言 语言和思维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Sapir—whorf(本杰明·李·沃尔夫,2001)提出:语言决定思想的结构,反之思想又决定语言的结构∥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受其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制约。写作既属于语言活动,也属于思维活动。我国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方式及文化背景的的影响,常常写出带有“中式”特征的英语文章。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以词汇及语法学习为主要目的,只注重句子结构的准确性,而忽视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思维方式 英语写作 英语议论文 语篇分析 高二年级 语言表达习惯 对比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英中的拆句与合句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彩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9-22,18,共5页
由于汉语断句很不严格,英译时要适时地进行分句与合句的处理,使译文语义更加清晰,句子结构更加符合英语的造句规范,从而提高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被读者所理解,以达到更好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 汉译英 拆句 合句 表达习惯 英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例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志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50,共4页
所谓中式英语,就是指受汉语表达习惯影响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中式英语的产生,究其根源是与文化因素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偏差与失误;另一方... 所谓中式英语,就是指受汉语表达习惯影响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中式英语的产生,究其根源是与文化因素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偏差与失误;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本民族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作用,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语用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英语 英语写作 语言学习者 民族文化背景 例析 汉语表达习惯 文化习惯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9-72,共4页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因此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参照的方法。林氏译本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下...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因此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参照的方法。林氏译本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下面三个特点 :译文在说法上尽量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有时需要保留中国文化的特点 ;有时需要在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英译本 《浮生六记》 文化差异 汉译英 英语表达习惯 汉语特点 变通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 All Times”在look-out(了望)和safe-speed(安全航速)中的译文区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青动 刘喜梅 《河北渔业》 2004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避碰规则 船舶 安全航速 表达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重复现象的翻译问题
14
作者 程平 李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重复现象 翻译方法 翻译过程 修辞性 词性转换 英语专业学生 汉语表达习惯 合并法 惯用语 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周方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80-84,共5页
本文通过典型例句对英语修辞格TransferredEpithe;与汉语修辞格“移就”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属于不同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在翻译中,两者的互译不可随意无度,亦不可机械死译,而应遵循“既忠实... 本文通过典型例句对英语修辞格TransferredEpithe;与汉语修辞格“移就”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属于不同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在翻译中,两者的互译不可随意无度,亦不可机械死译,而应遵循“既忠实原作内容,又符合译文规范.既保留原作语言风格,又照顾到译文表达习惯”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析 汉语修辞格 移就 英语修辞格 表现力 修辞效果 修辞手法 形容词 表达习惯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辨before的用法
16
作者 宋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6,共3页
英语中,before是个常见词,表示“以前,在……之前”。当before用作连接词时,人们多把它直译为“……之前”。然而,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则实为“……之后”。此外,before与ago、until等词也经常出现误用、混用的现象。可见... 英语中,before是个常见词,表示“以前,在……之前”。当before用作连接词时,人们多把它直译为“……之前”。然而,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则实为“……之后”。此外,before与ago、until等词也经常出现误用、混用的现象。可见,这个貌似简单的词其实并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FORE 用法 汉语表达习惯 连接词 英语 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比较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柴晚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B08期36-39,共4页
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翻译工作者应注重译文读者对象、英汉双语在词汇联想意义方面的对等和在句式结构特征方面的区别以及语篇分析对翻译的作用等,从而达... 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翻译工作者应注重译文读者对象、英汉双语在词汇联想意义方面的对等和在句式结构特征方面的区别以及语篇分析对翻译的作用等,从而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翻译 表达习惯 语法结构 修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词before的用法及翻译
18
作者 陈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77,共4页
连词before在状语从句中一般译为“在……之前”,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译法。从“时间”这个基本概念出发,before可以引申出许多不同的含义,从而产生多种汉译。我们在翻译含有连词before的句子时,... 连词before在状语从句中一般译为“在……之前”,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译法。从“时间”这个基本概念出发,before可以引申出许多不同的含义,从而产生多种汉译。我们在翻译含有连词before的句子时,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分析,正确掌握句子所强调的部分,细观语言环境,找出隐含意义,采取灵活译法,使句子译得贴切、自然,做到既兼顾英文的原意,又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本文在参考英语常用辞书和工具书的基础上,拟就连词before的用法及翻译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意义 连词 状语从句 英汉两种语言 BEFORE 表达习惯 工具书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翻译的忠实─—读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守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6-38,72,共4页
大凡翻译过诗歌的人都能体会到:要使译文在内容形式上真正忠实于原文,绝非易事。忠实于词语并不能传达原著的意思,因为诗意并不产生于词语的本义,而是其暗涵义蕴综合作用的结果;忠实于句子结构又会使译文与汉语表达习惯不符,难以... 大凡翻译过诗歌的人都能体会到:要使译文在内容形式上真正忠实于原文,绝非易事。忠实于词语并不能传达原著的意思,因为诗意并不产生于词语的本义,而是其暗涵义蕴综合作用的结果;忠实于句子结构又会使译文与汉语表达习惯不符,难以卒读,意思也因此丧失殆尽。傅雷先生曾倡导“神似”说。但相貌各异,精神总还是不太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实 翻译 意思 词语 译者 汉语表达习惯 译文 读本 原著 内容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丽娜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0-60,共1页
语文教材的优秀篇目.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是一种情感的释放、生命的绽放。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都会... 语文教材的优秀篇目.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是一种情感的释放、生命的绽放。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都会呈现在各自不同的作品当中,而学生面对作品时,是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朴素解读,与作者或文中主人公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实践 初中 作者感情 个性特征 语文教材 表达习惯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