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位-pH平衡图的习惯表达方法 |
杨武
|
《腐蚀与防护》
CAS
|
1999 |
5
|
|
2
|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
张蕾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3
|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以运城市盐湖区某小学三、四、五年级小学生为例 |
张雅俐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4
|
试论日语转译·正反表达 |
彭玉屏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5
|
与身体部位相关词语的习惯用法 |
李学书
吕智敏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谈谈科技英语翻译的若干重要环节 |
孙瑞梅
李丽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0 |
8
|
|
7
|
缩略语产生探析 |
丁秀菊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8
|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
范家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9
|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基于兰州四中高二年级学生英语议论文及英美本土作者英语议论文的对比语篇分析 |
赵登明
陆春梅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汉译英中的拆句与合句 |
包彩霞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1
|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例析 |
殷志勇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2
|
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 |
高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1
|
|
13
|
“At All Times”在look-out(了望)和safe-speed(安全航速)中的译文区别 |
韩青动
刘喜梅
|
《河北渔业》
|
2004 |
2
|
|
14
|
一些重复现象的翻译问题 |
程平
李虹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5
|
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的比较分析 |
周方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6
|
细辨before的用法 |
宋蕾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英汉比较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柴晚锁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8
|
连词before的用法及翻译 |
陈芳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9
|
谈翻译的忠实─—读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 |
王守仁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23
|
|
20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赵丽娜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