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遗传药物联合诱导口腔癌FMR1NB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张煜萱 谢欢 +8 位作者 王燕靖 李枫 王国鉴 农蔚霞 刘畅 罗彬 谢小薰 沈宁 张庆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1-766,共6页
目的研究DNA去甲基化药物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口腔癌细胞脆性X智障基因1邻近蛋白(FMR1NB)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探寻改善FMR1NB表达异质性的方法和策略。方法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AC)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目的研究DNA去甲基化药物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口腔癌细胞脆性X智障基因1邻近蛋白(FMR1NB)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探寻改善FMR1NB表达异质性的方法和策略。方法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AC)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和丙戊酸(VPA)干预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和SCC-9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定量RT-PCR(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前后FMR1NB的表达变化;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干预前后FMR1NB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AC及其与TSA和VPA联合组均能显著诱导Cal27和SCC-9中FMR1NB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DAC单独组比较,Cal27中各联合用药组的FMR1NB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但FMR1N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SCC-9中除DAC与TSA联合组不能明显提升FMR1NB mRNA表达水平之外,其余各组均能引起FMR1NB mRNA和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此外,两株细胞中FMR1NB mRNA和蛋白表达在三药联合组和各两药联合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甲基化测定显示:除SCC-9的三药联合组之外,其余各给药组在两株细胞中FMR1NB启动子区的整体甲基化水平和所测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DAC及其TSA和VPA联合组普遍可介导FMR1NB启动子去甲基化而增强FMR1NB表达,其中两药联合组的增强表达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FMR1NB 表观遗传学药物 表达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技术发展与市场发展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祯祺 王玥 +1 位作者 施慧琳 于建荣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2期21-26,共6页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形成和治疗、干细胞分化等诸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基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的生物医药技术与产品研发已经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时期,极具市场潜力。结合表观遗传学市场2014~2...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形成和治疗、干细胞分化等诸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基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的生物医药技术与产品研发已经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时期,极具市场潜力。结合表观遗传学市场2014~2015年的数据,分别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规模、产品类型、市场分布进行概述,主要剖析了表观遗传学市场的药物研发现状,并进行相关的趋势分析与研究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市场 产业 癌症 表观遗传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如何诠释人肿瘤转移microRNA的新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Amaia Lujambio Manel Esteller +2 位作者 南娟(翻译) 丁燕(翻译) 孙丹(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07-914,共8页
转移过程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系统播散到远端组织,然后这些变异的细胞在那里增殖,并形成继发性肿瘤,这也是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陆续被报道,如钙粘素、层粘连蛋白、乙酰肝素硫酸盐、... 转移过程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系统播散到远端组织,然后这些变异的细胞在那里增殖,并形成继发性肿瘤,这也是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陆续被报道,如钙粘素、层粘连蛋白、乙酰肝素硫酸盐、蛋白水解酶、血管生成抑制剂等。但是,这些基因在肿瘤转移中发生改变的机制尚不明了,因为尽管它们的表达普遍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MICRORNAS DNA去甲基化药物 组蛋白去乙酰 化抑制剂 表观遗传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and skin diseases
4
作者 JIANG Ling HU Yibo CHEN Ji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5,共14页
Currently,research on N^(6)-methyladenine(m^(6)A)is extensive in the field of oncology,while studies involving m^(6)A and skin diseases remain relatively limited.Based on existing reports,we searched PubMed and Web of... Currently,research on N^(6)-methyladenine(m^(6)A)is extensive in the field of oncology,while studies involving m^(6)A and skin diseases remain relatively limited.Based on existing reports,we searched PubMed and Web of Science for literature related to m^(6)A and dermatological conditions.Analysis of citation counts and journal impact factor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in the volume of m^(6)A-related research.Term frequency analysis of titles and abstracts indicated that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skin tumors and inflammatory or immune-related skin diseases,particularly melanoma,psoriasis,and skin development.Transcriptomic data from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were analyzed,revealing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6)A-related genes in 4 types of skin tumors(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basal cell carcinoma)as well as in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 such as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were also explored.Findings suggest that m^(6)A modifications exhibit heterogeneity between neoplastic and nonneoplastic skin diseases.However,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6)A dynamic modifications on key genes involved in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remain unclear and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n tumors inflammatory and immune-related skin diseases N^(6)-methyladenosine EPIGENETICS drug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