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RVA谱快速鉴别不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稻的淀粉粘滞特性 被引量:94
1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粘度速测仪分析了浙江省新近培育的早籼稻新品种 (系 )的淀粉粘滞特性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系 )具有特征性 RVA谱。依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 (系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 AAC)的高低。低 AAC品种 (系 )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 ,中等或高 ... 采用粘度速测仪分析了浙江省新近培育的早籼稻新品种 (系 )的淀粉粘滞特性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系 )具有特征性 RVA谱。依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 (系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 AAC)的高低。低 AAC品种 (系 )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 ,中等或高 AAC品种 (系 )的消减值为正值。中等 AAC品种 (系 )间食用品质的优劣 ,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判断。RVA谱的崩解值与胶稠度和米饭口感相关 ,消减值与米饭质地关联。上述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粘滞特性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水稻 稻米品质 早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粉样品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2 位作者 夏英武 高明尉 AnnaMcClung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以约3g精米粉为测试样品,研究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测定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的效果及影响校正的一些因素。对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校正效果的差异比较表明,用修正的部分最小平方法(MPLS)、部分最小平方法(PL... 以约3g精米粉为测试样品,研究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测定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的效果及影响校正的一些因素。对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校正效果的差异比较表明,用修正的部分最小平方法(MPLS)、部分最小平方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AAC校正时,校正标准误(SEC)、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和检验工作标准误「SEP(C)」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o83、1.75和1.o9(MPL);1.73、1.98和1.74(PLS)以及229、256和1.72(PCR);相反,校正决定系数R2和检验决定系数RSQ呈下降趋势,分别为o.983和o.91(MLPS);o.927和o.84(PLS)以及o.87o和o.84(PCR)。由此可见,用MPLS技术建立AAC回归方程效果最佳。而从两种校正群体选定方法对校正效果的结果看,用软件程序SELECT根据样品光谱特征选定的校正群体和用AAC测定值按比例选定的校正群体,在建立AAC回归方程时,前者的SEC、SECV和SEP(C)均比后者要小,而R2和RSQ相仿,表明根据光谱特征选定校正群体效果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回归方程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淀粉凝胶流变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帆 徐广文 丁文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探讨表观直链淀粉在小麦淀粉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中的作用,寻找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与流变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动态流变仪对9种不同品种小麦淀粉的糊化和短期回生进行分析,找出流变特性参数,并运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探讨表观直链淀粉在小麦淀粉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中的作用,寻找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与流变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动态流变仪对9种不同品种小麦淀粉的糊化和短期回生进行分析,找出流变特性参数,并运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结合糯小麦淀粉来考察,直链淀粉对于升温、降温、时间扫描和频率扫描等过程的流变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直链含量相差较小时,在8个普通小麦品种间,直链淀粉对与降温过程和凝胶形成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整个短期回生过程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决定凝胶的流变特性,但是在表征流变特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流变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业坚 舒庆尧 +3 位作者 张增勤 程式华 孙宗修 吴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利用籼粳交 (0 2 4 2 8/特青 )花培 DH群体 ,研究了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及其组成因子——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ISAC)和热水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SAC)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HSAC和 HISAC都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遗传 ,且两者... 利用籼粳交 (0 2 4 2 8/特青 )花培 DH群体 ,研究了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及其组成因子——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ISAC)和热水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SAC)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HSAC和 HISAC都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遗传 ,且两者表现为连锁遗传关系。用 Amys( t) 表示控制 HSAC的基因 ,用 Amyi( t) 表示控制 HISAC的基因 ,两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 12 .9c M。由于 Amys( t) 和 Amyi( t) 相互连锁 ,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非等位基因 基因控制 蒸煮食用品质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稻的胚乳外观快速识别及其品质改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以浙江省新近选育的早籼新品种 (系 )为材料 ,经高温烘干处理 ,发现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品种 (系 )随处理时间增加 ,胚乳外观由透明状变为云雾状 ;室内阴干和太阳晒干处理 ,胚乳云雾性状不表达或表达不明显 ,难以有效识别低 AAC... 以浙江省新近选育的早籼新品种 (系 )为材料 ,经高温烘干处理 ,发现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品种 (系 )随处理时间增加 ,胚乳外观由透明状变为云雾状 ;室内阴干和太阳晒干处理 ,胚乳云雾性状不表达或表达不明显 ,难以有效识别低 AAC品种 (系 )。 4 5℃烘干和 4 0℃保湿预处理能明显促进胚乳云雾性状的显现。综合考虑处理时间和种子发芽率 ,初步认为 4 0℃保湿 4 h+40℃烘 16h是快速显现云雾性状的最佳处理。以建立的识别体系处理 ,发现育种材料 F2 、 F3、 F4 与 F5群体均能显现各种类型的胚乳外观。AAC测定表明 ,AAC与胚乳外观间存在密切关系。云雾状和 (白色 )乳白色胚乳外观的 AAC明显较低 ,云雾状的 AAC与原早籼亲本相仿。该结果表明 ,在以低 AAC早籼为亲本开展优质早籼育种时 ,可利用胚乳外观标记辅助剔除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早籼稻 胚乳外观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快速检测稻米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代继松 张华 +1 位作者 朱英 徐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1424,共4页
为了便于高通量筛选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诱变突变体,对农业部标准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方法(NY/T 83—1988)进行了改良。改良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法高度正相关。与标准法相比,改良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样品量少等优点,特别是如果表观直链... 为了便于高通量筛选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诱变突变体,对农业部标准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方法(NY/T 83—1988)进行了改良。改良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法高度正相关。与标准法相比,改良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样品量少等优点,特别是如果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超过5%左右,I2-KI染色的差异就能用肉眼很直观的区分,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微量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或高通量育种群体的筛选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高通量 改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S测定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峰 孙公臣 +3 位作者 张洪瑞 张士永 孙亚伟 张正球 《中国稻米》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分别利用化学法和近红外透射分析法(NITS)测定了54个水稻品种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决定系数R2=0.6892,讨论了近红外分析法用于稻米品质分析的优缺点。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NITS)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22长三角地区粳稻品质发展状况和地域差异性分析
8
作者 邵雅芳 朱大伟 +3 位作者 郑欣 牟仁祥 章林平 陈铭学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6,共13页
【目的】分析并了解我国长三角地区粳稻品质发展状况及其在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三个地区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了2002−2022年种植于江苏省、安徽省和浙江省的粳稻样品共计11,310份,检测并分析了稻米的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 【目的】分析并了解我国长三角地区粳稻品质发展状况及其在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三个地区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了2002−2022年种植于江苏省、安徽省和浙江省的粳稻样品共计11,310份,检测并分析了稻米的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了不同地区粳稻的品质特点。【结果】江苏省粳稻粒型和整精米率在2002−2022年间的变化比较稳定;垩白度在2002−2019年在3.06%~4.93%范围内波动,其平均值和波动范围均在2020−2022年大幅减少;年平均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在2012和2013年较上年下降了约2%,最后稳定在13.2%~14.8%。浙江省粳稻的粒型从2012年开始逐渐向长粒粳稻的方向发展;整精米率呈锯齿形变化,年平均值在2011−2014年较高,2018−2022年较低;垩白度在2002−2006年呈锯齿状波动,2007−2015年达到高位后,于2016−2018年和2019−2022年逐步下降;除2013−2017年外,年平均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在15.3%~16.8%范围内波动,并于2016年开始出现一批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粳稻品种。安徽省粳稻的粒型从2020年开始向长粒型方向发展;整精米率的下降可明显划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9年、2010−2014年、2018−2022年);垩白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进一步降低的趋势,2008−2014年较高;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2012年的大幅波动阶段,第二阶段为2013−2022年的小幅波动并趋于稳定的阶段。三个省份透明度的达标率在大多数年份均达到80%。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等指标在长三角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间差异较小。【结论】长三角地区的粳稻品质逐渐朝着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优良的方向发展。江苏省的粳稻粒长较短,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较长;浙江省的粳稻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欠佳,粒型逐渐变长,胶稠度和碱消值偏小;安徽省的粳稻粒型及其他各项品质指标介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粳稻 粒型 整精米率 垩白度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糯玉米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3
9
作者 姚坚强 鲍坚东 +4 位作者 朱金庆 桂毅杰 沈秋芳 胡伟民 樊龙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Waxy(wx)基因是众多作物导致糯性突变的关键基因,在玉米作物群体内深入研究wx基因对中国糯玉米品质育种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25份(309份来自中国,11份来自泰国和5份来自韩国)糯玉米种质材料做了wx基因突变类型的调查和... Waxy(wx)基因是众多作物导致糯性突变的关键基因,在玉米作物群体内深入研究wx基因对中国糯玉米品质育种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25份(309份来自中国,11份来自泰国和5份来自韩国)糯玉米种质材料做了wx基因突变类型的调查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测定。结果表明,中国糯玉米的wx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很低,主要存在wx-D7和wx-D10两种突变类型,占96.9%;中国北方及韩国的糯玉米wx基因突变类型都是wx-D7类型,南方及泰国糯玉米wx基因突变类型都是wx-D10类型;糯玉米地方品种的wx基因型以wx-D10类型为主,占78.9%,而商业杂交种和自交系的wx基因型以wx-D7为主,分别占88.7%和86.6%。分析表明,中国糯玉米商业杂交种和自交系的AAC均值较低(小于2.2%)且无显著差异,但地方品种的AAC均值较高;wx-D7基因型糯玉米的AAC均值低且变化幅度较小,而wx-D10基因型糯玉米的AAC均值最高且变化幅度较大。本文还讨论了中国糯玉米主要wx基因型的地理分布、起源以及其他的wx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WX基因 遗传多样性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乳外观标记与RVA谱理化指标相结合辅助改良早籼稻食用品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对具有较低和中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浙辐 5 0 4和 IR6 4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 ,发现胚乳外观存在 4种类型 :乳白色、云雾状、透明状及各外观混合体。与胚乳外观紧密关联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也相应有 4种含量水平 :明显低 AAC变异型... 对具有较低和中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浙辐 5 0 4和 IR6 4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 ,发现胚乳外观存在 4种类型 :乳白色、云雾状、透明状及各外观混合体。与胚乳外观紧密关联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也相应有 4种含量水平 :明显低 AAC变异型、浙辐 5 0 4型、IR6 4型和介于双亲的中间型。 RVA谱分析表明 ,不同胚乳外观的淀粉粘滞特性差异明显。透明状外观尽管 AAC相仿 ,但个体间淀粉粘滞性分化明显 ,只有个别优良品系的 RVA谱与优质亲本 IR6 4相似。表明以胚乳外观标记和 RVA谱理化指标辅助选择可有效控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 ,是改良早籼稻米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乳外观标记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粘滞特性 标记辅助选择 品质改良 水稻 早籼稻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背景下导入Wxin等位基因改良稻米食味和理化品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勇 陆彦 +6 位作者 郭淑青 石仲慧 赵杰 范晓磊 李钱峰 刘巧泉 张昌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8-1637,共10页
水稻Wx^b等位基因已广泛用于籼稻的品质改良,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一些籼稻米饭往往偏软,仍需进一步改良。为明确籼稻背景下导入Wxin等位基因对稻米食味品质和理化品质的效应,分别以携带Wx^in的IR64和携带Wx^b的9311为供体,以携带Wx^a的籼... 水稻Wx^b等位基因已广泛用于籼稻的品质改良,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一些籼稻米饭往往偏软,仍需进一步改良。为明确籼稻背景下导入Wxin等位基因对稻米食味品质和理化品质的效应,分别以携带Wx^in的IR64和携带Wx^b的9311为供体,以携带Wx^a的籼稻SIR3611(3611)为受体,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式构建了3611背景下携带Wx^in和Wx^b的近等基因系。系统比较了不同近等基因系间的农艺性状以及稻米的食味和理化品质。结果表明,近等基因系与受体亲本3611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接近,无显著差异。NIL(Wx^in)稻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较亲本3611极显著下降而胶稠度极显著增加。NIL(Wx^b)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最低且与之对应的胶稠度最高。近等基因系NIL(Wx^in)和NIL(Wx^b)稻米的食味值较亲本极显著提高。NIL(Wx^in)和NIL(Wx^b)稻米的GBSSI丰度与对应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稻米粉的黏滞性谱、热糊化特性和晶体结构与直链淀粉含量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在我国籼稻品种品质改良中有效利用Wx^in等位基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食味品质 Wx等位基因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胚乳外观云雾性状形成基础及其快速识别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殿星 夏英武 李旭晨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以早籼稻新品种 (系 )、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衍生的部分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研究 ,发现云雾性状是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品种 (系 )特有的胚乳外观 ,其形成的原因和胚乳内淀粉的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老化试验表明 ,种子水分和老化是... 以早籼稻新品种 (系 )、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衍生的部分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研究 ,发现云雾性状是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品种 (系 )特有的胚乳外观 ,其形成的原因和胚乳内淀粉的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老化试验表明 ,种子水分和老化是快速识别云雾性状的两个重要条件。育种实践中可采用高温烘干和高温保湿预处理两种方法来快速识别胚乳云雾性状 ,并以此作为标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胚乳外观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其亲本子粒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海瑞 沈希宏 +6 位作者 陈文岳 忻雅 吴殿星 张明龙 沈圣泉 包劲松 舒庆尧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5,共5页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原亲本秀水11的稻米理化特性和关键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与碾磨品质性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原亲本秀水11的稻米理化特性和关键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与碾磨品质性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消减值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关键营养成分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蒸煮后的矮秆突变体米粒中未检测到Cry1Ab杀虫蛋白。本研究表明该矮秆突变体的子粒品质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化,是可以安全利用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矮秆突变体 淀粉特性 营养成分 转基因抗虫水稻 子粒品质 亲本 CRY1AB基因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粘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分析稻米的外观品质与RVA谱特征值的相关性
14
作者 许顺菊 向珣朝 +3 位作者 康翠芳 苏文丽 龙小林 杨博文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5,共5页
利用籼型(Oryza sativa ssp.indica)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CG 173R为双亲杂交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1F9中的67个单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稻米的RVA谱特征值、外观品质以及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AAC)。在供试材料不... 利用籼型(Oryza sativa ssp.indica)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CG 173R为双亲杂交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1F9中的67个单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稻米的RVA谱特征值、外观品质以及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AAC)。在供试材料不按AAC高低分类和按AAC分为高、中、低的2种情况下,分析稻米的RVA谱特征值与外观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确定供试材料AAC的背景下,垩白与稻米RVA谱特征值中的大多数指标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根据AAC的高低将供试材料分类后,中、高AAC背景下水稻外观品质与淀粉粘滞谱特征值关系不显著;在低AAC背景下,稻米粒长、长宽比和垩白与RVA谱大部分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 淀粉粘滞性谱(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