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机处理吸光度数据矩阵(Ⅰ)--求秩法估计光度分析体系中的吸光物种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一鸣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5期413-417,共5页
微机处理吸光度数据矩阵,用求秩法估计Fe-CAS二元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的Fe-CAS-CTMAB三元体系及Be-CAS-PVPBS体系中的吸光物种数。在给定实验条件下,Fe-CAS体系申存在4种吸光配合物,而Fe-CAS-CTMAB体系中只有2种配合物。配合物种数减少... 微机处理吸光度数据矩阵,用求秩法估计Fe-CAS二元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的Fe-CAS-CTMAB三元体系及Be-CAS-PVPBS体系中的吸光物种数。在给定实验条件下,Fe-CAS体系申存在4种吸光配合物,而Fe-CAS-CTMAB体系中只有2种配合物。配合物种数减少,是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分析 三元体系 吸光 微机处理 二元体系 数据矩阵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CT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痕量硅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镇棣 郑用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9期775-77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离于缔合物的分光光度性质,建立了灵敏度较高的水相测定痕量硅的分光光度法。硅量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离于缔合物的分光光度性质,建立了灵敏度较高的水相测定痕量硅的分光光度法。硅量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特点。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杂多酸 分光光度法 离子缔合物 结晶紫 非离子面活性剂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痕量硅 比耳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酸钙中的磷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素芹 张军 +2 位作者 王俊凤 宋邦才 王志锋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6,60,共3页
以二氯化锡-甘油混合液作还原剂,建立了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陶瓷基材β-磷酸钙中磷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波长为690nm处,磷的质量浓度在0~0.4μg/mL时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53x-0.0003,相关系... 以二氯化锡-甘油混合液作还原剂,建立了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陶瓷基材β-磷酸钙中磷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波长为690nm处,磷的质量浓度在0~0.4μg/mL时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53x-0.0003,相关系数R^2=0.997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5×10^4 L/(mol·cm),相对标准偏差在0.09%~0.12%,加标回收率98.72%以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磷含量 磷酸钙 磷钼蓝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线性回归方程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沈含熙 王振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在0.2—0.8/Ⅳ的盐酸介质中,钼(Ⅵ)与水杨基荧光酮以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可以形成一红色三元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0纳米,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30)=1.40×10^(5)。钼的浓度为0—8微克/25毫升时,络合物溶液的吸光度... 在0.2—0.8/Ⅳ的盐酸介质中,钼(Ⅵ)与水杨基荧光酮以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可以形成一红色三元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0纳米,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30)=1.40×10^(5)。钼的浓度为0—8微克/25毫升时,络合物溶液的吸光度遵守比尔定律。三元络合物的组成经测定Mo:SAF:CTMAB=1:2:2。常见金属离子中,除钛与钨(Ⅵ)以外,均不干扰钼的测定。利用本显色反应,曾对多种合金钢中的钼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水杨基荧光酮 三元络合物 常见金属离子 显色反应 钼(Ⅵ) 钨(Ⅵ)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微量锌 被引量:3
5
作者 桑宏庆 陈守江 +1 位作者 蔡华珍 武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锌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的反应体系具有催化作用,且甲基橙被氧化后的褪色程度4SΔA与锌的含量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本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 0 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2×10 4L/m... 在硫酸介质中,锌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的反应体系具有催化作用,且甲基橙被氧化后的褪色程度4SΔA与锌的含量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本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 0 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2×10 4L/mol·cm ,锌的浓度在0~5 2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 12μg/mL ,回收率在92 3%~10 1 5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 2 %~3 3%。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微量锌 催化褪色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乳粉 过氧化氢氧化 最大吸收波长 相对标准偏差 显著性差异 甲基橙 硫酸介质 催化作用 反应体系 线性关系 比尔定律 标准方法 测定结果 mol 检出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云法 张春牛 顾勇冰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可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的红色配合物,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可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的红色配合物,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方法.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2×105L·mol-1·cm-1.Ni2+的质量浓度在0~480 μg /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镍,结果与标准值相符,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三氮烯 偶氮苯 吡啶 合成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面活性剂 NI^2+ 缓冲溶液 比尔定律 质量浓度 配合物 显色剂 微量镍 标准值 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的痕量镉——Cd(Ⅱ)-Cadion 2B-Tween 40体系 被引量:9
7
作者 浦炳寅 魏丹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7期585-589,共5页
本文研究了Cd(Ⅱ)-Cadion 2B-Tween 40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不同Tween 40浓度下Cadion 2B的酸离解常数和表面张力。实验证明,Tween 40促进了Cadion 2B的酸离解作用。过量试剂的消耗时Cd(Ⅱ)有强烈的响应,用ΔA510^(-6)05nm测定Cd(... 本文研究了Cd(Ⅱ)-Cadion 2B-Tween 40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不同Tween 40浓度下Cadion 2B的酸离解常数和表面张力。实验证明,Tween 40促进了Cadion 2B的酸离解作用。过量试剂的消耗时Cd(Ⅱ)有强烈的响应,用ΔA510^(-6)05nm测定Cd(Ⅱ),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10^(-6)05nm=2.60×10^(5)。Cd(Ⅱ)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利用TEA、IDA、Cit混合掩蔽剂,并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大米中的痕量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标准加入法 Cd(Ⅱ) 痕量镉 显色反应 酸离解常数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TW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国良 应德标 陈金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基于邻苯二甲酸氢钾介质中铜( )催化溴酸钾氧化萘酚绿B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铜( )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mg·L-1,线性回归系数0.999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36×104L·mol-1·cm-1,检出限2.78&#... 基于邻苯二甲酸氢钾介质中铜( )催化溴酸钾氧化萘酚绿B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铜( )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mg·L-1,线性回归系数0.999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36×104L·mol-1·cm-1,检出限2.78×10-4mg·L-1.回收率在89.75%~108.5%之间.用于测定运河水中的痕量铜,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痕量铜 催化动力学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邻苯二甲酸氢钾 铜(Ⅱ) 溴酸钾氧化 褪色反应 萘酚绿B 线性范围 回归系数 检出限 运河水 回收率 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O-CIPF-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铝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宗铭 林增文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在pH6.0的缓冲介质中,铝(Ⅲ)和邻氯苯基萤光酮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三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0)=1.08×10^(5)L·mol^(-1)·cm^(-1)。铝在0~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 在pH6.0的缓冲介质中,铝(Ⅲ)和邻氯苯基萤光酮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三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0)=1.08×10^(5)L·mol^(-1)·cm^(-1)。铝在0~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直接测定石英岩、氧化镁及水样中的微量铝,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铝(Ⅲ) 三元配合物 邻氯苯基萤光酮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分光光度法测定 比尔定律 缓冲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体中的痕量铜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仕均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在碱性条件下(pH值约为9),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可与Cu2+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Cu2+-BCO,其最大吸收波长约在603 nm处。该方法在国内被广泛地用于手工比色分析水体,合金及纯金属中的微量/痕量铜。本项研究试图在此手工比色... 在碱性条件下(pH值约为9),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可与Cu2+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Cu2+-BCO,其最大吸收波长约在603 nm处。该方法在国内被广泛地用于手工比色分析水体,合金及纯金属中的微量/痕量铜。本项研究试图在此手工比色分析基础之上,引入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技术,以期提高该法分析痕量铜的自动化程度。文中深入讨论了酸度、BCO浓度及缓冲溶液对灵敏度的影响,对仪器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实验表明,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其线性范围为:25~200μg.L-1,线性方程:A=0.0392×(Cu2+,/μg.L-1)+0.6657,r2=0.9998。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0.89×103 mol.L-1.cm-1。测定120μg.L-1铜的加标水样,以20次连续进样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1%。检出限(IUPAC)为2.5μg.L-1。样品的分析速度为20次/h。该方法各项参数可比现行国家铜的标准分析方法。在没有样品的浓缩、富集等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下,该方法可以直接分析地表水中痕量级(μg.L-1)的铜,回收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铋(Ⅲ)-碘化钾-乙基紫缔合反应的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宗花 赵锦端 +2 位作者 赵中一 王茀鹏 何应律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3期187-188,I0002,共3页
在pH 3.0~4.5范围,水相中缔合物(EV)_(2)[BiI_(6)](λ_(max)=540nm)同试剂(λ_(max)=650nm)有较大的对比度。在完成缔合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酸,过量乙基紫阳离子质子化使对比度、灵敏度增高。用于微量铋的测定,0~24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 在pH 3.0~4.5范围,水相中缔合物(EV)_(2)[BiI_(6)](λ_(max)=540nm)同试剂(λ_(max)=650nm)有较大的对比度。在完成缔合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酸,过量乙基紫阳离子质子化使对比度、灵敏度增高。用于微量铋的测定,0~24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10^(5)。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紫 缔合物 铋(Ⅲ) 铋的测定 质子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缔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萃淋树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矿中微量铟和铊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曼君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文献曾提到或应用灿烂绿测定铊,但对铊的显色条件各异。本文试验了灿烂绿与铊反应最适宜的盐酸酸度为0.4—0.8M,有机物中缔合物最大吸收在638nm,试剂最大吸收在32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10^(5)L·mol^(-1)·cm^(-1)... 文献曾提到或应用灿烂绿测定铊,但对铊的显色条件各异。本文试验了灿烂绿与铊反应最适宜的盐酸酸度为0.4—0.8M,有机物中缔合物最大吸收在638nm,试剂最大吸收在32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10^(5)L·mol^(-1)·cm^(-1)。观察了34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影响,仅金、铬、汞严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绿 缔合物 色谱分离 TBP萃淋树脂 分光光度法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微量铟 显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树脂中氯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13
作者 张丽纯 《塑料工业》 CAS 1986年第3期48-53,5,共7页
采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PP树脂中的氯含量。进行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在460nm,测得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0,桑德尔灵敏度为0.0184微克氯/cm^2,氯的回收率95~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共存元素铝、钛、铁均不干扰,约2.... 采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PP树脂中的氯含量。进行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在460nm,测得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0,桑德尔灵敏度为0.0184微克氯/cm^2,氯的回收率95~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共存元素铝、钛、铁均不干扰,约2.5小时可完成对三批试样的平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共存元素 平行测定 络合物组成 灰化温度 试剂空白 样品量 烯烃树脂 空白溶液 参比溶液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比尔定律 氯离子 阴离子 硝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水中锌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14
《中国茶叶》 2008年第3期39-39,共1页
采用锌试剂吸光光度法测定茶水中锌含量。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锌含量在0-3.2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方法的精密度(RSD)在1.38%~3.27%之间,回收率在94%-107%之间,检测限为5.2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 采用锌试剂吸光光度法测定茶水中锌含量。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锌含量在0-3.2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方法的精密度(RSD)在1.38%~3.27%之间,回收率在94%-107%之间,检测限为5.2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4L/mol·cm。本方法经用于茶水样品分析,结果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含量 茶水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朗伯比耳定律 光度法测定 样品分析 锌试剂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