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的MRI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谢伊代·苏力坦 魏子凡 +4 位作者 陈雨萱 翁春娇 姜楠 胡春洪 马新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多参数MRI对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PT)与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PT(26个病灶)与53例FA(59个病灶)患者的MRI资料,...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多参数MRI对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PT)与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PT(26个病灶)与53例FA(59个病灶)患者的MRI资料,比较两组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特征、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评估组间差异。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建立联合模型。绘制非参数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平均ADC值、rADC值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平均ADC值、rADC值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联合模型临床实用性。结果PT组年龄高于FA组(P<0.05)。PT组病灶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边缘不规则或伴毛刺,可见T2WI低信号分隔及囊变坏死,动态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不均匀强化,TIC以Ⅱ型为主。PT组平均ADC值为(1.500±0.153)×10^(−3) mm^(2)/s,rADC1值为0.870±0.070,rADC2值为0.760±0.070,均低于F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PT的平均ADC值最佳截断值设为1.525×10^(−3) mm^(2)/s,对应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0,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83.1%;rADC诊断的敏感度高于平均ADC值,但特异度较低。rADC1值最佳截断值设为0.923时对应AUC为0.791,rADC2值最佳截断值设为0.847时对应AUC降至0.647,联合模型(病灶边缘、T2WI低信号分隔、rADC1值)的最佳截断值设为0.636对应AUC为0.904,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0.8%。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rADC1值(P=0.007)及rADC2值(P<0.001)。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曲线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在0.2~0.9的阈值范围内临床实用性高于单一模型。结论基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的MRI联合模型(边缘、T2WI低信号分隔、rADC1值)可在术前有效预测PT,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有助于临床对PT的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越 李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53,共8页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乳腺癌的163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完整的MRI检查,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在GE工作站上,获取并记录增强前后SyMRI定量参数值,增强前T1值(T1-Pre)、增强前T2值(T2-Pre)、增强前质子密度值(proton density,PD-Pre)和增强后T1值(T1-Gd)、增强后T2值(T2-Gd)、增强后PD值(PD-Gd),并据此计算各值增强前后弛豫时间相对变化率,记作ΔT1%、ΔT2%和ΔPD%。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收集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和低表达组(<30%),采用SPSS 27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进行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 test,K-S)检验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磁共振参数的组间差异,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联合模型,并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病灶最大直径、ADC值、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采用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病灶边缘和形态、强化特征、乳腺腺体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于SyMRI定量参数,高、低表达组在T1-Pre、T2-Pre、T1-Gd、T2-Gd、ΔT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Pre、PD-Gd、ΔT2%、ΔPD%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C、T1-Gd和ADC值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608、0.837和0.701;敏感度分别为52%、89%和85%;特异度分别为68%、68%和46%。此外,T1-Gd、ADC值和TIC三者联合建立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Ki-67表达状态的AUC达0.881,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6%。结论 在SyMRI定量分析中,T1-G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预估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通过整合ADC值与TIC,所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准确性和效能,这一发现为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集成磁共振成像 细胞增殖核抗原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诊断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及与病理分级分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鹏 李艳 +1 位作者 徐洁 景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2,89,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ADC值对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high-risk prostate cancer,hPCa)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ADC值对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high-risk prostate cancer,hPCa)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前列腺癌分级分组(grading group,GG)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移行带前列腺癌患者的双参数MRI资料,分别测量移行带癌灶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平均ADC(mean ADC,ADC_(mean))值和最小ADC(minimum ADC,ADC_(min))值,并计算移行带癌灶与基质型增生结节ADC比值的相对ADC_(mean)(relative ADC_(mean),rADC_(mean))值和相对ADC_(min)(relative ADC_(min),rADC_(min))值。比较hPCa组与低危前列腺癌(low-risk prostate cancer,lPCa)组之间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对移行带hPCa的诊断效能,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ADC各参数与ISUP G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PCa组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均低于lPCa组(P均<0.05)。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AUC分别为0.7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5~0.892]、0.879(95%CI:0.736~0.960)、0.751(95%CI:0.589~0.874)和0.914(95%CI:0.782~0.979),rADC_(min)的AUC最大。rADC_(min)与ADC_(mean)和rADC_(mean)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ADC_(min)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ADC_(min)最佳截断值取0.664×10^(-3)mm^(2)/s,约登指数最大(0.783),诊断移行带hP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78.26%。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与ISUP GG均呈负相关[r=-0.486(95%CI:-0.755~-0.151)、-0.613(95%CI:-0.769~-0.365)、-0.553(95%CI:-0.745~-0.260)、-0.678(95%CI:-0.810~-0.474),P均≤0.001]。结论rADC_(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效能高,并且能够无创预测移行带PCa的ISUP GG,有助于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移行带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级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附加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鸿昊 刘百川 +3 位作者 丁效蕙 张晓晶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8-944,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附加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于术前行标准多参数MRI扫描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附加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于术前行标准多参数MRI扫描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由2名放射科医师使用EPE分级系统独立评估图像,协商后确定评分。应用FireVoxel软件在ADC图上勾画全瘤体,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ADC平均值、第1、5、10、25、50、75、90、95和99百分位数ADC值(99th ADC)。比较组间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评估EP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效能,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4例(34%)前列腺癌EPE阳性。ADC直方图分析显示EPE阳性与EPE阴性组间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99th ADC(OR=0.609,P=0.008)和EPE分级系统(OR=4.158,P<0.001)是评估EPE的独立危险因素。99th ADC、EPE分级系统及联合模型评估E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805和0.856,99th ADC和EPE分级系统评估EPE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模型的评估效能显著优于两者单独应用(Z=2.223、2.208,均P<0.05)。结论ADC直方图对术前评估EPE具有一定附加价值,99th ADC联合EPE分级系统能有效评估E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包膜外侵犯 病理学 外科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凤瑜 张斌 +5 位作者 董文洁 张鹏 薛彩强 刘显旺 韩涛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并测定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ADCmean)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并计算相对ADCmin(relative ADCmin,rADCmin)及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rADCmean)。对比分析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计算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小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DC值均能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进行有效鉴别,其中rADCmean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07~0.994],最佳截断值为0.955,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3%、83.87%,准确度为91.67%。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Ki-67增殖指数大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506、r=-0.480、r=-0.569、r=-0.541)。结论ADC值可以对肺癌脑转移瘤的组织学分型进行鉴别诊断,并可以预测Ki-67增殖指数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彤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何金龙 王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斑块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斑块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14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临床和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初发卒中组(n=56)和复发卒中组(n=5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DC直方图参数和颅内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临床资料、ADC直方图参数、颅内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在114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6例为初发卒中,58例为复发卒中。初发卒中组和复发卒中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DCmin、峰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度、斑块强化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整体预测效能最佳(AUC=0.810,95%CI:0.734~0.887),高于任一单独预测因素,如斑块强化率(AUC=0.714,95%CI:0.619~0.808)、峰度(AUC=0.702,95%CI:0.607~0.796)。结论ADC直方图峰度、斑块强化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将患者临床特征、ADC直方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结合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壁成像 脑卒中 卒中复发 易损斑块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炤庭 邹玉坚 +5 位作者 袁灼彬 王朝阳 黄小兰 张坤林 陈祐君 梁桂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3,142,共7页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对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对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 mpMRI)检查患者74例,其中PCa 41例(外周带PCa 28例,移行带PCa 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33例。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算法获得真实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伪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 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 f)、ADC值等定量参数。比较PCa与前列腺T2WI低信号、高信号增生结节的D值、D^(*)值、f值、ADC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IVIM定量参数联合ADC对PCa的诊断效能。分析IVIM各定量参数、ADC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Ca的ADC值、D值及f值低于T2WI低信号、高信号增生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在鉴别PCa与前列腺T2WI低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最大,特异度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ADC值、D值、f值在鉴别PCa与T2WI低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敏感度显著提高(分别为0.948、90.24%)。ADC值在鉴别PCa与T2WI高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非常高(分别为0.997、97.65%、100.00%)。ADC值、IVIM各定量参数与Gleason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68、0.455、0.822、0.297)。结论 IVIM定量参数联合ADC可显著提高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表观扩散系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ser评分与表观扩散系数对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研究
8
作者 杨喆璇 赵鑫 +5 位作者 谭世芳 程美英 沈艳勇 张晓雪 冯占起 王长浩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目的评估Kaiser评分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哺乳期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的65例哺乳期乳腺病变患者的临... 目的评估Kaiser评分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哺乳期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的65例哺乳期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恶性组31例,良性组34例。每位患者选取一个主病灶进行Kaiser评分和ADC值测量,将Kaiser评分大于4的病灶根据其ADC值进行二次评分,得到新的预测指标Kaiser+。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Kaiser评分和Kaiser+评分的诊断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通过DeLong检验对三者的AUC进行比较。结果ADC值的AUC为0.81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09~0.927];Kaiser评分的AUC为0.881(95%CI:0.791~0.971);Kaiser+评分的AUC为0.910(95%CI:0.931~0.990);Kaiser+评分与ADC值的AUC(0.910 vs.0.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Kaiser评分与ADC值的AUC(0.881 vs.0.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Kaiser+评分与Kaiser评分的AUC(0.910 vs.0.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Kaiser+评分相较于ADC值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为临床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癌 鉴别诊断 Kaiser评分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应用
9
作者 吴丽芳 林燕桃 +3 位作者 汤奕林 欧阳林 耿月华 陈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软组织肿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4例。...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软组织肿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APT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获取DWI的ADC值以及APT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TRasym(3.5 ppm)](APT值),比较良恶性肿瘤中ADC值及APT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APT及两者联合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的APT值小于恶性肿瘤(1.90%±1.06%vs.3.29%±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1.70±0.54)×10^(-3)mm^(2)/svs.(1.15±0.5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ADC、APT及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646~0.879]、62.5%、87.1%,0.838(95%CI:0.714~0.924)、70.8%、90.3%及0.895(95%CI:0.783~0.962)、83.3%、87.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ADC与AP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4,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高于ADC(Z=2.086,P<0.05),但与AP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94,P>0.05)。结论APT及ADC均可用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丹增耶昂 鲍海华 +3 位作者 张雪倩 龙昌友 邢玉洁 田鹏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其中远处转移组88例,无转移组179例,记录其临床及影像信息并在DWI上测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最大值(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mean))。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发生远处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_(max)、ADC_(min)、ADC_(mean)上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计算最佳诊断截断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HAE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实性部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在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边缘带,两组间ADC_(max)、ADC_(min)、ADC_(mean)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论是否发生转移,边缘带ADC_(max)、ADC_(min)、ADC_(mean)均低于实性成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ROC曲线分析显示边缘带各ADC值均可有效预测HAE的远处转移。其中,联合指标预测HAE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效能最佳,AUC为0.955(95%CI:0.923~0.977),敏感度为93.2%,特异度86.0%。结论边缘带ADC值对临床前期评估HAE是否会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各参数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HAE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更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决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病 远处转移 边缘带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组织表观扩散系数改变及其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杨正汉 谢敬霞 +2 位作者 胡碧芳 章跃武 周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49-85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机理。方法  12只犬半肝肝硬化模型及 1只正常犬用于本实验。于阻断肝脏血流前后测量左、右半肝的ADC值。结果 较严重的肝硬化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阻断肝脏血流后 ,原有的ADC值差别消失。结论... 目的 探讨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机理。方法  12只犬半肝肝硬化模型及 1只正常犬用于本实验。于阻断肝脏血流前后测量左、右半肝的ADC值。结果 较严重的肝硬化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阻断肝脏血流后 ,原有的ADC值差别消失。结论 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血流灌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敏 高源统 +2 位作者 彭文献 冯晓峰 李永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0、200、500、800s/mm2)扫描,测量0~500的ADC值,并与血管造影、血...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0、200、500、800s/mm2)扫描,测量0~500的ADC值,并与血管造影、血清生化对比。结果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较术前增高,疗效好的ADC值>疗效中等的ADC值,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差的ADC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显示ADC值无明显降低的为疗效好的病例,疗效中等和差的ADC值出现降低,增强MRI、DWI序列、血管造影可显示癌细胞存活、复发。结论 DWI序列和ADC值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癌细胞是否坏死、存活和复发,可及时有效的评估介入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倩 刘万花 +1 位作者 王瑞 叶媛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定量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获得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乳腺癌病灶。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定量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b值取800 s/mm^2... 目的分析定量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获得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乳腺癌病灶。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定量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b值取800 s/mm^2)扫描,所有病灶测量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ADC值。根据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Ki-67的表达情况对病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23个病灶纳入分子分型研究,其中Luminal A型24个、Luminal B型73个、HER-2过表达型15个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11个。ER、PR与K^trans、Kep、ADC值均呈负相关,其中ER与ADC值的相关性最大(r=-0.252,P=0.004),PR与K^trans值的相关性最大(r=-0.257,P=0.004);HER-2与Ve值及ADC值均呈正相关(r=0.187,P=0.037);Ki-67的表达率与K^trans呈正相关(r=0.226,P=0.012),而与Kep、Ve及ADC值均无相关性(P>0.05)。不同分子分型间K^trans值、Kep值、Ve值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值诊断TNB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0.904)。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及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分子分型,其中Kep值对TNBC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图像增强 预后 病理学 外科 受体 erbB-2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卫 苏丹柯 +5 位作者 罗宁斌 金观桥 谢东 韦苇 黄向阳 康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是否具有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具有病理分级的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对病灶进行ADC值测量,取感兴趣区的ADC均值ADCmean及最小值ADCmi...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是否具有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具有病理分级的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对病灶进行ADC值测量,取感兴趣区的ADC均值ADCmean及最小值ADCmin。依据治疗及预后(病理分级、淋巴结情况)分为病理分级、预后复发两组,采用SPSS19.0(One-way ANOVA、LSD检验、Spearman等级秩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Cmean值在病理分级1、2、3组内均数分别为0.993×10-3 mm2/s、0.969×10-3 mm2/s、0.926×10-3 mm2/s,ADCmin值的均数分别为0.849×10-3 mm2/s、0.660×10-3 mm2/s、0.535×10-3 mm2/s。ADCmean值在预后复发A、B、C组内均数分别为1.014×10-3 mm2/s、1.029×10-3 mm2/s、0.919×10-3 mm2/s,ADCmin值的均数分别为0.918×10-3 mm2/s、0.750×10-3 mm2/s、0.540×10-3 mm2/s。A D C m e a n与病理分级、预后复发分组间不具有相关性,A D C m i n与病理分级组(r=-0.615,P=0.000)、预后复发组(r=-0.754,P=0.000)间呈负相关。结论ADCmin值可以作为对乳腺癌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复发进行初步评估的一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分级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肿块型强化的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茂林 苏丹柯 +5 位作者 谢东 金观桥 王铮 黄向阳 李芳 张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强化的乳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73例,术前MRI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非肿块型强化。行DWI扫描(b=0,800 s/mm2),测定病灶的ADC值。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强化的乳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73例,术前MRI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非肿块型强化。行DWI扫描(b=0,800 s/mm2),测定病灶的ADC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测定HER-2的表达情况,应用t检验、Spearmen秩相关分析病灶的ADC值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HER-2阳性表达的最佳阈值。结果 HER-2阳性组ADC值为(1.028±0.171)×10-3 mm2/s,阴性组的ADC值为(0.931±0.176)×10-3 mm2/s,且HER-2阳性组ADC值高于阴性组(t=2.212,P=0.030)。ADC值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94,P=0.012)。ROC曲线分析得到判断HER-2表达的最佳A DC诊断阈值为0.977×10-3 m m2/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67.3%。结论非肿块型强化的乳腺癌的病灶ADC值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型强化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不同b值表观扩散系数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相关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悦 刘万花 +1 位作者 王瑞 叶媛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不同b...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不同b值(b=0、400、800、1000 s/mm2)DWI扫描,所有病灶行ADC值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获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并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4种分子亚型,其中Luminal B型又分为B1型和B2型。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除b=400 s/mm^2时,ER分别表达阴阳性时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在不同b值下,不同表达状态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除b=400 s/mm2时,ADC值与ER阳性表达无相关性外,余不同b值下ADC值与ER、PR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且当b=800、1000 s/mm^2时,各预后因子阳性表达与ADC值间相关系数较高;Ki-67表达程度与各b值下ADC值均无相关性。(3)在不同b值下,各分子分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的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乳腺癌部分预后因子表达状态及不同分子亚型具有相关性,且行乳腺DWI检查时b值选择800 s/mm^2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预后因子 分子分型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DWI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鉴别腮腺常见肿瘤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承汝 程敬亮 +3 位作者 张勇 张赞霞 吕青青 许珂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9-75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高分辨率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分析对腮腺常见三类肿瘤(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腮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69例腮腺常见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36例,Warthin瘤14例... 目的:探讨基于MRI高分辨率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分析对腮腺常见三类肿瘤(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腮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69例腮腺常见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36例,Warthin瘤14例,腮腺恶性肿瘤19例。利用Mazda软件于肿瘤最大层面ADC图像上勾画瘤体兴趣区,进行直方图分析并提取出12个参数(面积、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变异度、偏度、峰度、第1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第99百分位数)。对三组肿瘤的各直方图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特征,并利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通过直方图分析得到的12个参数中,有9个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两组间,有8个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和均值诊断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1、0.909。在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两组间,亦有8个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和第50百分位数诊断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841、0.832。但在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两组间,仅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DC的直方图分析有助于腮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更多量化信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腮腺肿瘤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估——不同测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武春雪 王霄英 +2 位作者 秦乃姗 蒋学祥 孙晓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灶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效能。方法3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Miller&Payne分级)分为MHR与NMHR两组,采用最小ADC值法于b=1000s/mm2图像上测量癌灶的ADC值。对每...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灶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效能。方法3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Miller&Payne分级)分为MHR与NMHR两组,采用最小ADC值法于b=1000s/mm2图像上测量癌灶的ADC值。对每个病理组癌灶及正常腺体的ADC值、两组NAC前、NAC第2周期后、NAC第4周期后MR测量的癌灶最小ADC值及其变化率(△ADC%)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癌灶最小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结果NAC第2周期后,MHR组癌灶最小ADC值[(1.19±0.18)×10-3mm2/s]及△ADC1%[中位21.18%,(范围4.27%~50.00%)]分别与NMHR组最小ADC值[(0.98±0.16)×10-3mm2/s]及△ADC1%[中位8.53%,(范围-24.52%~64.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4周期后,最小ADC值[(1.45±0.22)×10-3mm2/s]及△ADC2%[中位1.04%,范围1.71%~117.24%]均显著高于NMHR组[(1.06±0.19)×10-3mm2/s、中位16.84%,(范围7.68%~6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2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2。NAC第4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9。结论最小ADC值法比平均ADC值法能更早期评估进展期乳腺癌NA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永红 林祺 +5 位作者 詹泽娟 阮聪华 汤琅琅 陈金银 邓燕芳 黄珍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26-931,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MR动态增强定量参数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MR动态增强定量参数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MR动态增强扫描。(1)测量ADC值:在DWI b=800 s/mm^2上获取ADC图,对病灶低信号内取3个感兴趣区点位ADC值平均值,即ADC_(mean)。(2)将采集到的动态增强图像输入后处理工作站,通过血液双室模型(Tofts模型)软件,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_(ep)和V_e。独立样本比较t检验,比较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K^(trans)、K_(ep)和ADC_(mean)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宫颈癌组ADC_(mean)、K^(trans)、K_(ep)、Ve均值分别为:(0.8600±0.1608)×10-3 mm2/s、(2.6650±1.4750)/min、(4.0369±2.1073)/min、0.4875±0.2336;健康组ADC_(mean)、K^(trans)、K_(ep)、V_e均值分别为:(1.3495±0.1543)×10-3 m m2/s、(0.9086±0.4922)/min、(1.3689±0.5214)/min、0.4204±0.2771。直线回归分析:ADC_(mean)与K^(trans)、ADC_(mean)与Kep、K^(trans)与Kep间的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V_e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进一步分析ADC_(mean)和K^(trans)、Kep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效能,当阈值为-0.6时,ADC_(mean)、K^(trans)和Kep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100%,98%和75%,100%和90%。结论宫颈癌的ADC_(mean)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K_(ep)能作为癌肿影像学诊断可靠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图的纹理分析在鉴别肝癌与血管瘤上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鞠烨 刘爱连 +6 位作者 李烨 赵莹 牛淼 韩铮 宋清伟 徐斌 魏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肝癌与血管瘤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56例行1.5TMR扫描患者(肝癌31例,35个病灶;血管瘤25例,27个病灶)。将ADC图像导入Omni-kinetics(OK)软件得到未经滤过的原始细纹理图像,...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肝癌与血管瘤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56例行1.5TMR扫描患者(肝癌31例,35个病灶;血管瘤25例,27个病灶)。将ADC图像导入Omni-kinetics(OK)软件得到未经滤过的原始细纹理图像,并测量感兴趣区内的纹理参数(能量值、熵值、偏度值和峰度值)。测量结果进行组内相关系数检验(ICC)一致性进行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参数值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两名观察者所测得各参数值一致性良好(ICC>0.75),肝癌及血管瘤的能量值、熵值、偏度值和峰度值分别为:0.03±0.05、6.82±0.92、0.12±1.35、4.43±4.55;0.12±0.15、6.02±2.21、0.69±2.01、6.98±12.81,血管瘤的能量值高于肝癌(P<0.05),而熵值、偏度值和峰度值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能量值的阈值为0.04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71.0%和79.2%。结论:磁共振ADC图的纹理分析技术对鉴别肝癌和血管瘤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纹理分析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