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饼状污泥干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曲艳丽 李爱民 +1 位作者 李润东 秦四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采用可视化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饼状污泥干燥实验,考察了干燥温度和比表面积对饼状污泥干燥过程水分析出特性以及饼状污泥在干燥过程中的表观形态、收缩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饼含水率从 8000降到6000时,厚 0. 48cm的污泥饼比厚 ... 采用可视化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饼状污泥干燥实验,考察了干燥温度和比表面积对饼状污泥干燥过程水分析出特性以及饼状污泥在干燥过程中的表观形态、收缩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饼含水率从 8000降到6000时,厚 0. 48cm的污泥饼比厚 0. 76cm的污泥饼少用时 43min,收缩面积也较厚 0. 76cm的污泥饼大 1倍.增大污泥饼的比表面积后,干燥速度加快,收缩程度增加.污泥干燥的外部条件对最终干燥效果影响不大,但对干燥时间影响较大.污泥的收缩因子随着初始干基含水率的降低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干燥 表观形态 收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希丽 田明伟 +1 位作者 朱士凤 曲丽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探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整理后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采用自制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以分子间静电作用为驱动力,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分析了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及防紫外线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静电自组装... 探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整理后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采用自制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以分子间静电作用为驱动力,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分析了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及防紫外线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静电自组装过程,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在棉织物表面形成组装膜;改性棉织物展现出了优异的紫外线屏蔽性能,仅组装1次,改性织物表面的UPF值即从9.37增至88.93,组装10次后UPF值高达452,同时改性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水洗耐久性良好。认为:采用自制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可以制备出防紫外线性能优异的改性棉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表观形态 防紫外线性能 水洗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材对V_A微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钱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使Tg明显提高,壁材之间的氢键作用加强,温度25℃,RH20%~30%避光贮藏6个月保留率从82.9%提高到92.6%,体积平均粒径(D4,3)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桃胶 VA 微胶囊 物理性质 壁材 玻璃化转变温度 常温贮藏 表观形态 喷雾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基牛奶纤维与腈纶纤维性能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耿琴玉 吴佩云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9-51,共3页
为了比较腈纶基牛奶纤维与腈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腈纶基牛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腈纶基牛奶纤维的纵向形态有隐条纹和不规则斑点,截面近似圆形并有明显的海岛状凹凸结构和细微孔隙... 为了比较腈纶基牛奶纤维与腈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腈纶基牛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腈纶基牛奶纤维的纵向形态有隐条纹和不规则斑点,截面近似圆形并有明显的海岛状凹凸结构和细微孔隙;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羊毛纤维典型的酰胺吸收谱带和腈纶纤维丙烯腈特征谱带;回潮率为4.34%,干、湿态下的断裂强度是腈纶纤维的67%~69%,断裂伸长率是腈纶纤维的1.26~1.27倍;干、湿态初始模量小于腈纶纤维;静、动态摩擦因数也小于腈纶纤维,而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大于腈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基牛奶纤维 表观形态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摩擦性能 卷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冻处理对桑蚕丝纤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浪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8,共5页
研究不同冷冻温度处理后桑蚕丝纤维的表观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低温冷冻设备对普通脱胶桑蚕丝进行-10℃^-86℃冷冻处理,测试了不同冷冻温度下桑蚕丝纤维的外观形态、红外光谱图、X射线衍射图谱、热学性能、直径和体积质量。... 研究不同冷冻温度处理后桑蚕丝纤维的表观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低温冷冻设备对普通脱胶桑蚕丝进行-10℃^-86℃冷冻处理,测试了不同冷冻温度下桑蚕丝纤维的外观形态、红外光谱图、X射线衍射图谱、热学性能、直径和体积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处理后,在桑蚕丝纤维表面会出现局部孔洞、裂隙结构现象,且冷冻温度越低,这种结构变化越明显;丝蛋白中的无规线团结构及α-螺旋结构有向更稳定结构转变的趋势,且结晶结构向更规整的SilkⅡ型结构转化,蚕丝的热稳定性改善,最大吸热分解温度提高2℃以上,对应的分解焓值提高5 J/g以上,而冷冻后纤维在直径及体积质量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认为:冷冻处理可用于桑蚕丝纤维的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冷冻处理 表观形态 微观结构 热学性能 纤维直径 体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吉利梅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比较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涤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热学性能、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试验名吉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纵向有分布不均匀的黑色斑纹,截面形态为独特的凹凸蜂窝状... 为了比较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涤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热学性能、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试验名吉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纵向有分布不均匀的黑色斑纹,截面形态为独特的凹凸蜂窝状微孔结构,并有明显的大小不均匀黑色斑点;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回潮率为1.34%,是普通涤纶纤维的3.35倍;干、湿态下的断裂强度是普通涤纶纤维的63.7%-66.9%,断裂伸长率是普通涤纶纤维的2.72倍;干、湿态下的初始模量是普通涤纶纤维的69.6%-77.2%;在纤维与纤维、纤维与胶辊摩擦中,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静态、动态摩擦因数均明显大于普通涤纶纤维;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大于普通涤纶纤维;熔点低于普通涤纶纤维10.1℃;质量比电阻明显低于普通涤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 表观形态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卷曲性能 热学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处理对再生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苏德凤 张晖 +5 位作者 李建国 欧阳新华 曹石林 黄六莲 陈礼辉 倪永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4,共6页
为制备高强度、高透明度和表面平整的再生纤维素膜,本研究采用加热干燥处理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性能。研究表明,提高再生纤维素膜干燥的处理温度可以强化纤维素分子链间的致密结合效果,最终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降低再生纤维素膜的... 为制备高强度、高透明度和表面平整的再生纤维素膜,本研究采用加热干燥处理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性能。研究表明,提高再生纤维素膜干燥的处理温度可以强化纤维素分子链间的致密结合效果,最终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降低再生纤维素膜的表面粗糙度,也大幅度提高了再生纤维素膜的强度性能;同时提高干燥压力可以进一步强化干燥处理的效果。在干燥温度80℃和干燥压力0. 1 MPa条件下,可以制备出透光率95%、厚度10μm、表面粗糙度13 nm、拉伸强度122 MPa的透明再生纤维素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膜 干燥处理 透光率 机械强度 表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皮表形与生理生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谭灿灿 聂稳 +2 位作者 刘逸夫 江泽平 贾子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36,共5页
树皮是树木的重要组成器官之一,在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从树皮起源与演化过程、表观形态地理学和生理生化地理学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推测树皮起源于古生代泥盆纪,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树皮表观形态的变异来推测其... 树皮是树木的重要组成器官之一,在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从树皮起源与演化过程、表观形态地理学和生理生化地理学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推测树皮起源于古生代泥盆纪,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树皮表观形态的变异来推测其进化趋势;2)树皮形态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地理变异由生境条件和气候因子的差异引起;3)物种为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长期在自然选择压力的作用下进化出相应的生理生态功能,进而导致外部表观形态发生变异。为探究树皮的时空演化、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树皮随地理格局变异的规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地理 起源与演化 表观形态 生理生化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曲腾云 于伟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6,共7页
为了解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选取棉、粘胶、竹浆纤维、Modal、Lyocell 5种纤维素纤维,填埋于自然环境的土壤中,通过对降解前后纤维的颜色、表观形态、质量、力学性能、结晶度、组分变化的综合评价来表征其生物降解性,并对影响降解... 为了解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选取棉、粘胶、竹浆纤维、Modal、Lyocell 5种纤维素纤维,填埋于自然环境的土壤中,通过对降解前后纤维的颜色、表观形态、质量、力学性能、结晶度、组分变化的综合评价来表征其生物降解性,并对影响降解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经过90 d的填埋,5种纤维均发生了降解,但棉纤维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降解速率高低的排序为:棉>粘胶>竹浆纤维>Modal>Lyocell。结果表明,纤维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晶结构对纤维素纤维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优于可再生纤维素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生物降解 表观形态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致灾循环演化与环链效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祺 高路恒 +2 位作者 肖盛燮 李彩华 高瞻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以能量作为灾害环链模型的载体,能量在不同介质载体中传输演化的表观形态和演化特性有所不同。能量致灾演化过程能够体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作用演绎的复杂性,以及系列灾害能量过程演化的非线性,灾害能量链式循环演化形式是客观物质质... 以能量作为灾害环链模型的载体,能量在不同介质载体中传输演化的表观形态和演化特性有所不同。能量致灾演化过程能够体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作用演绎的复杂性,以及系列灾害能量过程演化的非线性,灾害能量链式循环演化形式是客观物质质变阶段激进变形的结果,导致能量致灾演化与环链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也体现出能量致灾循环演绎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致灾 循环演化 环链效应 表观形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二醋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维维 管丽媛 +1 位作者 龙家杰 施楣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2,共6页
为将超临界CO_(2)流体应用于二醋酯纤维的功能化加工,赋予二醋酯纤维高附加值,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多晶衍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探讨了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二醋酯纤维表观形态、化学结... 为将超临界CO_(2)流体应用于二醋酯纤维的功能化加工,赋予二醋酯纤维高附加值,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多晶衍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探讨了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二醋酯纤维表观形态、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及热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60、90、120 min后,二醋酯纤维表面颗粒状杂质被去除,其分子链排列规整度下降,结晶度由未处理纤维的39.41%分别下降至35.33%、31.57%、36.10%,纤维断裂强力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当处理时间为120 min时,二醋酯纤维分子链间氢键作用强度略微降低,其熔点基本不变,高温下纤维质量损失率由未处理纤维的89.52%增加至9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流体 二醋酯纤维 表观形态 聚集态结构 热稳定性 断裂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叶丹蕾 韩苗苗 +2 位作者 吴玉兰 陶晗 汪惠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文章以马齿苋为原材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马齿苋多糖,对马齿苋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的多糖质量分数达到(70.73±0.34)%,Zeta电位为-11.6 mV ,其表面形态为疏松带有微孔的片状,... 文章以马齿苋为原材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马齿苋多糖,对马齿苋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的多糖质量分数达到(70.73±0.34)%,Zeta电位为-11.6 mV ,其表面形态为疏松带有微孔的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马齿苋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8.92±1.14)%,说明马齿苋多糖可以作为食品抗氧化添加剂的优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多糖 抗氧化 热特性 表观形态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法相变调温Lyocell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晨曦 李婷 +2 位作者 程春祖 程敏 张明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探索相变调温Lyocell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性能,利用微胶囊法通过原液添加制备了调温Lyocell纤维,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表征了微胶囊分散液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 为探索相变调温Lyocell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性能,利用微胶囊法通过原液添加制备了调温Lyocell纤维,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表征了微胶囊分散液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了微胶囊添加量对纺丝原液和纤维性能的影响,表征了改性后的纤维形貌,测试了在吸放热条件下,实际的升降温情况。结果表明:微胶囊分散液可以良好的在NMMO水溶液中实现分散,随着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纺丝溶液的黏度和可纺性未发生显著的变化;适当提高微胶囊的添加量有利于提高纤维焓值,当微胶囊量提高到35%以上时,纤维焓值不再变化;改性后的纤维横截面可以发现微胶囊的嵌入,纤维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利用相变调温Lyocell纤维制备的无纺布进行吸放热测试,织物具有明显的双向调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调温 LYOCELL纤维 吸放热 表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淀粉酶复配体系在牛仔布退洗一体化中的探讨
14
作者 牛瑞琴 邹汉涛 吴倩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0-44,共5页
针对牛仔布的退浆洗水分步进行的工艺问题,选用靛蓝牛仔布做实验材料,采用漆酶-淀粉酶复配体系对牛仔布进行退浆、洗水一浴法整理,并研究了漆酶浓度、p H值、温度、防染粉浓度等对牛仔布洗水整理效果的影响,获得漆酶-淀粉酶复配体系牛... 针对牛仔布的退浆洗水分步进行的工艺问题,选用靛蓝牛仔布做实验材料,采用漆酶-淀粉酶复配体系对牛仔布进行退浆、洗水一浴法整理,并研究了漆酶浓度、p H值、温度、防染粉浓度等对牛仔布洗水整理效果的影响,获得漆酶-淀粉酶复配体系牛仔布退洗一体化整理的最佳工艺,即固定淀粉酶浓度为1g/l,漆酶浓度为0.5g/L,洗水温度为54℃,p H值为5.0,防染粉浓度为0.75g/l,处理时间为30min。并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过漆酶-淀粉酶退洗处理后的牛仔布纤维表面光滑,含有较少的染料颗粒,退浆及仿旧效果较好,为今后的牛仔布水洗后整理工艺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漆酶 牛仔布 表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巩晓花 《安徽建筑》 2019年第8期195-196,205,共3页
顶管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会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危害,文章结合某截污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建立三维FLAC模型,对顶管近接施工引起的邻近居民楼基础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顶管近接施工对邻近居民楼基础沉降的影响规律,结论可供同类工... 顶管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会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危害,文章结合某截污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建立三维FLAC模型,对顶管近接施工引起的邻近居民楼基础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顶管近接施工对邻近居民楼基础沉降的影响规律,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表观形态 质量 立方体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和生物质熔渣对耐火材料高温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冠军 《煤质技术》 2017年第6期68-72,共5页
利用灰成分分析、灰熔融性测试、熔渣腐蚀试验、电子显微镜检测和FactSageTM计算,研究了在还原气氛下煤和生物质熔渣对耐火材料的高温腐蚀特性,即研究生物质的添加对熔渣铺展、熔渣渗透的影响,并从耐火材料腐蚀的表观形态研究、耐火材... 利用灰成分分析、灰熔融性测试、熔渣腐蚀试验、电子显微镜检测和FactSageTM计算,研究了在还原气氛下煤和生物质熔渣对耐火材料的高温腐蚀特性,即研究生物质的添加对熔渣铺展、熔渣渗透的影响,并从耐火材料腐蚀的表观形态研究、耐火材料腐蚀的热力学计算研究等方面探讨生物质的添加对耐火材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熔渣的黏度决定其流动性并影响其熔渣的腐蚀能力,从润湿表面积、渗透深度等方面论证了生物质的添加可促进腐蚀;煤熔渣对耐火材料的腐蚀程度最小,生物质熔渣铺展形成玻璃相,生物质占比50%时熔渣腐蚀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熔渣 耐火材料 腐蚀特性 矿物相反应 熔渣渗透 表观形态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甙对玉米淀粉糊部分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纵伟 李翠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了研究桔梗皂甙对玉米淀粉糊部分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玉米淀粉糊中添加桔梗皂甙,测定添加皂甙后玉米淀粉的颗粒形态、玉米淀粉糊的表观黏度、凝沉特性和淀粉糊形成的凝胶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皂甙添加量的增大,淀粉颗粒变小,淀粉糊的黏... 为了研究桔梗皂甙对玉米淀粉糊部分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玉米淀粉糊中添加桔梗皂甙,测定添加皂甙后玉米淀粉的颗粒形态、玉米淀粉糊的表观黏度、凝沉特性和淀粉糊形成的凝胶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皂甙添加量的增大,淀粉颗粒变小,淀粉糊的黏度增加,抗凝沉能力增加;桔梗皂甙的添加也对淀粉糊形成的淀粉凝胶特性产生影响,玉米淀粉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胶着性、咀嚼度及回复力与桔梗皂甙的添加量呈负相关,黏着性与桔梗皂甙的添加量呈正相关。桔梗皂甙可对玉米淀粉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甙 玉米淀粉 颗粒形态 表观黏度 凝沉特性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刺加固对膜裂PTFE基布损伤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杨丽燕 靳向煜 《产业用纺织品》 2012年第11期13-16,共4页
将水溶性维纶纤网和膜裂PTFE基布复合进行水刺,利用水溶性维纶在水中可溶解的性能去除表层维纶纤网,使膜裂PTFE基布从试样中分离出来,通过测试PTFE基布的强力来获取水刺后基布的损伤情况,观察水刺后基布的表观形态,并与水刺对熔纺PTFE... 将水溶性维纶纤网和膜裂PTFE基布复合进行水刺,利用水溶性维纶在水中可溶解的性能去除表层维纶纤网,使膜裂PTFE基布从试样中分离出来,通过测试PTFE基布的强力来获取水刺后基布的损伤情况,观察水刺后基布的表观形态,并与水刺对熔纺PTFE基布的损伤和针刺加固工艺对PTFE基布的损伤进行比较。试验表明:随着水刺压力增大,膜裂PTFE基布强力损失率迅速增大,损伤以纬纱为主;表层纤网中纤维横向排列有助于降低水刺对基布的损伤;在相同水刺工艺参数下,水刺对纤维为长方形截面的膜裂PTFE基布的损伤比对纤维为圆形截面的熔纺PTFE基布的损伤大;针刺加固工艺比水刺加固工艺对膜裂PTFE基布的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裂PTFE基布 水刺 强力损失率 表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乳液与柔软剂在纯棉筒子纱上的应用对比
19
作者 王英强 代胜稳 +2 位作者 刘高峰 刘学 陈业伟 《印染助剂》 CAS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选用4种蜡乳液和4种柔软剂分别对筒子纱进行处理。研究了蜡乳液和柔软剂对纱线品质的影响,将未处理和处理后的纱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处理后的纱线要比未处理纱线表面光滑,其中经蜡乳液处理的纱线表面部分存在纳米级蜡颗粒,即... 选用4种蜡乳液和4种柔软剂分别对筒子纱进行处理。研究了蜡乳液和柔软剂对纱线品质的影响,将未处理和处理后的纱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处理后的纱线要比未处理纱线表面光滑,其中经蜡乳液处理的纱线表面部分存在纳米级蜡颗粒,即蜡乳液以蜡珠形态存在于纱线表面,而柔软剂以膜的形态存在于纱线表面,且对经蜡乳液处理的筒子纱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同时对4种蜡乳液处理后的纱线进行亲水性、强力、平滑性应用性能比较,从3个方面的性能来看,蜡乳液WAX4101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子纱润滑剂 蜡乳液 有机硅柔软剂 纤维表观形态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比较
20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91,共1页
为了比较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涤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热学性能、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纵向有分布不均匀的黑色斑纹.截面形态为独特的凹凸蜂窝状... 为了比较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对涤纶纤维的表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卷曲弹性、热学性能、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纵向有分布不均匀的黑色斑纹.截面形态为独特的凹凸蜂窝状微孔结构,并有明显的大小不均匀黑色斑点: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回潮率为1.34%.是普通涤纶纤维的3.35倍;干、湿态下的断裂强度是普通涤纶纤维的63.7%~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纤维 性能比较 竹炭 表观形态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热学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