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生理因子的植物叶片表观建模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春江 苗腾 +1 位作者 郭新宇 陆声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植物叶片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生理过程和光学特性,使得在计算机上准确模拟叶片的表观十分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生理因子的植物叶片表观材质模型.首先考虑单双子叶植物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单N层板和双N层板抽象叶片内部结构;然后基于PR... 植物叶片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生理过程和光学特性,使得在计算机上准确模拟叶片的表观十分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生理因子的植物叶片表观材质模型.首先考虑单双子叶植物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单N层板和双N层板抽象叶片内部结构;然后基于PROSEPCT模型推导得到叶片材质模型的漫反射和透射项,并采用CookTorrance模型作为高光反射项,形成BRDF+BTDF形式的参数化材质模型;最后采用一种叶色变化算法将模型扩展为时间-空间变化的叶片参数化材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通过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片结构参数等生理因子来实时地调整叶片的表观,实现空间变化、时间变化的叶片老化模拟,具有较好的真实感效果和绘制速度,能够满足实时交互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现象 叶片表观建模 真实感绘制 叶片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的微平面合成在轻薄透明材质表观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强 吴恩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9-1105,共7页
轻薄透明材质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为获得高质量的绘制效果,使用现有的表观建模方法需采集大量数据,为此提出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使用照相机从一个固定角度对材质样本进行拍摄后,使用微平面合成方法为每一个表面点处的法向量分布函... 轻薄透明材质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为获得高质量的绘制效果,使用现有的表观建模方法需采集大量数据,为此提出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使用照相机从一个固定角度对材质样本进行拍摄后,使用微平面合成方法为每一个表面点处的法向量分布函数(NDF)片段寻找与之形态相同而朝向不同的数据来补全当前NDF,得到具有较多细节的完整的双向传输分布函数.只需采集规模较小的数据,通过查找和补全处理即可获得完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简单易行,在增强绘制效果和细节的同时使得数据采集的效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传输分布函数 法向量分布函数 表观建模 轻薄透明材质 微平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性局部联合稀疏模型的多任务跟踪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丹丹 孙怡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15,共14页
目标表观建模是基于稀疏表示的跟踪方法的研究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判别性局部联合稀疏表示的目标表观模型,并在粒子滤波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多任务跟踪方法 (Discriminative local joint sparse appearance model bas... 目标表观建模是基于稀疏表示的跟踪方法的研究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判别性局部联合稀疏表示的目标表观模型,并在粒子滤波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多任务跟踪方法 (Discriminative local joint sparse appearance model based multitask tracking method,DLJSM).该模型为目标区域内的局部图像分别构建具有判别性的字典,从而将判别信息引入到局部稀疏模型中,并对所有局部图像进行联合稀疏编码以增强结构性.在跟踪过程中,首先对目标表观建立上述模型;其次根据目标表观变化的连续性对采样粒子进行初始筛选以提高算法的效率;然后求解剩余候选目标状态的联合稀疏编码,并定义相似性函数衡量候选状态与目标模型之间的相似性;最后根据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目标当前的状态.此外,为了避免模型频繁更新而引入累积误差,本文采用每5帧判断一次的方法,并在更新时保留首帧信息以减少模型漂移.实验测试结果表明DLJSM方法在目标表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稳定准确地跟踪目标,与当前最流行的13种跟踪方法的对比结果验证了DLJSM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表观建模 稀疏表示 多任务跟踪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学习高斯表观网络的视频目标分割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龙 宋慧慧 +1 位作者 张开华 刘青山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4-842,共9页
大量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分割方法存在两方面局限性:1)单帧编码特征直接输入网络解码器,未能充分利用多帧特征,导致解码器输出的目标表观特征难以自适应复杂场景变化;2)常采用前馈网络结构,阻止了后层特征反馈前层进行补充学习,导致... 大量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分割方法存在两方面局限性:1)单帧编码特征直接输入网络解码器,未能充分利用多帧特征,导致解码器输出的目标表观特征难以自适应复杂场景变化;2)常采用前馈网络结构,阻止了后层特征反馈前层进行补充学习,导致学习到的表观特征判别力受限.为此,本文提出了反馈高斯表观网络,通过建立在线高斯模型并反馈后层特征到前层来充分利用多帧、多尺度特征,学习鲁棒的视频目标分割表观模型.网络结构包括引导、查询与分割三个分支.其中,引导与查询分支通过共享权重来提取引导与查询帧的特征,而分割分支则由多尺度高斯表观特征提取模块与反馈多核融合模块构成.前一个模块通过建立在线高斯模型融合多帧、多尺度特征来增强对外观的表征力,后一个模块则通过引入反馈机制进一步增强模型的判别力.最后,本文在三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评测,充分证明了本方法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目标分割 表观建模 反馈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综述 被引量:310
5
作者 尹宏鹏 陈波 +1 位作者 柴毅 刘兆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66-1489,共24页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是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众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在视频监控、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自主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典型方...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是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众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在视频监控、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自主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典型方法给出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首先,根据所处理的数据对象的不同,将目标检测分为基于背景建模和基于前景建模的方法,并分别对背景建模与特征表达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根据跟踪过程有无目标检测的参与,将跟踪方法分为生成式与判别式,对基于统计的表观建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对典型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给出了其在标准数据集上的性能对比.最后,总结了该领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背景 表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