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刘静 高启楠 +6 位作者 闫晨硕 朱利华 吕建国 周福辉 刘猛 安胜英 刘观忠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64-527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2+3”生产模式下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对产蛋时间和产蛋间隔相近的4岁健康银王种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2+3”生产模式下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对产蛋时间和产蛋间隔相近的4岁健康银王种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试验饲粮采用“颗粒料+原粮+保健砂”的模式,Ⅰ、Ⅱ、Ⅲ、Ⅳ和Ⅴ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50%、15.00%、15.50%、16.00%和16.50%。预试期14 d,正试期为2个繁殖周期,第1周期包括空巢期、18 d孵化期、28 d哺喂期,第2周期包括18 d孵化期、28 d哺喂期。结果显示:1)Ⅳ和Ⅴ组第1周期种蛋破壳率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Ⅲ和Ⅳ组第1周期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第1周期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Ⅳ和Ⅴ组第2周期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Ⅲ组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Ⅳ和Ⅴ组(P<0.05)。3)Ⅲ和Ⅴ组第1周期乳鸽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Ⅳ和Ⅴ组第2周期乳鸽28日龄体重和ADG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第1周期、第2周期哺喂期以及全期窝料重比(NFCR)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Ⅳ组乳鸽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Ⅴ组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5)Ⅳ和Ⅴ组乳鸽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Ⅴ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Ⅲ、Ⅳ和Ⅴ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和Ⅴ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6)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NFCR和全净膛率与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存在二次曲线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估测达到最高种蛋受精率、最高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最低第1周期哺喂期NFCR、最低第2周期哺喂期NFCR、最低全期NFCR和最高全净膛率的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64%、15.51%、15.41%、15.63%、15.81%、15.95%和15.65%。综上所述,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NFCR、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结合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结果,推荐“2+3”生产模式下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5.50%~1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粗蛋白质 繁殖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赵宸溪 凡文磊 +5 位作者 王宝维 张名爱 王秉翰 岳斌 孔敏 谭绍兴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7-105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维生素B_(12)添加水平分别为15、25、75μg/kg。选取体况相似的180只34周龄健康产蛋期五龙鹅,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公∶母=1∶4)。预试期1周,正试期1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B_(12)和叶酸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料蛋比、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影响显著(P>0.05)。2)维生素B_(12)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白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维生素B_(12)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血清IgA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IgM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维生素B_(12)对粗蛋白质(CP)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5)维生素B_(12)对空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空肠VH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空肠VH/CD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空肠VH/C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能够提高种鹅的平均蛋重和机体免疫机能,改善种鹅空肠组织形态。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鹅饲粮中维生素B_(12)和叶酸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5μg/kg和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种鹅 叶酸 生产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太行鸡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焦奕豪 孙海霞 +6 位作者 唐如雪 牛星月 高启楠 臧素敏 周帆 安胜英 刘观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产蛋期太行鸡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且产蛋率相近的37周龄太行鸡种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饲粮CP水平分...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产蛋期太行鸡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且产蛋率相近的37周龄太行鸡种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饲粮CP水平分别为15.50%、16.00%、16.50%和17.00%。正式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①16.50%CP组产蛋率显著高于16.00%、17.00%CP组(P<0.05);16.50%CP组料蛋比极显著低于15.50%、16.00%和17.00%CP组(P<0.01),且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与料蛋比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5)。②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蛋壳厚度线性升高(P<0.05),其中17.00%CP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15.50%CP组(P<0.05)。③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利用率(P<0.05),16.50%CP组太行鸡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6.50%CP组有机物表观利用率最高(P<0.01),其次依次为16.00%CP组、15.50%CP组和17.00%CP组(P<0.01),且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利用率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综合料蛋比、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利用率指标,产蛋期太行鸡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6.20%~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粗蛋白质水平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谭绍兴 王宝维 +6 位作者 张名爱 凡文磊 王秉翰 孔敏 闫慧慧 宋佳雪 赵宸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78-77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B_(12)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34周龄五龙鹅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公4母)。各组饲粮维生素...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B_(12)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34周龄五龙鹅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公4母)。各组饲粮维生素B_(12)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2.5、25.0、37.5、50.0和62.5μ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5.0、37.5、50.0、62.5μg/kg组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2)25.0、62.5μg/kg组血清促卵泡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37.5μg/kg组血清催乳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3)25.0、37.5、50.0、62.5μg/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升高(P<0.05);4)25.0、37.5μg/kg组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升高(P<0.05);5)25.0、37.5μg/kg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25.0、37.5、50.0、62.5μg/kg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维生素B_(12)可以提高产蛋期种鹅孵化率,调节生殖激素含量,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养分表观利用率,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本试验条件下,产蛋期种鹅饲粮维生素B_(12)适宜添加水平为25.00~42.22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产蛋期种鹅 繁殖性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肠道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肥与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敏 朱芸 +2 位作者 鲁剑巍 马朝红 常海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在正常施硼条件下,油菜籽与硼肥同播不影响出苗,油菜出苗率均大于80%,与对照相比,H9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3.3~13.3个百分点,H62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1.7~15.3个百分点,适量硼肥(4.5~9.0kg·hm^(-2))有助于提高油菜出苗率。硼肥施用促进了油菜的生长,两个油菜品种均以硼砂(含B12%)用量为13.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通过方程拟合得出H9和H62最高产量下的硼肥用量分别为13.4kg·hm^(-2)和10.1kg·hm^(-2)。利用种肥同播方式施肥,能够明显提高硼肥表观利用率,H9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均高于H62,说明H9对硼的利用更高,两个品种在硼肥用量为13.5kg·hm^(-2)时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6.5%和23.1%。综合结果表明,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在土壤严重缺乏硼条件下(有效硼含量<0.25mg·kg^(-1))的硼肥适宜推荐用量为10~13.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硼肥 出苗率 产量 硼肥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喂四种酸化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日粮表观利用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雒秋江 朱文涛 +2 位作者 杨开伦 石永峰 邓先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比较研究了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四种酸化剂对爱维茵商品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分别添加2%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6周龄肉仔鸡的体增重分别提高6.8%、5.6%、5.8%和-0.52%(p<0.05)(各组n=... 比较研究了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四种酸化剂对爱维茵商品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分别添加2%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6周龄肉仔鸡的体增重分别提高6.8%、5.6%、5.8%和-0.52%(p<0.05)(各组n=40),有机物利用率分别提高5.2%(p<0.05)、5.1%(p<0.05)、0.5%(p>0.05)和1.3%(p>0.05),粗蛋白质保留率分别提高4.4%、3.7%、3.8%和-1.1%,钙保留率分别提高-3.1%、2.6%、-3.1%和-2.7%;磷保留率分别提高10.7%、5.1%、10.7%和4.5%(p<0.05)。表明添喂柠檬酸、乳酸、磷酸均可促进肉仔鸡生长和养分利用,而双乙酸钠无明显作用。添喂柠檬酸、乳酸、磷酸均可明显提高肉仔鸡成活率,其中柠檬酸效果最好,比对照组提高12.4%,达到9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生产性能 日粮表观利用率 酸化剂 饲料添加剂 柠檬酸 乳酸 磷酸 双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智 刘红江 +3 位作者 陈留根 王子臣 邱丹 堵燕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2011—2012年)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磷素径流流失、蔬菜产量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瓜种植季内菜地径流水量可达1 800~3 528m^3/hm^2,且与降雨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2011—2012年)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磷素径流流失、蔬菜产量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瓜种植季内菜地径流水量可达1 800~3 528m^3/hm^2,且与降雨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单施化肥(T1)处理条件下,菜地磷素(TP)径流流失量和流失系数分别达3.45kg/hm^2和1.08%,有机肥施用(T2、T3)显著增加TP径流流失量达14.79%和115.36%,而流失系数却降低39.63%(P<0.05)和9.11%(P>0.05)。从冬瓜产量角度考量,较T1处理而言,有机肥施用(T2、T3)条件下,虽然经济产量和废弃物产量分别提高1.41%~2.88%和4.17%~6.20%,但冬瓜经济系数却稍有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虽然有机肥施用(T2、T3)显著增加冬瓜磷素吸收量达27.27%和46.18%,但磷素表观利用率却显著降低36.79%和61.22%(P<0.05)。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菜地磷素盈余,T2、T3处理条件下,盈余量高达238.44~496.28kg/hm^2,分别达T1处理的2.60倍和5.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施用 冬瓜 地表径流 磷素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对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排泄物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晓娜 王宝维 +2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5-132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和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添加植酸...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和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降低0.1%有效磷水平的低磷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Ⅲ~Ⅵ组分别饲喂在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300、600、900、1 200 IU/kg植酸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1~4周龄,Ⅳ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F/G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Ⅴ组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F/G显著低于Ⅱ组(P<0.05)。5~16周龄,Ⅳ、Ⅴ、Ⅵ组ADG和ADFI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Ⅱ组(P<0.05)。2)Ⅲ、Ⅳ、Ⅵ组钙、磷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钙、磷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Ⅳ、Ⅴ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Ⅲ、Ⅳ、Ⅴ、Ⅵ组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Ⅴ、Ⅵ组粪中总磷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指标,1~4周龄五龙鹅饲粮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IU/kg,5~16周龄为900 IU/kg;以排泄物总磷含量为衡量指标,1~16周龄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90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五龙鹅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大肠杆菌 总氮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培养物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丁小娟 张晓图 +5 位作者 王世琼 陈冠华 李晓 王逢久 梁振贤 王志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91-2398,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SC)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817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 本试验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SC)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817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2.6 mg/kg黄霉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5 000、7 500 mg/kg SC,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1~21日龄,试验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22~60日龄和1~60日龄2个阶段,试验Ⅱ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FI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22~60日龄,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1~60日龄有下降趋势(0.05≤P<0.10)。2)试验Ⅱ、Ⅲ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总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各组粗蛋白质、钙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盲肠中乳酸菌数量和试验Ⅲ组空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SC能增加817肉仔鸡ADFI和ADG,降低料重比,增强对饲粮中总磷的利用率,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当SC添加水平为5 000 mg/kg时,对动物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优于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培养物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菌群 817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谢文惠 姜宁 +1 位作者 王鑫 张爱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5-150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的雄性爱拨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的雄性爱拨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和Ⅳ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分别为2∶1∶1∶1、1∶2∶1∶1、1.0∶1.0∶1.5∶1.5。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Ⅱ组、Ⅲ组和Ⅳ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表观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42日龄时,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Ⅱ组、Ⅲ组和Ⅳ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腺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改善肉仔鸡的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制剂 养分表观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黏膜形态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Zn、Mn、Cu、Fe含量对产蛋鸡微量元素表观利用率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楠 姚军虎 +5 位作者 程妮 安晓芳 孙小琴 刘玉瑞 王耀杰 王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2,共5页
将19周龄罗曼褐壳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7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试验持续14周。处理A为对照组,不添加微量元素;处理B,基础日粮添加Zn 28.7 mg/kg;处理C,基础日粮添加Zn63.7、Mn 30.0和Cu 2.5 mg/kg;处理D,基础日粮添加Zn 98.7... 将19周龄罗曼褐壳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7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试验持续14周。处理A为对照组,不添加微量元素;处理B,基础日粮添加Zn 28.7 mg/kg;处理C,基础日粮添加Zn63.7、Mn 30.0和Cu 2.5 mg/kg;处理D,基础日粮添加Zn 98.7、Mn 60.0和Cu 6.5 mg/kg;处理E,基础日粮添加Zn 17.0、Mn 14.7、Cu 2.0和Fe 30.0 mg/kg。研究微量元素添加量对微量元素表观利用率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泄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随日粮含量升高而显著升高,Zn、Cu、Fe的表观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Mn含量显著影响Mn利用率(P<0.05)。日粮Zn、Mn、Cu、Fe含量显著影响蛋黄胆固醇浓度和去壳全蛋Zn、Mn、Cu、Fe含量(P<0.05)。蛋黄颜色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基础日粮添加Zn 28.8 mg/kg可显著改善鸡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蛋鸡 鸡蛋品质 微量元素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胆碱对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文旭 王宝维 +2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78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0、600、1 200、1 800、2 400和3 000 mg...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0、600、1 200、1 800、2 400和3 000 mg/kg的胆碱。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 800和2 400 mg/kg的胆碱能极显著或显著提高1~4周龄和5~15周龄鹅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降低料重比(P<0.05或P<0.01),有效降低死淘率。2)饲粮中添加2 400 mg/kg的胆碱能显著提高4周龄和15周龄鹅全净膛率(P<0.05),添加1 800 mg/kg的胆碱能显著提高15周龄鹅屠体率(P<0.05),显著降低15周龄鹅腹脂率(P<0.05),但对4周龄和15周龄鹅半净膛率影响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1800 mg/kg胆碱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利用率(P<0.05或P<0.01),但对干物质、有机物及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结果得出,在鹅饲粮中适量添加胆碱是可行的,胆碱添加水平以1 800 m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质温度和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现玲 段海涛 +2 位作者 倪海球 秦玉昌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2-205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调质温度和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以玉米-杂粕型全价配合饲料为肉鸡试验饲粮,选取1.5、2.0、2.5和3.0 mm 4个不同的筛片孔径,75和85℃2个调质温度。选用864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调质温度和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以玉米-杂粕型全价配合饲料为肉鸡试验饲粮,选取1.5、2.0、2.5和3.0 mm 4个不同的筛片孔径,75和85℃2个调质温度。选用864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3周(前期)各组间干物质表观利用率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调质温度和粉碎粒度及其交互作用对4-6周(后期)干物质表观利用率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调质温度对前期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粉碎粒度对前期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后期末重、平均日增重及全期平均日增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后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粉碎粒度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影响显著,为了降低加工能耗,肉鸡前期饲粮调质温度应选择85℃、粉碎粒度选择911μm(粉碎机筛片孔径3.0mm);肉鸡后期饲粮调质温度应选择75℃、粉碎粒度选择901μm(粉碎机筛片孔径选择3.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粒度 调质温度 肉鸡饲粮 表观利用率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晨磊 王宝维 +2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36-214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烟酸含量:1~4周龄为25.54 mg/kg,5~16周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烟酸含量:1~4周龄为25.54 mg/kg,5~16周龄为23.48 mg/kg),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80、100 mg/kg的烟酸。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 mg/kg烟酸时,1~4周龄鹅料重比极显著降低( P<0.01),各组1~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 mg/kg烟酸显著和极显著降低5~8周龄、9~16周龄鹅料重比(P<0.05和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 mg/kg烟酸极显著提高4周龄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 P<0.01),各组4周龄鹅的腿肌率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 P>0.05)。饲粮添加60 mg/kg烟酸极显著提高了16周龄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P<0.01),显著提高了16周龄鹅的全净膛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 mg/kg烟酸极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利用率( P<0.01)。综合考虑,1~4周龄、5~8周龄及9~16周龄五龙鹅适宜烟酸需要量分别为85.54、63.48、63.4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五龙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作物氮、磷、钾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宋永林 姚造华 袁锋明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5,共3页
四年的分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和供给能力。单一施氮和氮、磷、钾三元素中的两两配合施入 ,可较明显... 四年的分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和供给能力。单一施氮和氮、磷、钾三元素中的两两配合施入 ,可较明显地提高该配合所含养分在土壤中的含量。四年的分析结果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配施 表观利用率 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梅 王宝维 +3 位作者 殷太岳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33-274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1~4周龄阶段,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1~4周龄阶段,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1.23 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8、16 mg/kg的维生素K3。5~16周龄阶段,选用28日龄五龙鹅32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鹅。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1.18 mg/kg),B^F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8、16、32 mg/kg的维生素K3。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经回归分析得出,1~4周龄阶段五龙鹅饲粮中添加4.81 mg/kg维生素K3,平均日增重最大;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11.59 mg/kg维生素K3,平均日增重最大。2)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 mg/kg维生素K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鹅的全净膛率和腹脂率(P<0.05或P<0.01);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能极显著提高钙的表观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1~4周龄和5~16周龄五龙鹅饲粮中维生素K3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4.81和11.5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锡风 蒋万春 +1 位作者 白莹 申艳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1日龄的AA肉鸡商品代雏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1日龄的AA肉鸡商品代雏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饮水;Ⅱ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和硫酸黏菌素;Ⅲ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5×105 cfu/m L海洋红酵母BSH、1×107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1×106 cfu/g乳酸菌;Ⅳ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1×106 cfu/m L海洋红酵母BSH、2×107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2×106 cfu/g乳酸菌;Ⅴ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1.5×106 cfu/m L海洋红酵母BSH、3×107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106 cfu/g乳酸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复合益生菌,肉鸡1~21 d和22~42 d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Ⅱ组基本保持一致;与Ⅰ组和Ⅱ组相比,42 d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21 d和42 d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基本保持一致(P>0.05)。结果提示,添加不同浓度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在规模化肉鸡饲养中用复合益生菌部分替代饲用抗生素是可行的,其中以浓度为1.5×106cfu/m L海洋红酵母BSH、3×107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106 cfu/g乳酸菌的复合益生菌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肉鸡 生产性能 屠体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铜、锌、铁添加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晓芳 姚军虎 +4 位作者 韩进诚 刘玉瑞 王耀杰 孙小琴 钟乐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2,48,共6页
设计锰、铜、锌、铁不同添加水平的A,B,C,D和E 5组日粮(A组为不添加4种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B组添加锰14 mg/kg;C组添加锰34 mg/kg;D组添加锰54 mg/kg、铜2 mg/kg、锌13 mg/kg;E组添加锰10mg/kg、铜2 mg/kg、锌17.5 mg/kg、铁22.5 mg/kg... 设计锰、铜、锌、铁不同添加水平的A,B,C,D和E 5组日粮(A组为不添加4种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B组添加锰14 mg/kg;C组添加锰34 mg/kg;D组添加锰54 mg/kg、铜2 mg/kg、锌13 mg/kg;E组添加锰10mg/kg、铜2 mg/kg、锌17.5 mg/kg、铁22.5 mg/kg)分别饲喂5组275日龄罗曼褐壳蛋鸡,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试验期60 d,研究锰、铜、锌、铁不同添加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4种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A组)的产蛋性能和养分利用率较高;锰是影响鸡产蛋率、产蛋量和其他元素吸收率的主要因素,添加锰使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降低,锰添加量为34 mg/kg时产蛋率和能量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P<0.01),日粮中锰和表观可利用锰的推荐含量应分别低于46和14 mg/kg;基础日粮中添加铜、锌和铁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能量、粗蛋白质、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锰和铁已能满足或超过蛋鸡营养需要,添加锰对生产不利,而基础日粮中铜和锌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产蛋鸡 生产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甘氨酸钠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寇涛 胡志萍 +2 位作者 张莉莉 钟翔 王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1二甲基甘氨酸钠,饲喂42 d。[结果]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料肉比(P〈0.01),但后期各组平均日增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变化不显著;试验全期,1 000和1 5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组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对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0.05),但干物质、代谢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变化不显著;添加500和1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脂肪酶的活性(P〈0.05),添加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则能有效提高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论]日粮添加1 000~1 5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提高肉鸡表观利用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并能显著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甘氨酸钠 肉鸡 生产性能 表观利用率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麻鸭氨基酸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谦 张旭 +2 位作者 蒋桂韬 王向荣 戴求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12,共4页
本试验选用48只体重为(2.0±0.2)kg的健康成年肉用公麻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了5批次代谢试验,以单一谷物及其副产品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为日粮,测定... 本试验选用48只体重为(2.0±0.2)kg的健康成年肉用公麻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了5批次代谢试验,以单一谷物及其副产品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为日粮,测定了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氨基酸表观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谷物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表观利用率,14种原料各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为0.01~1.24 g/kg,不同原料各氨基酸平均ENIV较高的为DDGS、玉米糖渣和小麦,分别为0.43、0.30 g/kg和0.23 g/kg,而最低为燕麦麸,其氨基酸平均ENIV为0.07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谷物副产品 氨基酸表观利用率 有效营养改进值 麻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