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翅原基表皮蛋白基因BmWCP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激素诱导表达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子丹 章佳玲 +1 位作者 冯启理 邓惠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5-813,共9页
翅原基表皮蛋白(WCPs)在昆虫翅的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家蚕翅原基表皮蛋白基因BmW CPs的表达是否与蜕皮激素(20E)的调节有关,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mW CPs基因的序列结构与系统进化特点,并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蜕皮... 翅原基表皮蛋白(WCPs)在昆虫翅的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家蚕翅原基表皮蛋白基因BmW CPs的表达是否与蜕皮激素(20E)的调节有关,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mW CPs基因的序列结构与系统进化特点,并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蜕皮激素对部分BmW CPs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11个BmW CPs基因成簇分布在家蚕基因组中,除BmW CP6和BmW CP10分别分布在第7号、第21号染色体外,其余的BmW CPs均分布在第22号染色体上;11个BmW CPs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88~2 670 bp,编码115~31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12~35 kD,等电点4.30~7.45;11个BmW CPs基因的ORF内均有内含子插入,81.82%的基因含有2~3个内含子,内含子长度50~5 958 bp,在50~300 bp之间分布频率最高,占46%。将解剖获取的上蔟1 d蚕体的翅原基进行体外培养,并用浓度为2μmol/L的20E直接处理12 h后再常规培养18 h,提取翅原基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 NA,经半定量RT-PCR检测样品中BmW CPs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认为,用蜕皮激素直接处理12 h后再常规培养18 h的脉冲作用,可诱导基因组中成簇分布的BmW CPs在翅原基组织中大量表达,以利于家蚕完成翅原基的变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翅原基表皮蛋白基因 序列特征 诱导表达 蜕皮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人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峰 丁修敬 +4 位作者 杨倍 包敏伟 朱军 王海峰 徐志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1-4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钙黏蛋白在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钙黏蛋白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其表达降低可能与人类癌症的侵袭和去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和临... 背景与目的钙黏蛋白在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钙黏蛋白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其表达降低可能与人类癌症的侵袭和去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3例NSCLC标本、46例癌旁肺组织、5例肺部良性结节性病变组织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分析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皮钙黏蛋白mRNA在NSCLC和癌旁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24/53)和45.7%(21/46),P>0.05;低分化、晚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SCLC,其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5个月和46个月,其表达量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及病理分期有关,但无证据表明其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钙黏蛋白基因 MRNA表达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前体多巴和多巴胺培养后的中华按蚊蛹体壁结构特征及其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向凯 邱品品 +8 位作者 洪俊峰 凌瑕 周操 何树林 谢新元 蒋艳萍 王思艺 陈斌 乔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目的】筛选出促黑化条件下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蛹体壁中表达变化最显著的基因类群,并初步探究它们与黑色素前体累积及表皮结构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在Grace’s昆虫细胞培养基中添加黑色素前体多巴(dopa)和多巴胺(dopamine)... 【目的】筛选出促黑化条件下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蛹体壁中表达变化最显著的基因类群,并初步探究它们与黑色素前体累积及表皮结构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在Grace’s昆虫细胞培养基中添加黑色素前体多巴(dopa)和多巴胺(dopamine),对化蛹20 min内中华按蚊体壁进行体外培养,对照组(CK)中不添加黑色素前体,培养16 h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黑色素前体处理组与对照组蛹体壁着色和表皮截面特征;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黑色素前体处理组与对照组蛹体壁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ression genes,DEGs)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被显著富集的基因注释和染色体分布;利用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结果】多巴和多巴胺处理组中华按蚊蛹体壁与表皮截面相比于CK明显黑化,且多巴处理组着色程度最深;多巴和多巴胺处理组中华按蚊蛹表皮相比于CK明显增厚,且增厚程度与黑化程度相关。多巴处理组vs CK与多巴胺处理组vs CK比较组的DEGs分别为2952和697个,且下调基因居多;这两类比较组间共有上调的DEGs有223个,共有下调的DEGs有347个。DEGs的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在上述比较组以及两比较组间共有的上调DEGs被显著富集到表皮结构组分(GO:0042302)。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多巴处理组vs CK比较组上调的DEGs被显著富集到剪切体通路,下调的DEGs被显著富集到Toll-Imd和Hippo信号通路;在多巴胺处理组vs CK比较组中下调DEGs被显著富集到自噬通路;这两比较组间共享的DEGs没有被显著被富集的通路;65个被富集的上调表皮蛋白基因来自于CPR,CPF,TWDL,CPLC和CPAP 5个家族,并分布于3条染色体,其中部分成员成簇分布。qRT-PCR结果显示,两比较组中所选择的共有上调的12个表皮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结论】本研究在组学水平上证实了蚊虫体壁组织中黑色素的过量累积能够诱导大量表皮蛋白基因的显著上调表达,并使得其表皮结构特征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后续探索黑色素前体对表皮结构基因的调控机制,以及理解昆虫表皮重要组分间的互作模式,对昆虫适应性状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黑化 黑色素前体 体壁 转录组 表皮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物质KK-42对日本沼虾头胸甲中MnC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宁黔冀 吕艳杰 +1 位作者 黄亚龙 陈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分析咪唑类物质KK-42对日本沼虾表皮蛋白(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cuticle proteins,MnCPs)基因表达的影响,首次在头胸甲中克隆得到一条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属于CPs基因,并将其命名为MnCP-3.采用Real-Time PCR(RT-PCR)... 为了分析咪唑类物质KK-42对日本沼虾表皮蛋白(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cuticle proteins,MnCPs)基因表达的影响,首次在头胸甲中克隆得到一条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属于CPs基因,并将其命名为MnCP-3.采用Real-Time PCR(RT-PCR)测定了MnCP-3基因在头胸甲中蜕皮间期(C)、蜕皮前早期(D0-2)、蜕皮前晚期(D3-4)和蜕皮后期(A)4个不同蜕皮时期中的表达水平以及KK-42处理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MnCP-3在D3-4期和A期表达较高.KK-42处理后,C期MnCP-3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3~48h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在D0-2期MnCP-3的表达水平在3、6、24和48h显著升高.结果提示,MnCP-3可能参与新的外表皮和内表皮形成,KK-42处理可显著诱导C期和D0-2期MnCP-3的表达,提前启动蜕皮过程的进行,加快新表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表皮蛋白基因 头胸甲 KK-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