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几种表皮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瑛 郝飞 +2 位作者 钟华 钟白玉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54-2356,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CysLTR)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各15例,正常皮肤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CysLTR)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各15例,正常皮肤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上调(P<0.05),而在Bowen病及脂溢性角化病与正常皮肤近似(P>0.05)。半胱氨酰白三烯两型受体在同一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在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肿瘤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检测皮肤表皮肿瘤组织HPV DNA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跃华 王家璧 +1 位作者 王晓峰 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4-66,共3页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en’s病HPV16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DNA1例...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en’s病HPV16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DNA1例(1/5)阳性,鲍温样丘疹病HPV16DNA9例(9/16)阳性,皮肤鳞状细胞癌HPVDNA20例均阴性。提示鲍温样丘疹病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少数Bowen’s病和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HPV16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表皮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素在人表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晓庆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β-连环素(catenin)在人表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streptactividin-biotin complex)法检测81例人表皮肿瘤组织标本,包括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18例,鲍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 目的:探讨β-连环素(catenin)在人表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streptactividin-biotin complex)法检测81例人表皮肿瘤组织标本,包括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18例,鲍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15例,鲍恩病(Bowen disease,BD)16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32例以及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标本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分别统计分析比较其异常表达率在各临床病理学分级不同的疾病组中的差异。结果:①β-catenin在上述4组疾病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各组标本中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水平亦升高,但各组间β-catenin异常表达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Ⅱ期和Ⅲ期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SCC组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β-catenin在人表皮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素 表皮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涎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赵轩一 姜秋 +3 位作者 张泽兵 王渝 孙宏晨 白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8-371,I0006,共5页
目的: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C-DMP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MP1在涎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C-DMP1在30例涎腺良性肿瘤和30例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C-DMP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MP1在涎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C-DMP1在30例涎腺良性肿瘤和30例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导管外层肌上皮细胞和黏液软骨样细胞大部分胞核显示为黄色,C-DMP1呈弱阳性表达,个别细胞胞核显示为棕褐色,呈强阳性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6.6%;C-DMP1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表皮样细胞胞核显示为棕褐色,呈强阳性表达,部分中间细胞胞核显示为黄色,呈弱阳性表达,而黏液细胞胞核呈阴性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73.3%。C-DMP1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DMP1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有着不同表达变化及其分布情况,提示C-DMP1可能参与涎腺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基质蛋白1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挺 范晓琼 陈玉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8-238,共1页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keratosis,CK)是老年人常见良性表皮肿瘤,临床诊断不难,偶有误诊为恶性黑素瘤,但临床个别老年人出现LeserTrelat征,提示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本病病理上有某些特征...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keratosis,CK)是老年人常见良性表皮肿瘤,临床诊断不难,偶有误诊为恶性黑素瘤,但临床个别老年人出现LeserTrelat征,提示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本病病理上有某些特征及变异。我们对38例脂溢性角化病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脂溢性 病理 诊断 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对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彦 魏熙胤 +2 位作者 李凯 杨毅 牛瑞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IFN α)对人口腔表皮癌细胞株KB及多药耐药细胞株KBv2 0 0的影响。方法 :以MTT法测定梯度浓度的干扰素及长春新碱 (VCR)的细胞毒性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测定IFN α作用后肿瘤细胞对罗丹明蓄积作用的变化及P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IFN α)对人口腔表皮癌细胞株KB及多药耐药细胞株KBv2 0 0的影响。方法 :以MTT法测定梯度浓度的干扰素及长春新碱 (VCR)的细胞毒性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测定IFN α作用后肿瘤细胞对罗丹明蓄积作用的变化及P 膜糖蛋白 (Pgp)的变化。用RT 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dr 1)mRNA。 结果 :高浓度IFN α(10 0 0 0IU/ml)能明显抑制KB/KBv2 0 0细胞的增殖作用。低浓度IFN α(10 0 0IU/ml)能增强VCR对耐药细胞KBv2 0 0的杀伤作用 ,增加KBv2 0 0细胞对罗丹明的蓄积 ,下调Pgp和mdr 1mRNA表达 ,对敏感细胞KB无作用。 结论 :IFN α对KBv2 0 0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其机制是通过下调Pgp和mdr 1mRNA表达逆转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表皮肿瘤 多药耐药性 A-干扰素 KBV200细胞 药物逆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棘皮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挺 徐洁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42-742,共1页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临床病理分析 良性表皮肿瘤 临床表现 生物学行为 自愈倾向 病理形态 皮肤鳞癌 组织形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1和β-catenin在皮肤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冬玉 李惠 陈瑾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DKKl(Dickkopf-1)和β-catenin在正常表皮和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16例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24例Bowen病(Bowen’s Dis... 目的:探讨DKKl(Dickkopf-1)和β-catenin在正常表皮和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16例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24例Bowen病(Bowen’s Disease,BD)、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22例正常表皮组织(Normal epidermal tissue,NET)中DKK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DKKl在正常表皮组织的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中,在SK、AK、BD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50.00%、12.50%、8,00%,β-catenin在正常表皮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胞膜,在SK、AK、BD和SCC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5.79%、56.25%、91.67%、96.00%;皮肤鳞癌中DKKl和β-caten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692,P=0.000)。结论:Wnt信号通路(the wingless pathwayin Drosophila)可能在表皮肿瘤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DKK1的表达缺失可能通过作用于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β-catenin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肿瘤 DKK1 Β-CATENIN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GFRvⅢ/EGFR单抗9B9的制备和鉴定
9
作者 高慧萍 蒋华 +1 位作者 王华茂 李宗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制备抗EGFRvⅢ/EGFR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EGFRvⅢ和表皮癌细胞系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稳转细胞株3T3-EGFRvⅢ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ELISA法筛选出EGFR... 目的:制备抗EGFRvⅢ/EGFR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EGFRvⅢ和表皮癌细胞系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稳转细胞株3T3-EGFRvⅢ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ELISA法筛选出EGFRvⅢ阳性的克隆株并命名为9B9。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鉴定9B9抗体与EGFRvⅢ/EGFR抗原结合的特性。建立裸鼠人肝细胞癌和表皮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PBS、西妥昔单抗和9B9抗体,比较它们对各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效果。结果:通过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获得一株单抗9B9,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其既能识别EGFRvⅢ又能识别EGFR。9B9抗体和西妥昔单抗对人肝癌细胞Huh7-EGFRvⅢ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46%和42%,对人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86%和85%。结论: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9B9可显著抑制裸鼠人肝细胞癌以及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与西妥昔单抗相似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型突变体 单克隆抗体 肿瘤 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丽英 黄桂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诊疗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东辉 曾翠 +1 位作者 谢君 韩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9-320,共2页
急性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医生在诊疗的时候,都会给患者做血常规检测,其目的是为了鉴别、排查感染因素引起变态反应。如有自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大多都习惯抗过敏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但是,有些患者也有... 急性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医生在诊疗的时候,都会给患者做血常规检测,其目的是为了鉴别、排查感染因素引起变态反应。如有自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大多都习惯抗过敏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但是,有些患者也有可能是过敏反应或药物应用(如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白细胞反应性增高。而且,抗生素本身也是较容易引起荨麻疹的一个因素。因此,为了合理、正确应用抗生素,降低抗生素使用比例,我科对急性荨麻疹伴有白细胞增高的患者,进行了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现将108例自细胞总数增高的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PCT检测后分组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急性 降钙素原 表皮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棘皮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金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8-38,43,44,共3页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是一种不太常见的表皮肿瘤,一般呈良性经过。由于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多样,常与皮肤其它肿瘤混淆,故本病病理诊断常有一定难度。为了进一步认识和鉴别。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病理分析 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军 孙天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简而言之为各种原因致脊髓不能正常上升导致低位圆锥。病因包括终丝增粗或脂肪瘤样终丝、脂肪瘤、表皮样肿瘤、脊髓脊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简而言之为各种原因致脊髓不能正常上升导致低位圆锥。病因包括终丝增粗或脂肪瘤样终丝、脂肪瘤、表皮样肿瘤、脊髓脊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以及瘢痕组织。这些组织缺乏弹性导致脊髓被固定、牵张,导致圆锥缺血,电生理活动降低,以及氧化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脊髓脊膜膨出 成人 脂肪瘤样 瘢痕组织 临床综合征 表皮肿瘤 电生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fitinib治疗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彤 王淑兰 李龙芸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0-343,共4页
本院3例晚期重症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经新型靶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Iressa)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提示Gefitinib可有效治疗晚期经含有铂类和/或泰索帝(TXT)治疗失败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及一般情况差、无法化疗的患者。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肿瘤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EGFr在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澄 周红 +2 位作者 樊小妹 郝燕萍 陆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为探讨以皮肤衰老为特征之一的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 keratosis, SK)病变组织中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的发病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 32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及作对照的 10名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 为探讨以皮肤衰老为特征之一的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 keratosis, SK)病变组织中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的发病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 32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及作对照的 10名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进行检测。结果 SK组的 EGF和 EGFr在阳性表达强度上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EGFr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角质层、颗粒层和棘细胞上层中有广泛的表达,并且棘层肥厚伴角化过度或乳头状瘤样增殖者表达呈强阳性。提示 EGF和 EGFr的这种异常或超表达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 EGFR SK 良性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