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通过激活瘢痕表皮细胞Wnt/β-联蛋白通路改善大鼠烧伤后瘢痕
1
作者 顾昊煜 刘莹莹 +3 位作者 杨璐 肖仕初 罗鹏飞 夏照帆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目的探究瘢痕表皮细胞在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改善烧伤后瘢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背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模型。对3只烧伤后瘢痕模型大鼠给予30 mJ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干预,观察瘢痕表皮细胞活化情况,分离表皮组织行... 目的探究瘢痕表皮细胞在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改善烧伤后瘢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背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模型。对3只烧伤后瘢痕模型大鼠给予30 mJ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干预,观察瘢痕表皮细胞活化情况,分离表皮组织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激活通路。将18只烧伤后瘢痕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不予激光干预,激光组予30 mJ CO_(2)点阵激光干预,激光+抑制剂组予30 mJ CO_(2)点阵激光干预+IWR-1(Wnt/β-联蛋白通路抑制剂)瘢痕内注射,以验证筛选到的通路激活情况及其效应。通过H-E染色、马松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活化、Wnt/β-联蛋白通路激活及瘢痕改善情况。结果低能量激光干预后,烧伤后瘢痕模型大鼠瘢痕表皮组织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角蛋白19(CK19)、p63阳性细胞数量增多,活化明显;转录组测序结果结合文献分析筛选出Wnt/β-联蛋白通路作为候选通路。在验证性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激光干预后第5天烧伤后瘢痕模型大鼠瘢痕表皮细胞Wnt/β-联蛋白通路被激活,激光干预后第30天大鼠瘢痕组织真皮胶原排列更为疏松、真皮厚度变薄、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成纤维细胞数减少、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比例下降;给予Wnt/β-联蛋白通路抑制剂后,上述低能量激光干预诱导的Wnt/β-联蛋白通路激活、瘢痕表皮细胞活化和瘢痕改善现象均被逆转。结论低能量CO_(2)点阵激光可通过激活瘢痕表皮细胞Wnt/β-联蛋白通路活化瘢痕表皮细胞、改善烧伤后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低能量点阵激光 表皮细胞 Wnt/β-联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君子兰花色、表皮细胞颜色和花粉活力变化研究
2
作者 张果 王世尧 +4 位作者 赵玉安 杨录军 王瑞华 蒋拴丽 王俊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26-128,132,共4页
为给君子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不同时期的君子兰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时期君子兰花色、表皮细胞颜色和花粉活力变化研究,通过花粉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观察花粉的萌发率和染色情况,筛... 为给君子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不同时期的君子兰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时期君子兰花色、表皮细胞颜色和花粉活力变化研究,通过花粉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观察花粉的萌发率和染色情况,筛选检测君子兰花粉活力最适宜的方法,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其颜色,通过切片观察花瓣的表皮细胞形态、上下表皮细胞色素含量,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活性,探究在开放过程中花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君子兰从小花蕾期到全开期过程中,L^(*)值降低,亮度降低,a^(*)值增加,花瓣橙红色逐渐变深,表皮细胞中色素含量显著增加;到了衰败期又开始褪色,表皮细胞中色素含量减少。离体培养更准确更适宜鉴定君子兰花粉活力,全开时期花粉活力最强;柱头开放1/4时期具有可授性,全开时期可授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兰 花色 表皮细胞颜色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雹形状及重复加载对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撞击损伤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文 徐丹 +2 位作者 陈墨林 叶仁传 任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32,240,共7页
为了提高纤维轻量化构件的冰雹载荷防护性能,基于高垂直刚度特性的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a biomimetic isosceles trapezoid corrugated lattice cellular, bio-ITCLC),构建基体为涤纶纤维层合材料的仿生夹层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冰雹形... 为了提高纤维轻量化构件的冰雹载荷防护性能,基于高垂直刚度特性的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a biomimetic isosceles trapezoid corrugated lattice cellular, bio-ITCLC),构建基体为涤纶纤维层合材料的仿生夹层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冰雹形状、速度及重复撞击对叶表皮细胞壁仿生夹层结构力学行为及动态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接触力随冰雹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在相同撞击速度条件下,接触力峰值、初始上升率均随冰雹接触面的增大而提高,但加载时间减小;柱形及锥形冰雹的接触力峰值随撞击速度的增大而线性增长,半球形冰雹的接触力峰值与撞击速度呈抛物线关系。bio-ITCLC仿生夹层结构在柱形、半球形和锥形冰雹下的损伤模式分别为撞击区域屈曲压溃而引起纤维断裂、压痕导致的纤维断裂及基体开裂、仿生芯层与上层面板的分层失效。重复撞击并不改变仿生结构的失效模式,但bio-ITCLC仿生夹层结构的基体分层及累积损伤范围随冰雹重复撞击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bio-ITCLC) 冰雹形状 重复撞击 损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人表皮细胞复合皮的构建与移植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仕初 朱世辉 +3 位作者 夏照帆 王广庆 王永胜 刘志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09,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复合皮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抗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小鼠表皮细胞与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5混合构建的复合皮移植后1~2周,抗EGF染色阳性,1周时,新生表皮基底层中PCNA阳性细胞比含单纯小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显著增多(P<0.01)。结论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移植后早期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并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皮肤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表皮细胞增殖相关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谢挺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的增殖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STZ诱导。成模后8周,二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皮细胞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的增殖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STZ诱导。成模后8周,二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皮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rnblot检测细胞增殖调节因子cyclinD1、cyclinB1和cdk4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表皮细胞丝裂期促进因子(MPF)的组蛋白激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表皮结构欠清晰,部分表皮缺乏复层排列,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变薄;S期和G2/M期表皮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P<0.05);糖尿病组cdk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cyclinD1、cyclinB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表皮细胞MPF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表皮细胞处于明显增殖抑制状态,这种增殖抑制可能与cdk4的低表达和MPF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皮肤组织 表皮细胞增殖 相关事件 cyclin 流式细胞术检测 Western BLOT检测 cdk4 蛋白激酶活性 皮肤表皮细胞 正常对照组 STZ诱导 组织学特征 可能机制 SD大鼠 SPF级 细胞周期 调节因子 促进因子 表皮结构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MpASR蛋白在洋葱表皮细胞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海燕 冯冬茹 +3 位作者 刘兵 何炎明 王宏斌 王金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取材部位、预处理等条件下的转化效果,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转化系统,并且成功检测到大蕉ASR蛋白(MpASR)与GFP的融合蛋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分布。
关键词 MpASR蛋白 细胞定位 洋葱 表皮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皮肤纤维母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红明 付小兵 +2 位作者 柴家科 盛志勇 Magaret Hughes Goerge W Cherry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纤维母细胞 表皮细胞 细胞增殖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表皮细胞的无细胞真皮复合皮的构建及生长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仕初 夏照帆 +3 位作者 杨珺 刘旺 王广庆 刘志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6-607,I002,共3页
为探讨体外构建复合皮的可能性 ,制备来源于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 ,在其表皮面种植表皮细胞于体外培养 ,定期消化分离无细胞真皮上的表皮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增殖试验观察表皮细胞增殖活力 ,并分别于 1周和 2周后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 为探讨体外构建复合皮的可能性 ,制备来源于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 ,在其表皮面种植表皮细胞于体外培养 ,定期消化分离无细胞真皮上的表皮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增殖试验观察表皮细胞增殖活力 ,并分别于 1周和 2周后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显示 ,表皮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 ,数量明显增多 ,且仍具有一定的增殖潜力。培养 1周、2周后分别形成单层细胞膜片及含 3~ 6层细胞的复层膜片。提示以异种无细胞真皮为载体 ,可于体外成功构建含表皮细胞层的活性复合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真皮 表皮细胞 复合皮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表皮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复合皮的移植和转归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夏照帆 肖仕初 +4 位作者 杨珺 王广庆 朱世辉 贲道锋 刘志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2-403,T001,共3页
探讨混合表皮细胞与脱细胞真皮体外构建的复合皮作创面移植后的转归。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 ,种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 ,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 ,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观察人表皮细胞... 探讨混合表皮细胞与脱细胞真皮体外构建的复合皮作创面移植后的转归。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 ,种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 ,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 ,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观察人表皮细胞的转归。结果显示 ,复合皮移植后可封闭创面 ,人表皮细胞多位于新生表皮上层 ,随时间延长 ,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小鼠自体表皮细胞替代。提示两种不同的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构建复合皮可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可望节省自体皮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皮细胞 细胞真皮基质 构建 复合皮 移植 转归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晓艳 付小兵 +2 位作者 伊海英 刘惠玲 孙同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12、24、48、72h后,MTT法检测bFGF对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改变。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0ng/ml,诱导时间为36~48h为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在bFGF的作用之下,老化的HEKa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新生的表皮干细胞样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β1整合素、CK19、CK14的表达增强,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在bFGF诱导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bFGF作用后,实验组CK19表达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分别为74.77%和15.74%);CK14表达阳性的细胞也由原来的67.26%增加至被检测细胞总数的87.14%。而bFGF诱导作用后,被检测细胞中表达CK10阳性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4.56%和98.56%)。此外,RT-PCR检测结果同样再次支持了表皮细胞去分化的理论。在bFGF诱导组中,β1整合素、CK19、CK14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CK10mRNA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表皮前体干细胞,但其涉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去分化 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检测 MTT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丽琴 苏踊跃 +3 位作者 孙荣距 陈建 梁光萍 罗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探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MSCs分化的潜能及条件。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D44、CD106、CD29、CD90、CD34等,对分离的细胞...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探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MSCs分化的潜能及条件。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D44、CD106、CD29、CD90、CD34等,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10~4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第3代MSCs,观察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摸索integrin β1的表达与MSCs分化状态的关系。结果 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细胞CD44、CDl06、CD29、CD9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CD34为阴性,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MSCs经不同浓度的EGF体外诱导7d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GF浓度为30ng/ml和40ng/ml时,细胞角蛋白出现阳性表达;体外诱导14d,呈角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比例进一步增加,同时integrin131表达量下降。结论 体外培养的MSCs在EGF诱导下,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倾向,同时integrin β1可能在MSCs分化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出现干细胞岛现象的方法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1 位作者 孙晓庆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正常和再生表皮基底膜可以着色 ,而在发现干细胞岛的部位基底膜染色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皮肤溃疡 免疫组织化学色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修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毓杰 曾抗 +2 位作者 李国锋 张敏 杨西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OD-SLN混悬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其稳定性。用POD-SLN作用于体...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OD-SLN混悬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其稳定性。用POD-SLN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于6、12、24、48h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验设POD-SLN组、鬼臼毒素普通脂质体组、鬼臼毒素(POD)组、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的POD-SLN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稳定性好,粒径为87.2±10.3nm,电位25.3±0.8mV,包封率为83.2%±2.5%。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OD-SLN、POD普通脂质体及POD作用48h对人表皮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1.05%、77.02%68.46%,IC50分别为2.11、16.65、101.42μg/L。空白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所制备的POD-SL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表皮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POD及普通POD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表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1 位作者 马俊勋 杨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慨的AFP、AI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I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at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Mat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英 廖立新 +1 位作者 杨大华 李国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常规治疗,每6 h行超声雾化治疗1次,治疗组每1 ml超声...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常规治疗,每6 h行超声雾化治疗1次,治疗组每1 ml超声雾化液中加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30 000 U,分别比较伤后气管切开前、气管切开后第3、5、7、14天的PO2,记录气道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5天开始,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时间提前(P<0.05)。结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用于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有助于肺组织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吸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人皮肤表皮细胞抗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耀发 张红锋 +2 位作者 戴平 叶希韵 梅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90-95,共6页
本文报道以人皮肤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中药黄芪抗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衰老的效应,发现黄芪提取物能促进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的分裂能力,并可显著延长表皮细胞的寿命。此外,本文还以人表皮细胞悬液和人红细胞膜为材料,检测其经γ-射... 本文报道以人皮肤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中药黄芪抗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衰老的效应,发现黄芪提取物能促进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的分裂能力,并可显著延长表皮细胞的寿命。此外,本文还以人表皮细胞悬液和人红细胞膜为材料,检测其经γ-射线辐射后,丙二醛和脂褐素含量的变化,发现黄芪提取物具有明显抑制因辐射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脂褐素含量增加的作用。从而首次证明黄芪对人皮肤表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黄芪 抗衰老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负电气溶胶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β_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盈斌 利天增 +4 位作者 祁少海 张涛 谢举临 柯昌能 赵李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 研究荷负电气溶胶(aerosolbioelectricity ,ABE)对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 malgrowthfactor ,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 目的 研究荷负电气溶胶(aerosolbioelectricity ,ABE)对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 malgrowthfactor ,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0只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1 =2 0 )和对照组(n2 =2 0 )。治疗组应用荷负电气溶胶治疗,每次1 5h ,每天2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不作荷负电气溶胶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水平。结果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为(7±1 15 )d ,对照组为(9±1 3 4)d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P <0 0 1)。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伤后第2天可见EGF、β1 整合素开始表达于基底细胞和毛囊细胞,第5天表达显著,第6~9天持续高水平表达;对照组于第3天开始表达,第7天表达显著,第8~10天持续高水平表达。治疗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创面愈合后两组表达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通过上调EGF和β1整合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可能是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烧伤 创面愈合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整合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片同种移植于烧伤创面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雄飞 张仕君 +3 位作者 胡嘉念 路淑珍 王旭 黎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2-85,共4页
利用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片同种移植于烧伤创面,最长随访至半年未见明显排异。为究其原因,对表皮内与排异密切相关的DR抗原的Langerhans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证明新生的表皮细胞片内不显示有Langerhans细胞,在体外和异体淋... 利用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片同种移植于烧伤创面,最长随访至半年未见明显排异。为究其原因,对表皮内与排异密切相关的DR抗原的Langerhans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证明新生的表皮细胞片内不显示有Langerhans细胞,在体外和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也不具有刺激转化的现象。提示培养的表皮细胞片同种移植,有可能延长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移植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魔芋资源的裂片及其表皮细胞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学宽 刘海利 +2 位作者 牛义 王启军 张盛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7,共5页
以白魔芋等4种魔芋资源为材料,对其裂片及表皮细胞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魔芋裂片披针形,尖端长尾状,钝齿状叶缘,表皮细胞含丰富内含物;花魔芋裂片卵圆形,尖端渐尖,基部左侧偏大,叶缘浅波状,气孔器呈平行型排列;珠芽魔芋裂片... 以白魔芋等4种魔芋资源为材料,对其裂片及表皮细胞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魔芋裂片披针形,尖端长尾状,钝齿状叶缘,表皮细胞含丰富内含物;花魔芋裂片卵圆形,尖端渐尖,基部左侧偏大,叶缘浅波状,气孔器呈平行型排列;珠芽魔芋裂片椭圆形,皱波状叶缘,基部盾圆,表皮细胞为4种资源最大;甜魔芋裂片卵状三角形,尖端盾尖,气孔器呈不等型排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资源 裂片 形态 表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β1在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德雄 苏踊跃 +3 位作者 唐红英 梁光萍 陈建 罗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整合素β1小干扰RNA表达载体(siIntegrinβ1)转染到HaCaT细胞株中,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表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重组siIntegri...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整合素β1小干扰RNA表达载体(siIntegrinβ1)转染到HaCaT细胞株中,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表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重组siIntegrinβ1转染HaCaT细胞株能够抑制靶基因整合素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在人表皮细胞株HaCaT中抑制整合素β1表达可抑制HaCaT增殖,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在表皮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表皮细胞 增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