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笋木蠹蛾对芦笋根茎的选择及湿度对其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段国琪 张战备 +3 位作者 张慧杰 张一白 王娇娟 马利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 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白茎>贮藏根。而幼虫对芦笋根、茎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排序为白茎>青茎>贮藏根。在白笋和青笋的食料组合中,幼虫对白笋存在负转换行为(Si=-0.31),对青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28)。在白笋和贮藏根的食料组合中,该虫对白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03),而对贮藏根存在负转换行为(Si=-0.09)。在室温30℃空气相对湿度(RH)为100%、76%、50%、32%和0的处理中,均以0~1日龄蛹的净失水量最高,分别为0.43%、0.88%、1.11%、1.84%和5.81%。随着蛹龄的增高,其失水率缓慢增长。蛹羽化前,高湿(RH100%)和中湿(RH76%,RH50%,RH32%)处理中蛹的累计失水率依次为4.27%,12.4%,17.8%和19.9%,而低湿(RH0%)处理中蛹的失水率高达40.9%。在各RH下,蛹1日龄后的逐日累计失水率均与其日龄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RH32%~100%条件下,蛹的羽化率为83.4%~90.2%,在RH0%条件下,其羽化率仅有36.3%。在不同时段,蛹的表皮渗透力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最初的2h和8h内,以2h内的表皮渗透力最高,达0.25μg/(cm2.h.mmHg)。8h后,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蛹的表皮渗透力明显降低,24h时仅有0.14μg/(cm2.h.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木蠹蛾 食料 选择性 湿度 表皮渗透力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蛹期在极端湿度下的失水动态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坤君 龚佩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研究了极端相对湿度 (0 %、9%、2 2 5 %、80 %、90 %和 10 0 %)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蛹期发育、存活和水分动态的影响。发育蛹在 2 5℃下 ,相对湿度≤ 9%时 ,不能羽化 ;湿度为2 2 5 %时 ,羽化率不足 2 0 %;高湿不影响它们的... 研究了极端相对湿度 (0 %、9%、2 2 5 %、80 %、90 %和 10 0 %)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蛹期发育、存活和水分动态的影响。发育蛹在 2 5℃下 ,相对湿度≤ 9%时 ,不能羽化 ;湿度为2 2 5 %时 ,羽化率不足 2 0 %;高湿不影响它们的存活。在同样温度下 ,湿度≥ 9%时 ,滞育蛹在一个月内都极少死亡 ;在此期间 ,滞育终止率随湿度降低而升高。各湿度处理组发育蛹和滞育蛹从1日龄起的累计失水率都与其日龄呈线性相关。三个低湿处理组发育蛹中死亡个体在死亡前的平均累计失水率都在 32 %以上。滞育蛹经 0 %湿度处理一个月 ,平均仅失水 2 2 4 %;在湿度≥ 90 %时的同期失水率不超过 3 6 %。在 30℃下 ,发育蛹在 4h内测定的表皮渗透力最大 ,分别是 9 0(♀ )和 10 7(♂ ) μg (cm2 ·h·mmHg) ;滞育蛹的相应值出现在 2h内 ,分别为 4 7(♀ )和 5 4(♂ ) μg (cm2 ·h·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极端湿度 表皮渗透力 水分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