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MYC2调控烟草表皮毛发育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季盈彤 高嘉宁 +4 位作者 钱孟英 潘宁 张筠 崔红 闫筱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8-288,共11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NtMYC2在JA介导的烟草表皮毛密度改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在普通烟草中对NtMYC2进行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通过...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NtMYC2在JA介导的烟草表皮毛密度改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在普通烟草中对NtMYC2进行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创制敲除材料对NtMYC2功能进行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其与NtJAZ11的蛋白互作关系。【结果】NtMYC2有2条同源序列NtMYC2a和NtMYC2b,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040和2046 bp,分别编码679和681个氨基酸。进化树结果显示,NtMYC2a与祖先种绒毛烟草高度同源,NtMYC2b与祖先种林烟草高度同源,二者与番茄、马铃薯和辣椒中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与青蒿和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远。经蛋白序列比对发现,NtMYC2具有JID、TAD和bHLH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基因家族。表达分析发现NtMYC2a与NtMYC2b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二者均受MeJA的强烈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NtMYC2融合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观察发现,NtMYC2敲除株系叶面长柄和短柄腺毛密度显著降低,非分泌型表皮毛消失。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NtMYC2a和NtMYC2b与JA信号关键抑制子NtJAZ11均存在蛋白互作关系。【结论】NtMYC2通过与NtJAZ11蛋白结合共同参与调控JA介导的烟草表皮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tMYC2 茉莉酸 表皮毛密度 NtJAZ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物理性状对玉米杂交种京科968防御二斑叶螨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亚丰 王甦 +4 位作者 赵久然 任雯 石子 邸宁 金道超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9-235,共7页
叶螨(Acari:Tetranychidae)危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我国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的主要害螨之一。抗螨玉米品种的选育是有效防治叶螨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我国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京科... 叶螨(Acari:Tetranychidae)危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我国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的主要害螨之一。抗螨玉米品种的选育是有效防治叶螨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我国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京科968及其母本京724、父本京92,先玉335及其母本PH6WC、父本PH4CV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田间条件下二斑叶螨在不同玉米材料上的种群动态,探究了玉米叶片厚度和表皮毛密度与二斑叶螨抗性的相关性,旨在明确玉米叶片物理性状与其抗螨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京科968上的二斑叶螨种群密度显著低于先玉335。以日均二斑叶螨发生量为指标,对所试品种(系)的二斑叶螨抗性进行排序,其结果为:京92>京科968>PH4CV>京724>先玉335>PH6WC。日均二斑叶螨发生量与叶片表皮毛密度成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厚度成显著负相关。此外,回归分析表明,表皮毛密度在玉米抗二斑叶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二斑叶螨防治角度考虑,生产上种植京科968能够较好的控制二斑叶螨为害。本研究揭示了玉米叶片物理性状在其抗螨性中的重要作用,为玉米抗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科968 先玉335 二斑叶螨 种群动态 叶片厚度 表皮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