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仁礼 刘彩霞 +3 位作者 孟锦绣 闻安民 张丽丽 韩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ESC分化为ELC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诱导定向分化为ELC,做3次生物... 【目的】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ESC分化为ELC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诱导定向分化为ELC,做3次生物学重复,分别取未分化的ESC和诱导分化的ELC提取总RNA进行扩增、Cy3标记,与NimbleGen135k小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含44170个基因)杂交,荧光扫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用实时定量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显示,分化后的ELC与ESC间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多达4856个(Cut off:2)。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与生物学过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细胞过程,1931个;与亚细胞组分(CC)相关的差基因中最多的是细胞和细胞组分相关基因,2391个;与分子功能相关的差异基因中最多是的结合功能(binding)基因,1869个。Pathway分析显示,与DNA复制通路相关的差异基因有23个;与蛋白酶体通路相关的24个;剪接体通路相关有47个;细胞周期相关的有44个。【结论】ESC体外诱导定向分化为ELC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示细胞分化是一个众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些基因在分化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表达芯片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细胞 GO分析 Pathway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差异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仁礼 刘彩霞 +4 位作者 孟锦绣 张丽丽 韩冬 蔡佳杰 闻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用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技术将每组染色质DNA的甲基化片段共沉淀下来,和本底对照(input)分别标记Cy3和Cy5荧光,一同上样于Roche NimbleGen高密度(2.1M,芯片覆盖22 425个启动子)甲基化芯片,启动子区采用UCSC数据库进行注释,启动子覆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 200 bp、下游3 000 bp,通过对这些启动子区甲基化谱的分析,筛选出甲基化调控可能与ESCs向ELCs定向分化相关的基因。结果:小鼠ESCs和ELCs两组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有17 500个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其中有3 435个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差异变化,高CpG岛的启动子有89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中度CpG岛的启动子有97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低CpG岛的启动子有1 567个发生差异甲基化。结论: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众多的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程度的变化,说明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事件。这些基因启动子的差异甲基化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细胞 启动子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仁礼 李海标 +2 位作者 黄冰 陈系古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8,I002,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合素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后 ,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 ,呈多边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多数细胞呈现 β1整合素阳性 ,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 ,未见 β1整合素阳性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分别为 81 4%和 8 4%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Z检验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细胞 羊膜 抗原 CD29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斌 徐小方 +2 位作者 关素敏 徐海燕 安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体外粘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10mg/L多西环素处理细胞3d,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粘附,划伤愈合实验测... 目的:探讨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体外粘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10mg/L多西环素处理细胞3d,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粘附,划伤愈合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趋化Transwell法测定细胞侵袭。结果:PTEN基因转染和Dox分别处理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TEN基因转染联合多西环素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癌细胞在Metrigel和Fn基质上的粘附抑制率分别为37.4%和70.6%;癌细胞迁移抑制率为60.9%;癌细胞侵袭抑制率为65.1%。结论: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体外粘附、迁移和侵袭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多西环素 黏液表皮细胞 粘附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斌 曹云新 +2 位作者 关素敏 吴军正 王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Dox)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应用HE染色判定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Dox)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应用HE染色判定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PCNA和EGFR蛋白表达。结果:PTEN基因转染联合Dox组癌细胞增殖抑制显著,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和凋亡,多数癌细胞阻滞于G1期,癌细胞中PCNA和EGFR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弱,比PTEN基因转染或Dox单用作用更强。结论: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多西环素 黏液表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TEN基因诱导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徐小方 王哲 谭新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亲本细胞为对照细胞。体外细胞凋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 目的:探讨转染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亲本细胞为对照细胞。体外细胞凋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电镜、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学判定。Bc l-2、P53和H-ras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试验细胞M3SP2-PTEN与对照细胞M3SP2-pBp比较,出现较多的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试验细胞和对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13.6%和1.2%-2.3%;裸鼠移植瘤M3SP2-PTEN组和M3SP2-pBp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4%和3.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3SP2-PTEN细胞与对照细胞比较,P53蛋白表达增强,Bc l-2和H-ras蛋白表达减弱。结论: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能显著诱导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凋亡,并且与P53、Bc l-2和H-ras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抑癌基因 黏液表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乙醇提取物诱导人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成华 周海静 +6 位作者 施文 王志强 杨兰 陈萍 郑雪莉 马瑞 马丽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索独一味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lamiophlomis rotate,EELR)促进人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 目的:探索独一味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lamiophlomis rotate,EELR)促进人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ELR对MEC-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ELR在一定浓度范围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EC-1细胞增殖,且不同剂量EELR作用于MEC-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有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随EELR作用浓度增加,MEC-1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Case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EELR可能通过调节人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Bcl-2、Bax、Case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人黏液表皮癌MEC-1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与胶原海绵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
8
作者 程树军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成纤... 目的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成纤维细胞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均在真皮支架内黏附,免疫组化表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仍呈β1整合素强阳性和CK15、CK19阳性。结论结果提示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内仍维持未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组织工程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高转移性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形态的影响
9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司徒镇强 李洁 李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观察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对高转移性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形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法、HE染色观察、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法 ,比较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转染的黏液表皮样癌细胞M 3SP2 PTEN与对照的黏液表皮样癌细胞M 3... 目的 :观察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对高转移性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形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法、HE染色观察、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法 ,比较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转染的黏液表皮样癌细胞M 3SP2 PTEN与对照的黏液表皮样癌细胞M 3SP2 pBp的形态学差异。 结果 :M 3SP2 pBp细胞体外生长活跃 ,细胞数量多 ,核分裂相多 ,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 ,细胞核切迹明显 ,细胞质中线粒体丰富 ;M 3SP2 PTEN细胞生长缓慢 ,分裂相很少 ,细胞数量少 ,部分细胞空泡变性 ,染色质凝集 ,细胞膜彭出 ,线粒体数量少并发生肿胀 ,较多的溶酶体融合。结论 :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的转染能导致体外培养的高转移性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 高转移性黏液 表皮细胞 形态学 基因转染 黏液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P^(21)和P^(53)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
10
作者 王丽京 王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研究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在体外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 (MEC- 1)时 P2 1(cip1/ waf1) ,P53 基因调控的机理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选用 0 .0 0 2 mol/ L HMBA和 0 .0 0 1g/ L 5 ... 为了研究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在体外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 (MEC- 1)时 P2 1(cip1/ waf1) ,P53 基因调控的机理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选用 0 .0 0 2 mol/ L HMBA和 0 .0 0 1g/ L 5 - FU对培养的 MEC- 1细胞体外诱导 72 h后 ,分别采用光镜、TUNEL染色、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检测及 P2 1(cip1/ waf1) ,P53表达的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HMBA诱导的 MEC- 1细胞 P2 1(cip1/ waf1)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P53 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提示 HMBA通过激活转录因子 P2 1(cip1/ waf1) ,P53的表达而发挥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粘液表皮细胞 P^21基因 P^53基因 转录激活作用 肿瘤治疗 诱导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后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清泳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5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EFEMP2表达水平。分析EFEMP2表达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EFEMP2水平均随时间进展呈升高趋势。生存组不同时间节点时EFEMP2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FEMP2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低EFE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和T3-EFEMP2均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EFEMP2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呈非线性关系(P<0.05)。结论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有关,其水平低提示TACE治疗临床获益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细胞外基质2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细胞和表皮样癌细胞系可表达与释放IFNβ_2(B细胞分化因子)或杂交瘤生长因子(IL-6)(文摘)
12
作者 汪力亚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30-30,共1页
IL-6即是已知的IFN—β2。杂交瘤生长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及B细胞分化因子,能介导急性期应答,包括发热,淋巴细胞刺激功能及抗病毒活性。IL-6由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某些淋巴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所产生;本文研究证明IL-6为多功能的... IL-6即是已知的IFN—β2。杂交瘤生长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及B细胞分化因子,能介导急性期应答,包括发热,淋巴细胞刺激功能及抗病毒活性。IL-6由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某些淋巴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所产生;本文研究证明IL-6为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也是由正常人类表皮细胞(EC)及人类上皮样癌细胞系(A631.KB)所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因子 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 杂交瘤 IFN 人类 细胞刺激因子 文摘 IL-6 淋巴细胞 抗病毒活性 纤维母细胞 肿瘤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急性期 多功能 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