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重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病人的皮损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晓琳 郭青 +1 位作者 栾红 赵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7-940,共4页
总结1例表皮松解剥脱面积>40%总体表面积的重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病人的皮损管理经验,护理要点为皮损评估与记录(动态绘制Lund-Browder比例图)、皮损换药(针对皮损不同时期特点实施针对性地换药方法,红斑、水疱期以处理水疱... 总结1例表皮松解剥脱面积>40%总体表面积的重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病人的皮损管理经验,护理要点为皮损评估与记录(动态绘制Lund-Browder比例图)、皮损换药(针对皮损不同时期特点实施针对性地换药方法,红斑、水疱期以处理水疱为主、皮肤剥脱期以预防感染为主、上皮爬行期以促进组织生长为主)、皮损保护(降低外力损伤、改良护理操作、护理特殊部位等)。经过58 d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皮损全部愈合,出院随访未发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皮损管理 感染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呼吸道烟曲霉菌感染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思 刘小扬 +2 位作者 张建中 蔡林 周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7-980,共4页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死亡率为25%~40%,其致病药物以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磺胺药及抗生素多见。临床上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皮疹发展迅速,在数日内累及全身,引起弥漫性紫红色斑、水疱、大疱,皮肤糜烂渗出,伴有...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死亡率为25%~40%,其致病药物以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磺胺药及抗生素多见。临床上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皮疹发展迅速,在数日内累及全身,引起弥漫性紫红色斑、水疱、大疱,皮肤糜烂渗出,伴有多处黏膜受损,常合并发热及内脏损害。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普遍认为及早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加强皮肤、黏膜护理。本病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及多脏器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烟曲霉菌 感染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小蕾 邓丹琪 +6 位作者 谢红 李晓岚 张佩莲 周晓鸿 王晓云 郭芸 付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8-409,共2页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是1956 年由Lyell[1]首次报告并命名的一种重症型药疹.它是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的严重反应,具有病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等特点,是...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是1956 年由Lyell[1]首次报告并命名的一种重症型药疹.它是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的严重反应,具有病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等特点,是药疹中最为严重的一型.为探讨本型药疹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中的经验,现将我科199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3例T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3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华海康 陶诗沁 +2 位作者 杨莉佳 尹兴平 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糖皮质激素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7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汪盛 李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表皮坏死松解型 大疱性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4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慎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病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研究了 64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结果 致病药物包括抗生素 (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为主 ) ,解热镇痛药 (安乃近为主 ) ,磺胺药 ( SMZco)以及抗痛风药 (别嘌呤... 目的 探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病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研究了 64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结果 致病药物包括抗生素 (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为主 ) ,解热镇痛药 (安乃近为主 ) ,磺胺药 ( SMZco)以及抗痛风药 (别嘌呤醇 )等。 5 7例 ( 89.1% )皮损累及全身 ,5 6例 ( 87.5 % )伴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损害。死亡 14例( 2 1.9% ) ,继发感染是主要死因 (占死因的 64 .3 % )。结论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预后与及时停用过敏药物、年龄、皮损范围、皮质类固醇激素起用时间、血尿素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回顾性研究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他环素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俐伶 崔东斌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7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美他环素 药源性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国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青霉素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于雪松 《护理研究》 2002年第6期371-371,共1页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此病虽不常见,但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34%~40%)[1].2001年12月,我院曾收治1例因静脉输注青霉素而引发该病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此病虽不常见,但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34%~40%)[1].2001年12月,我院曾收治1例因静脉输注青霉素而引发该病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 表皮坏死松解型 药疹 药源性疾病 青霉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伴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10
作者 史丙俊 陈德宇 +3 位作者 许飏 杨毅 杨保华 廖勇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6-736,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患者 诊断 剧烈头痛 肢体无力 左侧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11
作者 夏萍 吴文育 +2 位作者 任捷 侯旭敏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78-779,共2页
报告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患者男,62岁。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全身红斑7 d,脱屑3 d。围术期曾使用过多种药物。全身表皮剥脱面积>30%体表面积,伴有黏膜损害。停用其他药物,继续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同时... 报告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患者男,62岁。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全身红斑7 d,脱屑3 d。围术期曾使用过多种药物。全身表皮剥脱面积>30%体表面积,伴有黏膜损害。停用其他药物,继续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获得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表皮坏死松解型 中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眼部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志群 廖全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7-367,共1页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一型.包括眼部等全身器官组织皆受累。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998-2007年10年间收治36例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眼部表现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眼部表现 临床表现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组织 总结报告 临床资料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达帕胺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平 李远 屠善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吲达帕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在重症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冷德文 范学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重症TEN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营养支持治疗)和对照组(非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鼓励病人经口进食。治疗组病... 目的:探讨早期、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重症TEN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营养支持治疗)和对照组(非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鼓励病人经口进食。治疗组病人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后逐渐过渡至全肠内营养。检测入院后第1、10、19和28天的体重、清蛋白、前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等指标,观察并发症、ICU住院时间以及28 d病人病死率。结果:入院后两组病人体重、清蛋白、前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均出现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对照组病人入院第19天后,前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降低更显著,与治疗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组上升更显著,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ICU入住时间、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等,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TEN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肠黏膜通透性,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缩短入住ICU时间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毒性坏死表皮解型药疹 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状况 肠道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