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土矿物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189
1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谢先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粘土矿物在沉积和埋藏作用过程中可发生转变。它的形成和转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因此深入研究粘土矿物的组合与含量的变化、结构特点与转化规律以及粒度分布等特征 ,可以推测其形成区和来源区的风化作用类型和气候演变规律 ,有... 粘土矿物在沉积和埋藏作用过程中可发生转变。它的形成和转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因此深入研究粘土矿物的组合与含量的变化、结构特点与转化规律以及粒度分布等特征 ,可以推测其形成区和来源区的风化作用类型和气候演变规律 ,有助于揭示全球性的环境演变规律。对粘土矿物的大量研究所揭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的信息 ,已被用于重建古气候和恢复大陆古环境。此外 ,由于粘土矿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和膨胀性 ,对水体中各种类型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并使土壤有一定的自净作用 ,所以在环境污染的防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环境演变 信息载体 吸附能力 污染防治 表生风化作用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态自然硒的首次发现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建明 郑宝山 +3 位作者 刘世荣 李社红 苏宏灿 毛大钧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在湖北省恩施市渔塘坝的富硒碳质硅质岩、碳质页岩及其废弃岩石堆中,作者首次发现了多种形态的自然硒。本文根据自然硒的产出环境和成因将其分为三种,一种产于近地表废弃“石煤”堆中;一种与构造作用有关;另一种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 在湖北省恩施市渔塘坝的富硒碳质硅质岩、碳质页岩及其废弃岩石堆中,作者首次发现了多种形态的自然硒。本文根据自然硒的产出环境和成因将其分为三种,一种产于近地表废弃“石煤”堆中;一种与构造作用有关;另一种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近地表废弃“石煤”堆中的自然硒是与岩层燃烧(或自燃)有关,见有晶形完好、颗粒粗大的晶体;与构造作用有关的自然硒多为毛发状、针状;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的自然硒颗粒细小,针状晶体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态自然硒 成因 构造作用 表生风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