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与中国西南土壤中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 被引量:56
1
作者 成杭新 彭敏 +16 位作者 赵传冬 韩伟 王惠艳 王乔林 杨帆 张富贵 王成文 刘飞 周亚龙 唐世琪 李括 杨柯 杨峥 成晓梦 陈子万 张华 莫春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9-191,共33页
地球表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构成的互动和互馈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中化学元素的互动和互馈过程均可驱动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变化。本文以系统的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亲生物元... 地球表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构成的互动和互馈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中化学元素的互动和互馈过程均可驱动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变化。本文以系统的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亲生物元素、卤族元素、重金属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和互动过程。结果发现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地资源中化学元素的自然状况,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重塑了表层土壤中元素分布模式,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了土地质量的演化趋势,强烈的人类活动(如矿业活动)破坏了元素分布的自然演化规律。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的提出将引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知识体系构建和土地资源地球化学综合调查技术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 驱动机制 土壤中元素分布模式 中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红土主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瑞松 徐金鸿 +1 位作者 苗莉 朱照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2,共6页
华南红土从其母岩到表土,普遍表现为主元素SiO2、K2O、Na2O淋失,Fe2O3、Al2O3、N、S富集。红土饱和水含量最高的是D2型红土,最低的是老红沙型红土。在岩石与上层红土风化特征中,风化强度以γ型红土最强,而灰岩型红土最弱;淋溶系数最大... 华南红土从其母岩到表土,普遍表现为主元素SiO2、K2O、Na2O淋失,Fe2O3、Al2O3、N、S富集。红土饱和水含量最高的是D2型红土,最低的是老红沙型红土。在岩石与上层红土风化特征中,风化强度以γ型红土最强,而灰岩型红土最弱;淋溶系数最大的是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γ型红土;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Q2型红土。从空间上看,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成分的变异系数、红土的淋溶系数、红土的风化率和风化强度、红土湿度和温度等均受母岩、气候纬度效应制约。相关分析表明,华南红土中的水含量和土温与Fe2O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华南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是长期和多种环境变化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主元素 表生地球化学 环境变化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表生地球化学成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祥年 辛存林 李春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以土壤为主的多介质地球化学测量,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白银市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得出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在全区呈综合表生富集性污染、中度以上农田生态化学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重金属元素的表生富集是农田生态化学污染及潜在生... 基于以土壤为主的多介质地球化学测量,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白银市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得出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在全区呈综合表生富集性污染、中度以上农田生态化学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重金属元素的表生富集是农田生态化学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原因。污染性重金属元素输入源及污染方式为:白银市区工矿企业、机动车辆产生的废气和烟雾形成的干湿沉降;矿渣及岩矿石水岩反应产生重金属物质的水化学迁移分散;工矿企业污水在渠系径流中的重金属元素沉淀。重金属元素经历氧化还原、水解、络合(螯合)、吸附-解吸、溶胶聚沉等土壤和水化学反应,主要经水化学迁移和大气飘移等空间分散过程,并经沉淀、吸附等表生作用而在区内土壤局部集中形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潜在态风险 表生地球化学 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艳宏 邴海健 周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5-82,共8页
山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貌单元,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0%,中国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山地是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起点,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山地表生地球化学包括山地生物地球化学、山地环境地球化学和山地生态地球化学,是山地科... 山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貌单元,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0%,中国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山地是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起点,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山地表生地球化学包括山地生物地球化学、山地环境地球化学和山地生态地球化学,是山地科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山地表生地球化学重点关注山地表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及山地表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对山地生态环境健康的影响。未来需要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将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开展山地表生地球化学研究;从初期的单一要素着手积累基础数据,到后期的多单元、多因素研究的整合;通过长期的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最终建立适合山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地球化学循环模型,预测将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山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潜在影响,这对山地自身的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山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科学 表生地球化学 态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物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红土微量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苗莉 徐瑞松 +4 位作者 朱照宇 马跃良 王洁 蔡睿 陈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华南红土从岩石到表土,普遍表现为微量元素B、Mo、Pb、Zn、As和Cr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同族微量元素相比,原子量小的元素含量大于原子量大的元素。偶数微量元素含量均高出奇数的2~10倍。从空间上看,以上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化学... 华南红土从岩石到表土,普遍表现为微量元素B、Mo、Pb、Zn、As和Cr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同族微量元素相比,原子量小的元素含量大于原子量大的元素。偶数微量元素含量均高出奇数的2~10倍。从空间上看,以上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化学成分、淋溶系数、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受母岩和气候纬度效应制约。相关分析表明,华南红土中的水含量和土壤温度均与Cr、As等含量呈正相关。初步研究表明,华南红土微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效应特征,是全球变化事件在华南红土地区的具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红土 微量元素 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尾砂表生地球化学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一先 白正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在对石铜钼矿和河台金矿尾砂矿物物相及化学组成研究基础上 ,利用自行设计的大口径淋滤柱开展了淋滤实验和静置浸泡 (溶解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矿山尾矿排放水不一定是酸性 ,它取决于矿床脉石矿物、赋矿的岩石及其次生蚀变矿物的酸... 在对石铜钼矿和河台金矿尾砂矿物物相及化学组成研究基础上 ,利用自行设计的大口径淋滤柱开展了淋滤实验和静置浸泡 (溶解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矿山尾矿排放水不一定是酸性 ,它取决于矿床脉石矿物、赋矿的岩石及其次生蚀变矿物的酸缓冲能力。矿山排放水的组成是地表或地下水与矿山尾砂中矿物和氢氧化物及非晶态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元素的赋存状态对其被淋滤的程度有很大影响。优先流能使重金属大量带出 ,因此要尽量防止优先流的形成。研究结果可为矿山综合整治和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尾砂 表生地球化学 淋滤实验 酸缓冲能力 赋存状态 元素 态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皮道会 邓海琳 +1 位作者 李朝阳 朱维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5-361,共7页
基性 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  188Os值上升有重要... 基性 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  188Os值上升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重金属元素,机动车铂族元素催化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矿床 表生地球化学 黑色页岩 超基性岩 岩浆 风化 海洋 水体 迁移 重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半干旱草原残丘景观区敖格道仁诺尔铜多金属矿(化)区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瑞廷 欧阳建平 蒋敬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石旗敖格道仁诺尔铜多金属矿 (化 )区内成矿及伴生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的研究 ,分析了钙积层、风成沙等制约因素对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影响 ,总结了该类特殊景观条件下铜多金属元素表生...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石旗敖格道仁诺尔铜多金属矿 (化 )区内成矿及伴生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的研究 ,分析了钙积层、风成沙等制约因素对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影响 ,总结了该类特殊景观条件下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在垂向和侧向上的迁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 异常特征 铜多金属矿床 元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宁县石门寺钨铜矿区风化作用过程中W、Cu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之一)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小梅 龚鹏 +1 位作者 李娟 闭向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1-750,共10页
以江西省武宁县石门寺钨铜矿区燕山期和晋宁期岩体风化作用过程中W、Cu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映风化程度的化学风化指数CIA、风化作用过程中组分得失的估算、不同介质中W、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大离子亲石元素... 以江西省武宁县石门寺钨铜矿区燕山期和晋宁期岩体风化作用过程中W、Cu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映风化程度的化学风化指数CIA、风化作用过程中组分得失的估算、不同介质中W、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大离子亲石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等方法的研究表明,石门寺钨铜矿区2个时期岩体元素淋失与风化强度有关,土壤剖面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大量淋失,而W、Cu等成矿元素在土壤B层中显著富集;从岩石到土壤、再到水系沉积物风化过程中,W、Cu等成矿元素含量逐渐升高,为此,一级水系沉积物和B层土壤是赣北九岭W、Sn、Cu、Mo多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找矿的绝佳采样介质,是矿集区内找矿新突破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寺钨铜矿 风化作用 Cu成矿元素 表生地球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岩溶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云南东部富源胜境关金矿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瑞廷 欧阳建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0-505,共6页
利用土壤地球化学和相态分析方法 ,对云南东部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富源胜境关金矿区及其外围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金的原生异常是经过表生带而被放大的 ,表现为在表生介质中形成强化的表生异常 ,是由于表生带中存... 利用土壤地球化学和相态分析方法 ,对云南东部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富源胜境关金矿区及其外围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金的原生异常是经过表生带而被放大的 ,表现为在表生介质中形成强化的表生异常 ,是由于表生带中存在多种地球化学障而引起的 ;金的表生异常元素组合特征与原生异常基本一致 ;区内土壤中金的赋存主相态是铁锰氧化物相、吸附相和水溶相 ,且金趋于在土壤腐殖层 (A层 )富集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发育主要受地理景观条件、土壤中的化学物理因素、土壤结构类型、区域构造及岩性和金的表生地球化学性质等因素制约。该景观区内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结果 ,为该区金的表生异常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岩溶景观 表生地球化学异常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临川茅排地区金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卫民 史维浚 周文斌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金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并应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茅排地区水中金的存在形式,研究了水溶金的迁移和沉淀条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是该区水中金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砂金矿的形成条件。
关键词 金矿床 表生地球化学 存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钾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意义初步探讨
12
作者 伯英 刘成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9-380,共2页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地处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东西长约1400km,南北宽约500km,面积约50万km2,是中国最大的封闭式内陆盆地。盆地内沙漠分布广泛,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其中;盆地内还有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自西向...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地处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东西长约1400km,南北宽约500km,面积约50万km2,是中国最大的封闭式内陆盆地。盆地内沙漠分布广泛,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其中;盆地内还有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流域面积19.8万km2,最后流入台特马湖。盆地外貌呈不规则菱形,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 找矿意义 钾元素 塔克拉玛干 塔里木河 新疆南部 大沙漠 海拔高度 内陆盆地 沙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异常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瑞廷 韩俊民 +3 位作者 王涛 代军治 欧阳建平 白山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29-1337,共9页
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系沉积物等表生介质中,Au主要以6种相态存在,即水溶相、表面吸附相、有机相、自然金相、铁锰氧化物相和硫化物相。表生环境下Au更多地表现出亲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亲硫性。研究表明,不同景观区Au表生异常的形... 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系沉积物等表生介质中,Au主要以6种相态存在,即水溶相、表面吸附相、有机相、自然金相、铁锰氧化物相和硫化物相。表生环境下Au更多地表现出亲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亲硫性。研究表明,不同景观区Au表生异常的形成机制和赋存层位不同。在表生异常实际评价过程中,分析工作区的地质地理景观环境,从研究异常地段表生环境参数(pH、Eh、Ec、温度、降雨量等)入手,明确异常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晕机制,在综合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系统精细的评价。通过对黄家湾地区Au表生异常的研究评价,认为在评价Au的表生异常时,结合Au的表生迁移富集规律,采用异常确证→相态分析→判断评序→检查评价→工作验证的方法程序,能够取得较好的异常评价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 异常 异常评价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生地球化学数据库及大数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义江 李成龙 +1 位作者 谈昊林 盛雪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72,共15页
表生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交叉学科,与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表生地球化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给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科学计划的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表生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交叉学科,与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表生地球化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给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科学计划的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对现有的表生地球化学领域的数据及其数据库进行了初步调研。结果表明,表生地化数据具有多元化、跨学科的特点,大多数的数据处于缺乏统一标准和非结构化状态;诸如GEOTRACES、PANGAEA等大型数据库具有相对成熟的数据标准和数据管理经验,SISAL数据库在数据结构化的层面上取得了关键成果,都为表生地球化学数据库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参考经验。文章最后提出表生地球化学大数据建设应以研究目标和需求为导向,组建相应专题科研工作组,集中力量,全面推动学科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 数据库 大数据 SIS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布地质意义与金银表生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阳 伍静 +2 位作者 农仕华 苑金涛 梁华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33,共7页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多被土壤覆盖,区内局部出露轻变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了圈定深部金矿体及了解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原生晕及半风化原生晕金银元素含量。天峨坪金矿异常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多被土壤覆盖,区内局部出露轻变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了圈定深部金矿体及了解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原生晕及半风化原生晕金银元素含量。天峨坪金矿异常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地势较高地区,而金次生晕异常中心却分布于矿区中南部较低洼地区,Au/Ag比从原生晕、半风化原生晕至全风化土壤逐渐降低。根据金银在不同风化程度岩石中的比值变化,结合金银在碳酸盐岩出露区地表流体中金比银更易形成金硫络合物迁移,提出在碳酸盐岩出露区地表中至弱碱性流体中金比银更易发生迁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指示深部金矿体。后经工程验证发现Ag的次生晕异常中心对应深部金矿体,而金异常中心偏离深部矿体。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出露区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有差异,热带亚热带植被覆盖区次生晕找金过程中,不但要注意金的次生晕异常,也要注意银的次生晕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 表生地球化学性质 金银次晕异常 金矿找矿 广西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区表生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华 刘应汉 +1 位作者 杨少平 刘华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80-184,共5页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对元素迁移和富集贫化的影响.上述基础性研究为化探方法技术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风成沙 水系沉积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地区氟的表生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宝山 《地球化学》 CAS 1983年第4期373-379,共7页
Chemical analyses of water and soil samples from the region of Bao Tou,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indicate a large amount of water-soluble fluorine accumulating in the surface soil, giving rise to ground w... Chemical analyses of water and soil samples from the region of Bao Tou,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indicate a large amount of water-soluble fluorine accumulating in the surface soil, giving rise to ground water with high fluorin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da-salinizatiu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of ground water from the region of Bao Tou show: △GaCO3>△GC2F2 >△GCaSO4,, leading to the following sequence in respect to fluorine: CaCO3→CaF2→Ca8O4. B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dasalinization the sequence should be: CaSO4→NaF→ NaCl. Ground water saturated with fluorine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water-soluble fluorine-rich sediments of the Middle-Pleistonce series, the distribution of which is controlled by new tectonic movement on one hand,and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on the other h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地球化学 天然水 苏打盐渍化 包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穆斯堡尔谱技术的铁化学种及其在相关表生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郑国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由于铁元素分布的广泛性和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与其他多种方法相比较,穆斯堡尔技术是铁元素化学种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铁元素化学种在相关表生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 由于铁元素分布的广泛性和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与其他多种方法相比较,穆斯堡尔技术是铁元素化学种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铁元素化学种在相关表生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滑坡带地球化学、湖泊沉积环境、岩石光谱特征、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及其环境修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元素化学 穆斯堡尔效应 表生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红土镍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印尼苏拉威西岛Kolonodale矿床为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5 位作者 陈远荣 胡云沪 陈南春 牛虎杰 张志伟 李小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中下部,载镍矿物为镍蛇纹石、镍滑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沿矿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非常显著,Ni次生富集效应明显。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多样性,Fe、Al、Ti、Cr属残留富集组分,Si、Mg属淋滤缺失组分,Mn、Ca、Co、Ni属次生富集组分。通过典型矿床对比,Kolonodale矿床属原地自生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其发育受地质背景和地表环境条件的综合制约。富镁超基性岩、良好的构造组合、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利地形地貌等均是成矿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Kolonodale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腐岩化、红土化和次生富集3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床 硅镁镍矿 Ni表生地球化学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荒漠景观内蒸发地球化学垒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标 龚子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天山荒漠景观内的蒸发地球化学垒可分为碳酸盐蒸发垒、石膏蒸发垒和易溶盐蒸发垒。这些蒸发垒沿天山山脉呈带状分布 ,自天山山脉至两侧盆地依次分布碳酸盐蒸发垒、石膏蒸发垒和易溶盐蒸发垒。土壤中碳酸盐的积聚导致Mn、Ti、Fe、V、Sc... 天山荒漠景观内的蒸发地球化学垒可分为碳酸盐蒸发垒、石膏蒸发垒和易溶盐蒸发垒。这些蒸发垒沿天山山脉呈带状分布 ,自天山山脉至两侧盆地依次分布碳酸盐蒸发垒、石膏蒸发垒和易溶盐蒸发垒。土壤中碳酸盐的积聚导致Mn、Ti、Fe、V、Sc、Cu、Co和B等元素含量的降低。石膏的富集常伴随着土壤中B和Sr含量的增加。随易溶盐的大量积累 ,元素B的聚集非常明显 ,而Mn、Fe、Ti、V、K、Ba、Li、F和Zn等元素含量则明显降低。蒸发地球化学垒对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也有较明显的影响。碳酸盐的积累明显减低了Fe、Cu、B等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F元素在碳酸盐蒸发垒内CO2 -3 和HCO-3 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物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荒漠景观 蒸发地球化学 土壤元素 有效性 分异特征 表生地球化学 物理化学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