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110块碎屑岩储层物性表生作用分带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邱隆伟 侯立新 汪丽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20,共5页
埕110块位于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坡,以位于地层不整合之下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奎山段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要碎屑岩储层。储层物性的发育受不整合面及表生作用的影响明显,表现为随距不整合面距离的增大,在纵向上存在五个具有不同物性发育... 埕110块位于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坡,以位于地层不整合之下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奎山段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要碎屑岩储层。储层物性的发育受不整合面及表生作用的影响明显,表现为随距不整合面距离的增大,在纵向上存在五个具有不同物性发育特征的表生分带。其中渗流带上部由于土壤层的粘土矿物被渗流水携带并沉淀在风化裂缝及粒间孔隙中,而使孔渗性显著降低;渗流带下部淋滤溶蚀对储层改造较强,孔渗性增加;潜流带上部胶结物沉淀占优势,孔渗性降低;潜流带下部及滞流带表生作用逐渐变弱,表生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也逐渐降低。表生作用所形成的最高孔隙度的位置可能位于潜水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储层物性 分带性 表生作用 埕110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在表生作用中的富集模拟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英俊 马东升 《地球化学》 CAS 198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The adsorption of tungsten on ferric oxide, manganese dioxide, slate, carbonaceous slate,kaolinite and bentonite in the solutions of pH 4---9 at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has been examined. Experimental r... The adsorption of tungsten on ferric oxide, manganese dioxide, slate, carbonaceous slate,kaolinite and bentonite in the solutions of pH 4---9 at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has been exam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cidic solution is in favour of the adsorption of tungsten on the adsorbents. The adsorptivities of these adsorbents for tungst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H values for the solutions. Of all the substances joining the expe-riment, Fe2O3 is possessed of the highest adsorptivity and clays of the lowest. Their adsorptivities reduce in the order of Fe2O3, MnO, carbonaceous slate, SiO2, slate and clay in neutral and acidic solutions and of Fe2O3, carbonaceous slate, MnO, slate, clay and SiO2 in alkaline solutions. The adsorption of tungsten on the adsorbents and its pH dependenc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W(VI) complex cations. The increase of pH results in the reduction of their quantities in the solutions with concomitant diminution of adsorptivity.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W shows a strong tendency of concentration during supergene processes in tungsten geochemical provinces. Therefore, it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tungsten-bearing for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作用 富集 沉积岩 区域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金在表生作用过程中的行为
3
作者 王建国 洪明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94-100,共7页
关键词 砂金矿 表生作用
全文增补中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表生岩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毅 杨迅 +3 位作者 王宇峰 陈薇 谷明峰 厚刚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也是年代最老的含气储集层之一,灯影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过多期次的岩溶作用改造,而表生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以野外露头以及钻井岩心样品的宏观、微观特...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也是年代最老的含气储集层之一,灯影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过多期次的岩溶作用改造,而表生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以野外露头以及钻井岩心样品的宏观、微观特征为基础,以不同结构组分进行微区取样的多参数实验分析方法为辅助手段,对灯影组白云岩表生岩溶作用进行了研究。灯影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发育在三个层位,即灯四段顶部,灯二段顶部以及灯二段中、下部。其中桐湾Ⅰ幕和桐湾Ⅱ幕构造运动是造成灯二段顶部以及灯四段顶部表生岩溶作用的主控因素,而灯二段早、中期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受气候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海平面升降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灯影组 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明山金矿床表生带微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红 张爱云 申爱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5,T002,共7页
为探讨微生物在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氧化矿体形成期间的作用,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离、鉴定了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表生带氧化矿石、半氧化矿石、原生矿石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明山金矿表生带不同氧... 为探讨微生物在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氧化矿体形成期间的作用,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离、鉴定了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表生带氧化矿石、半氧化矿石、原生矿石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明山金矿表生带不同氧化程度矿石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不同,本区卡林型金矿表生带的成矿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十分活跃,且不同表生亚带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特征;蜡状芽孢杆菌为好氧及兼性厌氧化能异养型细菌中的优势菌种,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化能自养型细菌中的优势菌种。微生物在桂西北卡林型金矿原生矿体向氧化矿体转化,金的表生淋滤和重新富集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成矿作用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生喀斯特作用对蓬莱花岗岩潜山油田风化壳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建平 周心怀 王清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566,共11页
蓬莱9-1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是罕见的大型中生界花岗岩油田,储层发育规律是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岩体进行岩心、测井和化学测试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在垂向上依次可划分出土壤层、砂化层、砂化砾石层、裂... 蓬莱9-1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是罕见的大型中生界花岗岩油田,储层发育规律是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岩体进行岩心、测井和化学测试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在垂向上依次可划分出土壤层、砂化层、砂化砾石层、裂缝带和基岩;不同带中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砂化层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砂化砾石层以裂缝型+孔隙型储层为主,裂缝带以裂缝型储层为主;从砂化层到裂缝带,储层的孔隙度逐渐降低,裂缝越来越发育,储层的渗透率从裂缝带到砂化层和基岩带依次降低;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砂化层、砂化砾石层和裂缝带中,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孔隙度主要受表生喀斯特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控制,裂缝主要受变形强度和断裂的控制。砂化层、砂化砾石层的厚度受表生喀斯特作用控制,裂缝带的发育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砂化砾石层和裂缝带以高的渗透率和最大的厚度而成为风化壳型潜山最为重要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喀斯特作用 风化壳 蓬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69
7
作者 钱一雄 Conxita Taberner +2 位作者 邹森林 尤东华 王蓉英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最重要成岩作用,两者受岩石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同,但所受的外部主控因素差异显著。表生岩溶受构造不整合面、古构造等影响较大;埋藏溶蚀主要受断裂与深部流体控制。表生岩溶主要表现为垂向... 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最重要成岩作用,两者受岩石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同,但所受的外部主控因素差异显著。表生岩溶受构造不整合面、古构造等影响较大;埋藏溶蚀主要受断裂与深部流体控制。表生岩溶主要表现为垂向分带性明显的复杂孔洞缝网络结构,而埋藏溶蚀主要呈受断裂—裂隙控制的“V”形洞穴样式或与断裂有关的阶梯状分布。表生岩溶发育一些标型特征,如钙质壳,古土壤,铝土矿,淡红色方解石晶体,溶蚀沟、坑、天坑,新月形状、悬垂和纤维状渗滤砂或胶结物,岩溶角砾及与地下暗河有关的机械流水沉积;埋藏溶蚀往往发育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异形铁白云石、萤石、闪锌矿、磁黄铁矿等密西西比河谷型矿物以及塌陷构造、裂隙结构、不规则的角砾(化)岩体等。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主要发育表生岩溶作用;塔中地区西北部不具备发育大规模表生岩溶的地质条件,以发育埋藏溶蚀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 埋藏溶蚀作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影响土壤测量找矿效果的元素表生活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1 位作者 周国华 张金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2,共5页
研究发现 ,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 ,元素表生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 ;矿化带处... 研究发现 ,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 ,元素表生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 ;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 ,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 ;近矿 (化 )带的非矿化地段 ,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 ,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 ,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 ,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 ,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 ,找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元素活动性 土壤测量找矿效果 富集作用 矿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翁海蛟 张韶华 +3 位作者 刘鑫 臧亚辉 贺航航 卢天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结果显示,区内灰色砂体多为原生灰色砂体,而下氧化带在沉积期后经历了较强的表生流体改造,为后生氧化带,矿体主要分布于河道砂体分岔处,以及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然变厚的河道砂体边缘而非河道中央,其形态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以板状为主。综合分析认为,表生流体成矿作用经历了晚白垩世姚家组含矿主岩预富集与表生流体叠加改造成矿2个阶段。通过对比DL地区储层结构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BL地区优选出3片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砂体非均质性 流体成矿作用 姚家组 找矿预测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三台山橄榄岩风化壳中的硅质岩和铁锰氧化物成因及其意义
10
作者 任玉峰 戚学祥 +3 位作者 王涛 吉风宝 韦诚 刘旭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4,共13页
滇西三台山蛇纹石化橄榄岩的顶部风化壳中发育大量红色块状硅质岩和一些含暗色不规则条带状含锰氧化物的团块和结壳,这些硅质岩及含锰氧化物团块和结壳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不同于深海成因的硅质岩和锰结核。暗色含锰氧化物... 滇西三台山蛇纹石化橄榄岩的顶部风化壳中发育大量红色块状硅质岩和一些含暗色不规则条带状含锰氧化物的团块和结壳,这些硅质岩及含锰氧化物团块和结壳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不同于深海成因的硅质岩和锰结核。暗色含锰氧化物团块可分为铁锰氧化物和锰钴氧化物两类。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铁锰氧化物成分复杂且不均匀,除了富含Mn和Fe外,还含有较多的Al、Co、Ni、K、Ba,Mn和Fe分离程度低,Mn/Fe值为0.1~12.6;锰钴氧化物富含Mn、Co、Al、Ni和少量K、Ca、Si,Mn、Fe分离程度高。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铁锰氧化物呈锰钡矿结构,与隐晶质的赤铁矿、针铁矿和黏土矿物共生,对Al、K、Ba、Co和Ni具有富集作用;锰钴氧化物呈锂硬锰矿结构,与隐晶质的赤铁矿和燧石共生,强烈富集Co、Al和一定量的Ni。基于能谱和电子探针、粉晶X射线衍射及全岩化学分析,提出这些硅质岩及含锰氧化物团块和结壳是橄榄岩经长期大气降水淋滤、酸化和氧化还原作用形成的胶体沉淀产物。橄榄岩中易溶解的Mg、Ca元素流失,难溶解的Si、Fe、Al元素残留。硅酸由于排水不畅而滞留沉淀形成硅质岩。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造成铁锰氧化物胶体沉积,形成团块和结壳。表生作用使橄榄岩风化并富集了Fe、Al、Co、Ni、Cr、Mn及Sc、Y元素,提高了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铁锰氧化物 地幔橄榄岩 表生作用 三台山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多期成矿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高鑫 刘建朝 +4 位作者 张海东 王得权 纪冬平 李振 张燕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5,共11页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综合研究,对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金矿床成矿期次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岩(矿)石变质程度、矿物穿插包裹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①沉积-变质期,伴随磁铁石英岩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高品位层状金矿体;②热液成矿...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综合研究,对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金矿床成矿期次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岩(矿)石变质程度、矿物穿插包裹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①沉积-变质期,伴随磁铁石英岩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高品位层状金矿体;②热液成矿期,分为烟灰色石英硫化物脉和含硫化物碳酸盐脉两个成矿阶段,两类脉体均可见自然金;③表生作用期,在磁铁矿被氧化为褐铁矿的过程中,Au进一步富集形成大量自然金。车渡金矿床中可见金主要赋存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基于石英硫化物脉和磁铁石英岩沉积条带中Au品位及分布规模,将车渡金矿床成因类型归为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这对于该区域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磁铁石英岩 条带状构造 赋存状态 成矿期次 表生作用 勉略宁地块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合川—潼南地区二叠系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
12
作者 王敬朝 金玮 +2 位作者 常立朋 董忠良 王高文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基于最新取心井资料,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确定了川中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初步预测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合川—潼南... 基于最新取心井资料,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确定了川中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初步预测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储层岩性以亮晶—泥微晶生屑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为构造扩溶缝洞及溶蚀孔洞,为以裂缝为主的特低孔、特低渗缝洞型岩溶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04%,平均渗透率为0.210 m D。(2)研究区茅三段发育3期矿物充填,从早至晚依次为粒间胶结粉—细晶方解石,缝洞充填细—中晶方解石,缝洞充填中—粗晶方解石;3期矿物充填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90~106℃,111~136℃及173~193℃;存在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期、早侏罗世古油气藏形成期与中—晚侏罗世裂解古气藏形成期3期油气充注成藏。(3)茅三段岩溶储层发育受表生岩溶作用和构造断裂活动的共同控制,储层发育的岩溶及构造叠合有利区为2139 k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岩溶储层 岩溶作用 构造裂缝 裂解气 包裹体均一温度 茅口组三段 二叠系 合川—潼南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规模微生物岩储层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辛勇光 王兴志 +6 位作者 唐青松 田瀚 张豪 徐亮 冯庆付 尹宏 王旭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9,共7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江油—剑阁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厚层微生物岩储层,但该储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不清楚、对于主控因素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为了弄清该区规模储层发育区、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 四川盆地西北部江油—剑阁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厚层微生物岩储层,但该储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不清楚、对于主控因素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为了弄清该区规模储层发育区、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在分析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南段雷口坡组三段三亚段(以下简称雷三~3亚段)微生物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评价了天井山古隆起对微生物岩储层规模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天井山古隆起区雷三~3亚段微生物岩储层岩性以藻屑云岩和藻纹层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藻黏结格架间溶孔、粒间和粒内溶孔、鸟眼孔、晶间溶孔以及裂缝;②古隆起区发育规模微生物岩储层,储层厚度介于20~70 m,面积约1×10~4 km^2;③古隆起区发育规模储层主要是因其有利于微生物岩、准同生岩溶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的发育。结论认为,天井山古隆起区有利于微生物岩储层发育并能形成规模储层,是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值得关注的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古隆起 中三叠世雷三~3时期 规模储集层 物岩 准同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 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剖面元素分布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被引量:41
14
作者 周国华 马生明 +2 位作者 喻劲松 朱立新 王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75,共6页
土壤垂直剖面上物化性质、矿物和化学组成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成土母质、成壤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识别人类活动叠加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地球化学灾害的监控与预... 土壤垂直剖面上物化性质、矿物和化学组成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成土母质、成壤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识别人类活动叠加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地球化学灾害的监控与预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根据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部分土壤剖面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土壤化学组成的剖面变化与成土母质类型及组成、土壤成熟度和污染影响的关系,探讨了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地质与环境指示意义,判断分析了土壤受到的污染叠加作用及其影响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元素 表生作用 污染 态环境 成土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5
作者 马东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34,共16页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尤其自本世纪以来,我国钨的年产量稳居全球80%以上。钨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近20年来,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综述,...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尤其自本世纪以来,我国钨的年产量稳居全球80%以上。钨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近20年来,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综述,包括钨在太阳系、行星地球及其各种主要内生、表生产物中的分布,钨在岩浆-热液过程和表生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钨的生物效应和环境影响等。值得指出的是,近十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关钨的生物效应和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作为世界产钨大国,对钨在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及其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亟需尽快开展这方面的数据积累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作用 表生作用 物效应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天然纳米—亚微米矿物有关的非传统(非常规)矿产资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建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2-35,共4页
我国有许多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但传统的矿床学、资源学和矿业技术难以实现其资源价值的与天然纳米-亚微米矿物有关的物质堆积体,包括:①华南巨量堆积的天然纳米非金属矿物;②华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原生矿石中的微粒金;③西藏热... 我国有许多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但传统的矿床学、资源学和矿业技术难以实现其资源价值的与天然纳米-亚微米矿物有关的物质堆积体,包括:①华南巨量堆积的天然纳米非金属矿物;②华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原生矿石中的微粒金;③西藏热泉泉华蛋白石中的微粒铯;④白云鄂博等超大型矿床的尾矿;⑤华南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重金属。它们大都与沉积、风化、微生物-有机作用、地表水解等低温表生作用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矿产资源 天然纳米-亚微米矿物 低温表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储层的发育机制 被引量:59
17
作者 周进高 姚根顺 +5 位作者 杨光 张建勇 郝毅 王芳 谷明峰 李文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4,共9页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素将上述储层分为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灯四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缝洞—洞穴型储层和灯二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②龙王庙组储层的主要岩性是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灯四段储层的主要岩性是蓝细菌白云岩,溶孔溶洞和洞穴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3.22%,平均厚度为70 m;而灯二段储层的岩性为蓝细菌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溶缝溶洞,平均孔隙度为3.34%,平均厚度为80 m。③储层的发育经历了孔隙形成、热液矿物充填、沥青充填等主要演化阶段,准同生溶蚀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储层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安岳大气田 早寒武世 震旦纪 储集层类型 主控因素 储集层演化 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郑曼 李建忠 +4 位作者 王立武 张庆春 吴晓智 闫伟鹏 王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通过对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心、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和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和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等,不同岩石类型其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不同,但主要由原生气孔、次生溶孔和裂缝... 通过对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心、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和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和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等,不同岩石类型其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不同,但主要由原生气孔、次生溶孔和裂缝组合构成储集空间。储集空间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原生储集空间形成阶段、表生淋滤作用阶段和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在以上演化过程中,储集性能受岩性岩相、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溶蚀作用的共同影响,在受深大断裂控制的火山机构近火山口相带、古构造高部位的溶蚀岩相带,裂缝及后期溶蚀孔隙发育,是优质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储集空间 热液作用 构造运动 淋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地质模式探讨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琳 康志宏 +2 位作者 李鹏 戎意民 戴寒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6-365,共10页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作用控制着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缝洞系统的发育及分布。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早期两次岩溶作用,造成了储层极强的非均质性。通过塔河油田岩溶作用演化及发育期次的研究,将塔河油田奥陶系垂向岩溶带划...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作用控制着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缝洞系统的发育及分布。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早期两次岩溶作用,造成了储层极强的非均质性。通过塔河油田岩溶作用演化及发育期次的研究,将塔河油田奥陶系垂向岩溶带划分为地表岩溶带、纵向渗滤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平面上发育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3个地貌单元。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溶洞、溶蚀裂缝及蜂窝状孔洞等连续孔隙是该区有效储集空间,基质作为不渗透(低渗)层对缝洞系统有一定的隔挡作用。结合表生岩溶洞穴的原理及对孔隙状态的控制作用,将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根据不同成因分为落水洞、潜流洞和小溶洞,按溶洞充填物类型分为垮塌充填洞、机械充填洞和化学充填洞,同时建立了不同类型孔洞系统的识别特征及地质模式。结合塔河油田洞穴储层发育特征及生产实际,最终建立了塔河油田岩溶储集空间展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奥陶系碳酸盐岩 储集空间 地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龙翼 刘树根 +3 位作者 宋金民 孙玮 林彤 余永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4,共9页
对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受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风化壳影响的储层特征,并可通过与邻区对比,分析该区域不整合面对四川盆地其他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储层的影响。根据岩心观察与描述、薄片鉴定和锶同位素... 对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受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风化壳影响的储层特征,并可通过与邻区对比,分析该区域不整合面对四川盆地其他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储层的影响。根据岩心观察与描述、薄片鉴定和锶同位素测试,结合测井与储层物性等资料,论述了龙岗地区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同时,简要讨论了四川盆地不同地区雷四3亚段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龙岗地区雷四3亚段储层的岩性主要为膏溶角砾状白云岩与颗粒白云岩,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储集空间主要为膏溶铸模孔、粒间(内)溶孔及晶间(溶)孔,储层控制因素主要为蒸发台地相膏岩和台地内局部微地貌高地颗粒岩的沉积作用、印支期抬升后的表生岩溶作用与充填作用。在紧邻龙岗的元坝地区,雷四段储层具有与龙岗地区相似的特征与控制因素;川西坳陷中部和川西坳陷南部则与龙岗地区不同,其顶部地层受印支期不整合面岩溶作用影响减弱,储层分别受控于台地边缘微生物礁滩相与海平面升降控制的颗粒滩相沉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类型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控制因素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