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码特效技术与类型片表现领域的扩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数码技术 表现领域 类型片 电影生产 拍摄手段 有声片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仿真分析中指控网络可视化表现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晶 张明智 高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17-2520,共4页
在界定了面向体系能力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表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体系能力仿真分析的指控网络模型的功能分析和可视化表现需求分析。按照可视化表现需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首先研究了指控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表现方法,提出了... 在界定了面向体系能力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表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体系能力仿真分析的指控网络模型的功能分析和可视化表现需求分析。按照可视化表现需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首先研究了指控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表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拓扑图布局算法;其次,提出了行为的分层次可视化表现方法;再次,提出了交互的分领域可视化表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数据的图表可视化表现方法。在阐述了可视化表现系统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后,给出了指控网络可视化表现效果示意图,验证了该可视化表现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图布局算法 分层次可视化表现 领域可视化表现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家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文学创作 表现领域 文学风格 表达习惯 文学观念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待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与超越
4
作者 梁鸿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长篇小说不单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在社会生活日趋繁复生动、精神需求供给渠道日益多种多样的今天和未来,长篇小说应承载与附着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多,人们有理由对她的发展有越来越多... 长篇小说不单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在社会生活日趋繁复生动、精神需求供给渠道日益多种多样的今天和未来,长篇小说应承载与附着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多,人们有理由对她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期待。本文从长篇小说表现领域的拓展、思想力的提升、艺术表达亲和力的重建等论述长篇小说的新变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表现领域拓展 思想力提升 艺术表达亲和力重建 新变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广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文清 《当代传播》 2003年第3期65-67,共3页
模糊广告指语义的范围不固定、伸缩的幅度相对较大的广告。模糊广告具有模糊性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模糊广告扩展了广告表现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正确认识和对待模糊广告有利于充分发挥模糊广告的功效。
关键词 模糊广告 模糊性特征 广告表现领域 价值 广告创意表现 传播沟通 审美促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小美 程堂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71-75,共5页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吴小美,程堂发如同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文化思想家。样,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主要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终其一生,究其全部作品,...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吴小美,程堂发如同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文化思想家。样,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主要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终其一生,究其全部作品,鲁迅始终是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思考 鲁迅小说 中国传统文化 承传性 历史生活 思想家 表现领域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历史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介人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6期4-8,共5页
改革是当今现实生活的主题,它召唤着文学家同历史一起走进新的表现领域。改革又是一个由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层面组成的动态系统,因此,反映改革的文学,同样应该有不同的层面,同样应该不断深入。例如,既可以象《乡场上》那样,从生活的... 改革是当今现实生活的主题,它召唤着文学家同历史一起走进新的表现领域。改革又是一个由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层面组成的动态系统,因此,反映改革的文学,同样应该有不同的层面,同样应该不断深入。例如,既可以象《乡场上》那样,从生活的一角来揭示改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也可以象《小厂来了个大学生》那样,直接描绘改革所遇到的困难与曲折;又可以象《花园街五号》那样,从历史的沿革来表现生活的必然走向等等。无论是大事件还是小浪花,无论从正面切入还是侧面点到,无论是唱赞歌还是唱忧歌,甚至象李杭育的短篇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感 短篇小说 文学创作 改革者 表现领域 直接描绘 现实生活 李杭育 文学家 精神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辞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光复 《求是学刊》 1988年第3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辞赋 抒情小赋 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 风格特征 表现技巧 历史时期 思想艺术 表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
9
作者 龚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1,共2页
一是分布地域国际化。近年,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西化、分化中国的步伐,与境内一些势力勾结在一起,利用历史虚无主义这个和平演变的有效工具,在客观上推动了这股思潮分布地域的国际化。二是表现领域文艺化。除继续在... 一是分布地域国际化。近年,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西化、分化中国的步伐,与境内一些势力勾结在一起,利用历史虚无主义这个和平演变的有效工具,在客观上推动了这股思潮分布地域的国际化。二是表现领域文艺化。除继续在史学领域泛滥外,历史虚无主义越来越在大众密切关注的文艺领域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西方敌对势力 分布地域 和平演变 表现领域 史学领域 国际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律与艺术的容量
10
作者 黄式宪 《电影文学》 1985年第10期77-80,共4页
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电影拥有更为独特、丰富的表现手段,诸如时、空结构的无限自由,视听、声画关系的多样组合以及富于动态美的造型艺术特长等等,但是,这一切,只是扩大了戏剧性元素在银幕上的表现领域而不是相反。美国电影理论家... 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电影拥有更为独特、丰富的表现手段,诸如时、空结构的无限自由,视听、声画关系的多样组合以及富于动态美的造型艺术特长等等,但是,这一切,只是扩大了戏剧性元素在银幕上的表现领域而不是相反。美国电影理论家劳逊曾将电影的这种艺术特性归结为:以“摄影机所能处理的无限多样的角度”及其“独特的运动性”来呈示的“运动中的冲突”,我以为是具有学术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姊妹艺术 冲突 容量 美国电影 表现手段 艺术特长 声画关系 表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种抵牾应该消除
11
作者 张启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10,共1页
提到电影的抵牾,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叫好不叫座”,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挠头的电影现象,叫好为啥不叫座呢?不叫座为啥叫好呢?二者的交叉点到底在哪里呢? 不过本文呼吁以消除的,是另外一种抵牾。这种抵牾表现为影片评价甚高却不见发行。有... 提到电影的抵牾,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叫好不叫座”,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挠头的电影现象,叫好为啥不叫座呢?不叫座为啥叫好呢?二者的交叉点到底在哪里呢? 不过本文呼吁以消除的,是另外一种抵牾。这种抵牾表现为影片评价甚高却不见发行。有这种抵牾存在吗?有的。譬如,对于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关评论莫不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即便对于片中那组女性人体镜头,评论界也一致认为是艺术的必需,同时也是艺术的瑾瑜。“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兵湖畔沐浴的那组全裸镜堪称艺术精品。湖水清清,绿树倒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品 美国影片 《红高粱》 人性内涵 审美心理 独特思考 表现领域 文汇月刊 瑾瑜 尹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的新开拓——简评《她来自台北》
12
作者 萨仁高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5,共1页
中国影坛为了突出主旋律,从《焦裕禄》开始,各厂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献礼片,献礼片和主旋律,似乎是同义词。题材大多局限在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方面,领域未免狭小了一点。亚运会这样一件极重大的活动,除儿童片《我的九月》有所折射外,竟没... 中国影坛为了突出主旋律,从《焦裕禄》开始,各厂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献礼片,献礼片和主旋律,似乎是同义词。题材大多局限在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方面,领域未免狭小了一点。亚运会这样一件极重大的活动,除儿童片《我的九月》有所折射外,竟没有一部影片有所反映。香港的献礼片《她来自台北》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仅此一点,意义就非同寻常,极大地扩展了献礼片的文化品格,丰富了献礼片的表现内容。该片采用单线结构推动故事的发展。主要以酷爱武术的少女陈宁排除困难,力争参加亚运会为主线,另又穿插了一些情节,使影片多姿多彩。编导没有编造一些惊险离奇的情节,而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摒弃了武打片的陈规陋习,以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式手法,恬静而淡雅的画面,姚娓叙述在亚运会这个典型背景下出现的人和事。这种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电影的叙写功能,而且成功地将其同献礼片和谐的统一起来,有一定的意念化,又不使人感到是在说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 英雄人物 文化品格 革命历史 审美价值 表现领域 艺术形象 艺术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13
作者 翟宜疆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11期18-19,共2页
虽然自隋唐以来边塞生活就开始进入诗人的视野,在唐代还出现了蔚为大观的"边塞诗派",但是将其引入词的表现领域,范仲淹还是首开先例,这首《渔家傲》可称为代表。此词作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期间。当时,... 虽然自隋唐以来边塞生活就开始进入诗人的视野,在唐代还出现了蔚为大观的"边塞诗派",但是将其引入词的表现领域,范仲淹还是首开先例,这首《渔家傲》可称为代表。此词作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期间。当时,西夏元昊叛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领域 胡茄 古典诗词 首词 燕然未勒 情感基调 窦宪 雁南飞 天地之间 浊酒一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片火花建构中国雕塑美学——评《雕琢者说》
14
作者 江山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雕琢 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建构 火花 雕塑艺术 2003年 理论与实践 吴为山 艺术展览 文化符号 中国当代 表现领域 理论引导 写意雕塑 国内外 雕塑家 艺术家 随笔集 作品 肖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德莱尔与《恶之花》
15
作者 相水珍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波德莱尔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他以一部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奠定了在法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开启了文学创作的新纪元。 彼德莱尔的《恶之花》发表于1857年,雨果曾热情洋溢地赞扬道:“……你的《恶之花... 波德莱尔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他以一部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奠定了在法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开启了文学创作的新纪元。 彼德莱尔的《恶之花》发表于1857年,雨果曾热情洋溢地赞扬道:“……你的《恶之花》光耀夺目,仿佛星辰……”,“你赋予了艺术的天空以人所共知的致命的闪光,你创造了新的颤栗。”诚然,当时正值浪漫梦破,世纪病重之时,《恶之花》倾泄出的是一代青年幻灭的忧郁感,诗人企图通过日常生活的荒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恶之花》 契合论 “从恶中发掘美” 文学创作 化腐朽为神奇 文艺批评家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表现领域 正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本是一剧之本
16
作者 封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26,共1页
无论戏剧或电影,它的演出和摄制都是以剧本为基础的,所以人们称剧本为一剧之本。但电影剧本的出现却晚于电影自身,并不是有了电影,就有电影剧本的。作为游艺节目的早期电影,根本没有剧本,它是一种即兴创作或演出场面的纪录。当电影成为... 无论戏剧或电影,它的演出和摄制都是以剧本为基础的,所以人们称剧本为一剧之本。但电影剧本的出现却晚于电影自身,并不是有了电影,就有电影剧本的。作为游艺节目的早期电影,根本没有剧本,它是一种即兴创作或演出场面的纪录。当电影成为一种叙述手段,能够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时,即兴拍摄就难以掌握全部故事内容,于是导演就把事先构思好的故事内容,用简单的文字写在自己的袖口上或纸片上。这种拍摄提示式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内容 影片拍摄 银幕形象 艺术表现手段 即兴创作 美国好莱坞 文学名著 发行放映 表现领域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莫削足适履
17
作者 雨文 《艺术设计研究》 1995年第1期24-24,共1页
切莫削足适履雨文古有成语:"削足适履"。意为勉强求合,为适合鞋而把脚削去一块。古训隽永,鉴喻今世。近一时期在国内服装设计界,有一种"摹拟"之风流行。一些设计作品为追摹某种既有的形式经验,不惜削弱甚至抛弃服饰自身的语言... 切莫削足适履雨文古有成语:"削足适履"。意为勉强求合,为适合鞋而把脚削去一块。古训隽永,鉴喻今世。近一时期在国内服装设计界,有一种"摹拟"之风流行。一些设计作品为追摹某种既有的形式经验,不惜削弱甚至抛弃服饰自身的语言特点,颇有"削足适履"之嫌。诸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饰艺术 求合 创作灵感 红木雕刻 表现领域 框架结构 外来因素 自性 造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画诗沟通中的几个美学问题
18
作者 王启兴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7-75,共9页
唐代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不仅激起众多诗人的欣赏热情,进而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题画、咏画诗,扩大了唐诗的表现领域,更重要的是画与诗沟通交融,促进了诗人审美观的变新,在诗歌表现艺术方面,也有新的追求。本文以宏观的视野,着重探讨... 唐代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不仅激起众多诗人的欣赏热情,进而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题画、咏画诗,扩大了唐诗的表现领域,更重要的是画与诗沟通交融,促进了诗人审美观的变新,在诗歌表现艺术方面,也有新的追求。本文以宏观的视野,着重探讨唐代画与诗的沟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美学问题 唐代 绘画艺术 表现领域 表现艺术 审美观 唐诗
全文增补中
小学美术教学中意象思维的运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宇松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期63-65,共3页
在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意象思维是指创作主体为表达某种情思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创造成“艺象”的思维活动。浸润和体验、移情和联想、转化和表达是基于意象思维的教学关键。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可以通过“物象—心象”... 在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意象思维是指创作主体为表达某种情思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创造成“艺象”的思维活动。浸润和体验、移情和联想、转化和表达是基于意象思维的教学关键。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可以通过“物象—心象”的演化、“心象—艺象”的转化、“艺象—意境”的深化来改进“造型·表现”教学,从而有效落实美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思维 美术教学 “造型·表现领域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部“性意识”探索片?——《寡妇村》二人谈
20
作者 李建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5,共2页
甲:早就听说《寡妇村》,看后感到名不虚传,影片中无论阿婷三姊妹命运展示的社会性内容,还是生存繁衍、男女交欢的风俗性内容,都显得非常真实,给人以巨大的思想震撼和心灵冲击。乙:我倒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由于“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原... 甲:早就听说《寡妇村》,看后感到名不虚传,影片中无论阿婷三姊妹命运展示的社会性内容,还是生存繁衍、男女交欢的风俗性内容,都显得非常真实,给人以巨大的思想震撼和心灵冲击。乙:我倒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由于“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原以为既然是”儿童不宜”的影片,必当有一些非同寻常之处。看后却感到平平常常,甚至有一种大失所望的感觉。甲: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评论界普遍认为“《寡妇村》是中国电影第一部从性意识的角度,来描写、看待人与人的关系的”,“它把人性方面的东西突出出来,社会性方面的内容淡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繁衍 三姊妹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矛盾心态 极左思潮 表现领域 精神走向 新时期电影 情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