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码特效技术与类型片表现领域的扩展 |
周雯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体系仿真分析中指控网络可视化表现系统研究 |
邓晶
张明智
高伟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
范家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4
|
期待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与超越 |
梁鸿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模糊广告研究 |
孙文清
|
《当代传播》
|
2003 |
2
|
|
6
|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 |
吴小美
程堂发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3
|
|
7
|
文学的历史感 |
周介人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4 |
1
|
|
8
|
论魏晋南北朝辞赋 |
高光复
|
《求是学刊》
|
1988 |
1
|
|
9
|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 |
龚云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0
|
冲突律与艺术的容量 |
黄式宪
|
《电影文学》
|
1985 |
0 |
|
11
|
这种抵牾应该消除 |
张启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2
|
主旋律的新开拓——简评《她来自台北》 |
萨仁高娃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3
|
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
翟宜疆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4 |
0 |
|
14
|
以一片火花建构中国雕塑美学——评《雕琢者说》 |
江山华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波德莱尔与《恶之花》 |
相水珍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7 |
0 |
|
16
|
剧本是一剧之本 |
封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7
|
切莫削足适履 |
雨文
|
《艺术设计研究》
|
1995 |
0 |
|
18
|
论唐代画诗沟通中的几个美学问题 |
王启兴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4 |
0 |
|
19
|
小学美术教学中意象思维的运用 |
谢宇松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4
|
|
20
|
第一部“性意识”探索片?——《寡妇村》二人谈 |
李建强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