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哥格兰”:石挥表演创作启示录
1
作者 王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0,共4页
石挥,毋庸置疑是中国电影史、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创作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变得更加熠熠生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石挥本人也显现出超越时代的强大的创作才能。从戏剧表演创作上来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没能留存任何... 石挥,毋庸置疑是中国电影史、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创作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变得更加熠熠生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石挥本人也显现出超越时代的强大的创作才能。从戏剧表演创作上来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没能留存任何影音资料,所以只能通过当时的报纸报道、作者的创作文字及有限的剧照来感受“话剧皇帝”的魅力;从电影创作上来说,他并非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但那一个个经他演绎的角色,无论大小或形象各异,无不闪现出天才的创作光芒,因此,后人常说石挥是一个天才表演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创作 中国电影史 石挥 人物形象 表演艺术家 创作才能 历史条件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音乐的艺术传承——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与表演创作》
2
作者 王怡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J0005-J0005,共1页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距今时间的远近不是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而是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也就是说现今创作的音乐只要是表现形式上跟传统音乐一样,那它也属于传统音乐。由于历史的积淀,传统音乐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距今时间的远近不是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而是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也就是说现今创作的音乐只要是表现形式上跟传统音乐一样,那它也属于传统音乐。由于历史的积淀,传统音乐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带着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的音乐学者学习研究,而民间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必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表演创作 艺术传承 历史 中国 传统音乐 文化底蕴 学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性格化”坐标:《我不是药神》表演创作的研究与镜鉴 被引量:1
3
作者 尚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8-41,共4页
“性格化”创作方法是表演艺术的一个核心课题,在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表演艺术是活人塑造活人的艺术,它通过人的普遍性体现出人的特殊性,而这一特殊性就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性格是角色作为个体存在的唯... “性格化”创作方法是表演艺术的一个核心课题,在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表演艺术是活人塑造活人的艺术,它通过人的普遍性体现出人的特殊性,而这一特殊性就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性格是角色作为个体存在的唯一标志。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学说,只要是塑造人物形象,终究都离不开“性格”。性格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性格是体现人物形象的根本。抓住了角色的性格,就抓住了表演艺术的精髓。演员王传君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成功塑造了白血病患者吕受益这一角色。通过分析王传君自述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印证“性格化”的表演创作方法。本文将结合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王传君的表演,围绕“性格化”表演创作方法的具体创作步骤与环节进行分析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创作 性格化 表演艺术 镜鉴 坐标 创作方法 人物形象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影视导演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实践——评《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创作与教学研究》
4
作者 王森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共1页
戏剧影视导演作为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进行再塑并生成具有全新生命力舞台或影视形象的一项工作,属于再创作艺术的一种。《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创作与教学研究》一书以丰富案例详细分析了戏剧影视导演应如何表演创作与表演教学,对戏... 戏剧影视导演作为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进行再塑并生成具有全新生命力舞台或影视形象的一项工作,属于再创作艺术的一种。《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创作与教学研究》一书以丰富案例详细分析了戏剧影视导演应如何表演创作与表演教学,对戏剧影视导演生产受大众喜欢且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导演 创新实践 创作与教学 专业素养 影视形象 戏剧 创作表演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表演,推进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蒲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钢琴 音乐创作 表演创作 艺术创新
全文增补中
消费语境下新闻改编电影的表演观念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雅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1-47,共7页
消费语境下,新闻改编电影因自身优势颇受创作者关注,基于利益最大化的中小成本投入和投观众所好的故事化改编则使表演成分处于重要位置.结合2013年后近五年的此类影片,分析演员选用和视听语言所体现的导演对表演的需求,并探讨演员以现... 消费语境下,新闻改编电影因自身优势颇受创作者关注,基于利益最大化的中小成本投入和投观众所好的故事化改编则使表演成分处于重要位置.结合2013年后近五年的此类影片,分析演员选用和视听语言所体现的导演对表演的需求,并探讨演员以现实主义表演为基点,糅合细节塑造性格和即兴打破僵化的主观化表演所呈现的创作特点,探究消费语境下新闻改编电影基于真实底色、强化戏剧表达的表演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语境 新闻改编电影 导演需求 主观化表演创作 表演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的编创方式:作家与伶人协同创作
7
作者 宋常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6,共5页
元杂剧的编创方式,并非传统上所说的"作家作曲、伶人作白"这种形式,元杂剧编演分工不分明,是因为元杂剧的故事间架、说白以及套曲音乐,有大量的口头程式可在表演中创作,所以不必一一写出。杂剧中曲白相生的故事说唱,最终是由... 元杂剧的编创方式,并非传统上所说的"作家作曲、伶人作白"这种形式,元杂剧编演分工不分明,是因为元杂剧的故事间架、说白以及套曲音乐,有大量的口头程式可在表演中创作,所以不必一一写出。杂剧中曲白相生的故事说唱,最终是由伶人在口头表演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完整的元杂剧作品是由作家和伶人共同创作完成的,故元杂剧的完成式只存在于伶人的表演之中,每次表演都可谓是一次新的创作,都会有新的变异。因而,现存元杂剧剧本没有一部为作家的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作曲 伶人作白 口头程式 表演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子“有无”思想视阈下的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8
作者 林赛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声乐表演艺术是视觉与听觉联合审美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则是在演唱者充分展示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同时,将个人的独特演唱魅力散发到极致的一种表演创作形式。笔者结合老子的"有无"哲学思想,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声乐表演艺术是视觉与听觉联合审美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则是在演唱者充分展示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同时,将个人的独特演唱魅力散发到极致的一种表演创作形式。笔者结合老子的"有无"哲学思想,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通过本文探究,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理论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思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有无思想” 声乐 二度创作:艺术个性:舞台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初期西藏歌舞艺术创作表演和评论研究活动历史回眸——以《西藏歌舞》杂志为主要史料
9
作者 觉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西藏歌舞》杂志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西藏最早印行的歌舞艺术专业期刊,自1982年11月试刊至1...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西藏歌舞》杂志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西藏最早印行的歌舞艺术专业期刊,自1982年11月试刊至1985年11月终刊,历时三载之余,共发行十三期,记载了以这一时期西藏歌舞艺术发展状况为核心的诸多内容和资讯。文章对《西藏歌舞》所刊载、报道、推介的西藏歌舞艺术创作、表演和评论、研究等内容及相关动态和资讯加以梳理,认为其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西藏歌舞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面貌;体现了西藏歌舞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职业情操与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歌舞》杂志 西藏民歌 音乐舞蹈 创作表演 评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渊源及其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艳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5,共5页
迄今后现代主义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念 ,但后现代主义诗歌仍具有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我们首先应该在与现代主义诗歌的比较中来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诗歌。庞德与威廉斯是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 迄今后现代主义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念 ,但后现代主义诗歌仍具有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我们首先应该在与现代主义诗歌的比较中来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诗歌。庞德与威廉斯是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时代的诗人 ,通过他们的思想和创作 ,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意义悬置、平面化与零散化、拼贴与反讽性复制、即兴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诗歌 意义悬置 零散化 拼贴 表演创作 语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器乐合奏之“声融度”与“色融度”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俊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39,204,共3页
民乐合奏中的"声融度"和"色融度",乃是决定一个乐队能否奏出和谐美妙声音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民乐队中的乐器性能、声部组合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与西方管弦乐队作一对比,从中检视民族乐队在"声融度"与&q... 民乐合奏中的"声融度"和"色融度",乃是决定一个乐队能否奏出和谐美妙声音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民乐队中的乐器性能、声部组合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与西方管弦乐队作一对比,从中检视民族乐队在"声融度"与"色融度"方面存在的缺憾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演奏 民乐合奏 声融度 色融度 表演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音乐学术道德规范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相关学术环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民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当前音乐学术界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若欲综合治理音乐学术环境,首先应该把好各个教学与审核环节的关隘,对于严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及其训练过程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教学上则应该主要抓学生的初始学习阶段与教师... 当前音乐学术界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若欲综合治理音乐学术环境,首先应该把好各个教学与审核环节的关隘,对于严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及其训练过程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教学上则应该主要抓学生的初始学习阶段与教师的继续学习阶段两个重要环节。另外,我国音乐院校目前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名实不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此,应该在制定相关发展策略时,注重区分和培养“研究型”与“创作表演型”两类音乐教学人才,并努力消除长期以来在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明显的观念误区和制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术道德规范 一般学术规范 音乐学行业规范 研究型人才 创作表演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85,共6页
本文旨在从电脑音乐技术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构成的基础条件入手,比较新技术对于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下的教师群体、音乐学习者应当做出哪些转变去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展现互联网音乐教育下的审美、创作、表演... 本文旨在从电脑音乐技术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构成的基础条件入手,比较新技术对于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下的教师群体、音乐学习者应当做出哪些转变去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展现互联网音乐教育下的审美、创作、表演的艺术成果。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理论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也能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音乐教育 新考验 审美、创作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合唱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冠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中国的合唱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中,结合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特点及审美观念创作出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本文将从中国合唱音乐的创作、表演及欣赏三个方面分析合唱对民族性的探索,期望能从新的角度诠释合唱在中色国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合唱 民族性 创作表演 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