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价修饰时间对乳铁蛋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结构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翟珍妮 廉小妮 +3 位作者 郑佳雨 陈慧伶 樊凤娇 方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8,共8页
为通过利用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提升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引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探索其与LF共价结合的潜力,旨在提升LF的生物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圆二色光... 为通过利用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提升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引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探索其与LF共价结合的潜力,旨在提升LF的生物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圆二色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研究共价作用时间对LF-EGCG复合物结构、热稳定性及成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CG与LF共价结合0.5 h时,LF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1304.00,相比LF下降约85.03%)。在复合物中蛋白质量浓度为100μg/mL条件下,LF-EGCG复合物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24 h增殖率提升至1.43)并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处理7 d增加至15.27 U/g,相比对照组提高56.61%)。本研究可为LF的功能化改性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其在骨健康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儿茶素 共价反应 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牛血清白蛋白-高酯果胶Pickering乳液构建和稳定性差异研究
2
作者 刘逸佳 杨涛 +7 位作者 傅志轩 吴浩人 李小华 袁勇 巢瑾 银飞燕 吴远杰 石萌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65-272,共8页
该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和高酯果胶(high-methoxyl pectin,HEP)组成的三元复合物作为连续相,菜籽油作为分散相,构建了高内相Pickering乳液,... 该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和高酯果胶(high-methoxyl pectin,HEP)组成的三元复合物作为连续相,菜籽油作为分散相,构建了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并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EGCG(0~25 mg/mL)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EGCG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乳液粒径最小,为49.4μm,乳液Zeta电位变化不显著,光学微观结构和粒径分析一致。对乳液的流变性质分析,发现所有乳液样品均是以弹性为主,乳液凝胶状网络结构的强度和表观黏度均随EGCG颗粒浓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乳液EGCG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最大,此时乳液凝胶网络结构强度最好。不同EGCG浓度乳液的离心、贮藏、冷藏、热处理和离子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当EGCG质量浓度为10 mg/mL,乳液持水能力最佳,为57.86%。所有乳液在常温贮藏和冷藏30 d后均非常稳定,无明显乳析现象,且EGCG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乳液粒径变化最小,稳定性最好。在80℃的热处理条件下,所有乳液粒径均增大,但未发生破乳现象。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增大。相较于未添加EGCG组,EGCG质量浓度为5~15 mg/mL的乳液在不同盐离子条件下粒径较小。当EGCG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乳液的粒径最小,离子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儿茶素 果胶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对MPT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
3
作者 周旭 逯冉冉 +2 位作者 任芳丽 彭小雨 杨新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及EGCG低剂量组[25 mg/(kg·d)]和EGCG高剂量组[50 mg/(kg·d)]。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30 mg/(kg·d)制备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检测、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CG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1)在行为学检测中,与模型组比较,经EGCG低、高治疗后小鼠的运动路程和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均P<0.001),经EGCG高剂量治疗组的小鼠在中心路程所占百分比中也呈现出显著优势(P<0.001)。(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突触核蛋白沉积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高剂量组均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沉积(均P<0.001)。(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区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经EGCG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EGCG高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结论EGCG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儿茶素 自噬 自噬-溶酶体途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牛骨蛋白(EGCG-BBP)偶联物对乳化肉丸蛋白结构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史文静 潘丽 +3 位作者 邵科普 陈静雅 李扬扬 王庆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29,共9页
为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牛骨蛋白(Epigallocatechin-3-gallate-Bovine bone protein,EGCG-BBP)对乳化肉制品蛋白结构及贮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不同EGCG-BBP添加量对生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的理... 为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牛骨蛋白(Epigallocatechin-3-gallate-Bovine bone protein,EGCG-BBP)对乳化肉制品蛋白结构及贮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不同EGCG-BBP添加量对生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的理化性质、结构特性以及对肉丸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CG-BBP添加量为0.8%时,肉糜中MP的巯基含量最高,达4.06 nmol/mg蛋白,且羰基含量及表面疏水性最低,能够有效提升乳化肉制品的抗氧化能力。由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未添加EGCG-BBP组相比,添加共价物肉糜中MP的酰胺A带峰值所对应的波数明显增大,说明MP的二级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荧光光谱显示,随贮藏时间延长,对照组中MP的最强荧光波长发生显著红移,但随EGCG-BBP浓度的增加,红移程度显著降低,表明添加EGCGBBP能够改变MP的三级结构。此外,乳化肉丸贮藏过程中的氧化指标分析表明,添加0.8%EGCG-BBP能显著降低肉丸的过氧化值(P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从而提高其氧化稳定性。综上所述,EGCG-BBP能够显著改变MP的二、三级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提升乳化肉制品品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肉品抗氧化型乳化剂的应用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蛋白(egcg-bbp) 蛋白结构 抗氧化能力 乳化肉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胶原蛋白肽对α-乳白蛋白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聚集行为的影响及所形成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伟 陈如炎 +7 位作者 徐响 赵通 李根 郝一博 王文娟 焦梦婷 张浩 李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5-60,共6页
为研究鱼胶原蛋白肽(CP)对α-乳白蛋白(α-L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其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四种光谱学手段。结果表明,α-La、EGCG和CP的添加顺序直接... 为研究鱼胶原蛋白肽(CP)对α-乳白蛋白(α-L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其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四种光谱学手段。结果表明,α-La、EGCG和CP的添加顺序直接影响所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结构特性。在温度为25℃条件下,低浓度的CP促进α-LaEGCG复合物的聚集,聚集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不均一,溶液浊度增加;而较高浓度的CP则抑制α-La和EGCG的聚集行为,聚集体粒径较小,粒径分布均一,溶液相对澄清。zeta电位(ζ-电位)结果表明,在澄清溶液中,溶液的ζ-电位接近于0,这可能与CP抑制α-La和EGCG聚集的机理有关。荧光结果表明,CP的加入使三元复合物中α-La的结构伸展,α-La分子中色氨酸的亲水性增强。圆二色谱分析表明,澄清溶液中,CP使三元复合物中α-La的α-螺旋结构增加,而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减小。热处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溶液的浊度,增加颗粒粒径,使三元复合物中的α-La结构更加伸展,但对溶液ζ-电位和α-La二级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蛋白 Α-乳白蛋白 儿茶素 三元复合物 聚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中波紫外浅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敏 骆丹 +1 位作者 林向飞 曹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该诱导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mJ/cm2UVB及12.5μg/mLEGCG处理FB,同时以SP600125...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该诱导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mJ/cm2UVB及12.5μg/mLEGCG处理FB,同时以SP600125为对照,照光和(或)加药后于相应时间点提取上清及总RNA,以ELISA法检测MMP-1表达,反转录(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1mRNA含量。结果:30mJ/cm2UVB照射FB后24hMMP-1表达为对照组的3.1倍,12h及24h时MMP-1mRNA表达分别增加至对照组的2.60倍及2.66倍(P均<0.05)。UVB照射前、后加EGCG及SP600125组较单纯UVB照射组显著抑制MMP-1的表达,MMP-1mRNA含量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71.9%及40.4%,MMP-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61.8%及48.9%。结论:UVB照射FB后MMP-1mRNA及MMP-1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EGCG可抑制UVB所致的MMP-1mRNA及MMP-1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紫外线 中波 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折叠态β-乳球蛋白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付珊琳 钟俊桢 +3 位作者 姚文俊 覃芳芳 刘成梅 刘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通过微波处理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得到去折叠态β-乳球蛋白(unfolded-β-lactoglobulin,U-β-LG),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的方法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与U-β-L... 通过微波处理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得到去折叠态β-乳球蛋白(unfolded-β-lactoglobulin,U-β-LG),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的方法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与U-β-LG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GCG能与β-LG和U-β-LG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它们相互之间均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在298 K时,EGCG与β-LG和U-β-LG的结合距离分别为3.188 nm和2.875 nm。EGCG的结合使β-LG和U-β-LG的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表面疏水性降低。与天然β-LG相比,U-β-LG与EGCG具有更大的结合强度,结合后的U-β-LG发生更大的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儿茶素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恶性行为及MT1-MM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关艳萍 姚广裕 +3 位作者 胡晓磊 陈路嘉 顾繁 叶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83-2085,共3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ichin-3-gallate,EGCG)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恶性行为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MT1-MM...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ichin-3-gallate,EGCG)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恶性行为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MT1-MMP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株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验中将MCF-7细胞株分为3组:(1)未转染组;(2)空白质粒组;(3)转染组。将各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显示,转染后MCF-7细胞株检测到MT1-MMP蛋白的表达,加入EGCG后MT1-MMP表达受抑制。侵袭实验及CCK-8实验结果显示,表达MT1-MMP蛋白的MCF-7细胞株的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空白质粒组,而加入EGCG后转染组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及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1-MMP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儿茶素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东芳 崔海燕 +3 位作者 肖鹏 杨欢 李卫国 王坤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用1 mg/L LPS进行刺激,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CP-1与...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用1 mg/L LPS进行刺激,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CP-1与MIP-2 mRNA水平、ELISA检测培养液中MCP-1与MIP-2的蛋白含量。结果 1 mg/L LPS可显著刺激RAW264.7细胞MCP-1和MIP-2 mRNA表达,单独EGCG对MCP-1和MIP-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但EGCG可以抑制LPS诱导的MCP-1和MIP-2的表达,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EGCG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CP-1和MI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脂多糖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GLUT2/G6PD/GS表达和血糖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买文丽 郭洋 +3 位作者 佘光鹏 吕寅春 郑倩 刘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9-1775,共7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糖原合酶(GS)途径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成模后采用数字随机...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糖原合酶(GS)途径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成模后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糖尿病模型(M)组、二甲双胍(Met)组、EGCG低剂量(EL)组和EGCG高剂量(EH)组,另设正常对照(Con)组,每组10只,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其余2组均灌服生理盐水(0.1 mL/kg),8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采用PAS染色检查肝糖原含量;real-time PCR检测G6PD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GS和GLUT2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Con组比较,M组大鼠FBG、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肝糖原含量、G6PD mRNA表达水平、GS蛋白表达水平和GLU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组比较,给药组大鼠FBG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ISI、肝糖原含量、G6PD mRNA表达水平、GS蛋白表达水平和GLU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EGCG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LUT2-G6P-G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2型糖尿病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6磷脱氢酶 糖原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小米谷糠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向硕 常城铭 和东芹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58-166,共9页
采用内源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小米谷糠蛋白在模拟人体生理状态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GCG可以大幅度淬灭小米谷糠蛋白的内源荧... 采用内源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小米谷糠蛋白在模拟人体生理状态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GCG可以大幅度淬灭小米谷糠蛋白的内源荧光,淬灭机制为静态和动态混合淬灭;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EGCG影响小米谷糠蛋白肽链骨架结构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同步荧光结果表明EGCG主要影响色氨酸残基周围微环境,降低其周围微环境疏水性。在290、298、310 K时,EGCG与小米谷糠蛋白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8.6916×10^(4)、1.3170×10^(6)、7.8686×10^(6)L/mol,对应的结合位点数(n)为1.0848、1.3009、1.4893。热力学参数表明EGCG与小米谷糠蛋白以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根据Föster非辐射转移理论计算了EGCG与小米谷糠蛋白结合距离(r)为2.3418 nm;构建了EGCG与小米谷糠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结合率的理论模型,表明随着EGCG浓度增大,两者的结合率逐渐减小,温度变化影响两者的结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EGCG) 小米谷糠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承艳 贾宁 韩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APP/PSl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作用。方法8月龄APP/PSl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g)、EGCG低剂量组(Tg/EGCG-L)、高剂量组(Tg/EGCG-H),同月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NT)。采用Morris水...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APP/PSl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作用。方法8月龄APP/PSl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g)、EGCG低剂量组(Tg/EGCG-L)、高剂量组(Tg/EGCG-H),同月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NT)。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ULK1、P62、LC3Ⅱ/LC3Ⅰ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OR的表达;ELISA法检测Aβ1-42水平。结果与NT组比较,Tg组小鼠寻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延长及穿越目的象限的次数减少(P<0.05),海马ULK1表达降低、P62、LC3Ⅱ/LC3Ⅰ、Aβ1-42表达升高(P<0.05),EGCG治疗组较Tg组各异常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EGCG可以改善APP/PSl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神经元自噬活性,减少脑内Aβ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APP/PSl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自噬 MTOR信号通路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Cu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亮亮 徐曼 +1 位作者 胡新宇 汪咏梅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0,共5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EGCG能够与蛋白质及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其各种生理活性功能。笔者利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EGC...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EGCG能够与蛋白质及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其各种生理活性功能。笔者利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EGCG及其Cu(Ⅱ)络合物(EGCG-C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Cu(Ⅱ)的存在对EGCG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Stern-Volmer曲线分析了EGCG及其Cu(Ⅱ)络合物分别与BSA络合反应中不同的荧光猝灭机理,采用Stern-Volmer方程及不同Stern-Volmer修正方程计算得到3种不同反应体系中EGCG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果表明:随EGCG和EGCG-Cu络合物样品浓度的增加,BSA出现典型的荧光猝灭现象,表明EGCG和EGCG-Cu络合物均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反应溶液中Cu(Ⅱ)的存在会改变EGCG与BSA的相互作用形式,并降低EGCG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此外,EGCG与Cu(Ⅱ)络合后能够提高EGCG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EGCG在体内的各种生理活性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EGCG) 血清白蛋白(BSA) 荧光猝灭法 Stern-Volm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及叶酸、EGCG对HUVECs TM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珍 周雪颖 +2 位作者 韩沙如拉 袁瑞 杨志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明确叶酸(folic acid,FA)与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明确叶酸(folic acid,FA)与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Hcy所引起的上述变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株,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0、100、200、500、1000μmol/L)Hcy组、100μmol/L Hcy+FA组以及100μmol/L Hcy+EGCG组。干预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HUVECs凋亡率;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TM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M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Hcy组HUVECs凋亡率(10.04%、14.67%、16.02%、17.08%、20.78%vs.6.32%)、DNMT1蛋白表达水平(0.96±0.07、1.43±0.09、1.43±0.09、1.04±0.10、1.08±0.15 vs.0.56±0.05)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0.68±0.09、2.90±0.25、1.43±0.03、1.30±0.05、0.91±0.11 vs.0.31±0.08)均升高(P<0.01),TM mRNA表达水平(0.24±0.04、0.09±0.02、0.05±0.01、0.04±0.02、0.04±0.02 vs.2.25±0.11)下降(P<0.01)。与100μmol/L Hcy组相比,100μmol/L Hcy+FA组、100μmol/L Hcy+EGCG组HUVECs凋亡率(11.84%、8.84%vs.14.67%)、DNMT1蛋白表达水平(0.78±0.14、0.59±0.08 vs.1.43±0.09)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0.94±0.05、0.74±0.04 vs.1.43±0.06)均明显下降(P<0.01)、TM mRNA表达水平(0.57±0.08、1.94±0.41 vs.0.09±0.02)明显升高(P<0.01)。结论Hcy可通过上调HUVECs DNMT1蛋白表达水平,引起TM启动子区高甲基化,进而下调TM mRNA表达,诱导HUVECs凋亡增加。而FA和EGCG可以逆转Hcy所引起的上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血栓调节蛋白 同型半胱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儿茶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阻断HDAC6-PI3K/AKT/mTOR轴以激活自噬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Aβ
15
作者 林雨 黄凯文 +4 位作者 洪宏海 朱丹 莫友胜 李冬莉 方淑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7,共12页
【目的】为明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参与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和自噬诱导,以探讨EGCG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EGCG组,另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 【目的】为明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参与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和自噬诱导,以探讨EGCG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EGCG组,另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5只,EGCG组持续灌胃给药[5 mg/(kg·d)]8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及Y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硫磺素-S染色评价小鼠脑实质中Aβ的含量及分布,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Aβ1-4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表达水平;同时予20μmol/L Aβ1-42诱导N9小鼠胶质细胞模型,检测不同浓度EGCG(5μmol/L、10μmol/L、20μmol/L)处理后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Aβ1-4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胰岛素降解酶(IDE)、脑啡肽酶(NE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水平;最后通过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SH-SY5Y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活力及Caspase-3水平,验证EGCG介导Aβ清除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EGCG增加APP/PS1小鼠在旷场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及次数(P<0.05),提高Y迷宫测试交替百分比(P<0.01);EGCG减少APP/PS1小鼠海马组织中Aβ沉积,增加小胶质细胞数量;体外实验显示EGCG可提高Aβ诱导N9细胞的存活率(P<0.01),并上调RAGE活性(P<0.05),促进Aβ的内化吞噬(P<0.01),通过下调HDAC6水平(P<0.05),抑制PI3K、AKT、mTOR的磷酸化(P<0.001)而增加LC3-Ⅱ/LC3-I比值(P<0.001)激活小胶质细胞自噬;EGCG通过小胶质细胞对Aβ1-42的清除,提高SH-SY5Y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Caspase-3的活性(P<0.01),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结论】EGCG通过靶向阻断HDAC6-PI3K/AKT/mTOR轴,激活小胶质细胞自噬清除A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 自噬 蛋白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宗正 仇杨 +4 位作者 吴国芳 史新娥 沈清武 杨公社 孙世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5-652,共8页
为了阐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利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处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了细胞增殖和... 为了阐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利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处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了细胞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GCG以时间、浓度依赖方式抑制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EGCG处理后,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G1期细胞比例上升,而G2和S期细胞比例下降,这说明细胞被阻滞在G1期,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免疫荧光检测分化过程中MyHC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EGCG促进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并降低增殖标志基因MyoD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的表达量,而提高了分化标志基因MyoG和MyHC的表达量.在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EGCG降低β-联蛋白的表达量,且核内的β-联蛋白明显减少.结果表明,EGCG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EGCG) Wnt/β-蛋白 骼肌卫星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牙龈上皮细胞内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寇育荣 潘亚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胞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以Real-time RT-PCR法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化物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的作用。结果:EGCg浓度依赖性抑制牙龈上皮细胞内PGE2分泌和COX-2、MM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成为牙周炎症抑制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上皮细胞 儿茶素(EGCg) 前列腺素E2(PGE2) 环氧化物酶-2(cox-2) 基质金属蛋白-3(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与β-伴大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国 田泽鹏 +6 位作者 薛丽莹 陈骐 王迪 衣艳娇 李萌 孙书境 隋晓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中性条件下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7S)、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的相互作用。结果...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中性条件下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7S)、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EGCG与7S/11S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诱导了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发生变化。EGCG通过动态和静态方式猝灭7S/11S蛋白内源荧光。与7S蛋白相比,EGCG对11S蛋白的亲和力更高。EGCG与7S/11S蛋白的反应自发进行,两者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物质的量比1∶1的复合物。EGCG能够降低7S/11S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并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11S蛋白变化更加明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研究表明除氢键外,疏水相互作用也参与了复合物的形成。EGCG结合导致7S/11S蛋白二级结构发生不同变化,使蛋白质发生解折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大豆球蛋白 儿茶素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pH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焕 董晓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34-2543,共10页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不同pH值(5. 0,6. 0和7. 4)下对β-淀粉样蛋白(Aβ_(42))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虽然在上述pH范围内EGCG均可抑制Aβ_(42)聚集和细胞毒性,但不同pH值下EGCG与Aβ_(42)的作用方式不同.当pH=5. 0...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不同pH值(5. 0,6. 0和7. 4)下对β-淀粉样蛋白(Aβ_(42))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虽然在上述pH范围内EGCG均可抑制Aβ_(42)聚集和细胞毒性,但不同pH值下EGCG与Aβ_(42)的作用方式不同.当pH=5. 0时,Aβ_(42)可在数秒内聚集,EGCG-Aβ_(42)相互作用最弱,因此聚集前期EGCG不能有效抑制Aβ_(42)纤维化;培养24 h时,产生35. 1%的β-折叠结构和50%的硫黄素T(Th T)荧光;但此pH值下EGCG可通过降低Aβ_(42)表面疏水性使聚集体重塑,因此在聚集后期可阻碍Aβ_(42)纤维化.当pH=6. 0时,Aβ_(42)聚集速度降低,EGCG-Aβ_(42)相互作用增强,EGCG对Aβ_(42)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较pH=5. 0时更加显著,几乎可完全抑制Aβ_(42)向β-折叠构象转换和Th T荧光的产生.当pH=7. 4时,Aβ_(42)聚集速度最慢,EGCG与Aβ_(42)结合作用最强,因而能够增加Aβ_(42)稳定性和聚集延滞期,显著抑制Aβ_(42)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聚集 PH值 儿茶素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活性物质的复合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焕焕 乌斯嘎勒 +1 位作者 冯稳稳 梁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9-65,共7页
本文通过竞争实验证明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hBSA)同时结合α-生育酚、白藜芦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可能性,通过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实验表征蛋白对活性物质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hBSA能同时结合三种物质,并且在复合... 本文通过竞争实验证明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hBSA)同时结合α-生育酚、白藜芦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可能性,通过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实验表征蛋白对活性物质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hBSA能同时结合三种物质,并且在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不存在竞争行为。储藏48 h后,游离态α-生育酚、白藜芦醇、EGCG残留率分别为48%、68%、0%,hBSA-EGCG-α-生育酚-白藜芦醇复合物中残留率分别为91%、90%、15%;储藏288 h后,游离态的α-生育酚、白藜芦醇、EGC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减少了6%、10%、31%,hBSA-EGCG-α-生育酚-白藜芦醇复合物仅减少了13%。因此,hBSA是同时负载三种活性物质的良好载体。研究结果将为蛋白类共包埋载体的开发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Α-生育酚 白藜芦醇 儿茶素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