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美学的建构及其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裴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2,共6页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主体社会实践的改变和生存体验方式的转型,空间性逐步受到哲学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并且与文学和美学相融共生,生发出崭新的、具有实践性质的"空间美学"。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空间美学的&qu...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主体社会实践的改变和生存体验方式的转型,空间性逐步受到哲学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并且与文学和美学相融共生,生发出崭新的、具有实践性质的"空间美学"。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以主体精神实践的维度完成了对本体论和认知论意义上的空间转型。而空间美学的实践性特质也得以充分参与到后现代的文化表征言说之中,"自然空间性"与"都市实践性"的融合、"空间生产性"与"空间话语论"的融合、"生活空间性"与"身体在场性"的融合都构成了文化实践的显性特质。空间美学将在后现代的历史语境中继续体现强大的理论包容力与话语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美学 后现代 学科互涉 表征实践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表征实践的文化空间生产 被引量:38
2
作者 谢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文化空间生产理论是空间理论在不断整合美学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马克思的生产实践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阐释下成为直接促动当代“空间转向”的重要理论资源。法兰克福学派较早运用马克思生产... 文化空间生产理论是空间理论在不断整合美学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马克思的生产实践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阐释下成为直接促动当代“空间转向”的重要理论资源。法兰克福学派较早运用马克思生产实践论方法探寻空间的社会历史性,使关于空间的理论思考摆脱抽象超验的形而上学倾向。而列斐伏尔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引入到空间研究的领域,提出“空间生产”的著名理论,使空间的理论思考达到了辩证统一的生存一实践论哲学高度。解决了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所面对的悖论难题,空间理论因而成为一种社会或文化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理论 空间生产 表征实践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机制及其实践表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崔友兴 李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2,26,共5页
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实现教师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基于量化分析和质化解读的路径,揭示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机制为合理目标、实践反思、学校变革性文化和支持性环境。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合理目... 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实现教师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基于量化分析和质化解读的路径,揭示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机制为合理目标、实践反思、学校变革性文化和支持性环境。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合理目标是启动器,实践反思是载体和深层原因,学校变革性文化是活跃性因素,支持性环境是保障性条件,它们共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并促进教师积极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动力 生成机制 实践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表征与生成机理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冬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8,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过程,而是在谋篇布局、分步推进的历史主动精神引领下不断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的表征是在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担承历史使命及扬弃历史模式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擘画、开拓、...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过程,而是在谋篇布局、分步推进的历史主动精神引领下不断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的表征是在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担承历史使命及扬弃历史模式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擘画、开拓、推进及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由理论上守正创新、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坚持独立自主共同推动而形成的。当前,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表征与生成机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主动精神 实践表征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政策逻辑与实践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房广顺 李若晴 李作章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欧盟的科学、有效治理。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体现出以连贯和协调的方式追求其目标的政策逻辑。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实践中形成四个基本特征:目标定位方... 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欧盟的科学、有效治理。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体现出以连贯和协调的方式追求其目标的政策逻辑。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实践中形成四个基本特征:目标定位方面,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促进方式方面,顶层设计和成员探索有机结合;体系内容方面,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互动平衡;保障机制方面,机构自治与政府问责相辅相成。未来发展中,欧盟需要在关照政治、经济的前提下,处理好自治与问责、统一与多样、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高等教育 治理现代化 发展历程 政策逻辑 实践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学观照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的表征与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瑞 覃千钟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3期117-121,共5页
在解释学语境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表征于"理解"规定着评价意识存在,"文本"是评价知能实践的载体,"对话"作为评价行为表现机制,"意义"是情境适应性评价的产物;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的机理... 在解释学语境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表征于"理解"规定着评价意识存在,"文本"是评价知能实践的载体,"对话"作为评价行为表现机制,"意义"是情境适应性评价的产物;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的机理内在于评价意识强化是一种"循环"进程,"先见"是评价知能转化的实践基础,"预期"驱动评价行为的反思和改进,"时间间距"是深化评价意义的媒介,教学评价素养实践的实质是"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素养 解释学表征 实践表征 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表征、沟通与交互:融合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和曼 焦飞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数字时代,融合新闻是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闻形态,不仅在生产流程与传播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在叙事话语与叙事手法上进行着明显的革新。整合多种媒介的叙述信号,强化话语系统的运作实践,发挥交往沟通的交际职能,能... 数字时代,融合新闻是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闻形态,不仅在生产流程与传播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在叙事话语与叙事手法上进行着明显的革新。整合多种媒介的叙述信号,强化话语系统的运作实践,发挥交往沟通的交际职能,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主体间性,成为融合新闻遵循的叙事规则。以此切入,厘清融合新闻叙事的信号逻辑,依托叙述者、叙述视点和叙述时空等类组信号形成叙事集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新闻事件;阐释融合新闻叙事的表征实践,归纳表演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等话语特征;加强虚拟现实媒介传播的有效沟通,调节叙述行为促进主体与客体抵达共识;瞄准交互主体性,分层建构融合新闻叙事,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一致,为今后融合新闻的生产、设计与创新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 叙述信号 表征实践 沟通取向 交互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刑事司法程序异化的实践现状——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喜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9,共9页
通过对90起典型误判案件的经验分析,发现转型中国的刑事司法在程序运行方面,具有"错误演化的重复性"、"辩护功能的次要性"等异化特征;在证据使用方面,具有"证据收集的非法性"、"证据效果的间接性&qu... 通过对90起典型误判案件的经验分析,发现转型中国的刑事司法在程序运行方面,具有"错误演化的重复性"、"辩护功能的次要性"等异化特征;在证据使用方面,具有"证据收集的非法性"、"证据效果的间接性"、"证据认定的随意性"等异化特征;在权利救济方面,具有"救济原因的偶然性"、"救济渠道的阻滞性"、"救济方式的博弈性"等异化特征。刑事司法程序的异化引发了"受害主体的多元性"、"危害程度的深远性"、"赔偿救济的有限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这些异化现象,必须通过制度与条件的双重改进方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状况 程序异化 实践表征 典型案例 经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的买手:境外代购的实践生成及归因透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凯强 范和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50,共9页
适逢市场经济方兴未艾和消费时空无边界性地拓展,境外代购作为满足人们跨地域购物愿景的新兴中介,其发展历程经由稀缺商品的单一性获取到对"高档奢侈品""高质量品牌"和"价格优势产品"等多元化的追求。与... 适逢市场经济方兴未艾和消费时空无边界性地拓展,境外代购作为满足人们跨地域购物愿景的新兴中介,其发展历程经由稀缺商品的单一性获取到对"高档奢侈品""高质量品牌"和"价格优势产品"等多元化的追求。与之相适应,代购平台在最初"熟人帮忙"的基础上衍生出跨境电商(B2C)和职业买手(C2C)等渠道。鉴于代购流程表现的全球性、非现货性、弱障碍性和维权失范性等特征,尝试从"身份诱惑"和"利益表达"的个体内生逻辑驱动、"网络抽离化机制"和"新经济伦理"的外部因素助推、"资本禀赋"与"成本优势"的力量蓄能等三大维度出发,探讨代购"热化"趋势的多方成因,以实现消费者理性支出与感性需求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买手 境外代购 实践表征 成因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基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艾巧珍 徐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然而学界对数字化赋能学校发展的实践进展及存在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数字化赋能的总体水平、主要特征和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专家咨询和实践调研,从学...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然而学界对数字化赋能学校发展的实践进展及存在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数字化赋能的总体水平、主要特征和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专家咨询和实践调研,从学校管理、教学应用、环境建设、教育评价、教师发展、协同育人六个维度构建数字化赋能学校发展的指标体系并编制量表,对北京市5400余名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中小学校发展总体程度较高,但不同维度的赋能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的数字化实践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数字化赋能学校发展实践应激发各主体的数字化应用意识、采取差异化区域推进策略、推进新老教师群体分类培训等,以更好地赋能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赋能 基础教育学校 实践表征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的“融通”之道——“文化循环”学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君超 王达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15,共7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要从生产、消费、表征、认同与规则等方面对媒体融合的潜力进一步进行理论挖掘。文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根据“文化循环”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要从生产、消费、表征、认同与规则等方面对媒体融合的潜力进一步进行理论挖掘。文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根据“文化循环”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媒体融合的生产与消费,探讨如何推动主流媒体的供给侧改革;研究媒体融合的表征,洞悉媒体融合意义的深层结构;重视“认同”环节的研究,凸显媒体融合产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规则”的把握,重建媒体融合的文化规则。这一分析框架结合了我国媒体融合实践与文化研究理论,有助于展现更广阔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媒体融合 融媒体 全媒体传播体系 表征实践 文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阅读模式的媒介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云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2,共4页
社会化阅读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模式,它的读者中心、社交属性和技术基底,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消费关系和运行机理。从媒介学视角分析社会化阅读行为,解析其媒介域动态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效应,有助于准确把握社会化阅读的表征实践,并对... 社会化阅读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模式,它的读者中心、社交属性和技术基底,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消费关系和运行机理。从媒介学视角分析社会化阅读行为,解析其媒介域动态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效应,有助于准确把握社会化阅读的表征实践,并对阅读文化的规律和前景,予以切实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媒介学 阅读模式 表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及改进路径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曾维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新公共管理局限性的实践表征主要有伦理上的道德约束问题、制度上的市场限度问题、结构上的机构裂化问题、领导上的政治控制问题和文化上的模式转移问题共五个方面,其理论根源主要是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单维价值取向、功能性组织模型及碎... 新公共管理局限性的实践表征主要有伦理上的道德约束问题、制度上的市场限度问题、结构上的机构裂化问题、领导上的政治控制问题和文化上的模式转移问题共五个方面,其理论根源主要是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单维价值取向、功能性组织模型及碎片化治理和管理学途径及企业化方法。新公共管理局限性的改进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经济性价值到公共性价值,推行民主行政及公民参与;从功能性导向到问题性导向,引入整体政府及整体治理;从管理途径到多元化途径,寻求学科整合及知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实践表征 理论根源 替代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套用:一种基层项目制运作的异化形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克昌 区婉仪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9,共9页
作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产物和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的重要载体,项目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引起学界高度重视,“项目套用”是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异化形态。虽然该行为在基层政府中已经呈现出扩散运用的趋势,却并未得到... 作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产物和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的重要载体,项目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引起学界高度重视,“项目套用”是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异化形态。虽然该行为在基层政府中已经呈现出扩散运用的趋势,却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项目套用在基层运作过程中具有在申报端包装申报以博取更多资金、在运行端套用建设以争取资金剩余,以及在验收端通过成果互用以应付上级检查三种实践表征。就其产生原因而言,每个端口“项目套用”行为的出现均是官员主观性动机的激发,包括项目名额的高竞争压力、资源节约的考量和下级政府对项目数据高掌控权,以及客观性条件的满足,如项目申报标准的模糊性、上级政府考察力度的薄弱和项目验收出现的信息漏洞,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项目套用在现实表征及可能的诱发原因和优化建议虽然做了一些解释和研究,但项目套用内在机理充满复杂性,未来在其发生逻辑框架的建构和外部效用正负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深入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套用 基层项目制 异化形态 实践表征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云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是针对文学研究或文学理论的危机而产生的,它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知识变革和理论视野的更新。西方文艺理论家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问题上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它对于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是针对文学研究或文学理论的危机而产生的,它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知识变革和理论视野的更新。西方文艺理论家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问题上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它对于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西方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原因、理论思考及学术启迪性,并反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语言学转向 人类学转向 文化表征意指实践 文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