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隙土等效连续介质的渗透张量及表征单元体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锦辉 张利民 雷卫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8-51,共4页
裂隙土的渗透特性是裂隙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参数。文中通过分别考虑随机裂隙网络和土体本身的渗透性,推导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并用张量的形式表示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同时建立了确定裂隙土表征单元体积的准则,为应用等效连续介质... 裂隙土的渗透特性是裂隙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参数。文中通过分别考虑随机裂隙网络和土体本身的渗透性,推导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并用张量的形式表示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同时建立了确定裂隙土表征单元体积的准则,为应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大于裂隙网络和土体的渗透系数,其渗透方向取决于裂隙网络的渗透方向。算例中裂隙土的表征单元体积大约是裂隙长度平均值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土 渗透系数 张量 表征单元体积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缩尺级配堆石料力学参数的表征单元体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晋伟 迟世春 +2 位作者 闫世豪 郭宇 周新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8-1427,共10页
为了寻找室内缩尺级配堆石料强度和变形参数的表征单元体积(REV),利用离散元方法(DEM)研究试样尺寸对玄武岩堆石料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室内单颗粒破碎试验,分析玄武岩颗粒的破碎特性,确定DEM模拟所需的颗粒破碎强度参数.开展一系列试样... 为了寻找室内缩尺级配堆石料强度和变形参数的表征单元体积(REV),利用离散元方法(DEM)研究试样尺寸对玄武岩堆石料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室内单颗粒破碎试验,分析玄武岩颗粒的破碎特性,确定DEM模拟所需的颗粒破碎强度参数.开展一系列试样尺寸、颗粒排列和围压不同的三轴压缩DEM试验.分析堆石料强度和变形参数随试样尺寸的变化规律,建议了各参数的REV.结果表明,颗粒排列和试样尺寸均会影响堆石料的力学行为.各力学参数的变异系数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力学参数的REV尺寸不同,为了提高DEM计算效率,可以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试样尺寸.在模拟工况下,要使所有参数均达到稳定,数值试样尺寸应不小于直径300 mm×高度6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表征单元体积 离散元方法(DEM) 试样尺寸效应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PA2D-Flow软件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表征单元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振伟 马克 +1 位作者 田洪圆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12-3021,共10页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多依附于高陡裂隙岩体边坡而建,而边坡的渗控结构成为研究重点。为进一步研究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基于C语言程序,考虑不同迹长、密度的概率分布,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生成随机裂隙,然后将随机裂隙导入...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多依附于高陡裂隙岩体边坡而建,而边坡的渗控结构成为研究重点。为进一步研究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基于C语言程序,考虑不同迹长、密度的概率分布,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生成随机裂隙,然后将随机裂隙导入有限元渗流计算软件RFPA^2D-Flow,形成渗流裂隙网络模型。通过对不同的方位、不同尺寸上的等效渗透系数的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渗透张量,结合类张量特性和类常量特性判定依据,确定渗流表征单元体,并自定义渗透特性各向异性系数,研究裂隙的密度、迹长对岩体渗透张量、表征单元体尺寸和各向异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裂隙密度和裂隙迹长对裂隙岩体的渗透主值影响较大,但对渗透主方向几乎无影响,随密度或者迹长的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主值逐渐增大;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裂隙密度或迹长的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表征单元体尺寸逐渐减小;③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各向异性系数r随密度增大逐渐减小,随裂隙迹长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左岸边坡裂隙岩体为例,根据地质勘探所获的裂隙概率分布特征及相关参数,利用本文研究方法进行渗流数值模拟计算,确定锦屏左岸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和表征单元体尺寸,并结合现场压水试验结果对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在一个数量级之内,说明本文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几何特征 表征单元体积 渗透张量 RFPA^2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勘探领域微米CT实验关键技术探讨及应用
4
作者 黄向胜 罗程飞 +3 位作者 张群 陈金定 张耀元 刘晓文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微米CT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关键控制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等环节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仍受到较大影响。为系统研究微米CT实验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南海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的7块... 微米CT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关键控制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等环节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仍受到较大影响。为系统研究微米CT实验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南海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的7块典型样品,重点探讨检测分辨率、表征性体积单元大小及数据处理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的检测分辨率是确保数据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对孔隙结构参数的提取及后续分析影响最为显著,应综合考虑样品尺寸和岩性特征等因素进行优化设置;(2)在表征砂岩样品孔隙度时,较大的体积单元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而在构建孔隙网络模型时,表征性体积单元应不小于600体素×600体素×600体素,以确保网络模型的代表性;(3)采用分区间统计法计算孔隙直径(Φ)的累积体积频率,并绘制孔径分布曲线,同时使用体积法计算平均孔径,可更精确地表征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不仅为微米CT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测试流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实验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CT 检测分辨率 表征体积单元 孔隙结构参数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节理玄武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顺桂 池永翔 +2 位作者 王思敬 刘海宁 石安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结合柱状节理玄武岩块室内直剪试验和现场大尺度直剪试验所取得不同尺度岩块的抗剪参数试验成果,进行异计拟合回归分析得到柱状节理玄武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内聚力c和内摩擦系数f的尺寸效应经验表达式,认为抗剪强度参数与试样尺寸间近似呈... 结合柱状节理玄武岩块室内直剪试验和现场大尺度直剪试验所取得不同尺度岩块的抗剪参数试验成果,进行异计拟合回归分析得到柱状节理玄武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内聚力c和内摩擦系数f的尺寸效应经验表达式,认为抗剪强度参数与试样尺寸间近似呈幂函数形式。抗剪强度参数的表征单元体积研究表明,内聚力对试样的尺寸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玄武岩体 抗剪强度参数 尺寸效应 表征单元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REV尺度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狄圣杰 汪明元 +1 位作者 邓南沙 宋庆滔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7,共5页
土石混合体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宏观二元介质不连续岩土体,不同的块体分布情况及不同的试件尺度导致其具有不同的等效强度特性。基于随机集合体构造(RA S)方法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的随机模型,编制程序实现了随机模型的输出和数值模型的生成。... 土石混合体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宏观二元介质不连续岩土体,不同的块体分布情况及不同的试件尺度导致其具有不同的等效强度特性。基于随机集合体构造(RA S)方法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的随机模型,编制程序实现了随机模型的输出和数值模型的生成。以西南某大型堆积体滑坡中的典型土石混合体为例,考虑含石量和不同粒径分布规律,建立多组不同尺寸随机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试验,得到了强度表征单元体积(REV)尺度,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等效强度参数,并分析了土石混合体受力性能和渐进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存在REV尺度,案例所得的REV尺度为1.0 m×1.0 m,不同尺度数值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别,基于REV尺度的力学参数才符合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随机模型 表征单元体积(REV)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网状裂隙分形插值法生成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媛 冯迪 陈尚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9-1166,共8页
为研究裂隙土体的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建立与实际情况近似的裂隙网络。首先,用测窗法对现场土体裂隙网络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其几何特征;然后,建立土体裂隙网络分形插值法的生成技术,编制程序得到分形插值网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 为研究裂隙土体的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建立与实际情况近似的裂隙网络。首先,用测窗法对现场土体裂隙网络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其几何特征;然后,建立土体裂隙网络分形插值法的生成技术,编制程序得到分形插值网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表征单元体积对生成裂隙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裂隙网络与实际网络的表征单元体积相差不大。分形插值法生成的裂隙网络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土体裂隙的细部变化特征,而且整体分布特征与实际的形态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裂隙网络 几何特征 分形插值 生成技术 表征单元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三维柔度张量的数值试验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前 何吉 +1 位作者 陈胜宏 吴锦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25-3632,共8页
在裂隙岩体二维柔度张量数值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裂隙岩体三维柔度张量及其表征单元体积(REV)尺度研究的简化数值试验方法。首先根据岩体裂隙的统计参数及分布规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在研究域内获得与实际岩体裂隙同分布的三维随机裂隙网... 在裂隙岩体二维柔度张量数值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裂隙岩体三维柔度张量及其表征单元体积(REV)尺度研究的简化数值试验方法。首先根据岩体裂隙的统计参数及分布规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在研究域内获得与实际岩体裂隙同分布的三维随机裂隙网络,提取位于不同方位的岩体试件,运用二维柔度张量的数值试验方法求出各个平面方向上的二维柔度张量,然后根据二维与三维柔度张量的拓扑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裂隙岩体的三维柔度张量。对于含3组正交全贯通裂隙的岩体,通过数值试验获得的柔度张量与理论解相比,其主对角线上各参数的误差在5%以内,表明该数值试验方法较为可靠。最后将此方法运用到小湾水电站工程中,确定左岸坝区裂隙岩体的应力REV为11 m×11 m×11 m,并获得该区域裂隙岩体的三维柔度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柔度张量 应力表征单元体积 随机裂隙网络 蒙特卡罗方法 复合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应力变量选取原则刍议
9
作者 谢新宇 刘斌 周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69-2276,共8页
在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中,所选取的变量是否是非饱和土合适的应力变量往往被研究人员所忽视,这会阻碍本构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从土体的微观结构、能量守衡及力学平衡这3方面对非饱和土应力变量进行研究,以此提出了非饱和土应力变量选取... 在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中,所选取的变量是否是非饱和土合适的应力变量往往被研究人员所忽视,这会阻碍本构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从土体的微观结构、能量守衡及力学平衡这3方面对非饱和土应力变量进行研究,以此提出了非饱和土应力变量选取应遵循的3个原则,强调指出非饱和土应力变量与应力状态变量的区别,并对本构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应力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基质吸力、净法向应力并非为非饱和土应力变量,而有效应力和吸应力为其应力变量。建议使用有效应力来建立本构关系,其除了能满足文中提出的选取原则外,还能与饱和土理论之间有很好的过渡。文中的非饱和土应力变量选取原则还不成熟,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表征单元体积REV 应力变量 选取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