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文字发展的动力、道路与方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拱贵 朱金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3-38,32,共7页
对汉字的再认识正在深化。反对汉字拉丁式拼音化的人日益增多,而坚诗主张汉字拉丁式拼音化的仍不乏其人。关键在于对世界文字发展道路的认识。如果世界文字发展的道路确如印欧语言学(名为“普通语言学”)所说,是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 对汉字的再认识正在深化。反对汉字拉丁式拼音化的人日益增多,而坚诗主张汉字拉丁式拼音化的仍不乏其人。关键在于对世界文字发展道路的认识。如果世界文字发展的道路确如印欧语言学(名为“普通语言学”)所说,是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无元音音位文字→有元音音位文字)],那么,不管谁把汉字说得多么完美,汉字仍不可抗拒地将“走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道路——拼音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 汉字 表意文字 拼音化 表形文字 意音文字 普通语言学 元音音位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钱乃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81-86,共6页
以往数以千计的文章和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汉字的评价和结论是欠公正的。总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从表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汉字是落后的文字,必须改革。2、汉字难... 以往数以千计的文章和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汉字的评价和结论是欠公正的。总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从表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汉字是落后的文字,必须改革。2、汉字难认难记难学难写难打字(?)排印难输入,妨碍扫除文盲,妨碍全民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妨碍现代化建设。3、汉字与现代汉语不相适应,必然被表音文字取代,走世界文字其同的拼音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形文字 语音 书面语言 现代汉语 语言单位 汉字 音节 配列 基本单位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字的历史演变及纠正错别字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扩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一、 汉字的历史发展 汉字虽然有它的特殊性,但从它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来说,汉字与其它的外国文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 汉字决不是古代圣人仓颉一个人发明创造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殷代的甲骨文,造字的方法就已经达到相当完备... 一、 汉字的历史发展 汉字虽然有它的特殊性,但从它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来说,汉字与其它的外国文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 汉字决不是古代圣人仓颉一个人发明创造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殷代的甲骨文,造字的方法就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在甲骨文之前,或者说在汉字产生之前,有过“结绳记事时代”。结绳只能说是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中国很多古书都有“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至今,我国台湾的高山族以及大陆上某些少数兄弟民族,还有结绳记事的风俗。南美洲秘鲁的土人用各种颜色的大小绳子,作成各种各样形状来记载事情。此外,北美洲、欧洲、西非洲的土人都有类似的情形。又如中国的“八卦”,可能与结绳有渊源关系。总之,结绳是帮助记忆的简单符号,用这种方法进行社会交际,帮助人们记住一些事情,显然是接近原始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的历史 汉字形体 错别字 隶书 表形文字 甲骨文 小篆 助记 文字 鸡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与图案
4
作者 黄忠云 胡国瑞 《艺苑(美术版)》 1988年第4期83-84,共2页
"象形"作为汉字的原始形态,象形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具体物像出发。写画而成,所以这些划文既是文字,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意义,同时又是生动优美的图案艺术,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 "象形"作为汉字的原始形态,象形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具体物像出发。写画而成,所以这些划文既是文字,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意义,同时又是生动优美的图案艺术,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 抽象形式 象形文字 表形文字 图案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屐痕苍凉(上)
5
作者 彭匈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一个民族,文字的失却,文化的断裂,比什么都可怕百倍。
关键词 象形文字 符号 表形文字 希伯莱语 塞语族 犹太民族 玛雅文化 古埃及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汉字的结构和演变
6
作者 吴伯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古代汉字的“天、地、山、水、人、鸟、牛、羊”,现代汉字还是“天、地、山、水、人、乌、牛、羊”,古今都是那么一个样子,几乎使人看不出有什么发展变化.北京大学语言学教研室编... 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古代汉字的“天、地、山、水、人、鸟、牛、羊”,现代汉字还是“天、地、山、水、人、乌、牛、羊”,古今都是那么一个样子,几乎使人看不出有什么发展变化.北京大学语言学教研室编的《语言学基础》认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古代文字,大都处于一种混合的、过渡的状态.它们往往基本上属于表意文字,但是其中保留着表形成分,而且出现了表音成分.我们的汉字就是这样的文字.”高名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也持类似观点.汉字的这种混合的过渡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呢?编者没有明说,但说:“这种文字有着严重的缺点,它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文字体系,三种造字原则都用,很不一致.”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状态吧.又说:“文字最后发展到表音期,表意文字、表形文字全都由表音文字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表意文字 《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字 语言学基础 表形文字 文字体系 表音文字 北京大学 形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