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口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文静
乔璐璐
+5 位作者
仲毅
薛程
陈树果
李舒豪
刘鹏
高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2-1013,共12页
长江入海泥沙是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MODIS-Aqua卫星的遥感资料并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建立了基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悬浮体浓度的反演方法,获取了2002 2017年长江口海域的表层悬浮体浓度分布,并分析其在潮周...
长江入海泥沙是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MODIS-Aqua卫星的遥感资料并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建立了基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悬浮体浓度的反演方法,获取了2002 2017年长江口海域的表层悬浮体浓度分布,并分析其在潮周期、季节内以及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潮周期内,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大潮高于小潮,落潮大于涨潮,高潮大于低潮;在季节尺度内,6 8月表层悬浮体浓度逐渐增加。而122.3°E以东海域,则出现相反的情况;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的夏季平均表层悬浮体浓度年际变化明显,主要受长江入海水沙量年际变化的影响。长江口122.3°E以东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的年际变化几乎不受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风向对悬浮体浓度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作用,南风有利于高浓度悬浮体向外海扩散,东风则抑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MODIS-Aqua卫星
表层悬浮体浓度
不同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研究浙闽地区表层悬浮体的分布和迁移
被引量:
4
2
作者
闵建雄
丁咚
+5 位作者
李广雪
乔璐璐
刘世东
李建超
安振振
潘洁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55,共12页
基于2007年2月和2015年6月的东海悬浮体浓度数据,分别对2007年2月、7月的Landsat Thematic Mapper(Landsat-TM)和2014年12月、2015年6月Landsat Operational Land Imager(Landsat-OLI)卫星影像建立表层悬浮体浓度反演模型,发现建立的指...
基于2007年2月和2015年6月的东海悬浮体浓度数据,分别对2007年2月、7月的Landsat Thematic Mapper(Landsat-TM)和2014年12月、2015年6月Landsat Operational Land Imager(Landsat-OLI)卫星影像建立表层悬浮体浓度反演模型,发现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反演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856,其可以反映冬夏两季表层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作用。研究发现,浙闽沿岸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呈近岸高远岸低、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冬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10~28mg/L,台湾暖流为1.5~5mg/L;夏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4~22mg/L,台湾暖流为1.2~2.3mg/L。并且在冬季发现在40m水深海域存在较明显的表层悬浮体浓度次级锋面及一系列涡旋,而夏季不明显,推测冬季悬浮体对现代浙闽涡旋泥质区形成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表层悬浮体浓度
海表温度
次级锋面
浙闽涡旋泥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DIS的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闵建雄
李广雪
+2 位作者
乔璐璐
丁咚
刘世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8,共10页
基于2015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数据及海表温度、风场、海表流场等资料,对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区2...
基于2015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数据及海表温度、风场、海表流场等资料,对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区2~50 m等深线海域存在温度锋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表层悬浮体向外海的输运。夏季的河流输沙有利于研究区北部近岸高浓度悬浮体分布,南风、西南风对表层悬浮体扩散起抑制作用;冬季在强烈东北季风作用下,再悬浮作用强烈,同时为表层悬浮体向南扩散提供了动力。本研究对完善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输送机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近海
MODIS
表层悬浮体浓度
海表温度
月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口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文静
乔璐璐
仲毅
薛程
陈树果
李舒豪
刘鹏
高飞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2-1013,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水库调控下河口沉积动力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2016YFA06009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030号,40906025号
+1 种基金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项目
浙江中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190276号
文摘
长江入海泥沙是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MODIS-Aqua卫星的遥感资料并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建立了基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悬浮体浓度的反演方法,获取了2002 2017年长江口海域的表层悬浮体浓度分布,并分析其在潮周期、季节内以及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潮周期内,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大潮高于小潮,落潮大于涨潮,高潮大于低潮;在季节尺度内,6 8月表层悬浮体浓度逐渐增加。而122.3°E以东海域,则出现相反的情况;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的夏季平均表层悬浮体浓度年际变化明显,主要受长江入海水沙量年际变化的影响。长江口122.3°E以东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的年际变化几乎不受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风向对悬浮体浓度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作用,南风有利于高浓度悬浮体向外海扩散,东风则抑制扩展。
关键词
长江口
MODIS-Aqua卫星
表层悬浮体浓度
不同时间尺度
Keywords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MODIS-Aqua satellite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multiple timescale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研究浙闽地区表层悬浮体的分布和迁移
被引量:
4
2
作者
闵建雄
丁咚
李广雪
乔璐璐
刘世东
李建超
安振振
潘洁红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5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066
41030856)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
文摘
基于2007年2月和2015年6月的东海悬浮体浓度数据,分别对2007年2月、7月的Landsat Thematic Mapper(Landsat-TM)和2014年12月、2015年6月Landsat Operational Land Imager(Landsat-OLI)卫星影像建立表层悬浮体浓度反演模型,发现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反演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856,其可以反映冬夏两季表层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作用。研究发现,浙闽沿岸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呈近岸高远岸低、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冬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10~28mg/L,台湾暖流为1.5~5mg/L;夏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4~22mg/L,台湾暖流为1.2~2.3mg/L。并且在冬季发现在40m水深海域存在较明显的表层悬浮体浓度次级锋面及一系列涡旋,而夏季不明显,推测冬季悬浮体对现代浙闽涡旋泥质区形成有所贡献。
关键词
LANDSAT
表层悬浮体浓度
海表温度
次级锋面
浙闽涡旋泥质区
Keywords
Landsat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condary front
Zhejiang and Fujian vortex mud area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IS的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闵建雄
李广雪
乔璐璐
丁咚
刘世东
机构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冬季悬浮体分布特征及悬浮物质通量”(2005CB422304)。
文摘
基于2015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数据及海表温度、风场、海表流场等资料,对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区2~50 m等深线海域存在温度锋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表层悬浮体向外海的输运。夏季的河流输沙有利于研究区北部近岸高浓度悬浮体分布,南风、西南风对表层悬浮体扩散起抑制作用;冬季在强烈东北季风作用下,再悬浮作用强烈,同时为表层悬浮体向南扩散提供了动力。本研究对完善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输送机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浙闽近海
MODIS
表层悬浮体浓度
海表温度
月均变化
Keywords
Zhejiang-Fujian coastal area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surface suspensions concentr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monthly average variation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口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变化
薛文静
乔璐璐
仲毅
薛程
陈树果
李舒豪
刘鹏
高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研究浙闽地区表层悬浮体的分布和迁移
闵建雄
丁咚
李广雪
乔璐璐
刘世东
李建超
安振振
潘洁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MODIS的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闵建雄
李广雪
乔璐璐
丁咚
刘世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