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施、动、受的表层形式看汉语的特点——比较汉语和俄语的三种语义成分在语法形式上的差别 |
李宗江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2
|
英汉语言表层结构形式主要差异的重释:物理力学角度 |
王建国
周冰洁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论教育知识形式的生产与演进——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
雷云
吴定初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汉语单双音节选择与优选模式 |
罗红昌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知识的认知表征:共同代码与独立代码之争 |
彭聃龄
谭力海
|
《心理科学进展》
|
1987 |
2
|
|
6
|
“去xx化”的同形异构 |
宛新政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7
|
刍议广播电视语言中的长短句 |
赵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3
|
|
8
|
反问句新探 |
刘松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9
|
|
9
|
论定心结构的修辞组合 |
沈建华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2
|
|
10
|
怎样听话 |
陈建民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1
|
如何整理与归纳口语句型? |
陈建民
|
《外语研究》
|
1986 |
1
|
|
12
|
聚合关系棱镜下的“语义—语用意义”对应性 |
彭玉海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3
|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湖北机械工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综述 |
刘四辈
|
《区域经济评论》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