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环境敏感性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峰丛洼地为例
被引量:
16
1
作者
章程
袁道先
+1 位作者
李强
汪进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广西马山县弄拉监测站的降雨量及表层岩溶泉水的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及时。其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季节与昼夜动态变化,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化学...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广西马山县弄拉监测站的降雨量及表层岩溶泉水的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及时。其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季节与昼夜动态变化,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化学动态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正常气候(无雨)条件下,水温、pH与电导率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暴雨期间,降雨开始阶段稀释作用明显。降雨中后期,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把水、岩、CO2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表层岩溶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物理化学指标
降雨效应
敏感性
马山弄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康志强
梁礼革
+2 位作者
何师意
罗允义
杨志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
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泉口水资源输出量却高达全年总量的90.89%。与之相对应,碳输出量占全年总量的90.46%。上述数据说明岩溶碳汇过程主要发生在径流系数较高的丰水季节。在碳汇方式上,碳汇过程明显受到雨水稀释效应、CO_(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在降水初期,受到雨水的混合稀释,HCO_(3)^(-)浓度明显下降。期间受到CO_(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HCO_(3)^(-)浓度波动较大。但随着流量的衰减,水岩相互作用重新又占主导地位,HCO_(3)^(-)浓度动态变化趋于平稳。根据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次生森林植被覆盖条件恢复下,岩溶动力系统中的Ca^(2+)、Mg^(2+)和HCO_(3)^(-)离子浓度均明显增高。以HCO_(3)^(-)浓度增长最为明显,2003—2005年平均值为356.55 mg/L,而2012年上升为432.97 mg/L,其差值76.42 mg/L,十年间增幅达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岩溶
碳汇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_2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青
姜光辉
+1 位作者
李科
申宏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2,共4页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属于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区。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与土壤CO2密切相关,土壤CO2体积分数以及表层岩溶带土壤CO2溶蚀量的变化受气温和降雨影响。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CO2体积分数进行了野外监测,并利用多参数...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属于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区。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与土壤CO2密切相关,土壤CO2体积分数以及表层岩溶带土壤CO2溶蚀量的变化受气温和降雨影响。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CO2体积分数进行了野外监测,并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监测了泉水的水化学,揭示了CO2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其变化特征表现为:①土壤CO2体积分数的季节变化在泉水水化学上和土壤CO2溶蚀量上均能反映出来;②土壤CO2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季节性;③50 cm处的CO2体积分数较20 cm处大;④土壤层对泉水水化学起到重要调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体积分数
岩溶
作用
峰丛洼地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环境敏感性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峰丛洼地为例
被引量:
16
1
作者
章程
袁道先
李强
汪进良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多重协迫下西南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生态恢复能力研究"(90 2 0 2 0 1 6 )
广西基金"广西岩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桂科能 0 3 2 2 0 2 7-8)资助项目和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不同地区岩溶动力系统监测"(1 6 4)
国土资源部 2 0 0 0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2 0 0 0 2 0 8)
文摘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广西马山县弄拉监测站的降雨量及表层岩溶泉水的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及时。其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季节与昼夜动态变化,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化学动态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正常气候(无雨)条件下,水温、pH与电导率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暴雨期间,降雨开始阶段稀释作用明显。降雨中后期,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把水、岩、CO2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表层岩溶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
关键词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物理化学指标
降雨效应
敏感性
马山弄拉
Keywords
epikarst system
physico-chemistry
precipitation effects
sensitivity
Nongla, Mashan County
分类号
P641.1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康志强
梁礼革
何师意
罗允义
杨志强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GXNSFBA019215)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14-A-02-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3005100)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泉口水资源输出量却高达全年总量的90.89%。与之相对应,碳输出量占全年总量的90.46%。上述数据说明岩溶碳汇过程主要发生在径流系数较高的丰水季节。在碳汇方式上,碳汇过程明显受到雨水稀释效应、CO_(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在降水初期,受到雨水的混合稀释,HCO_(3)^(-)浓度明显下降。期间受到CO_(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HCO_(3)^(-)浓度波动较大。但随着流量的衰减,水岩相互作用重新又占主导地位,HCO_(3)^(-)浓度动态变化趋于平稳。根据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次生森林植被覆盖条件恢复下,岩溶动力系统中的Ca^(2+)、Mg^(2+)和HCO_(3)^(-)离子浓度均明显增高。以HCO_(3)^(-)浓度增长最为明显,2003—2005年平均值为356.55 mg/L,而2012年上升为432.97 mg/L,其差值76.42 mg/L,十年间增幅达21.4%。
关键词
水循环
岩溶
碳汇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Keywords
water cycle
karst carbon sink
epikarst dynamical system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_2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青
姜光辉
李科
申宏岗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2,共4页
基金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805)
文摘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属于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区。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与土壤CO2密切相关,土壤CO2体积分数以及表层岩溶带土壤CO2溶蚀量的变化受气温和降雨影响。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CO2体积分数进行了野外监测,并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监测了泉水的水化学,揭示了CO2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其变化特征表现为:①土壤CO2体积分数的季节变化在泉水水化学上和土壤CO2溶蚀量上均能反映出来;②土壤CO2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季节性;③50 cm处的CO2体积分数较20 cm处大;④土壤层对泉水水化学起到重要调蓄作用。
关键词
土壤CO2体积分数
岩溶
作用
峰丛洼地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
Keywords
soil CO2
karst process
peak-cluster depression
epi-karst dynamic system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环境敏感性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峰丛洼地为例
章程
袁道先
李强
汪进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
康志强
梁礼革
何师意
罗允义
杨志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_2特征及变化规律
夏青
姜光辉
李科
申宏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