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文 陈春兰 +17 位作者 党廷辉 樊月玲 郝翔翔 何永涛 况福虹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李小丽 李玉强 热甫开提 苏永中 田振荣 王书伟 吴瑞俊 杨风亭 张玉铭 宗海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1期52-64,共13页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要。国内很多学者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文献报道的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但总体上看,系统的、长期的耕地土壤观测与试验数据相对缺乏。本数据集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9个涵盖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站多年系统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实测数据,结合有机碳估算模型,计算出2005–2015年来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可以为更准确地估算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农田生态系统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长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石漠山地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敏 陈瑞 +2 位作者 李贵 刘振华 童方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8-23,共6页
以龙山县、桑植县及花垣县石漠山地为代表的3个典型武陵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石漠化等级、林分类型、林龄的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武陵石漠山地植被恢复区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以龙山县、桑植县及花垣县石漠山地为代表的3个典型武陵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石漠化等级、林分类型、林龄的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武陵石漠山地植被恢复区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石漠山地植被恢复及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石漠化等级、林龄呈现出显著相关性。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石漠化等级呈显著性负相关,轻-中-重度典型阶段石漠化样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分别为5.09、4.76、3.18 t·hm^(-2),远小于湖南省内一般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且针阔混交林中针叶树种比例较高的林分其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石漠山地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林分类型 石漠化等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