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HBV表型耐药研究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朱华 苏何玲 +5 位作者 刘永明 刘青波 马义丽 许智慧 钟彦伟 徐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HBV表型耐药分析方法。方法:将野生型pTriEx-HBV1.1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5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LAM、ADV及ETV处理,隔天换药1次,换药2d后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用Dnase处理后,real-timePCR检测HBVDNA...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HBV表型耐药分析方法。方法:将野生型pTriEx-HBV1.1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5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LAM、ADV及ETV处理,隔天换药1次,换药2d后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用Dnase处理后,real-timePCR检测HBVDNA的水平。结果:上清及细胞内核心颗粒HBVDNA的水平下降2~3个数量级,最大抑制率达98%,EC50值接近。结论:以上清病毒定量代替核心颗粒,建立了基于real-timePCR的HBV表型耐药分析方法,有利于HBV临床治疗的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表型耐药分析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及基因突变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瑛梅 王飞 +5 位作者 任小兵 王玥莲 陈俊 胡莹 胡晓勤 徐文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16-3620,共5页
背景耐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防控难点,临床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会增加结核病的控制难度,糖尿病是否会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国内外研究并无统一定论。目的探索糖尿病是否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的影... 背景耐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防控难点,临床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会增加结核病的控制难度,糖尿病是否会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国内外研究并无统一定论。目的探索糖尿病是否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单纯肺结核组(PTB组)216例和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组(DM-PTB组)141例。两组患者的晨痰标本进行表型药物敏感试验。PTB组选择62例、DM-PTB组选择61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TB组异烟肼耐药率高于PTB组(P<0.05)。两组患者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单耐药率以及多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TB组耐多药率高于PTB组(P<0.05)。两组患者检测基因位点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重肺结核患者异烟肼耐药及耐多药情况,临床应该重视肺结核与糖尿病的双向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结核 抗多种物性 基因突变 表型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ICU环境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及分子特征分析
3
作者 杨博雯 王远萍 +5 位作者 徐依盈 王闻卿 许统圣 袁灵月 赵冰 王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肺炎克雷伯菌(KP)、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高毒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CR-hvKP)的分布特征,为ICU环境评估与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肺炎克雷伯菌(KP)、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高毒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CR-hvKP)的分布特征,为ICU环境评估与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9、2023年共采集上海市医疗机构综合ICU 3 336份环境标本,分离菌株后进行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KP检出率为1.59%(53株),其中hvKP、CRKP、hv-CRKP/CR-hvKP分别占总检出数的37.74%(20/53)、52.83%(28/53)、24.53%(13/53)。hvKP主要为ST11-KL64、ST11-KL25,CRKP主要为ST15-KL19、ST11-KL25,hv-CRKP/CR-hvKP主要为ST11-KL25、ST11-KL64。主要携带的耐药基因有fosA、oqxAB、tet(A)、bla_(TEM-1B)、bla_(KPC-2)、qnrS11等。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fimH、iutA、entA、entB、entC、entD、entE、entF,仅1株检出rmpA基因。结论 医疗机构综合ICU环境中KP污染广泛,以ST11和ST15为优势,呈多态性分布。CRKP和hvKP占比较高,且多重耐药情况严峻。KP存在耐药与毒力共进化的情形,提示综合ICU环境污染对患者具有感染和致病危害,临床需加强重视并警惕暴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环境 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表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藏地区藏猪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 何宇轩 +4 位作者 王语诗 聂浩洋 孙明阳 韦明邦 商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0,共8页
为了解西藏地区藏源猪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现状、毒力基因的检测率、耐药基因、耐药表型及二者的符合率,本研究从西藏林芝、山南、昌都等地区采集藏猪粪便样品387份,分别接种于MRSV半固体培养板和SS固体培养基,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 为了解西藏地区藏源猪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现状、毒力基因的检测率、耐药基因、耐药表型及二者的符合率,本研究从西藏林芝、山南、昌都等地区采集藏猪粪便样品387份,分别接种于MRSV半固体培养板和SS固体培养基,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PCR鉴定。结果显示,387份样品中沙门菌的检出率为53.74%(208/387),通过PCR扩增16S rDNA基因及特异性鉴定基因Stn,确定208株均为沙门菌。通过血清型分型对208株沙门菌分型,结果显示,208株沙门菌中鼠伤寒沙门菌的检出率为29.32%(61/208)。通过PCR检测61株鼠伤寒沙门菌中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mgtC、mogA、araB、svpR、bcf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1/61)、98.36%(60/61)、98.36%(60/61)、14.75%(9/61)、0(0/61)。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61株鼠伤寒沙门菌对5类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61株鼠伤寒沙门菌的5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酰胺醇类、四环素类),采用SPSS 26软件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其中37株鼠伤寒沙门菌为多重耐药率达60.65%(37/61),耐3重药物和耐4重药物的菌株分别为44.26%(27/61)和16.39%(10/61),其中61株菌均对酰胺醇类(氯霉素)、β-内酰胺类(氨苄西林)、磺胺类(复方新诺明)有较强耐药性,有54株(88.52%)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敏感,有24株(39.34%)对头孢类(头孢唑林)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1种耐药基因,其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的检出率为40.98%(25/6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与aadA1的检出率分别为4.91%(3/61)与85.24%(52/61);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I、blaSHV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3/61)与75.40%(46/61);磺胺类耐药基因sul-I与sul-II的检出率分别为60.65%(37/61)与93.44%(57/61);酰胺醇类cat I与floR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4.75%(9/61)与16.39%(10/61),其中有12株沙门菌检测出6种耐药基因,有3株沙门菌检测出7种耐药基因,有2株沙门菌检测出8种耐药基因。61株沙门菌磺胺类药物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最高为95%(57/60)。本研究首次对西藏地区藏猪沙门菌携带情况作了初步调查,发现鼠伤寒沙门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且对多种药物耐药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该结果可为西藏地区鼠伤寒沙门菌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鼠伤寒沙门菌 毒力基因 基因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3年广东地区水禽源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李宛珈 林寅盛 +4 位作者 刘敏芳 薛文昌 朱婉君 陈济铛 张济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近十年水禽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指导广东地区水禽源沙门病防控。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2013—2023年从广东水禽主要养殖区238个水禽养殖场分离到的314株水禽源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近十年水禽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指导广东地区水禽源沙门病防控。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2013—2023年从广东水禽主要养殖区238个水禽养殖场分离到的314株水禽源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14株沙门菌分属B、D、C1、E1群9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实验菌株对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磺胺类磺胺二甲嘧啶和四环素类的四环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73.57%~89.49%;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喹诺酮类的诺氟沙星最为敏感,敏感率均超50%,其中280株沙门菌对6类抗菌药物表现多重耐药,5重耐药以上高达60.8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氟苯尼考跟庆大霉素、阿莫西林跟青霉素的相关性最高(r均为0.650),其次是庆大霉素跟卡那霉素(r=0.620)。结论 广东地区水禽源沙门菌耐药普遍严重,应加强对水禽病原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耐药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分型 表型 水禽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珊 刘厚明 单万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83-886,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核病(tuberculosis, TB)疫情呈全球性回升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全球 TB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随着全球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B)的出现和传播,特别...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核病(tuberculosis, TB)疫情呈全球性回升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全球 TB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随着全球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B)的出现和传播,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B,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XDR-TB),以及全耐药结核病(totally drug-resistant TB, TDR-TB)发生率的增高,全球 TB 的有效治疗和控制受到严重威胁。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的耐药分子机制,发现基因突变是 MTB 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现就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分子机制 表型耐药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和基因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璟 兰光 +4 位作者 申艳琴 闫静 刘小菊 肖晶 王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5-713,共9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市售食品中分离的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和基因组特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2022年甘肃省市售食品中分离的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肉汤微量稀... 目的分析甘肃省市售食品中分离的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和基因组特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2022年甘肃省市售食品中分离的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系统发育谱系、CC型、ST型、血清型、耐药表型及基因、毒力基因、抗性基因、系统发生关系。结果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属谱系Ⅰ、谱系Ⅱ,以谱系Ⅱ为主,共21株(84.0%)。血清型以1/2a为主,共14株(56.0%),分属10个CC型,其中CC9、CC8和CC121为优势CC型,共占56.0%(14株),发现一个新的ST型,即ST3142。仅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4.0%,1/25),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红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多重耐药株,本研究菌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基本一致。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携带LIPI-1和内化素基因,未发现携带LIPI-3的菌株,仅2株ST87型菌株携带LIPI-4。16株菌(64.0%)携带SSI-1,5株ST121携带SSI-2。68.0%(17/25)的菌株inlA基因发生了提前终止(PMSC)。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能将不同谱系、血清群和CC型的菌株明显分开,25株菌共分为10个亚群,与CC型保持一致。结论甘肃省市售食品中2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呈现遗传进化多样性,耐药基因及表型均表现出低耐药率,且携带的毒力基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全基因组测序 表型 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侯雪娇 吴科敏 +4 位作者 莫国东 刘书宏 言天久 焦鹏涛 韦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66-170,共5页
为了解食源性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究Salmonella的耐药机制。本研究对215株分离自1 093份市售新鲜肉类中的Salmonella进行了耐药状况检测,设计了16种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聚合酶链... 为了解食源性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究Salmonella的耐药机制。本研究对215株分离自1 093份市售新鲜肉类中的Salmonella进行了耐药状况检测,设计了16种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71.7%),其次为四环素(69.8%)、甲氧嘧啶(67.9%)和复方新诺明(52.8%),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和头孢类比较敏感。三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60.5%,最多可以耐受13种抗生素;PCR共扩增到10种耐药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与Gen Bank上相应参考序列的相似性均在99%以上;β-酰胺类以及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检出情况与耐药表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符合率均在90%以上,其次为磺胺类(81.6%)。说明本研究中的食源性Salmonella分离株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沙门氏菌 抗生素 表型/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个猪场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型调查 被引量:67
9
作者 汤景元 王红宁 +2 位作者 张鹏举 冮婷婷 曾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2-477,共6页
为调查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及其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采用K-B(Kir-by-Bauer)法检测2006-2007年从四川、重庆、湖北等19个省95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480株大肠杆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仅有多黏菌素B(... 为调查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及其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采用K-B(Kir-by-Bauer)法检测2006-2007年从四川、重庆、湖北等19个省95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480株大肠杆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仅有多黏菌素B(85.6%)、头孢噻肟(85.3%)、阿米卡星(84.8%)和大观霉素(65.0%)相对敏感。480株大肠杆菌以多重耐药菌株为主,其中13、14、15、16和17重耐药较多,并且有26株18重耐药,14株19重耐药。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大肠杆菌耐药性,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多黏菌素B耐药的猪场相对较少,分别是29、26和24个。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是aadA1(65.89%)、aaC2(52.35%)、aaC4(12.91%)和aphA3(10.95%)。耐药基因型检出率较高的是aadA1/aaC2(29.61%)、aadA1(18.04%)。Excel软件统计相关耐药基因的猪场分布,表明耐药基因型aadA1/aaC2(43)、aa-dA1/aaC2/aaC4(20)和aadA1/aaC2/aaC4/aphA3(20)在猪场分布较普遍。耐药基因和耐药性比较表明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符合率较高的是阿米卡星(68.39%)。本研究表明猪肠道内常在大肠杆菌菌群不仅产生较高的多重耐药性,也成为耐药基因的储存库,对猪场环境中耐药基因在致病菌和非致病菌间传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作为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指示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表型 基因型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胜芬 赵雁林 +4 位作者 黄海荣 李强 周杨 欧喜超 付育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2008年4~12月从我国6个区域收集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株,每一患者的一份分离株经生化方法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 目的研究我国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2008年4~12月从我国6个区域收集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株,每一患者的一份分离株经生化方法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菌株耐药谱和菌株来源资料。药物敏感性实验采用比例法。运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方法或基因dnaA~dnaN之间插入序列IS6110鉴定北京基因型菌株。结果在410份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67.1%(275/410)的分离株属于北京基因型菌株,东北部区域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患者的比例高于中西部区域(χ2=20.50,P=0.000)。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治疗史与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无关。在耐多药菌株和耐利福平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北京基因型(P=0.002,P=0.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治疗史与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无关,东北部区域北京基因型菌株分布比例显著高于中西部区域。北京基因型菌株与利福平耐药和耐多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北京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戴建华 吴植 袁维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为了解江苏苏中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现象及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采用K—B法对22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了12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甲氧胺嘧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萘... 为了解江苏苏中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现象及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采用K—B法对22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了12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甲氧胺嘧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萘啶酮酸、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72.73%~100%之间;存在着5种耐药表型,每个耐药表型均在4重或4重以上,耐药最多菌株可耐受10种药物;扩增出9种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的参考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存在基本一致,但无绝对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苏中地区沙门氏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表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钝爱德华氏菌耐药表型及4种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慕湘 靳晓敏 +2 位作者 张艳英 房海 陈翠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0-304,共5页
从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到130株致病菌,每个病例挑选5株共计35株,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内酰胺类TEM基因、氨基糖苷类ant(3")-Ⅰ基因、磺胺类Sul3基因和四环素类tet(A)基因,分析耐药基因... 从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到130株致病菌,每个病例挑选5株共计35株,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内酰胺类TEM基因、氨基糖苷类ant(3")-Ⅰ基因、磺胺类Sul3基因和四环素类tet(A)基因,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间的关系,以查明牙鲆源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不同类型常见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探讨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所检的35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携带TEM基因和ant(3")-Ⅰ基因,62.9%(22/35)携带Sul3基因,未检出tet(A)基因;所有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大部分菌株耐抗菌类药物达7~9种;耐药基因的携带与耐药表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爱德华氏菌 表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于学辉 黄兰 +1 位作者 杨晓农 刘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8-1575,共8页
旨在调查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修饰酶耐药基因(AMEs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耐药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对98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了K-B法,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和... 旨在调查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修饰酶耐药基因(AMEs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耐药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对98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了K-B法,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和卡那霉素进行药敏试验,用建立的检测氨基糖苷类AMEs主要基因的四重PCR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随机选取耐药基因ant(3″)-Ⅰa、aac(3)-Ⅱa和aph(3′)-Ⅱa各3个阳性扩增进行克隆测序,对药敏试验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8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有67株对上述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耐药,耐药率为68.4%(67/98);有49株扩增出AMEs基因,AMEs基因的检出率为50%(49/98),其中ant(3″)-Ⅰa的检出率为30.6%(30/98),aac(3)-Ⅱa为13.3%(13/98),aph(3′)-Ⅱa为3.1%(3/98),ant(3″)-Ⅰa+aac(3)-Ⅱa为2.0%(2/98)、aac(3)-Ⅱa+aph(3′)-Ⅱa为1.0%(1/98),未检出aac(6′)-Ⅰ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99%);AMEs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73.1%(49/67),符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观霉素60%(3/5)、庆大霉素55%(11/20)、链霉素33.3%(22/66)、卡那霉素19%(4/21)、新霉素12.5%(1/8)、阿米卡星0%(0/3)。另外有4株细菌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但耐药表型为敏感,而有22株耐药表型为耐药却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nt(3″)-Ⅰa和aac(3)-Ⅱa两种为主,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 多重PCR 基因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致病性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血清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黎宗强 施开创 +3 位作者 李凤梅 王海清 张珍 尹彦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共8页
为研究沙门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和血清群之间的关系,对血清型鉴定为B群和D群的29株鸡源致病性沙门菌,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这些抗菌药物1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9株沙门... 为研究沙门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和血清群之间的关系,对血清型鉴定为B群和D群的29株鸡源致病性沙门菌,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这些抗菌药物1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9株沙门菌分离株中,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00%),耐药率超过50%的还有磺胺甲恶唑(82.76%)、链霉素(75.86%)、恶喹酸(75.86%)、氟甲喹(65.52%)、恩诺沙星(55.17%)、四环素(55.17%)、阿莫西林(51.72%),而对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多黏菌素E没有出现耐药性。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对6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以6重~7重耐药为主(占51.73%),最高可达14重耐药(占3.45%)。所检测的19种耐药基因中,共检测到14种耐药基因,其中blaTEM检出率最高(100%),检出率超过40%的还有aadA1(62.07%)、Sul2(62.07%)、Sul3(51.72%)、tetA(48.28%)、qnrA(44.83%),而blaPSE、aadA2、tetG、tetM、tetX未能检出。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携带2种耐药基因,以携带4种~6种耐药基因为主(占79.31%),最多者携带10种耐药基因(占3.45%)。B血清群和D血清群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率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广西鸡源致病性沙门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非常普遍,耐药表型与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群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表型 基因 血清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沙门菌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植 郝福星 +3 位作者 刘莉 戴建华 蔡丙严 王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6-58,共3页
为调查禽源沙门菌临床分离株对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试验选用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阿米卡星等7种抗菌药物采用K-B法对135株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技术进行了7种代表性耐药性基因的... 为调查禽源沙门菌临床分离株对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试验选用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阿米卡星等7种抗菌药物采用K-B法对135株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技术进行了7种代表性耐药性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35株分离株对链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9%、83.0%、54.8%、74.8%、78.6%、66.7%、65.9%;共检测出6中耐药基因,add A1、aph(3′)-Ⅱa、aac C2、ant(3′′)-Ⅰa、arm A、rmt B,阳性率分别为57.8%、17.0%、45.2%、31.9%、16.3%、30.4%;所检沙门菌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菌株占63.7%(86/135),有2株同时携带6种耐药基因;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但无绝对相关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源沙门菌 氨基糖苷类 表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性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建华 吴植 +1 位作者 刘俊栋 蔡丙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采用常规方法,从江苏南通、泰州、扬州等地规模化养禽场疑似感染沙门氏菌病料中分离出22株沙门氏菌并进行血清学分型,同时采用K—B法测定分离菌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22株分离菌属于4个血清群,优势血清群为D群,占59.10%(13/22... 采用常规方法,从江苏南通、泰州、扬州等地规模化养禽场疑似感染沙门氏菌病料中分离出22株沙门氏菌并进行血清学分型,同时采用K—B法测定分离菌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22株分离菌属于4个血清群,优势血清群为D群,占59.10%(13/22),优势血清型为9:g,m:-,占50.00%;所有菌株对甲氧胺嘧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萘啶酮酸、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在72.73%~100%之间;存在着5种耐药表型,每个耐药表型均在4重或4重以上,耐药最多菌株可耐受10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永红 刘健 +1 位作者 王哲 李耘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研究酿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7株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青霉素的敏感性;用双纸片法检测酿脓链球菌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耐大环... 目的研究酿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7株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青霉素的敏感性;用双纸片法检测酿脓链球菌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耐大环内酯的酿脓链球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97株酿脓链球菌中82株表现为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其中42株表现为cMLS型耐药,37株为iMLS型耐药,3株细菌为主动外排M型耐药;82株对大环内酯不敏感的酿脓链球菌中77株检测到耐药基因,其中12株具有ermB基因,25株具有ermTR基因,2株具有mefA基因,21株同时具有ermB/ermTR基因,5株同时具有ermB/mefA基因,3株同时具有ermTR/mefA基因,9株同时具有ermB/ermTR/mefA基因,5株未能检测到三种耐药基因。结论酿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表型以cMLS和iMLS为主,耐药基因以ermB和ermTR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脓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 表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分析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郁 魏建忠 +3 位作者 张玮 王强 谢玉洁 王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6-28,共3页
采用K-B法测定自雏鸡分离的致病性沙门菌对四环素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和tetG。结果显示,受试4株菌株全部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高度耐受,在染色体上均有tetA基因存在,其中... 采用K-B法测定自雏鸡分离的致病性沙门菌对四环素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和tetG。结果显示,受试4株菌株全部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高度耐受,在染色体上均有tetA基因存在,其中3株在质粒上还存在tetB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完全相符。表明tetA和tetB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沙门菌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表型 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教玉 韩文瑜 +1 位作者 雷连成 冯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通过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对临床分离的41株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鉴定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6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阳性率达到48.8%,这提示兽医临床必须提高对MRS的重视,并... 通过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对临床分离的41株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鉴定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6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阳性率达到48.8%,这提示兽医临床必须提高对MRS的重视,并为临床鉴定MRS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表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唐家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显著地高于青霉素敏感株 (P <0 0 5 )。在红霉素耐药菌株中 ,以内在型耐药表型为主 ,占 5 8 6 % (17/2 9) ,诱导型及M型耐药表型各占 2 4 1% (7/ 2 9)和 17 2 % (5 / 2 9) ,而 4 0 % (2 / 5 )的M型耐药菌、 5 8 8% (10 / 17)的内在型耐药菌及 5 7 1% (4/ 7)的诱导型耐药菌同时对青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表型 内在型 诱导型 M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