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种群间及近远缘种表型整合的分化研究
1
作者 徐岩岩 刘彤 +2 位作者 张元杭 魏鹏 阎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563-570,共8页
表型整合是生物形态、生理和功能之间以及三者之内特征的相关性。表型整合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植物遗传、生理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但目前采用现代比较方法,将拟南芥形态与生理功能... 表型整合是生物形态、生理和功能之间以及三者之内特征的相关性。表型整合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植物遗传、生理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但目前采用现代比较方法,将拟南芥形态与生理功能特征相结合研究表型整合较少。本研究选取了石河子(新疆)、青河(新疆)、浙江、美国(哥伦比亚)等拟南芥四个种群,以及新疆境内小拟南芥(Arabidopsis pumila)、南芥(Arabis auriculata)和庭荠(Alys-sum desertorum)等拟南芥近远缘种作为实验材料,在同一环境下,研究形态、光合生理、生活史等特征,以及表型整合特征在种内和种间的分化特点。结果表明:石河子种群与另外三种种群之间的单个特征差异明显,各种群在两两特征之间相关格局分化较大。共同主成分分析(CPCA-Comm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发现石河子、青河、浙江三种中国种群的整合格局相同,而美国种群与其它三个拟南芥种群间的共同主成分相对较少;物种整合格局的分化与系统关系的远近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也与自然选择压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种群 近远缘种 表型整合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新疆小拟南芥(Arabidopsis Pumila)的表型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骆郴 刘彤 +2 位作者 魏鹏 宋红丽 赵峰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田间观测同一区域不同光照条件下小拟南芥可塑性变化,研究表明:1)阴阳两地小拟南芥在株高和茎生叶数、叶重、花序重、茎重、莲座叶重等特征均达到显著差异,但是两地适合度差异不显著,显示出很强的可塑性;2)阴阳两地小拟南芥在叶重与茎... 田间观测同一区域不同光照条件下小拟南芥可塑性变化,研究表明:1)阴阳两地小拟南芥在株高和茎生叶数、叶重、花序重、茎重、莲座叶重等特征均达到显著差异,但是两地适合度差异不显著,显示出很强的可塑性;2)阴阳两地小拟南芥在叶重与茎生叶数、花序重与花序长、茎重与株高、地下重与主根长、角果重与角果数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表现出很强的特征整合能力。根据现代植物可塑性研究成果,对新疆境内小拟南芥光适应性特点及进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拟南芥 适应性 可塑性 光照 表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