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和观赏性综合评价
1
作者 田宏 党志强 +4 位作者 张鹤山 熊军波 陆姣云 吴新江 刘洋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0-1279,共10页
本研究对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的株高、花序长、花序宽、叶长、叶宽、始花期、花序色泽、花序形态、叶色、叶形、抗旱性共11个性状进行测定,通过变异系数、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对31份狼尾草种质资... 本研究对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的株高、花序长、花序宽、叶长、叶宽、始花期、花序色泽、花序形态、叶色、叶形、抗旱性共11个性状进行测定,通过变异系数、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对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始花期变异系数最高(51.51%),其次为花序色泽(23.53%)和叶长(20.46%),株高、花序长、花序宽、叶形和抗旱性变异系数较小(11.87%~10.16%)。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的株高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最大,叶形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最小。数量性状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质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种质资源LW1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最高(0.978),其次为LW20(0.957)和LW21(0.935)。LW15、LW4和LW3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1份狼尾草种质资源被分为3类,第1类包括15份种质资源,该类种质资源抽穗开花早、花序形态美观、花序色泽鲜艳;第2类包括13份种质资源,该类种质资源植株高大、叶宽、花序较粗;第3类仅包括3份种质资源,该类种质资源抽穗开花晚、植株矮小。综合而言,LW1、LW20、LW21、LW13、LW25和LW29性状优良,可作为亲本用于观赏性狼尾草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为中国本土狼尾草种质资源在观赏、生态、饲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表型性状多样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观赏价值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掌叶木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2
2
作者 郭松 李在留 +2 位作者 薛建辉 李雪萍 陈晶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0,共10页
以广西乐业、广西田林、广西凤山、广西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Rehd.]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源果实和种子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对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以广西乐业、广西田林、广西凤山、广西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Rehd.]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源果实和种子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对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果形系数差异显著(P<0. 05),其余9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 01);全部表型性状的种源间变异系数平均值(10. 74%)大于种源内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均值(6. 86%);总体来看,种子表型性状的种源重复力较高。果实直径与果实长度、单种子质量与单果质量、单种子质量与种子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913、0. 927和0. 952;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960;各表型性状与纬度、经度和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其中,果实直径、单果质量、种子长度、种子直径、单种子质量、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千粒质量与年均降水量均呈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种源被分成3组,其中,广西田林和广西凤山2个种源各自单独聚为一组,其余3个种源聚为一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92. 28%,种子千粒质量、种子长度、种子出仁率、种形系数、种子含水量和单种子质量的权重系数均较大。供试种源中,广西凤山种源的综合得分最高,广西田林种源的综合得分最低。研究结果显示:掌叶木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并以种源间变异为主,且具有随机变异的特点;种子表型性状是评价掌叶木种源的主要指标,且广西凤山种源掌叶木的表型性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木 表型性状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4个主要茶树群体种资源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一 郑旭霞 +2 位作者 黄海涛 毛宇骁 赵芸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72,共9页
以分别取自当地茶园的天台、龙山、木禾及鸠坑群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对共330份材料的16项表型性状进行对比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除雌雄蕊相对高度在4个群体中均无显著性差异(雌高雄低)外,其余性状在品种间的差... 以分别取自当地茶园的天台、龙山、木禾及鸠坑群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对共330份材料的16项表型性状进行对比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除雌雄蕊相对高度在4个群体中均无显著性差异(雌高雄低)外,其余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较大,性状参数变异系数在4.46%~44.90%,平均为25.28%,其中叶片着生状态平均变异系数最大,达41.43%;以茶花为研究对象,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群体为天台群体,且其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下展现出较高的分子多态性;以叶为研究对象,鸠坑群体是更为理想的材料;花叶兼用则木禾群体是较优的材料,其拥有遗传多样性高的表型性状最多。此外,不同地理条件对龙山群体影响较大。总的来说,4个茶树群体表型多样性丰富且各具特异性,均具有较高的定向育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群体 表型性状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迪发 黄东益 +2 位作者 夏薇 陈媚 高玲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6-212,共7页
番木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番木瓜研究集中于种质资源、育种、栽培管理、贮藏保鲜等方面。目前,在种质资源方面建立了种质资源圃转基因快速检测体系;在育种方面选育... 番木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番木瓜研究集中于种质资源、育种、栽培管理、贮藏保鲜等方面。目前,在种质资源方面建立了种质资源圃转基因快速检测体系;在育种方面选育出了穗中红、红妃、台农2号等优良品种,建立了“两步法”胚性愈伤诱导体系;在栽培管理方面,以黄沙为基质在温室中开展肥水一体化栽培,为“南果北种”提供了技术指导;在贮藏保鲜方面确立了果实成熟阶段,筛选出CpACO4、CpPDS、CpXTH30、CpXTH31果实成熟差异表达候选基因。结合番木瓜研究现状,我们提出将番木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基础解析、现代育种技术推广应用、关键病害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等作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番木瓜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种质资源 贮藏保鲜 表型性状多样性 育种技术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