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坝上地区植硅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林敬 毛欣 +5 位作者 姜高磊 赵红梅 李长安 毕志伟 郭娇 朱玉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84-2194,共11页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柱型、锥骨状、导管型、弓型和特殊型14种植硅体类型,其中植硅体类型主要以棒型和尖型为主,而短细胞植硅体的含量较少。通过研究区相对暖湿区、暖干区、冷湿区和冷干区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比发现,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棒型量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暖的区域扇型、扁平状和鞍型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湿的区域尖型含量较高,在相对暖湿的区域块状含量较高,在相对冷湿的区域齿型含量较高,这表明研究区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气候环境响应较为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重建坝上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地区 表土沉积物 植硅体 空间分布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