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红菊
李保国
+3 位作者
董丽欣
施丽丽
孙萌
张彦坤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采用表土作埂和表土回填2种方式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8 cm、63.6 cm ,平均单...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采用表土作埂和表土回填2种方式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8 cm、63.6 cm ,平均单株长枝数量分别为10个、4个,均为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1a生核桃幼树平均基径分别为2.13cm、1.22cm,表土回填显著大于表土作埂的。在0-2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77.7条、45.3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 m 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0条、6条,表土回填是表土作埂的1.67倍。在20-4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26条、87.9条,3-5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条、8条,均为表土回填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在40-6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4条、75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因此,在整地的过程中,采用表土回填的土壤利用方式有利于核桃幼树和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利用方式
核桃幼树
生长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董丽欣
任红菊
+4 位作者
郭素萍
施丽丽
孙萌
朱锦国
刘丽斌
《河北果树》
2019年第3期9-10,14,共3页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在河北省太行山南段东麓的沙河市綦村镇黑垴,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在河北省太行山南段东麓的沙河市綦村镇黑垴,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表土作埂的含水量,其中表土回填的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全钾含量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土回填的园地有效锰含量40~60 cm土层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土回填的园地的有效锌含量40~60 cm土层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2个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利用方式
核桃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红菊
李保国
董丽欣
施丽丽
孙萌
张彦坤
机构
沙河市林业局
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临城县科学技术局
出处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河北省山区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14236811D)
文摘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采用表土作埂和表土回填2种方式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8 cm、63.6 cm ,平均单株长枝数量分别为10个、4个,均为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1a生核桃幼树平均基径分别为2.13cm、1.22cm,表土回填显著大于表土作埂的。在0-2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77.7条、45.3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 m 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0条、6条,表土回填是表土作埂的1.67倍。在20-4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26条、87.9条,3-5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条、8条,均为表土回填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在40-6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4条、75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因此,在整地的过程中,采用表土回填的土壤利用方式有利于核桃幼树和根系的生长。
关键词
表土利用方式
核桃幼树
生长
根系
Keywords
topsoil use mode
walnut young trees
grow th
roots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董丽欣
任红菊
郭素萍
施丽丽
孙萌
朱锦国
刘丽斌
机构
河北省内丘县林业局
沙河市林业局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邢台市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河北果树》
2019年第3期9-10,14,共3页
文摘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在河北省太行山南段东麓的沙河市綦村镇黑垴,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表土作埂的含水量,其中表土回填的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全钾含量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土回填的园地有效锰含量40~60 cm土层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土回填的园地的有效锌含量40~60 cm土层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2个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表土利用方式
核桃
土壤
理化性质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任红菊
李保国
董丽欣
施丽丽
孙萌
张彦坤
《河北林果研究》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董丽欣
任红菊
郭素萍
施丽丽
孙萌
朱锦国
刘丽斌
《河北果树》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