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詹杰 罗洪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10-1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获取补阳还...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VD的所有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法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文献,共计119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599例,对照组(单纯西药)5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但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VD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安全性更高。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一般,样本量有限,且可能存在潜在偏倚风险,因此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叶青 陆家武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的经方,临床应用广泛。该文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抗炎、抗栓、保护血脑屏障、调节血脂、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使神经元恢复、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治疗...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的经方,临床应用广泛。该文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抗炎、抗栓、保护血脑屏障、调节血脂、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使神经元恢复、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瑞琪 彭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记载的“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中风后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如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流涎、小便频数或尿失禁、舌质暗淡、舌苔白以及脉迟缓而微弱等。在临床上,其应用范围广泛,...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记载的“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中风后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如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流涎、小便频数或尿失禁、舌质暗淡、舌苔白以及脉迟缓而微弱等。在临床上,其应用范围广泛,除了用于脑血管意外后的康复治疗,还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儿童麻痹症后遗症及半侧肢体瘫痪、肢体无力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补阳还五汤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其药理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文主要从补阳还五汤的中药药理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扩大该方的临床使用范围,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中药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姜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使用补阳还五汤的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目的:分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使用补阳还五汤的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MCV)、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量表(TC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SCV及MCV较治疗前均显著提升,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更低(P<0.05)。(3)治疗后,两组SOD、T-AOC、CAT水平均显著上升,组间对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观察组该指标水平更低(P<0.05)。(4)治疗后,两组TCSS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阳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刘鸿涛 武欣 +3 位作者 沙斐 王清霖 安琪 李高彪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9例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基础抗凝治疗,对照组58例予基础抗凝治...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9例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基础抗凝治疗,对照组58例予基础抗凝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栓再通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并评估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下肢周径差、凝血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56/59)高于对照组的84.48%(4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和总评分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有所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0.05,P<0.01)。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且观察组D-D下降及APTT、PT延长更明显(P<0.05,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皮肤破损、溃疡、出血或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和凝血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阳还 抗凝治疗 症状体征 D-二聚体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究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6
作者 胡景璇 刘妍宏 +2 位作者 周锦浩 袁野 范增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UniProt、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应用DrugBa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UniProt、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应用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OMIM、PharmGKB、TTD数据库获取AS相关靶点,借助R语言获取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11.5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运用Cytoscape3.9.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以获取核心靶点,利用DAVID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核心基因与补阳还五汤主要活性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建立AS小鼠模型并予补阳还五汤干预,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38信号通路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结果共获取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104个、作用靶点283个,AS相关靶点5347个,获得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218个,补阳还五汤治疗AS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等,核心靶点有TP53、MAPK1、AKT1等,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与靶点TP53、HSP90AA1、MAPK1、AKT1、RELA均有较好的亲和力,MAPK1与黄芩素和木犀草素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能减少AS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降低小鼠血清TNF-α、IL-17含量(P<0.01),明显下调PI3K、p-AKT、p-p38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防治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38信号通路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p3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防治脑小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怡 陈炜 +4 位作者 廖乃彬 廖世锋 李倩倩 麦芳瑜 苏明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4-8,I0001-I0005,共10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成分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NSP)筛选出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活性成分和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成分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NSP)筛选出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小血管病的靶点,将两者靶点去重后利用Venny 2.1.0制作药物和疾病的靶点韦恩图,导出其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作用图,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中的插件CytoNCA筛选关键靶点,并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利用微生信程序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3.8.2构建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用AutoDock vin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补阳还五汤加减活性成分有80个,对应潜在241个靶点,网络图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黄芩素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CSVD的关键成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应激酶1(AKT1)、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内磷酸化蛋白(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治疗CSVD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图可能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老茧对缺氧的反应,细胞组主要涉及突触、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分子功能包括递质门控离子通道活性参与突触后膜电位调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非小细胞肺癌、癌症中的蛋白多糖、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中的核心作用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具备稳定性的结合活性。结论 研究初步揭示了补阳还五汤加减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通路的机制来治疗CSVD,为临床上运用五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小血管病提供了可靠的使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脑小血管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治疗仪微氧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8
作者 杨爱华 刘春雄 +2 位作者 谢英 陈妍妍 邓桂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伤口治疗仪微氧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 目的:探讨应用伤口治疗仪微氧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三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基于基础治疗,为对照1组患者实施伤口治疗仪微氧机治疗,为对照2组患者实施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实施伤口治疗仪微氧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血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水平低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伤口治疗仪微氧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较好,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伤口治疗仪微氧机 阳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慧敏 易添 +2 位作者 吴涛 莫婷 罗昊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30例。三...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30例。三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对照1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互动式头针治疗,对照2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偏瘫 互动式头针 阳还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开峰 王腾飞 +1 位作者 任娇 卢晓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神经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甲钴胺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王 范超领 +2 位作者 余添赐 陈俊杰 李铭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溶栓治...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再通数、平均血栓再通时间、血栓再通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栓再通22例,平均血栓再通时间(9.75±3.81)d,血栓再通率为59.46%(22/37)。观察组血栓再通31例,平均血栓再通时间(6.69±2.12)d,血栓再通率为83.78%(31/37)。观察组血栓再通数、平均血栓再通时间、血栓再通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前DVT,可显著提高血栓再通率,并缩短再通时间,且可降低FIB和D-D水平,升高PT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胫骨平台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郭海霞 周丽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肿胀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BV、LBV、PV、FIB、TNF-α、hs-CRP、IL-6水平及NIHS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I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炎症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阳还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介导Cav1调控Wnt通路对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银 曾繁佐 +6 位作者 刘镇奎 陈博威 刘英飞 易健 田丰铭 徐雅倩 刘柏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基于小窝蛋白(Cav1)调控Wnt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野生型(WT)及Cav1-/-(KO)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18.5 g/kg),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小鼠模型,... 目的基于小窝蛋白(Cav1)调控Wnt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野生型(WT)及Cav1-/-(KO)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18.5 g/kg),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小鼠模型,并予药物干预14 d。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脑组织缺血侧皮质区形态,TUNEL染色检测缺血侧皮质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皮质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Wnt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同基因型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缺血侧皮质区神经细胞呈空泡样改变,细胞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宽,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GSK3β表达升高,Bcl-2、Wnt1、β-catenin表达降低(P<0.01);与同基因型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缺血侧皮质区病理损伤改善,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Bax、GSK3β表达降低,Bcl-2、Wnt1、β-catenin表达升高(P<0.01);与WT模型组比较,KO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缺血侧皮质区损伤加重,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GSK3β表达升高(P<0.05);与WT补阳还五汤组比较,KO补阳还五汤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缺血侧皮质区损伤加重,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GSK3β表达升高,Bcl-2、Wnt1、β-catenin表达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抑制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Cav1调控Wnt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脑缺血 凋亡 小窝蛋白1 Wnt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665/DRAM1信号介导的自噬探讨补阳还五汤延缓血管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才博 陈祥宇 +3 位作者 杜杰勇 杨玉彬 舒尊鹏 张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血管衰老的延缓作用,探讨其机制是否与microRNA-665(miR-665)/DNA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因子1(DNA damage-regulated autophagy modulator 1,DRAM1)信号介导的自噬有关。方法将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衰老组,补阳还...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血管衰老的延缓作用,探讨其机制是否与microRNA-665(miR-665)/DNA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因子1(DNA damage-regulated autophagy modulator 1,DRAM1)信号介导的自噬有关。方法将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衰老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9.25、18.5、37.0 g·kg^(-1))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80 mg·kg^(-1)),同时设立年轻组。分离胸主动脉,ELISA法测定血管组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水平;HE、Masson和EVG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结构;qPCR检测血管组织miR-665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665与DRAM1靶向关系;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组织p16、DRAM1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组织DRAM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年轻组相比,衰老组大鼠血管中SA-β-Gal活性、AGEs水平和p16蛋白表达增加(P<0.01);血管组织排列紊乱,中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加,弹力纤维出现断裂、紊乱;miR-665基因表达上调(P<0.01);自噬小体数量减少,Beclin1和LC3Ⅱ/Ⅰ蛋白表达降低(P<0.01),p62蛋白表达升高(P<0.01);DRAM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衰老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和白藜芦醇干预能够降低衰老大鼠血管中SA-β-Gal活性(P<0.01)、AGEs水平和p16蛋白表达(P<0.05,P<0.01);改善血管形态和弹力纤维结构,降低血管组织胶原纤维含量。高剂量补阳还五汤明显下调miR-665基因表达(P<0.01),增加血管内自噬小体数量;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明显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P<0.05,P<0.01),中剂量和高剂量补阳还五汤显著上调LC3Ⅱ/Ⅰ蛋白表达(P<0.01),下调p62蛋白表达(P<0.01);高剂量补阳还五汤明显上调DRAM1蛋白表达(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665与DRAM1基因序列存在特异性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665靶向DRAM1基因并负调控DRAM1蛋白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iR-665促进DRAM1蛋白表达,进而促进血管自噬,延缓血管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miR-665 DRAM1 自噬 转录后调控 血管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静 刘睿 +5 位作者 周婷 朱才丰 杨娅 陈幸生 贾泽坤 王储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阳还 针刺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秀芬 赵苍朵 +1 位作者 顾连方 李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动物及临床实验,观察中药方剂加减补阳还五汤应用前后血生化及肾组织下列指标的变化。动物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动物及临床实验,观察中药方剂加减补阳还五汤应用前后血生化及肾组织下列指标的变化。动物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分别于6、12周处死,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临床实验采用组间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前、后FBG、UAER的变化。结果:(1)中药加减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无影响,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UAER。(2)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能使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及其活性水平上升,PAI-1的表达下降。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在不影响糖代谢的情况下,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降低肾重/体重,其机理与提高肾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PAI-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糖尿病肾病 肾组织 血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华 曾柏荣 许利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阳还 联合放疗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涵锋 宋晏平 +1 位作者 张招德 王雨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72-173,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24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64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单纯性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24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64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有6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沃丽汀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38例患者治疗显效,19例患者治疗有效和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9.06%,(P<0.0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有26例治疗显效,20例治疗有效,1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行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阳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尹连荣 徐胜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眼压大鼠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和高眼压模型组(n=60)。造模成功大鼠56只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8)。造模后4周,模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眼压大鼠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和高眼压模型组(n=60)。造模成功大鼠56只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8)。造模后4周,模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浓缩剂灌胃,其余2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每组随机选取10只动物经上丘注射50μL体积分数10%DiI。用药后4周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TUNEL染色、DiI阳性细胞计数、节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假手术组视网膜无TUNEL阳性细胞,模型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均存在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假手术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为1685·49±583.47,对照组为405.61±229.88,而治疗组为1069.74±387.53。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少于假手术组。假手术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为(7.32±6.89)%,对照组为(41.23±8.76)%,治疗组为(23.12±10.1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可通过抑制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而发挥视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在大鼠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宏松 龙潭 +3 位作者 吴惠琴 杜蕊 陆慧琴 赵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视神经挫伤大鼠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大鼠右眼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视神经挫伤大鼠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大鼠右眼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 d、1周、2周、4周、6周,各组均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观察P波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造模后4周、6周,药物组P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波振幅趋于平稳,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晰,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后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紊乱,明显水肿;随时间推移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药物组的视网膜组织形态逐渐恢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均在造模后1 d Caspase-3蛋白开始表达,造模后1周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造模后2周、4周、6周药物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能改善视神经的损伤,促进视神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 视神经损伤 CASPASE-3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