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连塔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立辉 李伟 范文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1,57,共7页
为预防煤矿开采过程中,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和预防难度大而导致事故发生,将定向钻探技术应用于补连塔煤矿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中,利用定向钻探技术探查上覆采空区积水及进行疏放水、工作面上覆含水层积水及进行疏放水、同煤层采空区... 为预防煤矿开采过程中,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和预防难度大而导致事故发生,将定向钻探技术应用于补连塔煤矿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中,利用定向钻探技术探查上覆采空区积水及进行疏放水、工作面上覆含水层积水及进行疏放水、同煤层采空区积水及进行疏放水、探测空巷、探测断层、探测冲刷体、掘进巷道时探测煤厚变化等。实践结果表明:定向钻探技术可随钻随测、轨迹可控、一孔多分支、钻进距离长、精度高、功率大、效率高,各项探查数据准确,结果可靠,可为各类隐蔽致灾因素防治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为相似地质条件的煤矿隐蔽灾害治理与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探 隐蔽致灾 采空区 灾害防治 补连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在补连塔煤矿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存飞 范文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4,共3页
补连塔煤矿利用井下压风系统的风能做为动力带动风泵可用于风泵冷却,风泵排水以及给设备减速器注油;将压风自救系统所供的风引致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可吹散有害气体;将压风作为取样泵的动力源对采空区气体取样等。实践证明:补连塔煤矿通... 补连塔煤矿利用井下压风系统的风能做为动力带动风泵可用于风泵冷却,风泵排水以及给设备减速器注油;将压风自救系统所供的风引致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可吹散有害气体;将压风作为取样泵的动力源对采空区气体取样等。实践证明:补连塔煤矿通过压风系统的拓展应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并带来了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连塔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 拓展应用 风泵 动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中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斌 任玺宁 +4 位作者 崔春兰 董振国 罗群 胡博文 李宝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2-1285,共24页
通过多口钻孔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补连塔煤矿中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及微相划分,总结其沉积环境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补连塔煤矿中生界可以区分出7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13个中周期基准面旋回,在全矿区均可对比。从下向上... 通过多口钻孔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补连塔煤矿中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及微相划分,总结其沉积环境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补连塔煤矿中生界可以区分出7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13个中周期基准面旋回,在全矿区均可对比。从下向上,侏罗系延安组为三角洲沉积相,侏罗系直罗组和安定组为河流沉积相,白垩系志丹群为冲积扇沉积相。中生代从早到晚,补连塔煤矿由近坳陷湖盆三角洲沉积环境逐渐演化为远坳陷湖盆的河流沉积环境(河流—冲积平原)以及凹陷盆地冲积扇沉积环境,其水平面具有两次加深—变浅的旋回性变化过程。地层组合序列变化记录了盆地沉积演化的地质历史,反映了一个陆相坳陷盆地初始形成、扩张、萎缩到消亡和一个凹陷盆地的形成、发展和萎缩的叠合过程。长周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晚期出现的煤层具有条带状冲刷减薄现象,在掘进中重点预防厚煤层顶板层状剥落现象;而在长周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转换处(最大水泛面处)沉积煤层具有分叉、合并现象,在掘进中需要重点预防顶板塌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 补连塔煤矿 层序地层 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22409综采工作面低氧呈现规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苗涛 宋元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7-151,共5页
基于补连塔煤矿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特点,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赋存条件,针对补连塔煤矿224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低氧现象,总结了该工作面低氧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多方位分析22409工作面产生和涌出低氧气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总... 基于补连塔煤矿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特点,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赋存条件,针对补连塔煤矿224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低氧现象,总结了该工作面低氧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多方位分析22409工作面产生和涌出低氧气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工作面低氧的防治手段。认为:补连塔煤矿所采煤层气赋存带处于CO_(2)~N_(2)带,采空区遗煤在良好的蓄热和供氧条件下发生低温氧化反应,释放低氧气体,在抽出式通风的作用下,低氧气体随着气流涌向工作面,当地面大气压力降低,采空区“出气”现象加剧时,低氧范围随之加大。通过研究工作面多种低氧防治措施并总结历年工作面低氧防治经验,补连塔煤矿对22409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取井上下堵漏、工作面隅角安设挡风帘、导风帘、风动风机稀释气体、均压系统热备用、上隅角抽放技术、日常加强工作面气体监管力度等手段和措施来防治工作面低氧,确保了22409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低氧现象 防治技术 补连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浅埋深极近距离下层煤开采穿越采空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煜 韩伟 李金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1-68,共8页
补连塔煤矿是世界第一大单井井工矿井,形成了大量的不规则采空区,开采1-2煤必将受其上覆采空区影响大,进出采空区矿山压力显现剧烈、活柱下缩量大、甚至出现支架倾倒、压死等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因此,矿井为减少此类灾害... 补连塔煤矿是世界第一大单井井工矿井,形成了大量的不规则采空区,开采1-2煤必将受其上覆采空区影响大,进出采空区矿山压力显现剧烈、活柱下缩量大、甚至出现支架倾倒、压死等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因此,矿井为减少此类灾害发生,以该矿1-2煤12415工作面穿越上覆距离仅7.9 m的11401采空区为试点采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下行近距离煤层开采在进、跨、出上覆采空区时受其影响的塑性区和围岩应力场演化特征,探寻采空区引起的强矿压显现发生的根源,给接续采面避灾方案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连塔煤矿 极近距离下行开采 强矿压 数值模拟 浅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受邻近采面开采影响巷道支护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刚 郑铁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6-82,共7页
补连塔煤矿12上煤回风下山巷道在开掘过程中,面临着临近采空区矿山压力威胁导致巷道出现严重片帮现象,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提高巷道整体掘进效率,首先对原有支护巷道开展变形监测,结合监测数据分析得到了巷道帮部支护失效的根... 补连塔煤矿12上煤回风下山巷道在开掘过程中,面临着临近采空区矿山压力威胁导致巷道出现严重片帮现象,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提高巷道整体掘进效率,首先对原有支护巷道开展变形监测,结合监测数据分析得到了巷道帮部支护失效的根源在于塑性区发育深度较深且超过现有帮锚杆有效长度致其失效,应加长帮锚杆支护长度使其塑性破坏深度锁住在锚杆支护内,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原支护和优化支护2种工况的塑性区、位移场和应力场变化规律,由此确定了回风下山巷道帮部支护优化设计方案,即用2.6 m长锚杆代替原来设计长度1.8 m锚杆,并按此进行了现场支护设计与施工。经优化支护后的巷道实践表明了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能够满足现场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连塔煤矿 巷道支护优化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渗水评价及治理
7
作者 李伟 高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2-146,共5页
依据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局部渗水范围及大小,开展了对灌溉区域的整体性评价分析。通过对灌溉区地貌、水文、气象、岩性、排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灌溉区边坡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并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资料,最终得出了导致边坡出现渗... 依据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局部渗水范围及大小,开展了对灌溉区域的整体性评价分析。通过对灌溉区地貌、水文、气象、岩性、排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灌溉区边坡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并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资料,最终得出了导致边坡出现渗水区的主控因素为局部忽马线边坡坡度大于风积砂层水下休止角。灌溉点距离斜坡较近,仅局部忽马线公路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不影响整体边坡稳定性。结合评估结论,系统提出了多种相应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区 深水区 边坡稳定 忽马线 补连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