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虚化瘀法对产后抑郁低雌激素大鼠海马核糖体S6激酶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春雨 刘梦 谢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104,共4页
探讨补虚化瘀方药参归仁合剂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测定P90核糖体S6激酶(RSK1)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MEK1)蛋白表达量。用56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归仁高、中、低剂量组(... 探讨补虚化瘀方药参归仁合剂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测定P90核糖体S6激酶(RSK1)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MEK1)蛋白表达量。用56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归仁高、中、低剂量组(7、3.6、1.8 g·kg^(-1)·d^(-1))、盐酸舍曲林组(4.5 mg·kg^(-1)·d^(-1))、苯甲酸雌二醇组(10μg·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模拟产后抑郁状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海马P-RSK1和P-MEK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归仁中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在海马组织中P-RS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归仁中剂量组、舍曲林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在海马组织中P-ME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证明参归仁合剂可增加海马组织中P-RSK1和P-MEK1蛋白表达量,且参归仁中剂量组效果显著,参归仁合剂可起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化瘀法 参归仁合剂 产后抑郁 P90核糖体S6激酶 丝裂原活细胞外调节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红 张红石 +3 位作者 袁洪平 杨晓慧 高颍 王富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W 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3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加雌激素...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W 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3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股骨做Ⅰ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Ⅰ型胶原mRNA在成骨细胞内表达明显,且细胞数目增多。经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映面积与灰度测值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可增强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Ⅰ型胶原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红 袁洪平 +2 位作者 张红石 高颖 王富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3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组、针加雌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3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组、针加雌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的股骨I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各组其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整齐走向较为规则,胶原阳性染色度较高,阳性分别面积较大,说明成骨细胞对原胶原的分泌较为旺盛,细胞外Ⅰ型胶原的合成率较高。经图像分析系统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其阳性反映面积和灰度值均较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可增强Ⅰ型胶原蛋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Ⅰ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化瘀重镇法为主治疗老年病因不明性房颤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惠芝 范林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7期596-596,共1页
心房纤颤是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为探讨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疗效,我们运用补虚化瘀重镇法治疗房颤2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26例房颤患者,病因诊断未能确定。12例为住院病人,14例为... 心房纤颤是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为探讨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疗效,我们运用补虚化瘀重镇法治疗房颤2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26例房颤患者,病因诊断未能确定。12例为住院病人,14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9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中医药疗 重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