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53/AMPK信号通路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何忆清 王茜 +3 位作者 刘泉 张颖 魏逍萱 杨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来曲唑(1 mg/kg)构建PCOS大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持续12 d。记录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及子宫质量,瑞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动情周期,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及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53、AMPK、mTOR、Beclin 1、LC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53、AMPK、mTOR、Beclin 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升高(P<0.01),子宫质量降低(P<0.05);动情周期紊乱;颗粒细胞减少,囊性卵泡增加;血清LH、LH/FSH、T、AMH水平升高(P<0.05,P<0.01),FSH、E2、P水平降低(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LC3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大鼠卵巢质量降低(P<0.05),子宫质量升高(P<0.05);各动情阶段规律出现;颗粒细胞层数增加,优势卵泡可见;血清LH、LH/FSH、T、AMH水平降低(P<0.05,P<0.01),FSH、E2、P水平升高(P<0.05,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可通过调控p53/AMPK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调节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平衡,促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自噬 p53/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