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松纯林补植阔叶树实验初报
1
作者 杨桦 詹有生 +3 位作者 龙蔚 黄文超 刘爱萍 谢宗元 《江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4-15,33,共3页
对泰和湿地松纯林补植阔叶树实验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杜英、木荷为当地适合的补阔树种。补植阔叶树能减少林地水土流失,改善林分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补植阔叶树 湿地松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雨飞 罗超 +2 位作者 李生 陈子熙 邵慰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共11页
【目的】分析马尾松纯林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旨在明确最适宜的改造方式,为马尾松林结构的优化和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建德市马尾松次生林轻度间伐无补植(LTNP)、中度间伐无补植(MTNP)、重度间伐无补植(HTNP)、中度间伐补阔(MTP... 【目的】分析马尾松纯林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旨在明确最适宜的改造方式,为马尾松林结构的优化和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建德市马尾松次生林轻度间伐无补植(LTNP)、中度间伐无补植(MTNP)、重度间伐无补植(HTNP)、中度间伐补阔(MTP)、重度间伐补阔(HTP)、皆伐补阔(CCP)后的林分为对象,探究间伐和补植两类措施对林分空间和非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改造模式的林分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间伐和补阔改变了林分内树种组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树种多样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林分胸径结构由“单峰”向“多峰”结构转变。林分中小径阶林木占比提高,在同等间伐强度下,补阔林分内大径阶林木占比高于无补植林分。(2)CCP的角尺度显著低于其他改造林分,LTNP的混交度显著低于其他改造林分。随着间伐强度增加,开敞度逐渐增加,林层指数先增加后降低,大小比数和竞争指数逐渐减小,且在重度间伐强度下,补阔林分的大小比数和竞争指数均低于未补植林分。(3)不同改造模式的林分结构综合评价值排序为MTP>HTNP>CCP>HTP>MTNP>LTNP。【结论】马尾松中度间伐补阔(浙江樟、浙江楠)后,整体林分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对促进马尾松纯林向针阔混交和阔叶混交林演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马尾松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强度 阔叶树 林分结构 单位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纯林阔叶化改造对土壤碳氮固持的短期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东 陈梦 +3 位作者 袁丛军 何爽 丁访军 杨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7,共12页
【目的】为了解马尾松纯林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筛选不同类型的阔叶化改造土壤高效固碳模式。【方法】在贵州省独山县国有林场内选择林分结构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经择伐后补植香樟Cinnamomu... 【目的】为了解马尾松纯林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筛选不同类型的阔叶化改造土壤高效固碳模式。【方法】在贵州省独山县国有林场内选择林分结构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经择伐后补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楠木Phoebe zhennan、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阔叶树种8~14 a,以未补植阔叶树的马尾松纯林为对照,分别设置3块样地,共15块,采集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结果】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影响不同,对0~20 cm影响较为显著,对更深层土壤影响较小,0~60 cm的土壤碳储量变化范围约1.39~12.77 kg·m^(-2),其中,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南酸枣林的土壤碳储量较高,分别达到212.35和203.51 kg·m^(-2),马尾松+香樟林土壤碳储量最低,约为100.78 kg·m^(-2);补植阔叶树种后土壤pH值显著降低,而MBC显著增加;在0~20 cm土层,南酸枣+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显著提升;补植阔叶树种后短期内土壤碳储量降低,但土壤氮储量无显著变化;补植楠木后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提升,补植南酸枣后土壤碳库稳定性显著提升。【结论】优先选择叶片中初始木质素/氮值高的落叶阔叶树种能有效提升马尾松纯林土壤碳氮固持能力。马尾松纯林阔叶化改造短期内对土壤氮储量影响较小,土壤碳库一定程度下降后,可能需要15 a以上的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纯林 碳氮固存 补植阔叶树 短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仙居景区景观林改造技术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彭佳龙 沈宝江 潘建勇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对神仙居景区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结合景区旅游观光的需要,模拟仙居县俞坑自然保护区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树种组成、生活型组成类型进行景观林改造。采用渐伐针叶树、保留阔叶乔木树种、培育阔叶乔木树种萌蘖丛、保留有益灌... 通过对神仙居景区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结合景区旅游观光的需要,模拟仙居县俞坑自然保护区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树种组成、生活型组成类型进行景观林改造。采用渐伐针叶树、保留阔叶乔木树种、培育阔叶乔木树种萌蘖丛、保留有益灌木、林下补植和林间空地栽植常绿阔叶树、块状清理植被、块状整地造林、次生常绿阔叶林幼龄林的间伐抚育等营林技术措施,使原生植被得到有效的保存,促进植被演替过程,构建物种丰富、群落稳定、地域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林改造 渐伐针叶树 培育阔叶树 林下补植阔叶树 人工促进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