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物元模型在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小平 黄强 +2 位作者 蔺蕾蕾 张洪波 吕玉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80,共5页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采用主客观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模糊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是合理的、可行的.该模型不仅可以用...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采用主客观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模糊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是合理的、可行的.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补偿效益评价,也可用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等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主客观赋权 欧氏贴近度 补偿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林木补偿的历程与科学实用评价体系
2
作者 房长有 王芳 冯振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43-46,60,共5页
林地林木补偿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现实的问题。该文将从林地林木的保护历程开始论证其补偿的科学实用体系,提出了政策文件的宏观性和技术细则的科学性、法规性,将树种合理分类、按序列科学赋值。
关键词 林地 林木 补偿评价 科学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基于SBM-DEA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熊玮 郑鹏 赵园妹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0,共7页
本文通过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5年江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对江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并未达到理... 本文通过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5年江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对江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且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五种不同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绩效表现出时间上的震荡态势和空间上的分层特征。最后,本文从扩展补偿领域、创新补偿方式、完善考评考核体系、协调补偿规模和补偿效率关系、加大补偿力度、完善补偿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改进策略 SBM-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曲超 刘桂环 +1 位作者 吴文俊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1-477,共7页
环境效率是考量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进行有效测度可以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水平、变化... 环境效率是考量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进行有效测度可以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进行评价,通过线性数据转化方法对非期望环境负产出进行处理,并识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等背景变量对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对能源投入产出的影响显著(t值检验达到5%显著性水平),进出口总额、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对各项投入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17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在剔除背景因素和随机干扰前后未发生变化,但纯技术效率均值由调整前的0.94升至调整后的0.96,规模效率均值由调整前的0.94降至0.92,表明纯技术效率对提高环境效率起主导作用.③上游4个省市(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与中下游7个省市(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态补偿环境效率均值差距较大,其中,云南省的环境效率最低.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从上游到下游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在提高综合技术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三阶段DEA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