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尔直升机航磁仪磁补偿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景然 卢立波 +1 位作者 刘浩 顾建松 《海洋测绘》 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
贝尔直升机采用固定式安装氦光泵磁力仪的方案。对磁探杆进行改进设计后,使用GB-10型氦光泵磁力仪和16项自动磁补偿器用于航磁测量。给出磁补偿前后氦光泵磁力仪的输出结果对比。分析补偿前后的数据,对磁补偿器改进设计及机动飞行方法... 贝尔直升机采用固定式安装氦光泵磁力仪的方案。对磁探杆进行改进设计后,使用GB-10型氦光泵磁力仪和16项自动磁补偿器用于航磁测量。给出磁补偿前后氦光泵磁力仪的输出结果对比。分析补偿前后的数据,对磁补偿器改进设计及机动飞行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直升机 氦光泵磁力仪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乔玉辉 甄华杨 +1 位作者 冯旭 鞠鲤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3-793,共11页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但是其发展面临着私人短期经济利益和公共长期生态效益的矛盾。农业生态补偿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则是建立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前,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但是其发展面临着私人短期经济利益和公共长期生态效益的矛盾。农业生态补偿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则是建立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前,农业生态补偿核算存在着农产品生态价值未被有效识别、核算体系不完善、服务价值与负服务价值未有机结合等核心科学问题。因此,当前亟须建立一套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负服务价值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以更好地支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并指导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成本、经济收益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负服务价值等,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价值化方法及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以此为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本文从经济成本、相对生态价值和农业生态补偿情景分析等角度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旨在为各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生命周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区域差异化管理以及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等方面,以期为未来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农业 补偿标准 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创新——基于利益补偿目标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广辉 崔疏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6,207,共17页
以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实现对现有纵向补偿机制的补充和延伸,是助力主产区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厘清补偿目标是构建横向补偿机制的前提。从政策形成的历史逻辑来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两个积极性... 以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实现对现有纵向补偿机制的补充和延伸,是助力主产区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厘清补偿目标是构建横向补偿机制的前提。从政策形成的历史逻辑来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两个积极性”和促进“产销协作”,其内在逻辑是解决央地在粮食产销事务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现有以中央转移支付为主的补偿政策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难题。针对现有补偿政策存在的不足,应构建以基金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为主要载体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内生性补偿、外生性补偿、产业链建设、供应链建设和产销市场建设五方面协同发力,实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补偿 横向补偿 产销协作 种粮积极性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成本视角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钰 吴刚 毛世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研究得到主要结论是:第一,粮食产销区分担的粮食生产责任极不平衡,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南和新疆等少数省份可以常年净调出粮食;第二,在户籍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分别为1664.38亿元、1654.95亿元,在常住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则分别为1811.57亿元、1819.69亿元,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受偿金额约占受偿总额的90%。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协调区域发展,需要构建产销区间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制度安排,并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粮食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补偿调峰调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艾学山 黄馗 +3 位作者 石轩语 赵龙庆 刘丰硕 于洋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1,共8页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协调高比例新能源与常规电站出力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电网调度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含风光等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区域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水风光一体化下梯级水电站对风光...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协调高比例新能源与常规电站出力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电网调度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含风光等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区域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水风光一体化下梯级水电站对风光等新能源与其他水电站等变化出力进行中长期补偿调峰调度研究,分别建立了以年、月、旬为计算期,以月、旬、日为计算时段的序贯补偿调峰调度模型,并应用DDDPSA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新能源占比较高的广西电网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例研究表明,梯级水电站与风光等新能源进行补偿调峰调度可以充分发挥新能源和梯级水电站的优势,提高电网中长期补偿调峰能力。研究方法可为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区域电网开展梯级水电站的补偿调峰优化运行,提高电网科学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梯级水电站 补偿调峰 DDDPSA算法 广西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杂交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遗传分离规律研究
7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4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时梦 王志强 王海波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本,而光补偿点则正好相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在子代中均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且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低于光补偿点,但其遗传力高于光补偿点。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年份间及年度内均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且年度内的稳定性更强;而光补偿点在不同年份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光补偿点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高,性状稳定性强,光补偿点遗传力低,性状稳定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绿素 补偿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
8
作者 路燕 滑留帅 +1 位作者 孟瑶 田云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2-277,共6页
我国粮食主产区长期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对策,进而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高产穷县”“财粮倒挂”等突出问题,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基于2003、2021年粮食生产大省(县)粮食生产与经济社... 我国粮食主产区长期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对策,进而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高产穷县”“财粮倒挂”等突出问题,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基于2003、2021年粮食生产大省(县)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从省域尺度和县域尺度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县)分布变化情况,以及粮食生产大省(县)产粮和利益受损状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布日趋集中,粮食主产区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不断提升,但在保粮稳粮的同时,其利益损失并未得到合理补偿,种粮农民收益空间被持续压缩,粮食大省(县)、财政穷省(县)矛盾突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政策与粮食主产区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增强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构建起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贡献相匹配的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外部保障,从而保护地方政府和粮食生产者种粮保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安全 粮食持续稳定生产 种植农民收益 补偿力度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预测模型的焊缝余高打磨自适应补偿策略
9
作者 刘海华 马晨祥 +3 位作者 王天琪 刘文吉 岳建锋 薛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材料去除面积的焊缝磨削分层策略和工艺规划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简单可视化的程序。结果表明: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的影响最大、磨具转速的影响最小,下压深度和磨具转速对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较大、对磨削速度的影响最小,并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与实验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分别为3.9%和6.8%。对提出的余高打磨策略进行验证,打磨后的焊缝余高与预期值误差最大为0.3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余高打磨 响应面预测模型 材料去除面积 分层策略 自适应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加工位姿精度的误差补偿策略研究
10
作者 沈涛 朱维兵 +1 位作者 王强 廖璘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5-83,共9页
针对机器人串联配置导致的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视觉导引的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分析视觉传感器跟踪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对姿态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建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接口与控制器集成,实时引导... 针对机器人串联配置导致的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视觉导引的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分析视觉传感器跟踪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对姿态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建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接口与控制器集成,实时引导机器人到达期望姿态。最后,分别在空载运动、钻孔和铣削场景进行了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对提高机器人位姿精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空载点对点运动中,补偿后位置误差最大值由1.11 mm降至0.04 mm(降幅96.4%),均方根误差(RMS)从0.78 mm降至0.03 mm(降幅96.2%);x、y、z轴角度误差最大值分别降低66.7%、99.5%、66.7%。线性轨迹实验中,位置误差最大值由0.48 mm降至0.05 mm(降幅89.6%),y轴角度误差RMS值降低92.9%。钻孔实验中,位置与轴向误差最大值分别降至0.08 mm(降幅88.7%)和0.03°(降幅72.7%)。铣削实验中,补偿后轨迹平均位置误差由1.35 mm降至0.04 mm,最大误差仅0.12 mm,最小误差达0.003 mm。综合来看,该方法在空载、钻孔及铣削场景下,位置误差降幅均超88%,角度误差降幅达50%~99.5%,显著提升机器人位姿精度,验证了视觉闭环反馈与模糊PID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姿态精度 视觉引导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主动悬架预瞄自抗扰前馈补偿控制
11
作者 黄俊明 李栋 +1 位作者 杨蓉 黄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共10页
考虑到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预瞄控制效果容易受车速、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及路面信息感知精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综合考虑悬架系统中簧载质量、刚度和阻尼的不确定性,搭建含有不确定性的车... 考虑到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预瞄控制效果容易受车速、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及路面信息感知精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综合考虑悬架系统中簧载质量、刚度和阻尼的不确定性,搭建含有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模型,对自抗扰控制算法中的增益函数进行改进,设计了带前馈补偿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系统,分别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激励下从测量噪声和信号处理干扰等外部干扰层面对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搭建硬件在环试验系统对控制系统接近实际部署时的性能进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系统状态变化和干扰不确定性,所提方法能在较宽泛的车速范围内有效改善车身振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补偿 主动悬架 预瞄控制 自抗扰控制 路面信息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薄壁构件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12
作者 宜亚丽 陈一凡 +2 位作者 程阳洋 王志勇 金贺荣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铣削力预测模型。针对大型薄壁构件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等效刚度理论对薄壁构件的变形区域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替换主结构模拟多层铣削加工的改进子结构仿真方法,并结合铣削力预测模型对大型薄壁构件进行预测加工变形,相较于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效率提高了27.27%。其次,基于在机测量系统采集槽底壁厚数据,构建变形修正模型,综合应用层间修正系数与节点修正系数修正预测加工变形量,结合割线法对层间修正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并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对离散补偿点进行加工路径拟合。最后,设计并搭建适用于大型薄壁构件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在机测量系统,并开展铣削加工误差补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补偿方法后,加工误差较无补偿和采用镜像迭代补偿方法分别减少92.09%和77.63%。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构件 加工变形 在机测量 综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点邻域双映射的增材制造几何误差预补偿方法
13
作者 杨伟东 蔡子行 +3 位作者 孟德状 马千朝 王媛媛 朱东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5,共9页
在构建三维零件的增材制造过程中,零件的成形几何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际成形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与原始设计的边界表示(B-rep)模型存在偏差.在须依赖于模型分层处理的增材制造工艺中,分层误差和制造工艺误差对于零件几何尺寸的... 在构建三维零件的增材制造过程中,零件的成形几何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际成形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与原始设计的边界表示(B-rep)模型存在偏差.在须依赖于模型分层处理的增材制造工艺中,分层误差和制造工艺误差对于零件几何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为了减少几何误差,通常在预处理阶段对STL模型进行误差预补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顶点邻域双映射的误差补偿方法,通过重建STL模型三角网格顶点的拓扑关系,消除冗余信息并优化顶点邻域的三角面片索引链表,并依据三角面片与顶点的法向量方向映射关系,以及几何误差模型预测值与顶点偏移量的距离映射关系,结合三角面片权重计算顶点的误差补偿量,最终生成经过补偿的STL模型.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砂型黏结剂喷射(BJ)工艺为例,对于所设计的多特征砂型标准件进行几何误差补偿前后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标准件,其相对误差降幅均在63.00%以上,打印零件的成形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喷射工艺 增材制造 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态分解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14
作者 李开明 代肖楠 +2 位作者 张袁鹏 姚佳文 罗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icro-Doppler, m-D)特征曲线分离;其次,将分离后的数据向量移位堆叠构建为增广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DMD;然后,利用分解后的模态幅值对各模态进行排序,结合损失函数等信息选取主要模态;同时,利用主要模态中的零频率模态完成弹道目标的平动补偿,从其他主要模态中提取出自旋频率和锥旋频率等微动特征信息;最后,对基于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性能分析与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弹道目标 微多普勒 平动补偿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策略
15
作者 徐建安 刘浩博 +2 位作者 刘华东 张伟久 展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6,共9页
针对主动升沉补偿二次控制液压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策略。干扰观测器根据系统输入和二次元件输出去观测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自适应反... 针对主动升沉补偿二次控制液压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策略。干扰观测器根据系统输入和二次元件输出去观测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自适应反演滑模保证系统的位移补偿精度并估计干扰观测器的观测误差以及不可观测的干扰值,二者输出整合得到控制率,并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实时估计并补偿外部干扰与参数摄动,观测器误差仅为1.74%,有效提高补偿系统面对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结合干扰观测器的输出误差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位移补偿精度,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使补偿效率提升并稳定至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升沉补偿 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二次控制 电液伺服 位移补偿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D系统中TSL和传播延迟的联合估计与补偿
16
作者 赵海军 陈华月 崔梦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7,共11页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TSL时变信道的复增益估计,并建立起了一种实现TSL污染和传播延迟补偿的离散时间观测模型,得到了无补偿小数部分延迟情形下补偿算法的渐近性能表达式;最后,通过对同步情形下的复信道增益估计和小数部分延迟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复信道时变增益和小数部分延迟的联合估计的数字补偿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估计补偿算法不仅是有效和鲁棒的,而且相比于多抽头LMS方案和目前其他先进方案具有更好的信干比性能和更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双工模式 信道污染 传播延迟 估计与补偿 信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轮横向侧偏补偿的自动导航拖拉机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17
作者 何杰 曾鸿禧 +4 位作者 李明锦 贺静 莫家骏 汪沛 赵润茂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自动导航拖拉机在侧偏侧滑等工况下路径跟踪误差大、纠偏易超调且调节时间长。为解决拖拉机侧偏侧滑工况快速纠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驱动轮横向控制补偿策略的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拖拉机的坡面侧滑模型,结合二轮车运... 自动导航拖拉机在侧偏侧滑等工况下路径跟踪误差大、纠偏易超调且调节时间长。为解决拖拉机侧偏侧滑工况快速纠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驱动轮横向控制补偿策略的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拖拉机的坡面侧滑模型,结合二轮车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纯追踪算法的横向控制补偿策略,对经典纯追踪算法进行改进,实现自动驾驶拖拉机精确横向补偿控制。为验证本文横向侧偏补偿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算法性能,进行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缓坡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10°斜坡上的控制精度相比经典算法提升了73.6%;持续侧滑仿真,经典算法无法脱困,而改进算法在3.9 s内完成脱困,横向偏差收敛至0.01 m以内,超调量为0.14 m。此外本文还在田间试验中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在所有试验中均成功脱困,试验表明平均脱困时间为7.03 s,平均最大超调量为0.054 m。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横向控制补偿策略显著提升了自动导航拖拉机在复杂工况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自动导航 路径跟踪 纯追踪算法 横向侧偏补偿 侧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8
作者 王经政 秦小丽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内容较多,在实践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直接补偿依然占主导地位、利益补偿资金来源渠道过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高、利益补偿监管力度不够、利益补偿成果转化不...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内容较多,在实践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直接补偿依然占主导地位、利益补偿资金来源渠道过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高、利益补偿监管力度不够、利益补偿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问题,同时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中出现的新诉求,从粮食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入手,提出在政府与市场补偿机制协同下,开展多中心分类补偿与分阶段递进式补偿的补偿机制优化路径,以及推行该补偿机制的相关对策,如健全利益补偿的政府+市场手段、推动利益补偿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在经济补偿的同时重视农民发展权益、构建利益补偿的协同共治机制、加快利益补偿成果的立体性转化等,以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与效果,推动粮食主产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财政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智能反射面
19
作者 梁炜 卢艺 +2 位作者 张嘉麟 夏晔 许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7-783,共7页
针对现有高频段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无法满足工业应用低成本、高可靠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IRS。提出了金属层无穿孔结构,通过调整接地层和偏置层位置,避免了穿... 针对现有高频段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无法满足工业应用低成本、高可靠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IRS。提出了金属层无穿孔结构,通过调整接地层和偏置层位置,避免了穿孔,降低了电磁能量损失;设计了顶层贴片形成三片式对称结构,通过最大化两个可调谐器件的共振范围,有效减少了入射信号的能量损失,并提供了足够的相位跨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 mm厚的IRS反射幅值损耗低于1.6 dB,反射相位跨度296°,相较于现有可应用于2.4 GHz频段的原型同等相位下反射幅值提升61.9%,同等幅值下反射相位提升5倍。此外,所设计的原型具有很高的相位可调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网络 智能反射面(IRS) 微波仿真 非视距通信 反射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与光学方法相融合的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的研究与设计
20
作者 王伟 杨宏达 +2 位作者 李文超 赵畅 周凡迪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46,共8页
基于TRIZ创新方法论与传统的光学数值分析法相融合的方式,搭建了光纤结构与光纤特性间的双向桥梁,并据此设计了三种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dispersion-compensating micro-structured fiber,DC-MSF)。利用动态性进化趋势,设计了一种离散分... 基于TRIZ创新方法论与传统的光学数值分析法相融合的方式,搭建了光纤结构与光纤特性间的双向桥梁,并据此设计了三种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dispersion-compensating micro-structured fiber,DC-MSF)。利用动态性进化趋势,设计了一种离散分布七芯DC-MSF,在1550 nm处产生了高达-2500 ps/(nm·km)的负色散;利用增加可控性进化趋势,设计了一种单芯保偏DC-MSF,在1550 nm处,纤芯x偏振模式与纤芯y偏振模式双折射度为8.0×10^(-3),且纤芯x偏振模式的负色散值为-14230.5 ps/(nm·km),纤芯y偏振模式的负色散值为-14216.75 ps/(nm·km);利用向超系统进化趋势,设计了一种液晶填充DC-MSF,在1550 nm处,液晶分子为0°时,基模产生了-19250.3 ps/(nm·km)的负色散,液晶分子为90°时,基模产生了-16854.7 ps/(nm·km)的负色散。本文提出的DC-MSF用于光纤通信领域,可抵消光纤通信网络中累积的正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微结构光纤 色散补偿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