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延时及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红雨 吴隆辉 +1 位作者 卓放 王兆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76,共5页
由谐波电流指令计算及PWM控制引起的补偿延时影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本文分析了在全数字控制及模数混合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下产生时间延迟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实现无差控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相位补偿方法,采用该... 由谐波电流指令计算及PWM控制引起的补偿延时影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本文分析了在全数字控制及模数混合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下产生时间延迟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实现无差控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相位补偿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谐波电流指令计算及PWM控制引起的时间延迟,同时保证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采用新方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论对稳定负载还是变化的负载都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补偿延时 预测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效阻尼区的延时补偿策略
2
作者 张学毅 张栋 李圣清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9,308,共11页
在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延时使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抑制谐振尖峰的性能降低,有效阻尼区仅为0~f_(s)/6(f_(s)为采样频率),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1种延时补偿策略,首先在前向通路中加入延时补偿环节... 在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延时使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抑制谐振尖峰的性能降低,有效阻尼区仅为0~f_(s)/6(f_(s)为采样频率),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1种延时补偿策略,首先在前向通路中加入延时补偿环节提高系统分界频率,然后根据稳定判据详细推导出补偿后系统的稳定条件,最后在新稳定条件的约束下设计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将有效阻尼区拓宽至0~0.4f_(s),扩大滤波器谐振频率f_(r)的选取范围,降低逆变器的设计成本,提高系统对宽范围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能力。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拓宽了系统稳定运行区域,改善了弱电网下谐振频率f_(r)≥f_(s)/6时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延时 电容电流反馈 有效阻尼区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二阶滤波器的LCL型并网逆变器延时补偿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铁英 李俊然 +1 位作者 高宁 田培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7,共13页
为了抑制LCL型滤波器的谐振尖峰,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被广泛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中。由于数字控制延时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阻尼性能被严重削弱。负阻尼区域出现在f_(s)/6到f_(s)/2之间,减弱了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 为了抑制LCL型滤波器的谐振尖峰,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被广泛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中。由于数字控制延时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阻尼性能被严重削弱。负阻尼区域出现在f_(s)/6到f_(s)/2之间,减弱了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对电网阻抗变化下的鲁棒性。在电容电流反馈通道上插入一个双二阶滤波器来补偿数字控制延时带来的相位滞后,正阻尼范围可以扩展到f_(s)/3,从而实现了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高鲁棒性。选择了合适的离散化方法,分析了补偿后的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个详细的闭环参数设计流程,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最后,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参数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延时补偿 正阻尼范围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补偿的新能源惯性时间常数评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介北 朱学科 +4 位作者 陈彬彬 俞露杰 聂川杰 黄伟煌 郭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新能源惯量响应正逐步成为并网规程的新要求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新产品,其惯量响应性能的测试与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有助于满足相应并网规程要求和清算辅助服务产品经济效益,但惯量响应性能测试标准中未涉及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方法。为此,... 新能源惯量响应正逐步成为并网规程的新要求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新产品,其惯量响应性能的测试与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有助于满足相应并网规程要求和清算辅助服务产品经济效益,但惯量响应性能测试标准中未涉及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方法。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延时补偿的新能源惯性时间常数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网模拟器生成系统可能存在的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移量,依据惯量关键评价指标合理选取全动态过程分析的时间节点,以提高分析精度;然后,对惯量响应过程中的有功功率-频率延迟环节进行计算和补偿,以消除延迟造成的评估误差;最后,设计了一种依据差分化同步机摇摆方程的惯量连续评估算法,实现对新能源惯量的准确评估。在RT-LAB半实物平台搭建了新能源惯量评估实验环境,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延时场景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惯量响应 评估方法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延时补偿的继电保护网络采样同步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延旭 蔡泽祥 +2 位作者 竹之涵 何瑞文 李晓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81-85 96,共6页
为提高网络化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文中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网络采样传输延时补偿的不依赖于外部参考时钟源的网络采样同步方法。首先分析了网络采样传输延时的构成及其特性,建立了能够实现交换机延时测量和记录的交换机模型,研发了具有相应... 为提高网络化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文中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网络采样传输延时补偿的不依赖于外部参考时钟源的网络采样同步方法。首先分析了网络采样传输延时的构成及其特性,建立了能够实现交换机延时测量和记录的交换机模型,研发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交换机。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对其交换延时测量的精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同时对测量误差的来源进行了理论分析,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所开发的交换机具有较高的交换延时测量精度。基于交换延时的实时测量,给出了利用传输延时补偿实现网络采样同步的方法,并以一母线保护系统为例,对网络采样同步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网络采样传输延时补偿的网络采样同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网络采样的同步,保证网络化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网络采样 同步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移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延时补偿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君 陈敏 +1 位作者 鞠建永 徐德鸿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0,共6页
为了满足谐波治理的要求,基于数字控制的电力有源滤波器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数字控制固有的处理延时导致有源滤波器的补偿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对有源滤波器数字控制各个模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移控制的延时补偿策略。这... 为了满足谐波治理的要求,基于数字控制的电力有源滤波器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数字控制固有的处理延时导致有源滤波器的补偿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对有源滤波器数字控制各个模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移控制的延时补偿策略。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充分利用前一采样周期的计算数据,缩短当前采样周期的谐波信号处理时间,进而减小延迟时间,提高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整个谐波处理方法基于瞬时无功理论。延时补偿策略简单、有效,易于工程实现。在一台50kVA三相四线并联型有源滤波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在TMS320LF240和TMS320F2812两个不同的控制平台上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延时补偿 相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锁相环同步坐标变换检测法的硬件延时补偿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欢 赵荣祥 程方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78-83,共6页
针对谐波检测电路遇到的硬件电路延时和锁相环检测误差问题,分析了无锁相环同步坐标变换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并引入通用瞬时无功理论中的波形相关系数概念,分析了硬件延时对补偿效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无锁相环的、考虑硬件延时补... 针对谐波检测电路遇到的硬件电路延时和锁相环检测误差问题,分析了无锁相环同步坐标变换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并引入通用瞬时无功理论中的波形相关系数概念,分析了硬件延时对补偿效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无锁相环的、考虑硬件延时补偿的改进型同步坐标变换检测法。该方法通过预设同步坐标旋转角速度,避免了锁相环的检测误差,同时在同步坐标逆变换矩阵中引入相位补偿角对硬件延时进行补偿,具有实施简单、适合数字控制、测量准确,且不受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不对称系统 延时补偿 综合补偿 通用瞬时无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预测与零极点结合的LCL型逆变器延时补偿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盘宏斌 欧思程 +3 位作者 魏天阳 朱茂琨 龙海鸿 朱鸿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9-94,145,共7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中延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略。分析发现,网侧电流数字单环鲁棒性不足,需要采用额外的有源阻尼方法增强阻尼,但传统的数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带来了内环数字延时,使电容电流内环等效虚拟电阻不...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中延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略。分析发现,网侧电流数字单环鲁棒性不足,需要采用额外的有源阻尼方法增强阻尼,但传统的数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带来了内环数字延时,使电容电流内环等效虚拟电阻不再保持纯电阻特性,增大了系统保持稳定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预测占空比结合零极点补偿控制延时的方法。通过预测控制算法得到占空比和增加零极点,有效地补偿了系统数字延时,消除了采样计算等产生的一拍延时和零阶保持器产生的半拍延时,使系统在有源阻尼方法下能有效地起到增强阻尼的作用。算法设计简单,系统稳定性加强。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数字延时 有源阻尼 等效虚拟阻抗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磁轴承开关功放延时补偿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友鹏 刘淑琴 +2 位作者 李红伟 张云鹏 代燕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为了解决延时引起的磁轴承系统稳定裕度下降问题,针对磁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中存在的固有延时和可变延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理论的时间延时补偿方法。该方法将开关功率放大器中产生的延时作... 为了解决延时引起的磁轴承系统稳定裕度下降问题,针对磁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中存在的固有延时和可变延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理论的时间延时补偿方法。该方法将开关功率放大器中产生的延时作为扰动项等效到输入端,并构造相应的干扰观测器模型对扰动项进行估计,实现对磁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延时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干扰观测器可以有效的降低超调,减小波形滞后失真,提高跟踪性能,从而验证此方法对于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开关功率放大器 脉冲宽度调制 时间延时补偿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延时补偿的磁悬浮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数字单周期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杰 邓智泉 +1 位作者 李克翔 何家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2-661,共10页
在磁悬浮轴承的开关功率放大器系统中,采用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具有算法简单、易实现、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传统的单周期控制算法存在控制延时的缺点,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功率放大器带宽。该文在考虑磁悬浮轴承线圈电阻压降的情况下,... 在磁悬浮轴承的开关功率放大器系统中,采用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具有算法简单、易实现、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传统的单周期控制算法存在控制延时的缺点,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功率放大器带宽。该文在考虑磁悬浮轴承线圈电阻压降的情况下,分析了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的原理,精确了算法的数学模型;结合算法原理对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延时进行了估算,并推导了两种延时补偿模型,对延时补偿前、后的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精确算法模型后的单周期控制能使实际电流波形跟踪给定波形,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两种延时补偿模型均能使电流跟踪波形与给定波形相比基本无相位差,验证了延时补偿模型的有效性;补偿模型Ⅱ跟踪效果更佳,验证了补偿模型Ⅱ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开关功率放大器 数字单周期控制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延时补偿的数字控制在PWM整流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春龙 沈颂华 +3 位作者 卢家林 姜红勇 白小青 石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97,共4页
由零阶保持器及计算时间产生的控制延时是数字控制的主要缺点之一,这会导致系统振荡以至不稳定。为补偿延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新方法。该方法没有采用状态观测器,首先建立包含延时影响的PWM整流器的新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线性状... 由零阶保持器及计算时间产生的控制延时是数字控制的主要缺点之一,这会导致系统振荡以至不稳定。为补偿延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新方法。该方法没有采用状态观测器,首先建立包含延时影响的PWM整流器的新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线性状态反馈,通过配置系统极点,得到新控制器。该方法消除延时影响不仅保证系统稳定而且对给定电流输入可取得无差拍响应。1kW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样机被用于验证新方法。样机采用20kHz的开关频率和TMS320F2812DSP控制芯片。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延时补偿 无差拍 交流电子负载 PWM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差拍直接功率控制及延时补偿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丹 方扬 +1 位作者 孙士涛 Zhu Jianguo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7,共8页
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传统基于开关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LUT-DPC)存在功率波动较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电流谐波丰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构和原理简单的无差拍直接功率控制策略(DB-DPC),将无差拍控制原理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传统基于开关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LUT-DPC)存在功率波动较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电流谐波丰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构和原理简单的无差拍直接功率控制策略(DB-DPC),将无差拍控制原理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M)技术及DPC策略相结合,无需旋转坐标变换,在消除瞬时有功及无功功率静差、减少谐波含量的同时获得了固定的开关频率。采用了"两步预测"方式对实际系统中的采样周期延时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及动态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DB-DPC策略及延时补偿方案在DFIG中应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无差拍 直接功率控制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用电子式互感器的延时补偿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超 梅军 +2 位作者 黄灿 倪玉玲 郑建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4-189,共6页
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现有定值延时补偿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补偿采样值相位差并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相位精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相位差的产生原因,根据延时位移的不确定性,给出了利用合并单元实时测算延时位移并动态校正的... 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现有定值延时补偿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补偿采样值相位差并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相位精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相位差的产生原因,根据延时位移的不确定性,给出了利用合并单元实时测算延时位移并动态校正的补偿方法。采用了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算法实现平面坐标旋转与开方计算,并将CORDIC算法模块的迭代结构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优化为流水线结构,提高了算法的时速性,减少了额外延时的引入。最后,通过仿真和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验证了改进的相位补偿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相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相位差 延时补偿 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传递对准延时误差补偿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林 李世玲 屈新芬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一种典型的速度加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模型为例,系统地分析和介绍3种延时误差补偿方法:外推―滤波法、滤波―更新法和建模补偿法。为验证和比较这3种方法的补偿效果,采用S行飞行轨迹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种飞行条件下,3种... 以一种典型的速度加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模型为例,系统地分析和介绍3种延时误差补偿方法:外推―滤波法、滤波―更新法和建模补偿法。为验证和比较这3种方法的补偿效果,采用S行飞行轨迹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种飞行条件下,3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减小传递对准延时误差,其中滤波―更新法对延时误差的补偿最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延时补偿方法 速度加姿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补偿的电网谐波电流信号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庄建煌 陈永华 +1 位作者 黄少敏 王普专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1125-1129,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严重等问题,以注入式混合的有源电力滤波器IHAPF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延时补偿的谐波电流信号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由π补偿Smith预估器与神经网络PI控制组成,π补偿Smith预估器使系统延时过程中从控制的... 针对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严重等问题,以注入式混合的有源电力滤波器IHAPF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延时补偿的谐波电流信号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由π补偿Smith预估器与神经网络PI控制组成,π补偿Smith预估器使系统延时过程中从控制的闭环内部转换到外部,从而减小了控制延时对系统的影响;通过PSO-BP算法对PI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研究所提方法具有更好动态响应特性和更高的稳态补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电流 延时补偿 π补偿预估器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数据链通信延时的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冬旭 姚佩阳 李项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补偿战术数据链通信延时对战场指挥带来的影响,针对采用自适应"当前"模型(ACM)进行通信延时补偿,虽可以实时匹配目标运动状态,提高预测精度,但其进行模型实时切换时,存在预测估计精度会发生跳动的问题。采取基于数据链的自... 为补偿战术数据链通信延时对战场指挥带来的影响,针对采用自适应"当前"模型(ACM)进行通信延时补偿,虽可以实时匹配目标运动状态,提高预测精度,但其进行模型实时切换时,存在预测估计精度会发生跳动的问题。采取基于数据链的自适应交互多模型进行预测估计补偿通信延时。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预测估计精度,同时减小了模型集变化时预测估计精度跳动。因此基于数据链的自适应交互多模型比较适合用作对战术数据链通信延时进行补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 目标预测 空战 自适应交互多模型 延时补偿 A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声道超声流量计的延时补偿及定时误差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艳萍 王献勇 赵连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30,共3页
介绍了多声道超声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时差法的原理,通过两条不同声程长度的弦向声道,计算出平均延时,补偿测量的平均传输时间,提高时间测量精度。在测量过程中,实时监测各声道的定时误差,修正测量时间,增强了对流速波动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多声道 超声流量计 延时补偿 定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机械臂远程控制系统延时补偿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桦 丛爽 魏子翔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30-536,共7页
针对一个基于网络的二自由度机械臂的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延时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离线与在线的延时补偿方案,弥补了远程控制在任务完成时间上与本地控制相比所存在的延时;并通过实际系统的远程操控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 针对一个基于网络的二自由度机械臂的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延时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离线与在线的延时补偿方案,弥补了远程控制在任务完成时间上与本地控制相比所存在的延时;并通过实际系统的远程操控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控制 延时补偿 机械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的SDIM-ITM接口算法与延时补偿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庆 王一捷 熊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3,共8页
针对功率接口硬件延时影响MMC-HVDC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精确性问题,设计了一个模拟一阶RC高通滤波器的相位超前校正单元进行延时补偿。MMC采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以便于计算SDIM接口中的实时阻尼阻抗和降低数字仿真计算量。MMC-HVDC功率... 针对功率接口硬件延时影响MMC-HVDC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精确性问题,设计了一个模拟一阶RC高通滤波器的相位超前校正单元进行延时补偿。MMC采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以便于计算SDIM接口中的实时阻尼阻抗和降低数字仿真计算量。MMC-HVDC功率硬件在环仿真采用SDIM-ITM接口,其中ITM接口作为驱动环节,SDIM接口作为观测环节,在运行点变化和故障条件下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但接口延时(或功放延时)对物理侧仿真精度影响较大。故通过所设计的相位超前校正单元对激励功放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相位补偿,以进一步提高物理侧仿真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延时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功率硬件在环 SDIM-ITM接口 仿真精确性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延时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永昌 高素雨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13-20,共8页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采用磁场定向控制(FOC),电流内环采用PI调节器,但PI参数整定不当时容易出现超调和振荡,同时数字控制固有的采样、滤波延时等因素,也会影响电流内环的性能。因此,改善电流内环性能是人们研究高性能永磁同步电...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采用磁场定向控制(FOC),电流内环采用PI调节器,但PI参数整定不当时容易出现超调和振荡,同时数字控制固有的采样、滤波延时等因素,也会影响电流内环的性能。因此,改善电流内环性能是人们研究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预测控制逐渐应用在永磁同步电机上,但传统的预测控制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利用过去时刻的电压电流信息计算出反电动势,经过一拍延时补偿后,再将得到的反电动势代入模型预测中,从而消除反电动势项中参数误差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仅补偿了延时的影响,而且模型参数中仅用到了电阻和电感,增强了系统鲁棒性,其有效性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一拍延时补偿 电流预测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