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广义系统补偿器的设计方法
1
作者 王跃云 施颂椒 张钟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01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广义系统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该补偿器既能消除系统的脉冲响应,又能配置闭环广义系统的极点。
关键词 广义系统 补偿 补偿器设计
全文增补中
Φ1.2m F/1.5抛物面主镜补偿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强 袁家虎 +2 位作者 伍凡 高平起 吴高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4-1388,共5页
用于Φ1.2 mF/1.5主镜面形检验的补偿器,需要补偿0.087 mm的非球面度,并满足0.033λ(RMS)面形检测要求。介绍了该补偿器的设计、误差分析、加工、标校及最终主镜检测的情况。主镜检测前用计算全息(CGH)对补偿器标校显示:补偿器产生的抛... 用于Φ1.2 mF/1.5主镜面形检验的补偿器,需要补偿0.087 mm的非球面度,并满足0.033λ(RMS)面形检测要求。介绍了该补偿器的设计、误差分析、加工、标校及最终主镜检测的情况。主镜检测前用计算全息(CGH)对补偿器标校显示:补偿器产生的抛物面面形误差为0.012λ(RMS),二次曲面常数K的误差为0.006 4%;主镜最终补偿检测结果为:面形误差0.027λ(RMS),二次曲面常数K的误差为0.030 6%,与分析的结果相符。结果表明,补偿器设计合理,建立的误差分析原则和方法可行,加工质量可靠,为更大口径高陡度非球面主镜的补偿检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非球面检验 补偿检验 补偿器设计 补偿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栅传感器反馈的混联机器人动态精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涛 原昊 +2 位作者 山显雷 韩家乐 肖聚亮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5,共6页
为了有效抑制因减速器和丝杠–螺母副等传动误差及弹性变形等因素引起的跟随误差,提高混联机器人的末端动态精度,利用安装在摆角头减速器输出侧和并联机构从动关节上的高精度光栅传感器,研究混联机器人的动态精度控制策略。在PID+前馈... 为了有效抑制因减速器和丝杠–螺母副等传动误差及弹性变形等因素引起的跟随误差,提高混联机器人的末端动态精度,利用安装在摆角头减速器输出侧和并联机构从动关节上的高精度光栅传感器,研究混联机器人的动态精度控制策略。在PID+前馈体系架构下,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基于光栅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编码器位置反馈的控制律,据此构建出混联机器人的动态精度补偿器。以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TriMule-200混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半闭环位置控制,所设计的动态精度补偿器能够大幅提高混联机器人的末端动态精度,动态误差的最大降幅达到82.88%,由此验证了所提出基于光栅传感器反馈的动态精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机 动态精度 PID+前馈控制 光栅传感反馈 补偿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0.78高次非球面零位补偿检测与投影畸变校正 被引量:4
4
作者 郝三峰 张建 杨建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5,共15页
为实现高次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与确定性加工,从高次非球面检测的零位补偿器设计和干涉检测图的投影畸变校正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三级像差理论与PW法推导了高次非球面三片式补偿器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公式。针对有效... 为实现高次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与确定性加工,从高次非球面检测的零位补偿器设计和干涉检测图的投影畸变校正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三级像差理论与PW法推导了高次非球面三片式补偿器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公式。针对有效口径314 mm、F/0.78的8阶偶次非球面,将基于公式获得的初始结构参数代入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缩放、优化后获得PV=0.0096λ、RMS=0.0012λ(λ=632.8 nm)的补偿器设计结果,公差分析结果表明此设计满足高次非球面λ/50的检测精度要求。进一步地,针对基于零位补偿器的干涉检测图存在畸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校正方法,该方法采用零位补偿器的成像畸曲线数据确定干涉图的畸变规律,利用畸变零点求解算法确定畸变中心,结合畸变规律与畸变中心点坐标进行逆向求解实现干涉检测图畸变的快速校正。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零位补偿检测结果进行畸变校正,基于畸变校正结果对非球面进行了6次磁流变抛光后,面形RMS由0.270λ收敛至0.019λ,验证了该畸变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非球面 零位检测 补偿器设计 投影畸变校正 确定性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的检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薛栋林 张忠玉 +1 位作者 郑立功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91-2496,共6页
为了实现某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检验,研究了无像差点法以及补偿检验法方案。经过比较优选,确定选用补偿检验方案并专门设计了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补偿器,设计精度为PV:0.0082λ,RMS:0.0029λ(λ=632.8nm)。采用会聚光束,使用... 为了实现某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检验,研究了无像差点法以及补偿检验法方案。经过比较优选,确定选用补偿检验方案并专门设计了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补偿器,设计精度为PV:0.0082λ,RMS:0.0029λ(λ=632.8nm)。采用会聚光束,使用大口径数字干涉仪进行凸非球面正面检测,最终检测结果为0.022λ(RMS)。所述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具有普遍性,设计结果也可用于同类型大口径凸非球面检验用补偿器的设计。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凸非球面检测精度,并且在凸非球面镜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支撑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优化空间,为新型光学材料在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非球面镜 碳化硅反射镜 零位检验 补偿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捷联惯导动基座初始对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牛立 李莉 +1 位作者 赵慧 庄良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6期27-33,共7页
提出并设计了应用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捷联惯性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方案。通过数字仿真,将卡尔曼滤波与自抗扰控制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具有对准时间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技术 捷联惯导 ADRC 卡尔曼滤波 初始对准 动基座 误差模型 积分型扩张状态观测 系统动态补偿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tracking control of a novel electro-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considering friction compensation 被引量:13
7
作者 雍加望 高峰 +1 位作者 丁能根 HE Yu-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909-1921,共13页
This work presents an integrated pressure-tracking controller for a novel electro-hydraulic brake(EHB) system considering friction and hydraulic disturbances. To this en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EHB system, consis... This work presents an integrated pressure-tracking controller for a novel electro-hydraulic brake(EHB) system considering friction and hydraulic disturbances. To this en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EHB system, consisting of actuator and hydraulic sub-systems, is derived for describing the fundamental dynamics of the system and designing the controller. Due to sensor inaccuracy and measurement noise, a Kalman filter i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push rod stroke for generating desired master cylinder pressure. To improve pressure-tracking accuracy, a linear friction model is generated by linearizing the nonlinear Tustin friction model, and the unmodeled friction disturbances are assumed unknown but bounded.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 compensating friction disturbanc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Lyapunov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controller is evaluated with a hardware-in-the-loop(HIL) test platform equipped with the EHB prototype.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HB system with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controller not only achieves good pressure-track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maintains robustness to friction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brake brake-by-wire Kalman filter sliding mode control pressure-tracking friction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