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义勇为行为中受益人补偿义务的体系效应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雷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91,共10页
见义勇为中救助者所涉及的"他人事务"具有"多重主观归属性",这也决定了见义勇为行为法律性质的复合性及其法律后果的多重性。见义勇为行为中受益人适当补偿义务不同于传统无因管理制度中管理人对被管理人的损害赔... 见义勇为中救助者所涉及的"他人事务"具有"多重主观归属性",这也决定了见义勇为行为法律性质的复合性及其法律后果的多重性。见义勇为行为中受益人适当补偿义务不同于传统无因管理制度中管理人对被管理人的损害赔偿等请求权,前者在利益衡量上更为妥当。基于见义勇为的行政协助性质,在受益人适当补偿义务不足以弥补救助者损害之时,应通过行政补偿、社会救助等对救助者的损害进行兜底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义勇为 受益人补偿义务 无因管理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作为补偿义务主体的现实与理想——从生态保护补偿第一案谈起 被引量:8
2
作者 潘佳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3期142-150,共9页
我国各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均通过契约,规范因限制资源开发利用而给予补偿的政府,以及因丧失发展机会和保护生态而接受补偿的主体,其本质是民事财产权的运行,鉴于生态保护补偿第一案还满足民事诉讼的形式要件,由此,补偿纠纷就是民事纠纷。... 我国各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均通过契约,规范因限制资源开发利用而给予补偿的政府,以及因丧失发展机会和保护生态而接受补偿的主体,其本质是民事财产权的运行,鉴于生态保护补偿第一案还满足民事诉讼的形式要件,由此,补偿纠纷就是民事纠纷。根据合同原理,哪一级政府承诺提供补偿资金,哪一级政府就是补偿义务主体。然而,现实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当政府履行补偿义务时,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中央政府,这使补偿关系不仅与受益者补偿原则不匹配,而且加大了中央政府的负担。为此,需要应然意义上的补偿义务主体层级。其中,受益者补偿不仅是生态保护补偿的基本原则,对于确定区域、流域补偿政府的层级更具有操作价值,该原则的不足可以通过央地合理分权理论解决,即根据生态环境服务的惠及面合理分配央地财权事权,划定应然的履行具体补偿义务的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政府 补偿义务主体 受偿权利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课桌”外的义务教育补偿及立法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世强 陈秀君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3-46,共4页
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居住儿童在身份卑尊、学业条件、家庭支持和课余辅导等方面的明显落差,仅仅靠提供"同一张课桌"还不足以消除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平等。由此,着眼于"课桌"外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 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居住儿童在身份卑尊、学业条件、家庭支持和课余辅导等方面的明显落差,仅仅靠提供"同一张课桌"还不足以消除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平等。由此,着眼于"课桌"外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及其立法完善已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补偿 立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见义勇为者的损失赔偿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吉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00-,共1页
关键词 损失赔偿 行政协助 合法权益 公民个人 人民政府 见义勇为行为 补偿义务 行政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保险中施救制度的内涵及其应用
5
作者 王桂香 杨召南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对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和施救条款的应用等方面的论述 ,探讨了海上保险中施救制度的理论和应用 ,并提出在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是第一位的 ,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则是第二位的 ,期望同业能准确理解... 通过对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和施救条款的应用等方面的论述 ,探讨了海上保险中施救制度的理论和应用 ,并提出在施救制度中被保险人的施救义务是第一位的 ,保险人的补偿义务则是第二位的 ,期望同业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施救制度的内涵 ,予以正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保险 内涵 施救制度 施救费用 被保险人施救义务 保险人补偿义务 海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