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保护目标体系下海河流域湿地需水研究——以河北省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松 许有鹏 +1 位作者 张建新 陈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随着当前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流域内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科学分析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对该流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河流域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3层次... 随着当前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流域内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科学分析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对该流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河流域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3层次生态保护目标体系,结合湿地分类分级计算,选取植被需水量等8项指标,分析计算了不同层次生态保护目标下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最小、最优以及最大几个典型状态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衡水湖湿地供水仅能满足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与湿地现况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为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保护 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全霞 周帆琦 +4 位作者 沙茜 李金成 肖繁荣 赵冬冬 朱文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雀形目的种数最多,占鸟类种数的43.02%;居留型方面,以迁徙鸟类为主,占比69.77%,留鸟仅占比30.23%;区系类型方面,古北种85种,占比49.42%,东洋种57种,占比33.14%,广布种30种,占比17.44%;生态类型方面,鸣禽的种类最多,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结果显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季节差异显著,且涨渡湖水上森林是鹭鸟活动和栖息的集中分布区,建议将该区域划为重点保护与监测区,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渡湿地 鸟类 生物多样性 季节动态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养退种还湿对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和越冬水鸟种群的影响
3
作者 陈玲 高志平 +3 位作者 胡维军 郭远翔 董新宇 陈辰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为了解退养退种还湿对湖北省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地利用及越冬水鸟种群的影响,采用2017—2023年夏季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调查,利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分析;在保护区的主要水域设立固定观测点,2018—2023年每年1... 为了解退养退种还湿对湖北省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地利用及越冬水鸟种群的影响,采用2017—2023年夏季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调查,利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分析;在保护区的主要水域设立固定观测点,2018—2023年每年1月中旬定点同步调查越冬水鸟情况,比较退养退种还湿前后越冬水鸟群落组成、结构和数量变化,并分析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退养退种后,湖泊水面面积大幅增长,种植水面面积大幅下降,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越冬水鸟数量前2年增长12.82%,第3年大幅增长,由13556只增加到22280只,后保持稳定;越冬水鸟种数基本保持稳定,种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赤膀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普通鸬鹚、反嘴鹬、黑水鸡、白骨顶锐增,红嘴鸥、灰雁、赤麻鸭锐减,优势物种由红嘴鸥转换为罗纹鸭、赤膀鸭,优势科由鸥科变为鸭科,优势目由鸻形目变为雁形目;退养退种后中、大型涉禽(鹭类)和中型游禽(鸭类)种类数量剧增,小型游禽数量骤减。越冬水鸟的总个体数、雁形目个体数、鸭科个体数与湖泊水面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鸻形目个体数、鸥科个体数和红嘴鸥个体数与湖泊水面面积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养退种还湿 越冬水鸟 种群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分析 涨渡湿地自然保护区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爽 林黎阳 +2 位作者 吴衍 王菲凤 张江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8-353,共6页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确定评价物元,构建物元经典域、节域矩阵,并结合变异系数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特征值计算结果和等级评定标准,综合判别湿...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确定评价物元,构建物元经典域、节域矩阵,并结合变异系数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特征值计算结果和等级评定标准,综合判别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等级。将此法应用于衡水湖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其健康等级的特征值为3.312,据此判定衡水湖湿地处于亚健康水平,但有向不健康转化的趋势。分别与分形方法、韦-费定律对同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总体吻合,表明物元可拓模型能够应用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物元可拓 变异系数法 PSR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衡水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少斌 吴法清 +5 位作者 查玉平 戴宗兴 何定富 刘家武 罗祖奎 石道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24-432,共9页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自然保护区 鸟类 区系 保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冉圣宏 宋晓龙 +1 位作者 李晓文 黎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33,共5页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内陆淡水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年来区内的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对保护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首先将保护区划分为13个...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内陆淡水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年来区内的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对保护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首先将保护区划分为13个生态单元,依据原则(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以及定量性等原则)并结合实际选择出评价因子,然后进行各生态单元的自然因素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社会因素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依据计算结果,将保护区中各生态单元划分为最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弱敏感区3个等级,明确了生态敏感性的区域分异特征,为该区今后合理的产业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单元 衡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端元模型下湿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方法--以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4
7
作者 崔天翔 宫兆宁 +2 位作者 赵文吉 赵雅莉 林川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0-1171,共12页
植被覆盖度作为反映湿地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在评估和检测湿地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华北内陆典型的淡水湿地——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 植被覆盖度作为反映湿地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在评估和检测湿地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华北内陆典型的淡水湿地——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针对湿地植被类型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反映植物生长状况、覆盖程度以及区分地表覆盖类型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原始Landsat TM影像增加NDVI数据维对影像进行维度扩展,克服了传统研究中通常从Landsat TM影像上提取3—4种端元的局限,经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变换)、纯像元指数(PPI)计算以及人机交互端元选取等一系列运算,构建以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高反射率地物、低反射率地物、裸露土壤为组分的五端元模型来反映研究区的地物组成;同时,以原始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构建植物、高反射率地物、低反射率地物、裸露土壤为组分的四端元模型。针对两种端元模型,采用全约束下的LSMM算法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以获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其次辅以研究区的纯水体信息对其进行优化。精度检验采用相同时期的高分辨率WorldView-2多光谱影像来进行。研究表明:虽然四端元模型与五端元模型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在空间上具有基本一致的分布趋势,但是前者的估算结果在数值上要普遍低于后者,在研究区的水体及其附近,四端元模型难以体现水生植物的植被覆盖信息;另外,五端元模型的估算结果与检验数据的相关系数R达到0.9023,均方根误差(RMSE)为0.0939,明显优于四端元模型的R=0.8671和RMSE=0.1711。这反映了通过对影像进行维度扩展的方法来改进端元提取的数量是可行的,而由此构建的五端元模型可以更充分的反映研究区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从而获得更好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野鸭湿地自然保护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端元提取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光 罗遵兰 +1 位作者 李果 王纪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3,共6页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结合其自身特点,参考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计算方法,综合运用费用分析法、机会成本法、生态价值法及居民...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结合其自身特点,参考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计算方法,综合运用费用分析法、机会成本法、生态价值法及居民意愿法,确定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标准。结果表明,费用分析法得到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成本为10.39亿元/a;机会成本法得到其机会成本为6.55亿元/a;生态价值法得到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80亿元/a;居民意愿法得到其自然保护区退田还湖农户平均受偿意愿为4.5万元/(hm2·a);湖区农民户平均受偿意愿为5.4万元/(hm2·a),湖区渔民户平均受偿意愿为3.45万元/(hm2·a)。以自然保护区管理投入的直接成本价值和限制产业发展丧失的机会成本价值作为生态补偿的下线,以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乘以衡水湖地区的生态价值系数55.1%作为生态补偿的上线,则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合理标准范围为16.94亿~39.56亿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九皋 卢艳敏 +5 位作者 李宏凯 刘振杰 杨秀芝 董立文 马倩 武宇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4-150,共7页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7目48科142属299种。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81种,冬候鸟37种,旅鸟15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7种、Ⅱ级4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7种。属中日保护协定的候鸟154种,占协定总数的67.84%,属中澳保护协定...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7目48科142属299种。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81种,冬候鸟37种,旅鸟15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7种、Ⅱ级4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7种。属中日保护协定的候鸟154种,占协定总数的67.84%,属中澳保护协定的候鸟42种,占协定总数的51.9%。区系分布属于古北界种的有207种,东洋界种25种,广布种67种。按生境特点分为荒滩农田、水域和人工林3种生态分布类型,各有鸟137种、133种、168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8%、44.5%、56.19%。调查发现鸟类数量有减少趋势,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衡水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戴宗兴 石道良 +5 位作者 吴少斌 刘国跃 石教法 刘道锦 孙道 李儒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0-273,共4页
2004年对湖北省阳新县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和爬行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类27种、爬行类38种.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 两栖类 爬行类 物种组成 区系 保护等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与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涛 江建国 +2 位作者 雷正玉 罗崇德 周建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66-1868,共3页
在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并对保护区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湿地 上涉自然保护区 规划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霞 林荫 +1 位作者 彭干 鲁小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231-232,共2页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根据自然保护区调整准则,于2014年对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分区进行了调整: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33.41 km2,比始建的少7.59 km2;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为3.52、12.47、...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根据自然保护区调整准则,于2014年对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分区进行了调整: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33.41 km2,比始建的少7.59 km2;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为3.52、12.47、11.8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分别为12.63%、44.73%、42.64%。调整后湿地保护区的功能得到加强,并有效减弱了人为活动的干扰,更有利于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自然保护区 范围调整 生境分析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涛 江建国 +2 位作者 雷正玉 罗崇德 周建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6期81-84,共4页
2006年7月~2007年2月对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581种,其中种子植物556种;植被有5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底栖动物29种,鱼类74种,其中省级保护鱼类2种.湿地兽类6目9科23种,... 2006年7月~2007年2月对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581种,其中种子植物556种;植被有5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底栖动物29种,鱼类74种,其中省级保护鱼类2种.湿地兽类6目9科2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种类1种,省级保护种类4种;湿地鸟类11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一级3种,二级8种,省级保护种类36种;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鸟类15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6种,被列入“中日候鸟协定”鸟类47种,被列入“中澳候鸟协定”14种,“三有鸟类”86种.认为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特有,符合国家重要湿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涉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楼利高 后兴国 +1 位作者 朱兆泉 吴法清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57-61,共5页
2008年3月,根据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状况和植被情况划分生境类型,在4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设定样线,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15目35科,其中留鸟57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64种、旅鸟8种;古北种75种、东洋... 2008年3月,根据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状况和植被情况划分生境类型,在4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设定样线,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15目35科,其中留鸟57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64种、旅鸟8种;古北种75种、东洋种48种、广布种21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群落丰富度为林地>浅滩>农田>水域;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鸟类群落间相似性分析结果,农田和林地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分析了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鸟类资源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鸟类 物种多样性 上涉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晶 刘晨 +3 位作者 李辰亮 洪远平 张泽芳 吴法清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3期23-26,共4页
于2008年7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2种,隶属于13目29科.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鸟类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 于2008年7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2种,隶属于13目29科.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鸟类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5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8.88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芦苇(3.342 2)>水域(3.177 8)>农田(2.649 7)>树林(2.425 1);均匀度指数依次是:芦苇(1.179 7)>水域(1.079 3)>农田(1.062 7)>树林(0.67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鸟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科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4-157,共4页
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共筛选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49种,隶属于27科44属,约占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总数的12.8%。结合对各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等... 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共筛选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49种,隶属于27科44属,约占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总数的12.8%。结合对各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等的分析,依相应的园林应用形式,将其归纳为适用于花坛和花境、水景园、岩石园和地被等类型。可为衡水市及气候型相近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草本植物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衡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良 欧阳汝欣 樊迎光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期70-71,共2页
本文针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现状,提炼出了适宜的生态评价因子,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合理的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分区的基础上,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客观分析,进而确定了该保护区的环境容量,这对于该保护区旅游设施的规划和湿地生... 本文针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现状,提炼出了适宜的生态评价因子,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合理的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分区的基础上,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客观分析,进而确定了该保护区的环境容量,这对于该保护区旅游设施的规划和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 湿地 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瑞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1期59-60,88,共3页
采用2007年SPOT影像数据,同时结合外业调查,对影像数据解译结果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对地处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6大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明显,景观多样性各项指数... 采用2007年SPOT影像数据,同时结合外业调查,对影像数据解译结果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对地处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6大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明显,景观多样性各项指数均以哈巴湖湿地为最优,而二道湖、骆驼井等湿地景观多样性较差。导致景观多样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保护力度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巴 自然保护区 湿地 景观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亮平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本文介绍了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涨渡湖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涨渡湖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提出了涨渡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 涨渡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动物类群研究进展
20
作者 武大勇 刘海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丰富,本文全面介绍了该区域的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哺乳类、昆虫和其它动物类群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动物类群的研究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衡水湖地区动物类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衡水 自然保护区 动物类群 多样性 区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