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传统村落街巷风热环境与空间形态关联性研究——以黟县宏村为例
1
作者 王薇 马晓燕 +1 位作者 伍君奇 胡春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3,共11页
街巷是聚落形态生成的重要骨架系统,也是聚落形态发展的重要线性空间。宏村是徽州传统村落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其街巷空间风热环境与环境舒适度受到游客和原住民的关注。主要目的是量化宏村街巷空间形态及探究形态指标与风热环境的关系。... 街巷是聚落形态生成的重要骨架系统,也是聚落形态发展的重要线性空间。宏村是徽州传统村落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其街巷空间风热环境与环境舒适度受到游客和原住民的关注。主要目的是量化宏村街巷空间形态及探究形态指标与风热环境的关系。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搜集宏村冬夏两季典型气象日风热环境参数,计算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ET)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宏村街巷空间冬季PET与宽高比、方位走向、界面开洞率、灰空间面积比、水体绿化面积比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度差、节点面积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夏季PET与宽高比、高度差、方位走向、界面开洞率、水体绿化面积比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灰空间面积比、节点面积比存在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宏村良好街巷空间形态是宽高比在4~6之间、高度差在1.5~2.5m之间、方位走向在30°~60°之间、界面开洞率在0.1~0.3之间、灰空间面积比在0.05~0.15之间、水体绿化面积比在0.05~0.15之间和节点面积比在0.1~0.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 街巷空间形态 风热环境 生理等效温度 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 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传统聚落巷道景观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希晨 郝靖欣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以皖南传统聚落的杰出代表宏村为主要线索 ,对皖南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形态、水环境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并对其景观作了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
关键词 皖南 传统聚落 巷道景观 巷道空间 街巷形态 建筑设计 城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