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车时间的道路网络时空自相关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玲 王佳璆 +1 位作者 邓敏 黄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14-4122,共9页
以城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道路网络的邻接矩阵建立方法,并建立一种基于邻接关系的局部时空自相关指数LSTACFA。在此基础上,采用伦敦LCAP项目中所采集的行车时间数据,用ST-ACF和LSTACFA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析伦敦市路网的... 以城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道路网络的邻接矩阵建立方法,并建立一种基于邻接关系的局部时空自相关指数LSTACFA。在此基础上,采用伦敦LCAP项目中所采集的行车时间数据,用ST-ACF和LSTACFA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析伦敦市路网的时空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市路网存在着显著的时空正相关,并且这种时空相关性具有时间动态、空间异质等特点,同时揭示了伦敦市时空自相关分布状态以及其变化趋势。通过与CCF指数的对比验证了LSTACFA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交通流 行车时间 时空自相关分析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勤行车时间的KMP-RBF融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杉 金志刚 刘永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1,47,共8页
针对执勤车辆沿某一路径行驶时长难以预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KMP-RBF融合方法,采用GPS定位、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线圈作为融合信号源,建立路况信息选择融合模型,将模糊推理知识表达、MAPSO算法寻优和RBF网络训练相结合,自适... 针对执勤车辆沿某一路径行驶时长难以预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KMP-RBF融合方法,采用GPS定位、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线圈作为融合信号源,建立路况信息选择融合模型,将模糊推理知识表达、MAPSO算法寻优和RBF网络训练相结合,自适应优化系统关键参数,从训练数据库匹配适用时间、空间数据.实验中,使用交通监控系统实测实验用车行驶时长数据,并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从误差率、算法迭代与精确度方面证明文中方法是高效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预测 模糊推理 多智能体粒子群优化算法 RBF神经网络 K-均值算法 执勤行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消防车辆装备布局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传平 吴军 吴美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5,共5页
从城市建筑对于消防车辆装备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基于城市建筑的消防车辆装备布局合理性为依据,提出了一套城市消防车辆装备布局评估方法。通过相关实例应用可看出,该布局评估方法科学、实用,为消防车辆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消防车辆装备布局... 从城市建筑对于消防车辆装备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基于城市建筑的消防车辆装备布局合理性为依据,提出了一套城市消防车辆装备布局评估方法。通过相关实例应用可看出,该布局评估方法科学、实用,为消防车辆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消防车辆装备布局合理规划提供了论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车辆 布局 评估 行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指标量化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美文 吴军 胡传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从城市消防站覆盖分析和辖区范围分析两方面提出了有关消防站布局评估的4个指标。对这4个评估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实例应用说明,这些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城市消防 安全性能 覆盖 辖区范围 行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迄今最长的高速铁路隧道——大别山隧道贯通
5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61-61,共1页
我国迄今最长的高速铁路遂道大别山隧道2007年06年28日全线贯通。隧道全长13.256km,铁路通车后,从合肥到武汉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8h缩短到2h。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隧道贯通 大别山 行车时间 遂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长隧”
6
《隧道建设》 2007年第1期90-90,共1页
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的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已于2007年1月20日建成通车。该隧道横穿秦岭山脉,全长18.02km,在目前山区公路隧道中规模居世界第一,长度列世界第二,被誉为“世界级工程”。这样超长度的公路隧道施工,在我国公... 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的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已于2007年1月20日建成通车。该隧道横穿秦岭山脉,全长18.02km,在目前山区公路隧道中规模居世界第一,长度列世界第二,被誉为“世界级工程”。这样超长度的公路隧道施工,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史上尚属首次。隧道建成后,只要15min就可以穿越秦岭,使西安至柞水的公路里程缩短60km,行车时间缩短2.5h。它的建成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与周边省市的经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山区公路隧道 西部大开发战略 秦岭终南山 公路隧道施工 秦岭山脉 公路里程 行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运列车的最优调度——网络最大流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中的新应用
7
作者 傅家琪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3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了说明本问题的实质,今举例如下。某地区铁路网络的A、B两市间有一条兼营客运与货运的双轨铁路(单向单轨)。在其间运行的列车有旅客快车与货运列车。客车的运行时间是国家铁路部门早已排定的,不能更改,且规定客运优先于货运,即货车在... 为了说明本问题的实质,今举例如下。某地区铁路网络的A、B两市间有一条兼营客运与货运的双轨铁路(单向单轨)。在其间运行的列车有旅客快车与货运列车。客车的运行时间是国家铁路部门早已排定的,不能更改,且规定客运优先于货运,即货车在每站开出前应先明确在其到达前方车站前不会被客车赶上,否则在该站等候不能开车。又若货车的前方到达站如无停车道岔,则货车从本站开出前应明确在其前面两站的行程中不会被客车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列车 旅客快车 最大流问题 运行时间 前应 增广链 明本 行车时间 最优运行 开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伍德罗·威尔逊大桥
8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新伍德罗·威尔逊大桥(New Woodrow Wilson Bridge)为跨越波托马克河的一座开合桥(见图1),该桥的建成将消除美国最为严重的交通瓶颈之一,为每日往返该处的上班族减少行车时间。
关键词 威尔逊 大桥 WILSON 交通瓶颈 行车时间 开合桥 上班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煤集团成功研制齿轨式卡轨车双联动旋转道岔伺控系统
9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日前,中煤集团所属西安煤机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齿轨式卡轨车双联动旋转道岔伺控系统并投人生产。该系统是西安煤机公司在前期为山西潞安集团研制生产的、亚洲第一条齿轨式卡轨车中旋转道岔系统基础上,经二次改进研发的... 日前,中煤集团所属西安煤机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齿轨式卡轨车双联动旋转道岔伺控系统并投人生产。该系统是西安煤机公司在前期为山西潞安集团研制生产的、亚洲第一条齿轨式卡轨车中旋转道岔系统基础上,经二次改进研发的。该系统有效缩短了齿轨式卡轨车行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系统 卡轨车 齿轨 旋转 双联 中煤 行车时间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borative prediction for bus arrival time based on CPS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雪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242-1248,共7页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al-time public transport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a collaborativ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In the model, the total bus travel time w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al-time public transport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a collaborativ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In the model, the total bus travel tim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running time, dwell time and intersection delay time, and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historical data, static data and real-time data. The bus arrival time was obtained by fusion computing the real-time data in perception layer together with historical data and static data in collaborative layer. The validity of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was verified by the data of a typical urban bus line in Shanghai, and 1538 sets of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with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he collaborative prediction model adopted is ab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bus arrival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model cyber-physical system architecture bus arrival time collaborative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