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行踪轨迹信息的侦查应用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80,共11页
公民行踪轨迹信息类属于个人敏感信息,理应受到特殊保护,但侦查实践中对该信息使用却存在滥用风险。探析公民行踪轨迹信息的侦查应用模式,可以依照信息持有主体划分为侦查机关自持数据,以及收集、提取而来的社会数据。分析问题及其成因... 公民行踪轨迹信息类属于个人敏感信息,理应受到特殊保护,但侦查实践中对该信息使用却存在滥用风险。探析公民行踪轨迹信息的侦查应用模式,可以依照信息持有主体划分为侦查机关自持数据,以及收集、提取而来的社会数据。分析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得出相关概念仍需厘定、制度定位和实践存在偏差以及侦查机关信息使用缺乏控制机制等。基于成因对技术和制度的层次化法律规制逻辑,行踪轨迹信息概念厘定和体系化标准统一等内容的信息保护制度提出对策,引入检察监督在内的刑事审前主体,从而将行踪轨迹信息纳入证据司法审查体系得以保护公民行踪轨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踪轨迹信息 敏感信息 体系化保护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踪轨迹信息保护范围认定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文进宝 肖冬梅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64,共10页
行踪轨迹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敏感个人信息,科学界定其范围能为其司法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考察我国现行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界定“行踪轨迹信息”,《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汽车采集数据处理安全指... 行踪轨迹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敏感个人信息,科学界定其范围能为其司法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考察我国现行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界定“行踪轨迹信息”,《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汽车采集数据处理安全指南》虽分别对“行踪轨迹”“位置轨迹”进行界定,但适用范围和对象受限,使得司法机关在行踪轨迹信息保护范围认定、义务主体进行合规时面临困境。考察欧盟、英国、美国和韩国立法例发现,“定义+列举+排除”的界定方式,以及“时间”“物理位置”“技术手段”“直接识别”四要素对我国界定行踪轨迹信息具有可鉴性。建议我国尽快出台有关“行踪轨迹信息”的司法解释,以“四要素”为核心界定行踪轨迹信息,以技术手段为分类依据进行列举,排除需结合其他信息才能识别个人位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踪轨迹信息 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80,共14页
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储存和保留,如果按照传统的第三方原则,政府执法人员只需要通过法院令的程序就可以从通信公司任意地调取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很多学者批判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将赋予政府过大的侦查权... 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储存和保留,如果按照传统的第三方原则,政府执法人员只需要通过法院令的程序就可以从通信公司任意地调取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很多学者批判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将赋予政府过大的侦查权,而严重侵犯公民的隐私利益。从2010年开始,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开始探索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 201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做出最终判决,认为手机定位信息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政府必须基于充分可能的理由通过严格的程序申请搜查令,才可以调取手机定位信息。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手机定位信息虽然显示了手机主人在公共领域的行踪信息,虽然是由第三方通信公司存储,但是该信息对个人私生活内容的揭示更全面、更密集,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该信息的获得更容易,因此传统的第三方原则不再适用。这是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法律规则进行改造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定位 信息隐私权 行踪信息 第三方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